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其他
1.阅读片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yún yún ______(1)_____众生,究竟该如何生活?历来众说纷yún (2)______,莫哀一是。我比较欣赏农夫“春耕夏yún (3)______,秋敛冬藏,息于聆缶之乐”的方式,与自然合一,张弛有度,yùn (4)______酿着生活与文化的甜蜜。 2.附加题
(1)写出下列诗句中典故的常用义。
①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饮马长城窟行》)( )
②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 ) (2)写出下列富含哲理的名言分别出自哪一部作品。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②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 ③明天,我会想出一个办法把他弄回来。是的,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
二、选择题
1.选出以下各句加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除夕之夜,腾空而起的礼花和不绝于耳的爆响声交相辉映。(《人民日报》2011-2 -4)
B.“白马撵蹄近相映,欢声四合壮士呼。”无论是打球的,还是观看比赛的,全都精神亢奋、呼天抢地。(《沈阳日报》2014- 2- 21)
C.白纸上,我还没有种上一粒字。多半天,我一文不名。终于,在一阵鸽哨声里,我写下了第八次开头。(《散文》2014年第4期)
D.这个十年,季羡林在《中国蔗糖史》的基础上,又完成了80万字的《糖史》。这部呕心沥血之作,被季羡林视为平生最重要的著作。(《中国剪报》2015-10-27)
2.“奇人”,一般解释为:①以独特方式行事的人;②)有某一项奇特技能的人或能力杰出的人。选出对《俗世奇人》中的“奇人”分析正确的一项。( )
A.张大力是一个以独特方式行事的奇人,他力大没边,举起石锁后,老板耍赖不给钱,他竞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B.酒婆是一个喝酒能力杰出的人,她能控制酒量,喝酒后能醉出与别人不同的姿态。
C.苏七块是有奇特技能的奇人,他接骨技艺高超得令人惊奇;也是一个以独特方式行事的奇人'规矩很奇特,无论什么人看病都得先拿出七块银元。
D.杨巴是个行事方式特别奇特的人,人家做茶汤靠手艺,他做茶汤靠口才。
3.好的封面画,或传递书的整体内容,或呈现代表人物,或展示主题情感……或兼而有之。结合你的阅读思考,为《城南旧事》选择一幅最合适的封面画,并简述理由。
我选择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
品味多彩生活,积累多彩诗文。
(1)客路青山外, 。 (王湾《次北固山下》) (2)角声满天秋色里, 。 <李贺《雁门太守行》) (3) ,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
(4)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 。 (范仲淹《苏幕遮》)
(5)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用寥寥十余字描写了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这个句子是: , 。
(6)龚自珍《己亥杂诗》“_ , ”与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异曲同工之妙,常用来形否无私幂顽的精神。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烙印在时光里的生命片刻》,完成后面小题。 烙印在时光里的生命片刻 裴鸽
人们常常把一些小事抛在脑后,一些生命的片刻烙印在时光的尘埃里,我们可以试着忽略,但这些微不足道的事却一点一滴形成一条链子,将你与过去连在一起。 十一岁
初冬的早晨,屋外还是一片漆黑,充溢着暖暖的灯光的厨房便成为世界的中心。睡梦中的我隐约听到窗外大扫帚掠过地面的唰唰声,接着在屋里往往会有“啪”的一声,因为妈妈常会在经过小仓库时碰掉一两个玩具。然后我能想象到腰椎不好的妈妈绝不会弯腰,而是蹲下来,拾起掉落的玩具,摆回原处。她会迈着花仙子般轻盈的步伐进入厨房,当然不是那种小精灵了,应该是睡美人的精灵婶婶。
水龙头的流水声,燃气灶被拧开的声音,盖上锅盖的声音,水被煮沸的声音……掀开锅盖,水汽弥漫,犹如精灵山谷的密林晨雾。水被倒进碗里,是山谷绝壁上飞流直下的瀑布,蒸腾着“白烟”,激荡着水花。然后是磕鸡蛋的声音,打蛋时碗筷撞击的声音。突然,一切声音戛然而止。一秒、两秒、三秒,筷子缓慢搅水的声音渐渐传来,我松了一口气。想象到前几秒,鸡蛋沿着碗壁滑入水中,像一大束阳光徐徐流下来,渗入透明的泉水中。鸡蛋几乎是在一瞬间转化成一团团软绵绵的淡黄色云朵,飘来飘去。我咽下口水,半眯眼睛,沙发左端的爸爸像一个魁梧版的“长妈妈”,摆个大字,睡得正香。爸爸的胃病没养好前,妈妈每天早晨都会给他冲一碗鸡蛋。我想起爸爸的手总会在严冬中被冻出几道小伤口,他站在柜台里用粗糙的手指认真地摆弄玩具上的小轴承的画面,我永远也不会忘。 我们的路上有对彼此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还有对社会的责任。
沙发上的那个孩子翻了个身,缩回了在爸爸啤酒肚上取暖的脚,又酣然入睡。 十五岁
雨,又是雨。秋夜本该是爽朗惬意的,可是今天例外。车窗外,一棵棵法国梧桐缓慢地向后移动,黄绿参半的叶子在冷冷的夜雨中显得格外诡异。路灯点点昏黄的光悬浮在空中,商场的广告牌在远处发出刺眼的白光和红光。我能清楚地看到车前的每一滴雨珠,在灯光和黑暗交接的地方,凭空射出了一簇簇的白色蛛丝。雨声、树叶声、鸣笛声、汽车驶过水层的声音无一例外地从窗外闯进来。
