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I教j文I化 科 投信慰 ——黑龙江—— 试谈文学作品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余建通 (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浙江瑞安325200) 摘要:《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史相通。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 ̄_ggr”的《史记》,就是文史结合的典范。 巧妙地运用文学作品进行课堂教学,不但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文史知识的乐趣,更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因此,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运用文学作品来辅 助教学,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和现代审美观的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着重从运用文学作品教学的效果和原则入手,阐述文学 作品对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文学作品;教学;运用 文学作品是《历史与社会》重要的教学素材。 进发思想火花,培养思维能力。 短,切忌滥长”的原则,对文学作品仔细筛选,选取 实施课堂教学时,注重从学生所熟悉的诗歌、散 讲授《大众传媒》,运用“烽火戏诸侯”的典故 和教材内容紧密关联、有“点睛”之用的章节,把它 文、小说、对联、戏剧、民谣、快板乃至影视文学中 创设古代传媒下的特定情境,设问“烽火是怎么戏 揉进课堂教学中,这样才不致于喧宾夺主,使课堂 撷英取华,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训练 弄诸侯的?这一典故从何而来?说明了什么?”通 教学收到预期的效果。要特别注意不加选择,动辄 技能、培养思维。 过典故,让学生发挥想象,进入特定情境,加上步 便“引经弄典”、“吟诗诵赋”的现象,那样~来,就 l借助文学作品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 步深入的问题,有效激发了学生对传媒的探究。如 极易把社会课堂变成文学作品的赏析课,反而会 兴趣 《草原人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 弄巧成拙。因此,在引用文学作品进行课堂教学一 《历史与社会》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羊”来引导学生想象茫茫大草原的辽阔美丽。在学 定要把握度的要求,必须从教学目的出发,根据教 趣,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课堂教学。引题是课堂 习《情趣无限的世俗生活》时,引用王安石的《元 材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来引用文学作品,使其更好 教学的前奏,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 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外 地服务于课堂教学的主题。 堂成功的社会课与生动的导人是分不开的。利 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通过分析诗里蕴涵 第二.把握好文学作品的科学性、真实性。文 用恰当的文学作品导人课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 的习俗,让学生在诗境中感受北宋除夕的热闹,进 学作品在反映历史时,会不可避免地带上浓厚的 积极性和注意力,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 而探究有哪些习俗流传至今。由此,学生对源远流 文学色彩,而和史实有所差异。所以在引入文学作 兴趣。 长中华文明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品,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文学作品所反 讲授《母亲河》时,用“诗仙”李白的《将进 3借助文学作品涤荡心灵,提升学生的道德 映的内容进行反复的比较,认真的鉴别,“去伪存 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来引入 品质 真”,注意材料的真实性、科学性。否则,容易导致 课题,并根据诗的意境提问:“黄河之水真的是天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历史与社会教育的 学生曲解事实的真相,从而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 上来的吗?如果不是,那么黄河的发源地是什么地 灵魂。情感教育不能采取强制灌输的方法,只能感 第三.把握好文学语言的运用。对文学作品的 方?它奔流到哪些省市?又奔流到什么海不复返?” 染、激发,用形象、鲜明的事实去拨动学生的心弦。 阐述、解释依赖于语言文字,有浓郁情感色彩的文 通过这一连串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既 文学作品作为极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素材,运用 学语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生动素材。例如 有较强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又能 起来事半功倍。俯拾能够涵养情感的文学素材,就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 让学生开阔眼界,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能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起到强烈的熏陶、感染和内 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也,岂因祸福避趋之”、亚里 讲述《新文化运动》,借用鲁迅的《狂人日记》 化作用。 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但丁的“道德 来引题。“有一位老先生脑后拖着蓬乱面花白的长 如讲授《辛亥革命》,用林觉民的《与妻书》“吾 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 辫子,穿着一件破破烂烂的长衫,站在鲁镇酒店的 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 道德的缺陷”等古今中外的格言警句,无不给学生 柜台前,排出九文大钱,换一碗温酒,瘦削的手罩 死,不顾汝也”来帮助学生理解革命志士为正义牺 以思想情感的启迪。社会课堂上多引述这些精练、 住盛着几粒茴香豆的碟子,嘴里嘟哝着‘不多,不 牲的爱国精神。借助鲁迅小说《阿Q正传》,通过 优美、如诗的文学语言,比起空洞的说教更能触动 多,多乎哉?不多也。”“‘这位老先生是谁?文章的 对阿Q革命的动机是因为堂堂的举人老爷害怕 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的共鸣。 作者是谁?反映了什么思想?”学生往往能够一下 革命,阿Q觉得有趣而“神往”革命;革命的目的是 第四,把握好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课堂教 子集中注意力,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从而顺利导 喜欢谁就是谁,想要谁就是谁;革命的盟友是假洋 学中运用的文学作品是有限的,相对于优秀的文 入正文的学习。再如在教授《五四运动》时,结合学 鬼子;革命的对象是他妈的小D等这一系列问题 学作品而言,可以说是“沧海一粟”。而课堂相对于 生非常熟悉的歌曲《中国共青团团歌》来引题,“我 的分析,就把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没有唤醒 社会大学校来说,也是“天地一汤匙”。所以指导学 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 民众,不能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单纯依靠小资产阶 生养成科学的课外阅读习惯,不定期地把优秀的 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 级和知识分子这一抽象的说理形象化了,从而培 文学作品推荐给学生,或者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 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光 养学生心系群众、热爱人民的炽热情怀。 读,可以加深学生对社会的了解,这对教学目标的 荣啊,中国共青团!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母亲用共 运用文学作品的目的是使课堂教学更加生 实现和学生人文性的养成至关重要。 产主义为我们命名,我们开创新的世界。”激情飞 动、形象和富有感情,而决不是要用文学作品来替 总之,熟练、巧妙地运用文学作品,能更好的 扬的旋律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把学生的思绪带回 代教学内容和目的。因此,运用文学作品进行课 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使之更为生动、具体和形 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课的内容就此激越展开。 堂教学时应把握以下原则: 象,在超然的审美意境中达到教与学的彼岸。 2借助文学作品创造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 第一,把握好文学作品与教材的关系,从实而 参考文献 能力 用。初中历史教材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程 f11牛学文.初q-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fM]. 教学情景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有价值的 度、接受能力编写的,在课堂教学中居主导地位。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教学情景不仅能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还可以激 文学作品的运用要服务于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 『21郑金洲.上课的变革fM1.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认知能力和实践水平,有效地 接受能力和知识水平,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增 2oo7.改善教与学活动。文学作品是对丰富多彩的社会 强学习兴趣,因而文学作品应该处于辅助地位,不 I3】袁庆新.文学作品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I,贡师 生活的形象描绘,构成具体、生动的生活图景,使 能喧宾夺主。 范高等专科校报,2002,1. 人产生如j晦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学生对课题的 运用文学作品进行教学时应适时适量,要紧 一理解和感知。教师在课堂教学巾运用文学作品创 扣教材内容,根据教学情境加以甄选。文学作品浩 立特定情境,让学生进行大胆的假没和想象.从而 瀚如海、举不胜举,在教学准备中,要按照“宜精宜 一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