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 t手1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Joumal of Party College of Sichuan Province Committee of CCP Mal'o.2006 Nn 1 第1期 中国现代化进程与 当代中国社会系统的解构及重构 薛文熹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上海200234) [关键词] 现代化进程;社会系统;解构与重构 [摘要] 社会是一个有机的动态系统,由众多要素或次级系统构成。经济、政治、文化要素是社会系统中的三大核 心要素。这三大要素在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正发生着剧烈的变迁,并导致了社会系统的解构。通过分析社会系统解 构的原因,可以得出结论:现代化进程中的分化力量、整合力量和传统国家社会力量之闻的对抗是造成社会系统解构的根 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构现代和谐社会的思想,并站在中国现代化继续发展的角度对和谐社会作了全新的解释。 [中图分类号]l(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955(2006)Ol一0067—04 社会不仅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且是一个动态 解中国社会。既然把社会看成是一个巨大的系统, 那么在这个系统下必然存在众多要素或次级系统。 一系统。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社会是不断变化和进 化的。社会变化和进化的过程也是社会系统自身 矛盾产生和解决冲突,达到系统平衡的过程。这个 般而言,社会由经济、政治、文化三大要素或三大 次级系统构成。这三大要素又可以分成若干子要 过程可以被看作是社会系统解构及重构的互动。 社会系统解构的动力来自于社会系统内部诸要素, 伴随现代化进程而发生的种种巨变,而社会系统重 构,是建立在原有社会系统结构,失去维持系统平 衡和良好“新陈代谢”的基础上,力图重新建立起 能够使社会系统平衡和各要素之间“能量转换”通 畅的现代和谐社会。在社会系统解构及重构的互 动中,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各种力量的对抗与制衡起 着关键的作用。 当代中国社会系统解构的动力及表现 素或子系统,这些子系统还可以再分解下去。这 样,社会就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 改革开放后短短二十几年,中国现代化进程的 步伐不断加快,引起社会系统内部诸要素在广度和 深度上都发生剧烈变迁。经济上,中国市场经济体 制初步建成,但尚未稳固。计划经济体制的阴影仍 表现得较为明显。完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然而,改革总伴随着社会 资源和利益的再分配,必然触动一小部分既得利益 集团和强势群体的利益,导致经济体制上的改革阻 力很大。政治上,国家和政府职能正在积极的调 整。“权力回归社会”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刚刚开始确立。在理顺党政关系和政企关系上确 一、“社会”这个概念至少有两种解释方式:一种 把社会看作与国家相对立的概念.这时所称的“社 会”也称其为“公民社会”;另一种解释把社会看成 一有重大突破。但是,由于中国长期处于高度集权和 “全能主义政府”的政治体制下,政治方面的转型 仍然步履艰难。文化上,随着改革开放和意识形态 领域的宽松.各种价值观念不断出现。其中有些观 念是符合现代社会标准的“工具理性”的价值观, 个巨大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下有众多的组织或次 级系统。“社会的本质就是在组织及组织网络的 建构中得到体现的。”川本文是以后一种解释来理 [收稿日期】2005—12—23 【作者简介】6睾文熹(1981一),男,汉 f 海人,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政治学删 沦研究生。 6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同时也有一些西方腐朽堕落的价值理念腐蚀着人 们的思想。经济、政治、文化要素的剧烈变迁瓦解 了社会系统的系统平衡,也阻碍了各要素之间的 “能量转换”,进一步导致了社会系统的解构。矛 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社会系统作为 动态系统,其解构的过程也会伴随众多矛盾的出 中国的现代化。中国人对现代化的理解是随着西 方的冲击不断加深的。但是,中华民国的党国一体 的政府由于缺少社会动员能力以及高度的权威性, 以至国内政局动荡无法承担建设现代化的任务。 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艰 苦革命斗争的结果。因此,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具有 高度的权威性,再加上当时中国共产党、政府、社会 三者高度的统一使新中国有足够的能力动员全国 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现代化。当时高度统一的 现。