我躺在妈妈的怀里,盖着外套,刚脱下来的,有点湿。“妈——我鞋都湿了!”我懊恼地抱怨。妈妈本能地直起身,要帮我脱鞋,这一动作让冷空气瞬间侵入我背后,刺激得我打了个寒战。她刚松开的手又搂紧了我。“快脱了!脚不能沾凉水的。都多大了,鞋湿了还不知道自己脱吗?”我只得磨蹭着双脚将两只鞋踹掉。“也不知道北京下雨了吗……”妈妈又开始皱眉了,她平常没表情的时候,额头两眉中间也会有凹痕,现在更深了。“你哥当时走的时候就没带伞,也不知道记不记得买把伞。”我还没说话,爸爸突然回答说:“你有什么可担心的?一个男子汉还怕淋点雨吗?”说着掏出了手机递过来,“你要是实在担心就打个电话问问吧。”我接过手机,解开锁屏,刚准备按下拨号键,突然发现主页面的时间显示栏下面有每日的天气预报。“多云转晴,温度7℃~12℃,1~2级西风”,它显示的所选定预报城市不是我们的城市,而是北京——哥哥上学的城市。
原来每个人的路都承载着他人的期待,你走每一步都牵动着爱你的人焦灼的目光。 一条未查看的短信被我点开,上面说:“爸,晚上有雨。” ……
我有过这样一些记忆,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但有时候,开始也是结束,而结束恰恰又是开始。梭罗说: 谢天谢地,世界并不仅限于这里。
(节选自裴鸽的《选择存在》,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1】文末说“我有过这样一些记忆”,文章写了哪些记忆中的小事?(至少四件)
【2】细读文中画线句,完成相关题目。
(1)“妈妈本能地直起身,要帮我脱鞋,这一动作让冷空气瞬间侵入我背后,刺激得我打了个寒战。”(赏析加横线词的表达效果。)
(2)“爸,晚上有雨。”(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文章写到“一些生命的片刻烙印在时光的尘埃里……将你与过去连在一起”,简要分析“十一岁”、“十五岁”这两个片段为什么会“烙印在时光的尘埃里”。
【4】选出与梭罗的“谢天谢地,世界并不仅限于这里”这句话在本文中的意思最接近的 一项。( )
A.随着时光的流逝,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到最后会让你觉得特别滑稽可笑和微不足道,对此你会投去孩子般的目光。(莫迪亚诺《青春咖啡馆》)
B.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余秋雨《洞庭一角》)
C.孩子们懂得了怀念:以往的铃声,它到哪儿去了?惟有一点是确定的,它随着记忆走进了未来。(史铁生《庙的回忆》)
D.一旦作出决定,实际上便坠入了一股巨大的洪流之中,这洪流会把你带到一个你作决定时从来没想到的地方去。(保罗·柯艾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陶渊明:四海和丘山》,完成后面小题。 陶渊明:四海与丘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他出身仕宦家庭,曾祖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父亲都作过太守。后家道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多在外祖父孟嘉家生活。陶渊明在《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中描述外祖父:“行不苟合,言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任怀得意,傍若无人。”陶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受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他既有“猛志逸四海”的追求,又有“性本爱丘山”的志趣。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陶渊明怀着大济苍生之愿,担任祭酒一职,后因官场黑暗而辞官。安帝隆安四年,他又投入桓玄门下。元兴二年,桓玄篡夺帝位,他不愿同流合污而再返田园。元兴三年,刘裕起兵讨桓平叛。陶渊明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冒险到到建康,担任刘裕参军。他写诗明志:“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义熙元年秋,他任彭泽县令,《晋书·陶潜传》记载: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贵避抱赢疾。复为镇军、建成参军,谓亲朋日:“聊欲弦歌①,以为三径②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日:“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责,不私事上官。郡遗骨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宋文帝元嘉元年,他已贫病交加,但对江州刺史檀道济馈赠的粱肉,他挥而去之。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遗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答:“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虽然生活清贫,但陶渊明能从极平淡、极普通的田园生活中体味到无限的快乐。他在《与子俨等疏》中描写自己的情趣:“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遏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种快乐在他的诗中随处可见。他的笔下,田园生活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如《读<山海经)》(其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颅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因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好一个“不乐复何如”!陶渊明不是没有痛苦和烦恼,只是因为有这种热爱自然、怡然自得的精神品格,他能比较容易获得心灵的充实和平衡。《晋书‘陶潜传》记载:
