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环境设计;;思考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1-0062-01
尽管从20世纪末以来,世界建筑及环境设计呈现一种百家争鸣的局面,尤其是经过国际主义的垄断、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的冲击,但现代主义仍坚持理性和功能化,相对于其它流派逐渐衰退之时成为20世纪末建筑及环境设计发展的主流,并逐步加以提炼完善形成了新的发展原则。
建筑与环境设计未来的发展将继续坚持和发扬现代主义理性、功能的本质精神,但对其冷漠单调的形象进行不断的修正和改良,突破早期现代主义排斥装饰的极端做法,而走向更加理性科学的一个重视生态化、强调科技化、突出人性化和提倡多元化的新阶段。
1.重视生态化原则
当今世界环境恶化,生态问题严重,它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早在80年代初就提出来了,概括起来讲,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发展与环境结合起来,使经济发展的同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未来――子孙后代,满足他们未来的需求能力。
从构成世界三大要素的自然、人、社会这三个坐标体系出发,现代设计已从建筑设计拓展到环境设计,由 “生存意识”进展到“环境意识”,正如加拿大建筑师埃利克森所说的:“环境意识就是一种现代意识”。
因此,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是讨论可持续发展时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国际上发达国家纷纷以绿色生态建筑或可持续发展建筑为主题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其宗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各类资源的基础上,在建筑的各个环节(材料生产及运输、建造、使用、维修、改造、拆除)体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建筑环境的营造及空间的再创造过程都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在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寻求人、建筑、环境三者的和谐统一。
。
2.强调科技化原则
随着高、新技术在建筑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建筑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建筑理念和建筑以及环境设计造型形式都因此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观念为环境设计创作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天地,既满足了人们对设计提出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而且还赋予了设计以崭新的面貌,使艺术形象上的突破和创新有了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建筑技术的变革,造就了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审美价值观,而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审美观念的更新,环境设计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今天的建筑技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段,成为是建筑及环境设计造型创意的源泉和建筑师情感抒发的媒介。。罗杰斯设计的伦敦的劳埃德(Loyd)保险公司,这个大厦更加夸张地使用高科技特征,充分暴露结构,同时也使用不锈钢、铝和其它合金材料。
主楼内部是一个气势雄伟的玻璃共享中庭。办公空间围绕中庭形成环形布局,同样可以根据使用要求灵活布置,来提供更加具有弹性的使用方式。大厅内自动扶梯上下交错,形成一个气派非凡的活动景观,古老的大钟更增添了一些传统的机械美感。
。智能建筑物能够帮助大厦的主人,财产的管理者和拥有者等意识到,他们在诸如费用开支、生活舒适、商务活动和人身安全等方面得到最大利益的回报。
3.突出人性化原则
21世纪的建筑,无论是城市整体规划或单体建筑,其外部环境设计,内部功能要求,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已是无可争议,且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在人类社会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因为建筑、环境设计研究的对象不只是空间环境本身,更重要的是人,是人所需要的生存空间和人所需要的回归场所。环境设计为人们提供生活、学习与工作的再创造空间,在科学技术相当发达的今天,现代设计更应以人为本,从关心人服务于人的观念出发,为人们提供更加良好的活动场所。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关心人尊重人,首先要尊重人对空间环境的感情要求。空间环境是有感情的。其情感是通过设计的造型、体量、色彩、空间变化等方式表达的。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要求设计师充分考虑建筑的情感特征,创造各种适宜的情感空间,满足人们不同的心理需要。另外人不是抽象的,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生活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因此要真正做到关心人、尊重人,设计师设计空间的平面布局和立面造型的时候,必须认真研究人们的生活方式、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及心理感受,以及社会流行的时尚和审美倾向。设计是人的设计,即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以及物质和精神的需要。
。另外,在设计中色彩必须借助和依附于造型才能存在,必须通过形状的体现才具有具体的意义。但色彩一经与具体化的形相结合,便具有极强的感彩和表现特征,具有强大的精神影响。当代美国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布鲁墨说:“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我们正常的生理感受”,另一位心理学家阿思海姆则认为“色彩能够表现感情,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因而色彩是一般审美中最普遍的形式,成为设计人性化表达的重要因素。
4.提倡多元化原则
随着世界性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一些发达国家已率先进入信息时代,从而带来人们的情感特征、价值标准、思维方式、生活意识以及习俗等方面不同程度的演变,突出表现为对社会文化的多元化需求,导致建筑与室内设计多元化寻求的发展趋向。