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告诉过我们抓矛盾首先 抓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影响和规定 着其他矛盾的发展。社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的妥 善解决或缓解,不但有助于解决其他社会矛盾,更 政治体制有利于建立高度的政治权威,也有利于保 重要的是可以为社会系统的重构奠定坚实的基础。 证社会的稳定。这种政治体制的效果也是明显的, 因此,首先应该明确当代中国社会系统解构过程中 迅速的在1956年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并 所引发的主要社会矛盾有哪些。 且加快了中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现代化转变。 我认为.当代社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不外乎这 但是,这种政治体制的弊端相当大,可以说直到改 三类:其一,区域矛盾。这类矛盾包括由我国户籍 革开放以前,中国社会这个有机系统的结构是相当 制度为主的一系列不合理制度而引起的城乡矛盾 单一的。其中的政治组织承担了经济、社会、文化 和由于地区发展基础和投入不平衡而导致的东西 等组织的多项功能,整个社会缺少分化。改革开放 部地区矛盾或称沿海发展和内地发展的矛盾。其 以后,特别是近二十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 二,分配矛盾。这类矛盾牵扯到公平和效率的问题 的变化,进入了社会剧烈变迁期。原因则在于改革 以及我国的“先富、共富”的政策。具体表现在社 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要求社会结构的进 会层面突出反映在收入分配上的矛盾。其三,劳资 一步分化与整合。正如尼尔・斯梅尔塞所认为的: 矛盾。劳资矛盾只是这类矛盾中的一个核心矛盾, “分化是由经济增长引起的。经济增长使社会结 其深层次原因是道德滑坡。道德滑坡表现在家庭 构产生四个方面的转变:(1)从简单技术到复杂技 之中体现为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淡漠,表现在社会 术;(2)从自给性农业到商品化农业;(3)从人力、 生活上体现为社会成员之间的不信任,表现在经济 畜力向机械化工业动力;(4)从以农业人口为主向 社会中则突出的反映在劳资矛盾上。所以,考虑劳 以城市人口为主。”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社会近 资矛盾问题应从其根源文化和道德上人手。 二十多年的发展的确使社会出现了分化,使经济、 政治、思想、等级身份、价值观念等方面出现了多元 二、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视角分析中国社会系 化,使社会朝着“有机团结”L3 的社会迈进了一大 统结构的奥秘 步。但是,“一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单位或结构分 成两个以上的单位或结构,其特点和功能意义与原 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系统趋向解构的原因,必须 来不同”L4 的分化力量、“把分化的结构在新的基 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角度来解释。经济、政治、文 础上合为一体” 的整合的力量,以及改革开放以 化要素作为社会系统的三大要素,它们的任何变迁 前传统的国家和社会力量,这三种力量在现代化过 都会给社会系统带来质的变化,而这三大要素在当 程中发生了对抗。当代中国社会系统的解构以及 代中国的巨变正是现代化进程中各种力量对抗的 表现出来的各种矛盾正是这三种力量在现代化进 结果。 程中相互对抗的结果。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在西方的冲击下开始的。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一直遵循着外源型现代化 作为后发外源型现代化国家,现代化进程不是单向 模式。这种现代化的现代生产力要素和现代化的 的过程,而是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文化要素都是从外部移植或引进的,工业化投资在 是西方冲击和中国内部回应的双向过程。从最初 很大程度上借用外国资本甚至受外国支配;市场发 只知道从器物层面来理解现代化的洋务运动,到后 育不成熟,在经济生活中未形成自动运转机制;政 来从制度层面(推翻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和 治权力即中央国家作为一种超经济的组织力量.在 观念层面(五四运动,批到了“孔家店”)上来建设 现代化过程中一度或长期发挥巨大的控制和管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作用。 6 这种外源型现代化是近几十年我国来一 直遵循的发展模式,虽然它可以利用许多后发优 势,如利用早发现代化国家成熟的经验、先进的科 学技术、引进大量的外资促进我国现代化的发展 开放后,在社会分化力量加速的背景下,出现了 “失范”的分化。虽然现代化的进程也是人的现代 化过程,虽然现代化提倡人的行为合乎自己本性与 选择的“工具理性”,但毕竟价值观念的分化同时 也会引起人们集体意识的下降和个人主义的上升。 这种“失范”的分化是由于缺少社会整合的结果。 分化力量和整合力量在文化和道德问题上发生了 碰撞。整个社会在剧烈的分化中缺少道德规范、法 律规则的整合。 三、和谐社会——当代中国社会系统 重构的目标 等。