陶渊明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蛄,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南朝昭明太子萧统十分推崇这位田园诗的开山鼻祖,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作传。他认为陶渊明那些描写田园生活情趣的诗篇可以使人忘却世问的奔竞争夺,培养旷远、真率的情感'获得精神的自由。到了隋唐,陶渊明得到的评价越来越高。北宋年间,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欧阳修盛赞。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王安石评价“渊明趋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个而矣”;苏东坡在《与苏辙书》中说:“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③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 (摘编自《陶渊明诗文》及有关资料,标题为编者所加)
注释:①弦歌:出任邑(县)令。②三径:常指归隐后的住所。③癯:瘦。 【读·通文字】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横线词。 (1)妻子固请种粳( ) (2)索简贵( )
(3)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 (4)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5)或置宿而招之( ) (6)造饮辄尽( )
【2】选出下列加横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A.吏白应束带见之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B.亦不详其姓字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C.乃赋《归去来兮辞》屠乃奔倚其下(《狼》)
D.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3】为文中画横线处断句。(用“/”断三处) 州 召 主 簿 不 就 躬 耕 自 资 遂 抱 赢 疾。
【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大意。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参考]起:①站起,起来;②兴起;③起用;④出现,产生;⑤建造。(《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10版,商务印书馆) 【读·析文章】
【5】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和评论陶渊明的?简要归纳,填入下面方框内。
(1)_________ --(2)__________--抱负情趣--(3)___________--(4)____________
【6】文中有三处提到陶渊明的“志”:“猛志逸四海”,“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结合全文,简要写出陶渊明“志”的具体内涵。 【读·品文学】
【7】《读(山海经)》(其一)如何体现陶渊明“能从极平淡、极普通的田园生活中体味到无限的快乐”这一点?请结合这首诗的词句加以品析。
【8】文章在介绍陶渊明时,为什么要多次引用史料?请简要分析。 【读·悟文化】
【9】儒家主张“济世安民”,道家崇尚“自然平和”。陶渊明是“儒”?是“道”?结合本文内容以及你的阅读积累,参考名家点评,写出你的看法及理由。
【儒家情怀】“陶是个知识分子,骨子里是心忧国家,要踏破不平救黎民,治天下。…‘还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一时彭泽县里削富济贫、充实国库的政改实验搞得轰轰烈烈。正是:……翻身一怒虎啸川,秀才出手乾坤转!”——一梁衡
【道家风骨】“(陶)是个非常平和的田园诗人。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静。“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鲁迅
六、作文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火车与铁轨
铁轨:按照我设计的路径,你会到达远方,一个全新的世界。 火车:按照你设计的路径,我会错过路径外的许多美丽。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可抒发情感,还可要求: (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2)自选文体,诗歌不少于16行; (3)字数不少于600.
