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调查报告

2022-09-22 来源:花图问答
“三鹿牛奶”、“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又接踵而来……近期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频出现,一时间,人心惶惶。监管到底缺失在哪里,我们还能吃些什么?

对于这个话题,我利用暑假时间,对我市大型超市所销售的食品展开了调查,通过抽样分析,从食品添加剂入手,想了解下食品安全的情况。

总体来看,冲调品中添加剂种类最少,基本为1种,而果冻种类最多,从8到15之间不等。再有奶粉平均为3种,饮料平均7种,果脯平均4种,膨化食品平均5种,肉干平均3种。

其中大部分商品含膨化剂,塑化剂,乳化剂等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如果添加适量,可以使口感更好,但量多了之后会对人体产生慢性,且永久的伤害。

口感更好,但量多了之后会对人体产生慢性,且永久的伤害。

但事实证明,食品添加剂常常是过量的。如三鹿牛奶,硫磺姜,回炉面包,染色豆瓣…还有3.15日爆出的被信任着的双汇的瘦肉精丑闻。

医学资料表明,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使人产生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早在2002年,农业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瘦肉精”。而近几年来,各地“瘦肉精”致人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还是时有发生。

为什么食品市场“瘦肉精”问题屡禁不止?央视特别行动曝光的一些养猪户称,他们铤而走险偷偷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无非就是为了使养成出栏的猪看上去卖相好、更容易出手。“使用瘦肉精比不用瘦肉精的猪,每头能多卖几十元钱。”然而,这条黑色利益链条的背后,流通监管体系疏漏和品牌企业诚信缺失问题也难逃其责。

据了解,一头喂养了瘦肉精的猪要从猪圈走到餐桌上,要经历养殖、收购、贩运、定点屠宰、市场销售等多个环节,经过这层层把关,各环节监管要求本该非常严格,但最终却堂而皇之一路顺利过关,这其中存在哪些问题呢?有专家称,正是监管部门层层使用障眼法漏洞百出才催生了这种现象。

广东大同律师事务所朱永平律师表示,我国食品生产流通属于“分段管理”,仔细算下来,有7部法律与8个部门在管着猪肉,但往往最终却是谁也没管好,追究起来也不完全是某一家的责任。

“我们的监管往往就是玩猫捉老鼠的游戏,而且这只猫还经常打瞌睡。比如说在生猪流通渠道,所谓的抽检往往是流于形式,交钱放行。”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理事、高级畜牧师梁皓仪说。他还指出,监管部门除了要加大抽检力度,还应当重点加强对猪贩子的监管,“有些猪贩子要求养猪户喂养(瘦肉精),不用‘白粉’(对瘦肉精的称呼)不收猪,即使收了也会压价!”。

看了这些,还能说什么?还有什么能说?

还有三鹿的三聚氰胺,还有维维超标24倍的酵母菌,还有肯德基的苏丹红一号,还有„„为什么还有?!

有网友调侃道:“从康师傅里,我们认识了塑化剂;从大米里,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从三鹿牛奶里,认识了三聚氰胺;从双汇里,认识了瘦肉精。我们在食品中顺利完成了化学扫盲.”

这是无奈中的幽默,是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每天我们摄取着这样那样的添加剂,蔬菜里,水果里,饮料里,甚至米饭馒头里„„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我们已经被添加剂包围了?

如果小品牌不卫生还可以理解,如果一次两次的食品问题还可以容忍,那么知名品牌,接连不断的爆冷门,又如何解释!

它们失信了,我们又该去信任谁?

在腾讯网的调查中,结果显示,94.40%的民众购买过双汇食品,而60.99%的人将再也不会选择双汇。

当街头小吃暗藏杀机,当超市不再可靠,当用我们自己的手,自己的调料,自己精心选购的食品做出的饭菜都存在问

题的时候——试问,我们还能吃些什么?有关食品安全的法治何时才可以健全,何时才可以有效地实施?

甚至于学校周围,布满了油腻的零食摊。很显然,这些食品是不合规则的,早些清理也是必要的。但是,为什么,管理部门要放任不管,为什么每次的例行工作也都只是点到为止?为什么这些点到为止的工作人员还在岗位上不负责任着?

国家的后续应对措施很及时,但国家不能任凭企业将责任推脱给养殖户等无力还击的弱势群体。是的,他们没有遵守法律,他们造成了社会危害,但是,难道企业就没有过失?难道官员就不要付责任?吃饭是人人都需要的,食品安全是无法逃避的问题,如果国家和有关部门总是想找办法应急,如果只是事发了才想办法解决,或是掩盖,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并落实贯彻,那么再怎么亡羊补牢,也都是无用功,更无法给民众一个信服的交代。

不忍心,便失人心。

现在中国市场监管体制不完善,是国内国外企业存在大量不诚信的现象的主因。政府之前没发现是因为监管力量不均衡造成的,而监管不到位,就不会给企业提供诚信的土壤。

中国经济体制面临转型,过去粗放不完善的经营模式,迟早会遭遇滑铁卢,企业早一点觉醒和发现问题,可为品牌再造达成好的基础。“

我们需要健全的法治,严肃的执法,食品制作和经销者的社会道德和自我约束,以及百姓的积极监督和坚决支持。为什么中国可以完成高难度的计划生育,能把卫星送上天,却不能在食品安全这最基本的需求上提出坚决的目标,作出有成效的行动?

但我们不能因为哪一个企业的食品出了问题就否定全部,就如三聚氰胺事件中三鹿,蒙牛,伊利等知名品牌都被检测出了问题,但圣元优博,贝因美等却含极少或是不含三聚氰胺。我们需要看到食品安全的不足,但我们也应看到,在经济至上的今天,仍有食品制造者坚持诚信,尽力保证食品的安全。如果人人多做一点,那么食品安全问题将不再棘手。

希望国家可以加强执法监督力度以及制定严格的法律,希望社会可以多进行法制宣传,加强教育,尽快提高人民素质,也希望个人可以多一点责任心,少一点急功近利,毕竟,付出了,总会有回报,当你的成果经历了消费者和时间的考验,当你的诚信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收益,将不可同日而语。

在食品安全这条路还有很远,但是,我们可以,请相信,我们可以!我国的GDP每年都以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我们完全有能力创造一个安全的食品环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