但是,这种现代化模式同样也存在弊端,由于 我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城市与内地农村发展现代化 的基础相差甚远,本身的社会分化程度不同。再加 上中国急于利用这种后发优势加快经济发展的步 伐,希望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 的现代化历程来满足“社会动员”(旧的价值观与 社会结构解体、新的渴望产生) 的需要,以避免 社会挫折感的加大而导致社会不稳定。结果造成 传统国家力量和分化力量发生对抗。一方面建设 现代化的基础各地不同。另一方面,为了迅速实现 经济成果,国家必须将大量人、财、物投入到现代化 基础比较好的地区。可想而知,沿海发展与内地发 展、城市与农村的矛盾出现了。 从现代化进程视角来分析当代中国社会,可以 更宏观地把握整个社会系统的解构和重构过程。 当代中国社会系统的解构及表现出的众多矛盾根 源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不和谐。我个人认为,在原 有社会系统解构基础上重新构建的社会,必然是一 除此之外,作为国家主导型现代化国家,国家 直接插手经济活动也引起了公平与效率问题和收 入分配矛盾。由于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扮演十分 关键的角色,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必须加大投资力 度。无论是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哈罗德—— 多马模型,还是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都强调 个能够有效的制衡现代化进程中各种力量的现代 社会,必然是一个有能力和机制解决社会系统动态 变化过程中涌现的众多矛盾和冲突的和谐社会。 一个现代的社会应该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一 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但问题的关键是中国的 现代化和西方早发内源性现代化国家的投资主体 不同。西方现代化是由商人和业主投资的,是个人 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现代的社会。和谐社会 并不是没有矛盾和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有能力和 机制解决矛盾和冲突的社会。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仍会继续向前迈进,社会系统的解构与重构过程不 可能是一劳永逸的,站在这个高度来看待和谐社 会,我认为和谐社会必须符合以下二条标准;一、社 会分化均匀化。二、分化力量,整合力量和传统的 国家和社会力量均衡化。只有将这二条标准融人 创造力的产物,而中国的现代化投资主体是国家, 由政府制定经济计划、不断扩大国营企业的规模、 控制资源,并安排价格、生产和分配。这种方式必 然导致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出现行业垄断,这样 与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社会分化力量发生对抗。不 仅如此,国家在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时,不可能均 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诸要素的现代化进程中,整 个社会系统才能称得上“和谐”。 从经济上看,经济活动分化组成独立的经济系 统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要前提。也就是说,经济 活动必须脱离家庭、社区以及政府的控制,形成现 代企业。按熊彼特的观点就是形成“自组织”的经 匀的分配到各种生产部门,结果同样也导致生产部 门的不平衡发展。这些原因才是构成不公平和收 入分配不均的根本原因。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中国的变革与革命过程 是高度吻合的。先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 命、北伐战争,后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 “三大改造”运动和改革开放。变革和革命的过程 是对一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的解构与 重构的过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 了封建的政治制度的同时也瓦解了以前社会的几 乎所有的道德准则和法律规则。然而,新的道德规 范和法律意识又未能及时的重建起来。以至改革 济系统,这个系统在“现代企业出现后,企业与企 业之间、生产与销售之间发生横向的联系,形成以 牟利为导向的市场机制,一国的经济按照劳动分 工、行业分工、资源占有、区域优势等格局联为一 体,形成能够‘自我维持增长’的组织系统”。 8 我 国要实现经济现代化,必须培养一批“自组织”企 业,使它们获得独立并迅速发展起来。而不能仅仅 以GDP的数字来衡量经济现代化的程度,陷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GDP的“数字陷阱”之中。因为GDP的增长可能 的作用。 伴随着巨大贫困群体的出现以及富人与穷人收入 差距的拉大。 从文化上看,文化的现代化应该是文化的多元 化。