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南京哓庄学院怎么样

2023-10-13 来源:花图问答

就是学校不算大,建筑比较单一。

6.南京晓庄学院的教育专业非常好,尤其是小学教育,很多考生都是冲着该校的专业来的。如果你能进,那工作就好找多了。估计南京晓庄学院最好的也就是小教专业了。如果你没有考进南京晓庄学院的小教专业,那也没关系,其实上大学,不管学什么,都是要靠自己的。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南京晓庄学院怎么样?

南京晓庄学院的教育专业非常好,尤其是小学教育,很多考生都是冲着该校的专业来的。

南京晓庄学院(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由江苏省和南京市共建、南京市属全日制公院校,2017年成为江苏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前身是教育家陶行知于1927年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2000年3月,原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教育学院、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成为南京晓庄学院;2014年,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并入。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方山、莫愁和晓庄(行知园)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近1500亩;设有15个专业学院,47个本科招生专业;共有教职工1400余人,全日制在籍本科学生18000余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6月,学校充分发挥学科科研龙头作用,确立了以教师教育为主体,以新文科和新工科为两翼的三大学科体系。2021年学校获批3个“十四五”省级重点学科、14个“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

2021年学校获批3个“十四五”省级重点学科、14个“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16人入选“江苏省科技副总”。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2月,学校共有教职工1328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14人,博士学位教师346人;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等38人;有享受津贴专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工作者和省高校“教学名师”等各类称号者60余人。

南京晓庄学院怎么样啊?

        我姐姐就是南京晓庄学院毕业的,虽然这个学校是一个二本的院校,但是这个学校的实力还是很强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学校吧。

        首先,这个学校的环境是很好的,而且晓庄学院的“行知园”由同志亲笔题名,园内的“陶行知纪念馆”珍藏有陶行知先生的纪念文物,园内的“陶行知墓”是江苏省重点保护文物。这个可是非常厉害的,因为晓庄学院的创办人也是陶行知,所以是很著名的。

        其次,学校有六个区的宿舍,都是四人间或者六人间的,有空调,热水,阳台,公共卫浴,有些区的宿舍也是有单独的卫生间的,就看你住在哪个区的宿舍了。而且宿舍管理比较人性化,这是不可多得的哦。

        最后,南京晓庄学院比较好的专业就是小学教育了,这个专业是国家级重点专业,也是晓庄特别好的专业,从这个专业走出去的,一般都去学校周围的学校当教师了,而且如果实习的话,也是可以在学校附近的很好的学校去的,当然,这个专业的分数线也是最高的,所以如果你想进的话,那么一定要努力哦。

南京晓庄学院怎么样

挺不错的

南京晓庄学院是江苏省和南京市共建的全日制公院校,2017年成为江苏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前身是教育家陶行知于1927年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

2000年3月,原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教育学院、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成为南京晓庄学院;2014年,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并入。

学校共有方山、莫愁两个校区,校园面积1408亩。截至2020年7月,学校共有教职工1328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14人,博士学位教师346人;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等38人。全日制本科在籍学生18000余人;设有15个专业学院,开办47个本科专业。

南京晓庄学院怎么样?

作为一名学院学子。在学院学习和生活的日子里,无论是从学术还是人文方面,我都得到了许多锻炼和提升。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咱们学校的情况。

1、宿舍条件

丁家桥校区:4-6人间 上床下桌 有空调,公共浴室。宿舍的设施比较齐全,房间内配备空调、卫生间、洗衣机等基本设施,上下铺,上铺下桌等条件是按专业分配,校外宿舍也是有学校统一管理,有空调,卫浴,热水器等。

2、校区地址

丁家桥校区,位于南京市市中心鼓楼区中山北路,地处市中心交通便利,出行方便,在校学生有自考助学学生,研究生以及部分专业统招生,学习气氛浓厚。同时还提供公共厨房等生活设施,方便学生自行烹饪。此外,丁家桥校区地理位置优越,周围有不少超市、商场、餐厅等,生活比较便利。

3、开设专业

工商管理,行政管理,数字媒体艺术,土木工程、电器工程及其自动化、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环境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