(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浙江初三初中语文中考真卷答案及解析
一、其他
1.阅读片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yún yún ______(1)_____众生,究竟该如何生活?历来众说纷yún (2)______,莫哀一是。我比较欣赏农夫“春耕夏yún (3)______,秋敛冬藏,息于聆缶之乐”的方式,与自然合一,张弛有度,yùn (4)______酿着生活与文化的甜蜜。
【答案】芸芸;纭;耘;酝
【解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本题所写生字都是形似字、同音字,答题时注意区分清楚。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附加题
(1)写出下列诗句中典故的常用义。
①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饮马长城窟行》)( )
②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 ) (2)写出下列富含哲理的名言分别出自哪一部作品。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②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 ③明天,我会想出一个办法把他弄回来。是的,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 【答案】(1)①书信 ②信使(送信的人)
(2)①《道德经》(《老子》)②《围城》③《飘》(《乱世佳人》)
【解析】(1)双鲤,古时汉族对书信的称谓。纸张出现以前,书信多写在白色丝绢上,为使传递过程中不致损毁,古人常把书信扎在两片竹木简中,简多刻成鱼形,故称。青鸟是一种常见的鸟类,小型鸟类,类似麻雀大小的青蓝色小鸟。神话传说中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所以用青鸟代指送信的人。 【考点定位】识记文化常识。
(2)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道德经》《围城》《飘》等作品内容的了解,识记其相关的情节。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
二、选择题
1.选出以下各句加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除夕之夜,腾空而起的礼花和不绝于耳的爆响声交相辉映。(《人民日报》2011-2 -4)
B.“白马撵蹄近相映,欢声四合壮士呼。”无论是打球的,还是观看比赛的,全都精神亢奋、呼天抢地。(《沈阳日报》2014- 2- 21)
C.白纸上,我还没有种上一粒字。多半天,我一文不名。终于,在一阵鸽哨声里,我写下了第八次开头。(《散文》2014年第4期)
D.这个十年,季羡林在《中国蔗糖史》的基础上,又完成了80万字的《糖史》。这部呕心沥血之作,被季羡林视为平生最重要的著作。(《中国剪报》2015-10-27)
【答案】D
【解析】A:交相辉映,是汉语词汇,意指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多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不绝于耳的爆响声”不属于光亮、色彩。B:呼天抢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不符合语境色彩。C:一文不名:名:占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不符合语境色彩。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2.“奇人”,一般解释为:①以独特方式行事的人;②)有某一项奇特技能的人或能力杰出的人。选出对《俗世奇人》中的“奇人”分析正确的一项。( )
A.张大力是一个以独特方式行事的奇人,他力大没边,举起石锁后,老板耍赖不给钱,他竞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B.酒婆是一个喝酒能力杰出的人,她能控制酒量,喝酒后能醉出与别人不同的姿态。
C.苏七块是有奇特技能的奇人,他接骨技艺高超得令人惊奇;也是一个以独特方式行事的奇人'规矩很奇特,无论什么人看病都得先拿出七块银元。
D.杨巴是个行事方式特别奇特的人,人家做茶汤靠手艺,他做茶汤靠口才。
【答案】C
【解析】A:当张大力索要赏银时老板却让他看锁下边的字,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张大力知道这也是在夸他,于是此事作罢。B:在一个小村子里有一个爱喝酒的婆婆,每天都去酒馆里买酒喝,从不赊账,可是她每当经过路口时都奇迹般地醒过来,是因为酒馆的老板在买酒时总是在酒里掺上水,使酒没有劲了,可是有一天老板的妻子突然有喜了,老板非常高兴打算以后不在酒里掺水了,而酒婆喝了之后反而出事了。D:杨巴给李鸿章解了围,行事并
不特别。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
3.好的封面画,或传递书的整体内容,或呈现代表人物,或展示主题情感……或兼而有之。结合你的阅读思考,为《城南旧事》选择一幅最合适的封面画,并简述理由。
我选择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我选择图A。图A以旧城墙、骆驼队为主体,展现了小说的故事地点(背景);内容取材于《冬阳·童年·骆驼队》,有利于读者联想到作品“(让)心灵的童年永远留存下来”的创作初衷,感受到小说的意境。 我选择图C。图C以英子为中心,选择“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重要情节为内容,整个画面有一种怀念、感伤的意境o《城南旧事》全书以英子童稚的双眼来展现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 以“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作结,表现“实际的童年过去”的淡淡哀伤与浓浓诗意。此图与全书的主题情感比较一致。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及反映主题的把握,尽量选择自己的最熟悉的图片。例如:图C示教材中的重点篇目《爸爸的花儿落了》,然后解释,阐述理由。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三、默写
品味多彩生活,积累多彩诗文。
