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建筑与结构设计l; ^rchitecturalandStructuralD ̄,ignl 【文章编号】1007—9467(2008)09—0001—03 意境与哲理 中国古典园林之 美学特征 一张国华(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广东湛江524000)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并不是一座孤立的建筑物之关, 而是艺术意境之美,意境不是对园林某一部分的印象,而是 一个整体的、综合的印象;同时,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意境, 都包含有很强的哲理意味,造园艺术思想富于辩证法。 【关键词】园林意境;造园艺术;古典美学 【中图分类号1TU986.1;TU986.2 【文献标志码】A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Philosophy..........Aesthetics Characteristics ofthe Chinese Historic Gardening ZHANG Guo・hua (ZhanjiangCityPlanningandSurveyDesignInstitute, Zhanjiang524000,China) [Abstract]Chinese historic gardening,is not as beauty as all isolated building,but is as beauty as the artistic conception.The conception is not some part impressions of gardening,but is an overall and synthesis impression;At the same time,the conception ofthe Chinese historic garden art’S,contains s ̄ong philosophy。 The thought of landscape gardening is full of the dialecticsc method. [Keywords]gardens artistic conception;gardening arts;classical aesthetics 受古代自然美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国古代 的造园之所以不同于其它国家的造园,或者说汉民 族的文化之所以不同于其它民族的文化,其思想渊 源可追溯到先秦的美学思想。在先秦的美学思想 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占重要的地位。 孔子提出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这是他对自然山水的美学观。孔子把自然美归之于 审美主体(人)的思想感情,具有唯心主义的色彩, 也说明了美感产生的部分事实,即在审美活动中, 人的主观精神状态、心理经验、道德品质和文化修 养等具有一定的作用,“言仁者比德于山,故乐于山 也”。孔子自然美学思想的中心,就是自然之美在于 “比德”,这是先秦时代十分普遍的美学观。 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并不是一座孤立的建筑物 之美,而是艺术意境之美。因此,园林意境的创造和 欣赏,就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中心内容。 1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 园林的意境和诗歌、绘画的意境不同。诗歌、绘 画的意境是借助于语言或线条、色彩构成的,而园 林的意境则是借助于实物构成的。但是园境和诗 境、画境在美学上有共同之处。这共同之处就是“境 生于象外”。诗境、画境都不是局限于有限的物象, 而是要在有限中见出无限。同样,园林的意境,也不 是一个孤立的物象,不是一座孤立的建筑,不是一 片有限的风景,而是要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这种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比之一个孤立的物象,能够给 予游览者更丰富的美的感受。 2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的创造 1)为了创造园林的意境,为了创造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明清园林美学着重强调了以下两点: 第一,采取虚实相生、分景、隔景、借景等等手 法,组织空问,扩大空问,丰富美的感受。 沈复《浮生六记》谈到虚实相生的手法时,举例 说:“虚中有实者,或山穷水尽处,一折而豁然开朗; 或轩阁设厨处,一开而可通别院。实中有虚者,开门 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f 建筑与结构设计 rchitectural andStructuralDesign 于不通之院,映以竹石,如有实无也;设矮栏于墙 头,如上有月台,而实虚也。①”可见“虚中有实”、“实 中有虚”,都是为了在观赏者的心理上扩大空间感。 分景、隔景都是通过分隔空间在观赏者心理上 扩大空间感。假如空间本来是小的,通过分隔,则可 以增加景色的层次,使景色的趣味多样化。这样,在 观赏者的心理上,空间的容量就大了。 借景,则是把观赏者的目光引向园林之外的景 色,从而突破有限的空间而达到无限的空间。陶渊 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说就是 借景的一例。计成在《园冶》中说:“夫借景,林园之 最要者也。①”又说:“萧寺可以卜邻,梵音到耳;元峰 仿宜借景,秀色堪餐。②,,他在《园冶》中专设一节讲 借景,可见他对借景的重视。 2)不仅重视实景,而且重视声、影、光、香等虚景。 园林意境的产生,是虚实的结合,情景的结合。 不但要有景,而且要 ‘声”、“影”这种景外之景。这 样就能“历久弥新”,不断有新的境界。 园林意境的欣赏是物我的交融,所谓“非唯我 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月影、花影、树影、云影、 风声、雨声、水声、鸟声……这种种虚景,在构成园 林意境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历代诗人一些咏园林的 名句,如:“留得残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 怀崔雍崔衮》)、“小楼一夜听春雨”(陆游:《临安春 雨初霁》)、“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 逋:《梅花》)、“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 “隔墙壁送过秋千影”(张先:《青门引》)、“柳外轻雷 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欧阳修:《临江仙》)、“粉墙 花影自重重,帘卷残荷水殿风”(高濂:《玉簪记・琴 挑》)等等,也可以说明中国园林意境的这个特点。 3)中国古典美学所说的“意境”,并不是孤立 的、有限的“象”,而是虚实结合的“境”。“境”是庄 子说的“象罔”,不仅要有形,而且要有影,要有形、 影、声、光、香的交织。“境生于象外”。“境”是对孤立 的、有限的“象”的突破。“境”比“象”更能体现宇宙 的本体和生命 道”(‘‘气’,)。