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6074818 U(45)授权公告日 2022.03.18
(21)申请号 202122329516.9(22)申请日 2021.09.18
(73)专利权人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
开发区永昌东四路10号院(72)发明人 殷建强 王占青 翟国华 刘阳
朱晓杭 卢家俊 张丽民 王学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东方芊悦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1
代理人 彭秀丽(51)Int.Cl.
E01F 7/02(2006.01)E01F 8/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抗强风声屏障(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强风声屏障,包括门式刚架、檩条、金属吸声板和通透隔声板,檩条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两门式刚架的侧面,金属吸声板设置于门式刚架的上部,通透隔声板设置于门式刚架的下部,沿檩条长度方向上还间隔设有与门式刚架和/或檩条的外侧面形成固定连接的立式固定座,相邻两立式固定座之间还设有高肋抗风板,相邻两高肋抗风板的两边肋与立式固定座通过机械咬合形成一个整体;本实用新型在门式刚架和檩条的外侧增加抗强风的高肋抗风板,相邻两高肋抗风板的边肋通过机械咬合形成整体,咬合在一起的高板肋形成较大的刚度,抵御变形的能力得到明显加强,抗强风性能较金属吸声板单元有了显著的提高。
CN 216074818 UCN 216074818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抗强风声屏障,包括门式刚架(1)、檩条(2)、金属吸声板(3)和通透隔声板(4),所述檩条(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两所述门式刚架(1)的侧面,所述金属吸声板(3)设置于所述门式刚架(1)的上部,所述通透隔声板(4)设置于所述门式刚架(1)的下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檩条(2)长度方向上还间隔设有与所述门式刚架(1)和/或檩条(2)的外侧面形成固定连接的立式固定座(5),相邻两所述立式固定座(5)之间还设有高肋抗风板(6),相邻两所述高肋抗风板(6)的两边肋(61)与所述立式固定座(5)通过机械咬合形成一个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强风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檩条(2)的外侧面与所述门式刚架(1)的外侧面呈齐平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强风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肋抗风板(6)与所述金属吸声板(3)之间形成一空腔(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强风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式刚架(1)为热轧/焊接H型钢,所述檩条(2)的两端与所述门式刚架(1)的外侧翼板形成固定连接,所述金属吸声板(3)和通透隔声板(4)安装于所述门式刚架(1)的两侧翼板所形成的空间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强风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高肋抗风板(6)长度方向上形成一向着其外侧渐扩的通长梯状排水通道(62),且在其两侧边上形成圆口咬合型边肋(61),所述高肋抗风板(6)的单板长度与声屏障的整体长度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强风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肋抗风板(6)的梯状排水通道(62)两侧立面与其底面所形成的夹角a为110~120°。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抗强风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固定座(5)包括固定座(51)和支撑板(52),所述固定座(51)的下端通过自攻钉(8)与所述门式刚架(1)/檩条(2)形成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52)的下部与所述固定座(51)的上部通过紧固连接件(9)连接,使所述支撑板(52)垂直所述檩条(2)设置,所述支撑板(52)的上端形成圆口咬合部(521),用于与所述高肋抗风板(6)的两侧边肋(61)咬合在一起。
2
CN 216074818 U
说 明 书一种抗强风声屏障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噪声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强风声屏障,为沿海地区城市噪声问题解决提供一种适用性更好的治理方案。在抵抗强风的同时,兼具城市景观效果,实现建筑物功能、安全与美观的协调统一。背景技术