(1)客路青山外, 。 (王湾《次北固山下》) (2)角声满天秋色里, 。 <李贺《雁门太守行》) (3) ,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
(4)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 。 (范仲淹《苏幕遮》)
(5)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用寥寥十余字描写了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这个句子是: , 。
(6)龚自珍《己亥杂诗》“_ , ”与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异曲同工之妙,常用来形否无私幂顽的精神。
【答案】(1)行舟绿水前 (2)塞上燕脂凝夜紫 (3)映阶碧草自春色 (4)波上寒烟翠(5)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1)至(4)小题都是上下句对接,难度相对较小,只要平日注意积累,一般不会出错,默写时注意。小题2注意“凝夜紫”的写法。小题3注意“映阶”的写法。(5)(6)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诗,然后根据要求,选择恰当的句子。小题5注意“一白”的写法。小题6注意“化作”的写法。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烙印在时光里的生命片刻》,完成后面小题。 烙印在时光里的生命片刻 裴鸽
人们常常把一些小事抛在脑后,一些生命的片刻烙印在时光的尘埃里,我们可以试着忽略,但这些微不足道的事却一点一滴形成一条链子,将你与过去连在一起。 十一岁
初冬的早晨,屋外还是一片漆黑,充溢着暖暖的灯光的厨房便成为世界的中心。睡梦中的我隐约听到窗外大扫帚掠过地面的唰唰声,接着在屋里往往会有“啪”的一声,因为妈妈常会在经过小仓库时碰掉一两个玩具。然后我能想象到腰椎不好的妈妈绝不会弯腰,而是蹲下来,拾起掉落的玩具,摆回原处。她会迈着花仙子般轻盈的步伐进入厨房,当然不是那种小精灵了,应该是睡美人的精灵婶婶。
水龙头的流水声,燃气灶被拧开的声音,盖上锅盖的声音,水被煮沸的声音……掀开锅盖,水汽弥漫,犹如精灵山谷的密林晨雾。水被倒进碗里,是山谷绝壁上飞流直下的瀑布,蒸腾着“白烟”,激荡着水花。然后是磕鸡蛋的声音,打蛋时碗筷撞击的声音。突然,一切声音戛然而止。一秒、两秒、三秒,筷子缓慢搅水的声音渐渐传来,我松了一口气。想象到前几秒,鸡蛋沿着碗壁滑入水中,像一大束阳光徐徐流下来,渗入透明的泉水中。鸡蛋几乎是在一瞬
间转化成一团团软绵绵的淡黄色云朵,飘来飘去。我咽下口水,半眯眼睛,沙发左端的爸爸像一个魁梧版的“长妈妈”,摆个大字,睡得正香。爸爸的胃病没养好前,妈妈每天早晨都会给他冲一碗鸡蛋。我想起爸爸的手总会在严冬中被冻出几道小伤口,他站在柜台里用粗糙的手指认真地摆弄玩具上的小轴承的画面,我永远也不会忘。 我们的路上有对彼此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还有对社会的责任。
沙发上的那个孩子翻了个身,缩回了在爸爸啤酒肚上取暖的脚,又酣然入睡。 十五岁
雨,又是雨。秋夜本该是爽朗惬意的,可是今天例外。车窗外,一棵棵法国梧桐缓慢地向后移动,黄绿参半的叶子在冷冷的夜雨中显得格外诡异。路灯点点昏黄的光悬浮在空中,商场的广告牌在远处发出刺眼的白光和红光。我能清楚地看到车前的每一滴雨珠,在灯光和黑暗交接的地方,凭空射出了一簇簇的白色蛛丝。雨声、树叶声、鸣笛声、汽车驶过水层的声音无一例外地从窗外闯进来。
我躺在妈妈的怀里,盖着外套,刚脱下来的,有点湿。“妈——我鞋都湿了!”我懊恼地抱怨。妈妈本能地直起身,要帮我脱鞋,这一动作让冷空气瞬间侵入我背后,刺激得我打了个寒战。她刚松开的手又搂紧了我。“快脱了!脚不能沾凉水的。都多大了,鞋湿了还不知道自己脱吗?”我只得磨蹭着双脚将两只鞋踹掉。“也不知道北京下雨了吗……”妈妈又开始皱眉了,她平常没表情的时候,额头两眉中间也会有凹痕,现在更深了。“你哥当时走的时候就没带伞,也不知道记不记得买把伞。”我还没说话,爸爸突然回答说:“你有什么可担心的?一个男子汉还怕淋点雨吗?”说着掏出了手机递过来,“你要是实在担心就打个电话问问吧。”我接过手机,解开锁屏,刚准备按下拨号键,突然发现主页面的时间显示栏下面有每日的天气预报。“多云转晴,温度7℃~12℃,1~2级西风”,它显示的所选定预报城市不是我们的城市,而是北京——哥哥上学的城市。
原来每个人的路都承载着他人的期待,你走每一步都牵动着爱你的人焦灼的目光。 一条未查看的短信被我点开,上面说:“爸,晚上有雨。” ……
我有过这样一些记忆,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但有时候,开始也是结束,而结束恰恰又是开始。梭罗说: 谢天谢地,世界并不仅限于这里。
(节选自裴鸽的《选择存在》,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1】文末说“我有过这样一些记忆”,文章写了哪些记忆中的小事?(至少四件)
【答案】(1)妈妈为睡梦巾的家人做早餐;(2)“我”和爸爸在沙发上睡觉(睡觉时“找”把脚搁在爸爸的啤酒肚上取暖);(3)爸爸用粗糙的手指认真地摆卉玩姐上的小轴承;(4)妈妈要帮“我”脱被雨淋湿的鞋子;(5)雨天,妈妈牵挂并担心远在北京的哥哥有没有伞;(6)爸爸在手机主页里设置了哥哥所在地的天气预报;(7)远方的哥哥短信提醒父母晚上有雨。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章,概括出文章中所写小事即可。人物+事件。注意要求:至少四件。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细读文中画线句,完成相关题目。
(1)“妈妈本能地直起身,要帮我脱鞋,这一动作让冷空气瞬间侵入我背后,刺激得我打了个寒战。”(赏析加横线词的表达效果。)
(2)“爸,晚上有雨。”(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1)“本能地”意思是不知觉的、无意识的,写出了妈妈对孩子的关心和呵护自然而然,已成习惯,表现了母爱之深。(2)“呼应上文对雨的描写;暗示哥哥一直关注家乡的天气情况;表现了哥哥对家人的牵挂和爱。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本能地”这是母爱的一种表现,不假思索。(2)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联系上文父亲将手机主页的 天气预报设置成哥哥所在的城市,可知“哥哥也在关心着家人”,这是照应的。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3】文章写到“一些生命的片刻烙印在时光的尘埃里……将你与过去连在一起”,简要分析“十一岁”、“十五岁”这两个片段为什么会“烙印在时光的尘埃里”。