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允许不同价值观念文化 的并存。道德的“失范”以及在现实中所出现的 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另一个条件是理顺分化力 量和传统国家力量的关系。国家与经济系统的关 系,主要是国家提供法律来保障市场运行,以及在 市场机制失调时进行宏观干预。而绝不是成为市 场投资的主体和市场竞争的“运动员”。直到上世 “杀熟”、劳资关系紧张等都反映出文化现代化对 当代中国社会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间接的,即使 是已经充分分化的文化体系仍需要人作为中介,才 能发挥其不可低估的作用。现代人应具备现代文 化素质。现代人应该是工具理性化的人,理性地追 纪90年代,仍有一些经济学家要求政府通过改变 投资方向,向高新技术领域增加投资,以改变不合 理的结构。其实,单靠改变政府投资方向,而不是 限制政府直接投资,只能导致新的结构不合理。只 有把投资的增加、产业升级与“自组织”企业成长 结合起来才能找到合理的决策,才能改变传统国家 求现世的物质和精神的目标。一个现代人应具备 注重个人利益,坚持普遍标准,工作时不带个人情 感,承担专业化角色,成就取向等特点。 文化的分化会产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这些价 值观念中不可避免有一些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力 力量过多干预经济造成的与分化力量的对抗。 从政治上看,政治现代化也是分化的结果。政 治分化就是“建立新的专业化政治角色。在很多 量不相符的观念。但是,并非所有的传统社会文化 与现代价值观念都是格格不入的。为了建立新的 道德秩序,我们可以重新注重家庭、行徽、宗教的作 用。家庭、行会、宗教团体作为一种社会共同体,可 情况下,这样的角色分化导致了能力和实际作为的 增强。”【9】一个政治体系,功能分化越充分,越是现 代化。政治分化的均匀程度同样很重要,大到立 法、司法与行政分权,政府管理机构分化,小到社会 以使个人与集体融合,既解决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矛 盾冲突,又解决了个人孤立化的问题。批判的继承 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使其与现代合理的价值观念 相统一,才能造就出新的符合当代中国社会的现代 文化。 层面分化出的自治团体都应受到均匀的政治分化。 特别是自治团体的分化尤为重要,因为这些自主性 组织是构成公民社会的基本单位,而公民社会的发 展壮大对于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实现政治民主是 一[参考文献] 个至关重要的渠道和途径。政治参与的扩大是 [1]商红Et.政府基础论.经济Et报出版社,2001.12. [2]尼尔・斯梅尔塞.经济社会学.方明、折晓叶译.华夏出版 社.1989.166—167. 区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我国目前 政治参与的渠道不宽,体现出我国政治分化程度不 高和分化的不均匀性。国家能够提供给公民的为 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的博弈场所十分有限,这就急 切的需要我国自主性组织的发展。 [3]参见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 2000. [4]T.Parsons,The System of Modem Societies.Englewood Clifs,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197l,p26,见尹保云.什么 是现代化——概念与范式的探索.人民出版社,2000.103. 只有政治分化是不够的,还必须实现政治分化 力量和政治整合力量的有机统一。因为政治分化 [5]尼尔・斯梅尔塞.经济社会学.方明、折晓叶译.华夏出版 社,1989.176. 如果在缺少政治整合的力量下发展政治现代化,很 可能出现社会的不稳定,即政治参与很大而政治制 度化的程度很低。在当代中国,提供政治制度化和 [6]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132. [7]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 1988.5. 实现政治整合所以靠的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原 因很清楚,只有中国共产党具有高度的权威、合法 [8]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 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何畏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70—71. 性和强有力的控制组织能力,能够保证将政治系统 的各个部分整合在一起。所以,在社会剧烈变迁期 和矛盾高发期应发挥中国共产党在整合社会方面 [9]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 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61. (责任编辑:黄辉) 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