[0002]目前沿海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给人们的出行提供极大的便利,但运行的噪声也会给沿线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困扰。声屏障作为治理噪声污染的有效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0003]现有封闭式声屏障由主体结构和单元板组成,主体结构为钢结构,单元板包括金属吸声板和通透隔声板。金属吸声板规格尺寸在500mm×2000mm左右,单元板数量多,面积较小,各板块单元之间无可靠固定连接,整体性差。金属吸声板背板和面板为1.0~1.5mm厚钢板或者铝合金,为满足吸声降噪功能,内部多为吸音棉和空腔结构,抵抗变形能力较差。在声屏障整个寿命周期内,金属吸声板需要长期承受风荷载,在沿海地区还要承受季风甚至台风的冲击,在强风作用下金属吸声板可能出现较大的变形,发生破坏甚至脱落的现象,给列车和周边群众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在沿海地区建设声屏障,除了考虑吸声降噪的使用功能外,还要考虑声屏障在强风作用下的安全性。[0004]在沿海地区建造一种将功能性、安全性、和美观性有机结合的新型声屏障,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这种新型声屏障既能保证吸声降噪功能,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又能抵抗强风,保证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在此基础之上,兼具一定美观性和景观效果,与周边环境相适应。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在沿海地区建造一种将功能性、安全性、和美观性有机
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结合的抗强风声屏障,使得这种新型声屏障既能保证吸声降噪功能,
活工作环境,又能抵抗强风,保证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在此基础之上,兼具一定美观性和景观效果,与周边环境相适应。
[0006]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7]一种抗强风声屏障,包括门式刚架、檩条、金属吸声板和通透隔声板,所述檩条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两所述门式刚架的侧面,所述金属吸声板设置于所述门式刚架的上部,所述通透隔声板设置于所述门式刚架的下部,沿所述檩条长度方向上还间隔设有与所述门式刚架和/或檩条的外侧面形成固定连接的立式固定座,相邻两所述立式固定座之间还设有高肋抗风板,相邻两所述高肋抗风板的两边肋与所述立式固定座通过机械咬合形成一个整体。
[0008]进一步地,所述檩条的外侧面与所述门式刚架的外侧面呈齐平设置。[000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高肋抗风板与所述金属吸声板之间形成一空腔。
3
CN 216074818 U[0010]
说 明 书
2/4页
优选地,所述门式刚架为热轧/焊接H型钢,所述檩条的两端与所述门式刚架的外
侧翼板形成固定连接,所述金属吸声板和通透隔声板安装于所述门式刚架的两侧翼板所形成的空间中。
[0011]沿所述高肋抗风板长度方向上形成一向着其外侧渐扩的通长梯状排水通道,且在其两侧边上形成圆口咬合型边肋,所述高肋抗风板的单板长度与声屏障的整体长度相适配。
[0012]所述高肋抗风板的梯状排水通道两侧立面与其底面所形成的夹角a为110‑120°。[0013]所述立式固定座包括固定座和支撑板,所述固定座的下端通过自攻钉与所述门式刚架/檩条形成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下部与所述固定座的上部通过紧固连接件连接,使所述支撑板垂直所述檩条设置,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形成圆口咬合部,用于与所述高肋抗风板的两侧边肋咬合在一起。[00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5]A.本实用新型在门式刚架和檩条的外侧增加抗强风的高肋抗风板,相邻两高肋抗风板的边肋通过机械咬合形成整体,咬合在一起的高板肋形成较大的刚度,抵御变形的能力得到明显加强,抗强风性能较金属吸声板单元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高肋抗风板采用通长结构,高肋抗风板可以借助集成设备实现现场加工,不受运输条件的制约,长度方向没有限制,高肋抗风板均为一体成型,沿长边机械咬合后整体性能优越,由于所设定的自身板肋较高,截面惯性矩大,能够有效对抗强风。[0016]B.通过将高肋抗风板位于金属吸声板外侧,内外层间形成空腔,多重降噪,良好的整体性能够有效防止噪声逃逸,利用高肋抗风板解决了金属吸声板的漏声问题,效果更好。[0017]C.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高肋抗风板设置了渐扩的梯状排水通道,抗风板两侧具有较高的板肋,且形成较宽的汇水面积,排水能力强,高肋抗风板与立式固定座之间通过机械咬合密封性好,解决了现有封闭式声屏障功能以吸声降噪为主、整体防水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0018]D.因现有封闭式声屏障由钢结构和屏体组成,因预埋等问题,单元板规格数量多,整体观感较差,而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抗强风板结构板型统一,整体外观好,可以根据周边环境设计造型,比现有声屏障具有很好的景观效果。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抗强风声屏障整体结构示意图;[0021]图2是图1所示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图1中的抗强风声屏障顶部局部结构剖面图;[0023]图4是图3中的高肋抗风板截面示意图;[0024]图5是图3中的立式固定座结构示意图。[0025]图中标识如下:
4
CN 216074818 U[0026][0027][0028][0029][0030][0031]
说 明 书
3/4页
1‑门式刚架;2‑檩条;3‑金属吸声板;4‑通透隔声板5‑立式固定座51‑固定座,52‑支撑板,521‑圆口咬合部6‑高肋抗风板61‑边肋,62‑梯状排水通道7‑空腔;8‑自攻钉;9‑紧固连接件;10‑活动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
都属于本实用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00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0035]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强风声屏障,包括门式刚架1、檩条2、金属吸声板3和通透隔声板4,檩条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两门式刚架1的侧面,金属吸声板3设置于门式刚架1的上部,即图中两侧竖直面的上部及其圆弧顶部,通透隔声板4设置于门式刚架1的下部,可以将外部光线引入到密闭的声屏障中;沿檩条2长度方向上还间隔设有与门式刚架1和/或檩条2的外侧面形成固定连接的立式固定座5,立式固定座5结构如图5所示,相邻两立式固定座5之间还设有高肋抗风板6,相邻两高肋抗风板6的两边肋61与立式固定座5通过机械咬合形成一个整体,提高了整个声屏障的抗风性能。[0036]门式刚架1通过檩条2连接构成一个稳定的空间体系,作为声屏障的主体结构,门式刚架1为热轧/焊接H型钢,檩条2为C型钢/方管,梁柱采用栓接节点连接,门式刚架1和檩条2通过开口销螺栓(图中未示出)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金属吸声板3和通透隔声板4是声屏障主要吸隔声结构,如图3所示,采用斜插方式安装在H型钢两翼缘之间,通过活动挡板10和H型钢两侧翼缘将金属吸声板3夹紧固定,檩条2的外侧面与门式刚架1的外侧面优选呈齐平设置。
[0037]高肋抗风板6位于金属吸声板3外侧,通过立式固定座5与门式刚架1的钢结构主体紧密连接在一起,再依靠机械咬合与立式固定座5连接,立式固定座5采用自攻钉8固定在门式刚架1的H型钢外侧翼缘和檩条2上,无需进行单独结构设计,也无需另外增加结构。[0038]金属吸声板3主要起吸隔声作用,通透隔声板4主要起隔声和采光作用,而外侧的
5
CN 216074818 U
说 明 书
4/4页
高肋抗风板6主要起抗强风作用,兼具隔声、防水功能,此外还有一定的景观效果。[0039]如图4所示,沿高肋抗风板6长度方向上形成一向着其外侧渐扩的通长梯状排水通道62,且在其两侧边上形成圆口咬合型边肋61,高肋抗风板6的单板长度与声屏障的整体长度相适配,高肋抗风板6的梯状排水通道62两侧立面与其底面所形成的夹角a为110~120°。图4中高肋抗风板6板肋接近直立,大部分板宽范围内均能作为排水通道,最大限度利用截面排水;高肋抗风板6的固定方式采用暗扣+机械锁边方式,无任何螺钉穿过屋面,保证高肋抗风板6完整性不受影响,且两侧板肋高度较高,高立边咬合防止雨水渗透过高肋抗风板6,使高肋抗风板6具有良好的防水性。通长的高肋抗风板6可以在现场进行制作,可以做到在长度方向无拼接缝,各高肋抗风板6间通过机械咬合形成整体,密封性好,有效防止内侧漏声点造成的噪声逃逸。高肋抗风板6通过调整立式固定座5高度,与金属吸声板3之间形成一
内外层间形成空腔7,定高度的空腔7,如图3所示,使整个吸隔声体系具有更好的降噪效果,
多重降噪,良好的整体性能够有效防止噪声逃逸,利用高肋抗风板6有效解决金属吸声板3的漏声问题,效果更好。[0040]如图5所示,其中的立式固定座5包括固定座51和支撑板52,在固定座51的下端通过自攻钉8与门式刚架1/檩条2形成固定连接,支撑板52的下部与固定座51的上部通过紧固连接件9连接,使支撑板52垂直檩条2设置,支撑板52的上端形成圆口咬合部521,用于与高肋抗风板6的两侧边肋61咬合在一起。高肋抗风板6截面惯性矩大,高肋抗风板6一体成型,在长度方向无拼接缝,高肋抗风板6在长度方向采用机械咬合固定,保证各相邻高肋抗风板6连接牢固可靠,形成高强度整体,以成型的立式固定座5作为支撑点,与檩条2/门式刚架1主体结构一起构成稳定的结构,能抵抗较大的风荷载影响。如图3所示,本发明采用的是不滑动立式固定座5,立式固定座5与高肋抗风板6一起参与咬合,在每个跨内通过高肋抗风板6的轻微变形来消化板的热胀冷缩量,以解决温度引起的变形问题。[0041]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6
CN 216074818 U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图2
7
CN 216074818 U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3
图4
8
CN 216074818 U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9
图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