【答案】因为“十一岁”这个片段让“我”感受到了“责任”和“爱”,“十五岁”这个片段处处传达出家人间的“牵挂”、“爱”和“期待”。这些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会让人终生怀念,所以这两个片段被“烙印在时光的尘埃里”。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对比分析十一岁观察到内容和十五岁感受到的内容有何不同。通过年龄的增长,是读者感受到爱与责任的内容的变化,能够与读者产生共鸣。所以这两个片段被“烙印在时光的尘埃里”。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4】选出与梭罗的“谢天谢地,世界并不仅限于这里”这句话在本文中的意思最接近的 一项。( )
A.随着时光的流逝,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到最后会让你觉得特别滑稽可笑和微不足道,对此你会投去孩子般的目光。(莫迪亚诺《青春咖啡馆》)
B.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余秋雨《洞庭一角》)
C.孩子们懂得了怀念:以往的铃声,它到哪儿去了?惟有一点是确定的,它随着记忆走进了未来。(史铁生《庙的回忆》)
D.一旦作出决定,实际上便坠入了一股巨大的洪流之中,这洪流会把你带到一个你作决定时从来没想到的地方去。(保罗·柯艾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答案】C
【解析】结合题目分析“谢天谢地,世界并不仅限于这里”, “关爱”还留在记忆中、怀念中、祖祖辈辈的传承中。故选C.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陶渊明:四海和丘山》,完成后面小题。 陶渊明:四海与丘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他出身仕宦家庭,曾祖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父亲都作过太守。后家道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多在外祖父孟嘉家生活。陶渊明在《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中描述外祖父:“行不苟合,言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任怀得意,傍若无人。”陶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受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他既有“猛志逸四海”的追求,又有“性本爱丘山”的志趣。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陶渊明怀着大济苍生之愿,担任祭酒一职,后因官场黑暗而辞官。安帝隆安四年,他又投入桓玄门下。元兴二年,桓玄篡夺帝位,他不愿同流合污而再返田园。元兴三年,刘裕起兵讨桓平叛。陶渊明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冒险到到建康,担任刘裕参军。他写诗明志:“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义熙元年秋,他任彭泽县令,《晋书·陶潜传》记载: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贵避抱赢疾。复为镇军、建成参军,谓亲朋日:“聊欲弦歌①,以为三径②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日:“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责,不私事上官。郡遗骨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宋文帝元嘉元年,他已贫病交加,但对江州刺史檀道济馈赠的粱肉,他挥而去之。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遗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答:“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虽然生活清贫,但陶渊明能从极平淡、极普通的田园生活中体味到无限的快乐。他在《与子俨等疏》中描写自己的情趣:“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遏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种快乐在他的诗中随处可见。他的笔下,田园生活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如《读<山海经)》(其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颅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因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好一个“不乐复何如”!陶渊明不是没有痛苦和烦恼,只是因为有这种热爱自然、怡然自得的精神品格,他能比较容易获得心灵的充实和平衡。《晋书‘陶潜传》记载:
陶渊明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蛄,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南朝昭明太子萧统十分推崇这位田园诗的开山鼻祖,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作传。他认为陶渊明那些描写田园生活情趣的诗篇可以使人忘却世问的奔竞争夺,培养旷远、真率的情感'获得精神的自由。到了隋唐,陶渊明得到的评价越来越高。北宋年间,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欧阳修盛赞。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王安石评价“渊明趋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个而矣”;苏东坡在《与苏辙书》中说:“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③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 (摘编自《陶渊明诗文》及有关资料,标题为编者所加)
