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民歌的创作传统,汉乐府民歌与《诗歌》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自是一脉相承。汉代与先秦有着相同的宗法制度和相同的阶级剥削、阶级压迫,下层人民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大致相似,汉乐府民歌与《诗经》民歌的思想内容因而不应该有质的区别。今存乐府民歌多反映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可看作汉代人民生活的实录。
首先,控诉战争罪恶、抒写行役之苦,是乐府民歌的一个重要内容。汉代前期经过文、景两代的休养生息,到武帝时国家财富日增,统治者也就趾高气扬,忘乎所以。武帝不仅招致方士,幻想长生久视,而且穷兵黩武,奴役平民百姓。平民百姓受害深重,有些民歌也就表现出强烈的反战情绪。如《战城南》:全诗描写激战后凄凉恐怖的战场和人乌间一场惊心动魄的对话,构思奇特,催人泪下,非但是对死者的哀伤,也是幸存者的自悼。末尾数句,岂止诅咒战争,更有对统治者的严重警告。
这类作品格调悲凉,既写了漂泊者的愁肠和整个家庭的苦痛,也控诉了封建社会对个人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蔑视和践踏。
其次,汉乐府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反映了人民的悲苦和反抗。两汉统治的数百年间,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豪族日富,黎庶日贫。《妇病行》就是一篇反映民瘼的典型作品: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病妇牵挂孤儿的遗恨,丈夫抚养孤儿的艰辛,孤儿啼哭索母的惨状,非亲历其境者难以写出。《孤儿行》写的是另一种类型的悲剧。父母双亡,孤儿脱身兄嫂,备受虐待。他常年外出经商,回家又供杂役。“东无复襦,夏无单衣。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孤儿的不幸,还不限于家庭。“三月蚕桑,六月收瓜。将是瓜车,来到还家。瓜车反覆,助我者少,啖瓜者多。愿还我蒂,兄与嫂严,独且急归,当兴校计。”社会的冷漠自私,更加剧了孤儿的痛苦。孤儿的悲
剧,不在于兄嫂的贫富与否,穷其根源,在于财产私有而导致的道德沦丧。
第三,爱情、婚姻与家庭问题,与人生最为切近,是民歌的永恒主题。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追求如《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为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诗中女子发誓说,我要和你永远相爱,除非是山也平了,江也干了,冬天打雷,夏天下雪,天地合一,才敢和你断绝。表明了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不二与坚决。
对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的抗议如《孔雀东南飞》。全诗通过二人的婚姻悲剧,揭露了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的残酷迫害,热情歌颂了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和他们反抗封建礼教而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并寄托了人们对他们的同情和战胜封建礼教的愿望。对上层统治阶级的反抗如《陌上桑》。这是一篇喜剧性性的叙事诗。既揭露了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面目,又刻画了一个敢于反抗的坚贞、美丽、机智的女性形象。
汉乐府真实地反映了现实,它使我们看到当时统治者的丑恶面目和劳动人民在统治阶级压榨下的呻吟的惨状;也能使我们听见当时人民脉搏的跳动和统治阶级荒淫的笑声。这些汉乐府民歌丰富的思想内容下,同时也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成就。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首先,汉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其实质在于现实人生,表现现实人生,抒发真实情感。。其中:有的反抗阶级剥削和压迫如《妇病行》、《孤儿行》,有的揭露徭役的残酷和繁重如《战城南》、《十五从军行》,有的抗议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不合理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都真实、深刻地反映了汉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尖锐的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本质和残暴罪行;表达了各阶层人民的痛苦和反抗。是《诗经》现实主义传统的进一步
发展。
其次,汉乐府民歌发展了《诗经》的叙事成分,在新的条件下,形成了新的诗歌体裁——叙事诗。如《诗经·氓》因女主人公痛定思痛、回首往事,叙事不尽依照时序,期间又穿插抒情议论。而《孤儿行》以情感为叙事的结构依据,方法与《氓》相似,但其情结描述之具体、生动,却又远超过《氓》。而《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和成熟。《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以人物关系构建叙事情节,以人物冲突推动情节的发展,并以此为挖掘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命运提供一个典型的环境。
再次,汉乐府民歌突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增强了诗歌的容量和表现力。乐府中有所谓杂言诗,长短随意,句法不等,有一字、两字到八、九字乃至十字的。这些句式灵活地穿插使用,对于协调诗歌的节奏,形象地表达人物的神态、语言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汉乐府中有不少完整的五言诗如《陌上桑》、《十五从军行》、《上山采蘼芜》等。五言诗夸大了诗歌的容量,提高了诗歌的表现力。
最后,汉乐府民歌继承发展了《诗经》的赋、比、兴手法。《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有的段落铺陈细腻,起到了塑造人物、渲染气氛的作用;《乌生》、《枯鱼过河泣》运用奇特的比喻,寄托人生感概,富有浪漫色彩;又如抒情小诗《上邪》如山洪爆发似的激情和高度的夸张,也都是浪漫主义的表现。
在古代诗歌史上,汉乐府民歌不断向文人诗歌输入养料,促进文人诗的复苏,使它们有了新的风貌。而叙事诗更以高度的艺术成就,成为后世诗人汲取养料的不竭之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