《道德经》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道德经》之说文
高举道像(明示天理),万物众生则随之而行,(循道而去)则无损无利,一切都是安全,平坦和通顺。乐舞(悦耳目),美食(悦口腹),却因曲终人散,菜凉客离而变得无聊。但是宣讲的天道则不然,品则平淡无奇,看则模糊不明,听则混沌不清,但是,(天道的)作用却无边无际,无始无终。
《道德经》之讲理
身为君王,作为领导要有符合天理大道的,宏大和高尚的愿景,百姓和员工就会跟随和前往,守道行德的核心是无害而非有利。安平泰宁是治国理政平天下的理想状态(而非富饶强盛)。凡是追求歌舞酒肉等愉悦耳目和口腹(那是远古时代凡夫俗子最高的诉求)渴望繁荣昌盛等笼络人心的思维,都不牢固也不长久。奉天的道,守道的德,行德的理都是朴素,自然,模糊的,但他们发挥着普天遍地,长久永恒的作用。
求财逐利是人性,安泰平静是人道,守人道,讲人性是明君,用人性,背人道是恶主,金钱名誉快乐不是万能的,而没有这些却是万万不能的,但是只讲或只有这些,必不持久,必无成效,必然失败。做君主,当领导是艰难而复杂,所以尧舜都推辞,而市井愚夫皆因不知凶险而人人可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