注释:①弦歌:出任邑(县)令。②三径:常指归隐后的住所。③癯:瘦。 【读·通文字】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横线词。 (1)妻子固请种粳( ) (2)索简贵( )
(3)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 (4)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5)或置宿而招之( ) (6)造饮辄尽( )
【答案】(1)固:坚定,坚决;(2)索:向来,一向;(3)事:为……服务,服侍,侍奉;(4)许:处所;(5)或:有的,有时;(6)造:往、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 注意“固”的解释:坚定,坚决;“事”的解释:为……服务,服侍,侍奉。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选出下列加横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A.吏白应束带见之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B.亦不详其姓字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C.乃赋《归去来兮辞》屠乃奔倚其下(《狼》)
D.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答案】C
【解析】A.指示代词/宾语前置的标志;B.他的/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C.于是,就;D.介词,按照,依照/认为。故选C。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3】为文中画横线处断句。(用“/”断三处) 州 召 主 簿 不 就 躬 耕 自 资 遂 抱 赢 疾。
【答案】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赢疾。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注意要求:用“/”断三处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大意。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参考]起:①站起,起来;②兴起;③起用;④出现,产生;⑤建造。(《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10版,商务印书馆) 【读·析文章】
【答案】因为(他的)亲人年迈家里贫穷,起用(他)担任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辞官回家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注意“以”“堪”“归”等关键词的翻译。学会利用“起”参考义项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5】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和评论陶渊明的?简要归纳,填入下面方框内。
(1)_________ --(2)__________--抱负情趣--(3)___________--(4)____________ 【答案】(1)身世(姓氏籍贯和家境);(2)仕途经历;(3)作品特色;(4)文学地位。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文章的总体把握,第一段介绍陶渊明身世;二三四五段介绍了他的做官经历;六七八九介绍他的作品;第十段介绍后世对陶渊明的评价。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层次。
【6】文中有三处提到陶渊明的“志”:“猛志逸四海”,“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结合全文,简要写出陶渊明“志”的具体内涵。 【读·品文学】
【答案】“志”的具体内涵是:心怀为国为民、大济苍生的愿望;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喜欢读书、饮酒、写文章;厌恶黑暗现实,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向往自由自在、率真自然的田园生活。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陶月明先生的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所处环境的不同他的“志”的含义也在发生变化。第一:孝武帝太元十八年,陶渊明怀着大济苍生之愿。第二:不慕荣利。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第三:虽然生活清贫,但陶渊明能从极平淡、极普通的田园生活中体味到无限的快乐。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7】《读(山海经)》(其一)如何体现陶渊明“能从极平淡、极普通的田园生活中体味到无限的快乐”这一点?请结合这首诗的词句加以品析。
【答案】(1)能从“草木长”、“树扶疏”、“微雨”来、“好风”俱等普通的自然现象中体味到自然之乐,(2)能从“众鸟欣有托”想到自己也有居室而感到快乐;(3)能从“既耕亦已种”、“摘我园中蔬”等普通的劳动生活中体味到耕种之乐;(4)能从“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等普通的生活中体味到交友之乐;(5)能从“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等普通的读书生活中体味到阅读之乐。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读(山海经)》(其一)内容的理解和赏析。“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是回归大自然的乐趣;“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写自己的耕田的乐趣。“穷巷隔深辙,颅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因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写交友的乐趣;“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写读书的乐趣。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