所以“意境”可以使 观赏者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产生一种富有哲理 性的感受和领悟。例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也首 2 先写了滕王阁给予人的美感:“山原旷其盈视,川泽 盱其骇瞩”,“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 浦”。这种美感,就是广阔的意境所产生的美感。它 使人有“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 虚之有数”的历史感和宇宙感。范仲淹则在《岳阳楼 记》中概括了登岳阳楼远望而得的一个无限广阔的 雄伟的意境所产生的美感。这种美感,实质上乃是 一种深刻的人生感、历史感。这种人生感、历史感, 在范仲淹那里,最后升华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这样一种崇高的人生观。以王勃、范 仲淹等千古名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典园林 艺术的意境,都包含有很强的哲理意味。 总之,园林的高妙之处就在于“意境”。意境不 是对园林某一部分的印象,而是一个整体的、综合 的印象。中国古代造园的目的就是要创造出一种可 居、可游、可望的生活空间环境,园林的景境和建筑 创作的核心,是“空间”问题。体现在造园艺术思想 中的空间意识,其思想渊源来自先秦时代的哲学思 想。在对空间的认识上,就是“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的空间意识。 3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创作与最终目的 园林是现实之外的一种理想,是现实中得不到 而以期在另一个天地里得到的补充。园林的本质是 一个精神寄托的地方,而不是生活的地方。所以一 般认为园林是中国文人在尘世中构造的出世天地, 其实此“出世”只是无奈的逃避与自我流放,“身在 野而心在朝”成为文人典型的抒情背景。白汉朝开 始,政府独尊儒术,中国开始形成官僚士大夫阶层, 孔子以伦理秩序构建政治秩序的理想成为士大夫 们的目标,中央集权的科举考试选拔制度保证了价 值观的流传,但在专制皇权的统治下,政治的失意 难以避免,这种失落感也随之传承,融入士大夫的 典型人格之中,并成为艺术创作的内在动力。 园林的境界是诗词中抒情主人公所处的典型 语境,而园林中的联匾便是帮助审美主体完善这种 类型化的想象的独特手段。如“留听阁”,它需要审 美主体将对“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记忆与想象,叠加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建筑与结构设计l Architectural and Structural Design] 【文章编号】1007.9467(2008)09-0003—04 新疆农村住宅节能现状分析 ■张巨虹,刘晓平,李光(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乌鲁木齐830051) 【摘要】通过实地调研,对新疆农村住宅的能耗状况与节能 conclude the status quo and analysis 技术现状作出总结与分析。 [Key words]rural residential energy conservation;eneryg 【关键词】农村住宅节能;能耗;节能措施 consumption;energy-sav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241.4;TU201.5 【文献标志码IA 1引言 xinjiang’S Rural Residential Energy-saving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共有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2050万人口、面积1.66x106klTl ,占国土面积的1/6。 ZHANG Ju—hong,LIU Xiao—ping,LE guang 城镇人口777.77万人,占37.94%;乡村人口 (Xinjiang’S the building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1272.23万人,占62.06%,城镇化率37.9%。由于新 Wulumuqi 83005 1,China) 疆中部的天山山脉横贯东西全境,将新疆分成自然 [Abstract]through field research,in Xi ̄iang’S rural residential 条件有明显差异的南疆、北疆和东疆。北疆、东疆地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position to 区大部分属于严寒地区,南疆地区大部分属于寒冷 .址. .喜 .;_L.S‘L—址.喜 .S止..5止 .喜 .S‘L.j‘L.S也. .S也.喜 .址.5屯 喜屯.S‘L.址 .S止. IL. .S止.S .喜 .SIL.S止.S止 .j止 .S 在此刻看到的荷池上,由此来体会诗人写作的情 感,其联匾更具体地保证了审美主体进入预期意象 5园林建筑对于构成园林意境的作用 的方向。园林中的景色与诗词中的意象有着共同的 园林建筑对于构成园林意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指向,园林与诗词、绘画互为补充,使实与虚、现实 计成的《园冶》中说: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 与幻象在不停的切换中产生意义。时间与历史的围 汪洋,收四时之烂缦。 成这段话指出园林建筑的 合使之在历时性方向的垂直探索中,意义成为最终 审美价值就在于“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缦”。 目的,园林中,一草一木、一楼一阁的内在涵义均在 也就是使游览者从有限的空间看到无限的空间,使 时间的进程里得到逐步体现。 游览者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突破有限,通向无限, 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产生一种富有哲理性 4富于辨证法的中国古典造园艺术 的感受和领悟。 中国古代的造园艺术思想富于辩证法,如动与 【参考文献】 静,因与果,虚与实,意与境,景与情,真与假,大与 Ill陈从周.说园【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 小,多与少,有限与无限,曲折与端方,有法与无法 [21宗白华.中国园林艺术概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1. 等这一系列的对立范畴,都是艺术辩证法,具有中 【收稿日期】2008.06.27 国民族文化的特殊性质。作为矛盾的结构,强调的 是对立因素间的渗透与协调,而非排斥与冲突,遵 孽 循“中和”的原则,从古代美学思想和艺术特征之 张国华(1968 ̄),男,广东人,工程师、园林设计工程师、 中,可以较清楚地认识中国造园艺术所体现出来的 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从事城市规划及园林设计、施工 民族性和民族的特质。 工作,(电子信箱)kjxxyyf@126.corfl。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