【8】文章在介绍陶渊明时,为什么要多次引用史料?请简要分析。 【读·悟文化】
【答案】(1)能丰富文章内容,使对陶渊明的介绍更全面;(2)能更好地突出陶渊明某一方面的特点,(3)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4)能使行文比较活泼,语言文白相间,古朴典雅,增添文章的形式美。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中语言的赏析,本文介绍陶渊明是引经据典,引经据典的作用:引经据典能使文章妙笔生花 ,这些论据,由于是经过实践,为无数事实所证明,能深刻反映事物的本质,所以有很强的说服力,用时也给作文“立意”提供了思想观点,增强了文章的厚重感。结合本文具体分析即可。增加可信度;文白相间;丰富文章内容等。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9】儒家主张“济世安民”,道家崇尚“自然平和”。陶渊明是“儒”?是“道”?结合本文内容以及你的阅读积累,参考名家点评,写出你的看法及理由。
【儒家情怀】“陶是个知识分子,骨子里是心忧国家,要踏破不平救黎民,治天下。…‘还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一时彭泽县里削富济贫、充实国库的政改实验搞得轰轰烈烈。正是:……翻身一怒虎啸川,秀才出手乾坤转!”——一梁衡
【道家风骨】“(陶)是个非常平和的田园诗人。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静。“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鲁迅
【答案】示例:陶渊明是一位融合了“儒家情怀”和“道家风骨”的文人。起初,化心怀大济苍生之愿,后因社会现实逐渐走向平和宁静(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率真自然)的田园生活。文中写他“猛志逸四海”,多次投身仕途。梁衡也提到他想要踏破不平救黎民,治天下。这些都表现了陶渊明心怀天下,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儒家济世情怀。后来,他终因官场黑暗不愿同流合污而坚决辞官、荐返田园。从田园生活中体味到快乐,获得心灵的充实和平衡。如鲁迅所说的那样,穷到衣服破烂不堪还在悠然地采菊;也如《归园田居》(其三)所写,他在南山下耕作,虽然辛苦,仍陶醉于田园生活。总之,他从满怀儒家的济世情怀走向看似洒脱的道家风骨,这也是中国很多文人的人生经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人形象陶渊明的赏析,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根据文中情节可知人物形象。结合其事例分析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即可。观点可以“儒”,可以“道”,还可以两者兼顾。言之成理。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六、作文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火车与铁轨
铁轨:按照我设计的路径,你会到达远方,一个全新的世界。 火车:按照你设计的路径,我会错过路径外的许多美丽。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可抒发情感,还可要求: (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2)自选文体,诗歌不少于16行; (3)字数不少于600.
(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答案】参考例文 真正需要的给予
准备过新年了,我和妈妈一起逛街办年货。在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的街上,我们两手提着大包小包的年货,赶着回家。正巧,我在路边看见一家小书店,专卖打折的书籍。在得到妈妈的同意后,我进去买书。经过一番挑选,我选择了一本蓝色封面的书,价格不贵,才7元。我走向收银台,递过10块钱付款。正
当我等着找零时,一个老乞丐走进来行乞。他把一个铁罐递向售货员,嘴里念叨着,想要售货员施舍。只见这个老乞丐有一点驼背,身穿打了补丁的衣服。单薄的衣服衬托出他的瘦骨嶙峋,他头戴一顶破布帽子,双眼混浊,长着白白的短胡须。售货员没有理会老乞丐,头也不抬地继续自己的工作。
这时,老乞丐看见了我手头的书,缓缓的指向书本,一字一顿地读出封面的书名——《爱从不卑微》,声音有力,咬字清晰。我望着老乞丐脸上自豪的笑,仿佛为自己会识字而感到骄傲,不禁惊讶地愣住了。我反应过来,连忙说:“读对了!”此时,老乞丐笑得更开心了。此时,我所有的情绪交织在一起:这个老乞丐识字,也许他曾经上过学吧他有过怎样的经历呢为什么会沦为乞丐呢当初他时如何痛苦地断绝自己的学业的呢……正当我沉思时,售货员找回了我三块钱,放在收银台上,我象被刺了一下。我望了望老乞丐,又望了望眼前的钱,艰难的犹豫着……
在我的信念中,任何一个人都有本身的价值,即使是多么的卑微。每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他存在的意义。当这个生命的存在受到威胁时,人们应该伸出援手,用同情来支持这个生命。但不幸的是,当这个生命向你请求帮助时,人们往往对他不屑一顾,甚至毫不在意他的存在。我虽然没有向这个老乞丐施舍金钱,但我却肯定了他的存在,尊重了他的个人,而不是向他投来鄙夷一瞥。最重要的是,这个老乞丐会识字,他曾学习过知识,也许在过去,他也向我们一样沉醉于神圣的文字中。身为一个读书人,他真正
需要的并不是物质,而是最基本也是最无价的尊严。所以,当我走出书店时,我给予了他金钱以外的另一种帮助——
我恭敬地站立,面带笑容,用最纯真,最真善的语气对他说:“老爷爷,您很棒哦!”老乞丐听了先是一愣,随后脸上浮现出了笑容,灿烂而骄傲,混浊的眼睛顿时熠熠生辉。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这位因贫穷而被人们淡忘的老人,被世间的冷漠麻木了心灵,唯有用孩童般的善良,同情和基本的尊重来温暖这颗心,点耀起老人心中神圣的火把。
【解析】本题是材料作文,根据材料分析,从二者的对话内容分析,铁轨属于给予者,火车属于接受者,可是从火车的话语中看出了不乐意。从这个角度立意“给予与接受” 。从火车的话语中还可以提取一个立意,“路径外的美丽”和《未选择的路》的意境相似。还可以从其他角度立意。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与自己的主旨密切相关,做到“形神俱备”,则能写出优质的作文。 【考点定位】按要求写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