设计师所接受的不同文化熏陶、对客观世界的不同认识、不同的美学心理、不同的哲学思想、不同的工作方法等等,这些多元的意识都将影响产生不同个性的作品,环境设计多元化不能局限于形式的多样化,这应当是一个涵盖艺术和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多元化应理解为多种“本源”、多种“系统”、多种“形态”、多种“途经”。人类与自然、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潮、国际趋势与本国国情相互融合互补,各种理论争鸣,都将使环境设计创作更具理性,不再盲从于某一流派,各种风格的作品随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和应用而广泛存在。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系统设计原则系统结构;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 U6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目前,配网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把配电网上的实时数据、离线数据、用户数据、电网结构、设备参数和地理信息等诸多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集成,实现配电网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控制和监测,形成完整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实行快速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的恢复供电,最终构成高性能的功能完整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从而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和用户满意度。本文以某配电网为例,对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和系统结构进行了一些探讨。
2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配网自动化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一般情况分为三层: 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主站层、通信层与终端设备层。 。
图1配电自动化系统图
3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内容
配电自动化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性很高的系统性工程,包含电力企业中与配电系统有关的全部功能数据流和控制。从保证对用户的供电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减少运行费用的观点来看,配电自动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1 馈线自动化
馈线自动化完成馈电线路的监测、控制、故障诊断、故障隔离和网络重构。其主要功能有:运行状态监测、远方控制和就地自主控制、故障区隔离、负荷转移及恢复供电、无功补偿和调压等。
3.2 变电站自动化
变电站自动化指应用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处理与传输技术,通过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或自动装置代替人工对变电站进行监控、测量和运行操作的一种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自动化以信号数字化和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标志,进入传统的变电站二次设备领域,使变电站运行和监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显著的效益。
变电站自动化的基本功能有:数据采集、数据计算和处理、越限和状态监视、开关操作控制和闭锁、与继电保护交换信息、自动控制的协调和配合、与变电站其他自动化装置交换信息和与调度控制中心或集控中心通信等项功能。
3.3 配电管理系统
配电管理系统(DMS)是指用现代计算机、信息处理及通信等技术和相关设备对配电网的运行进行监视、管理和控制。它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神经中枢,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监视、控制和管理中心。主要功能有:数据采集和监控(SCADA)、配电网运行管理、用户管理和控制、自动绘图/设备管理/地理信息系统(AM/FM/GIS)等。
3.4 需求侧管理
通过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技术措施,由供需双方共同参与的供用电管理。包含负荷管理、用电管理及需方发电管理等。需求侧管理的几个内容涉及电力供需双方,甚至与电力管理体制有关,必须通过立法和制订相应的规则,并最终由电力市场来调节。可以看到,电力的供需双方不仅仅是一种电力买卖关系,也是以双方利益为纽带的合作伙伴关系,在电力市场环境下,需求侧管理必将被重视。
4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遵循“结构分层、功能分级、布置就近、信息集中、控制可靠”的原则,考虑到配电网持续发展的要求,配网自动化建设需要分期分批将配电子系统以 “积木” 的方式“填加”到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功能并搭建一个高起点、 高扩展性和可靠性的系统框架结构。
(1)配网系统采用统一规划设计原则,充分利用各种设备、信息资源、数据高度共享(按照系统工程的思想进行统筹全面地考虑)。 避免形成孤岛自动化,避免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
(2)利用面向对象的、分层分步式体系结构,充分保证系统的可维护性、 可扩展性并保证系统整体性能的优化和提高,保证从每个环节上对配网一次系统远期规划的适应性,同时又不失先进性;
(3)利用较先进的硬件设备;
(4)主操作系统选用Unix操作系统,配网系统实现垮平台、一体化技术。
5 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5.1 配电网自动化功能较完善
。
在上述主功能组的基础上,再分成若干功能,奠定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主功能框架。需要强调的是:
。
(2)数据管理的重要性。。数据管理可确定所掌握的数据是需要相关管理的、连续不断更新的还是由若干系统共享的数据。数据管理建立了能满足配电自动化要求的新的机制和管理方法,是配电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IEC TC57/WG14工作组提出了配电管理系统接口规范。该规范不仅将上述配电自动化功能按照商业应用的要求作了分类,规定了每类的具体功能要求,而且将配电自动化系统与能量管理系统(EMS)、气象信息、雇员信息及用户信息系统的接口考虑进去,充实和完善了配电自动化功能框架。
5.2配电网优化运行
配电网的优化运行主要包括:无功补偿、提高供电质量、降低线损、设备运行和维护。其中供电质量对电网的安全运行起到重要的作用。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主要技术措施有:1)缩短故障停电时间,主要包括故障自动报警、快速故障定位、自动/人工遥控隔离故障,非故障区段恢复供电。2)降低事故隐患和影响,这重点在于对设备状态和电网参数进行经常性监测,力求在故障发生前检测出潜在的事故隐患。
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使供电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要进一步缩短故障停电时间,很大一部分取决于馈线自动化的发展。在馈线自动化方面,现有馈线终端设备不仅具有常规的遥测、遥信和遥控功能,且还集成了自动重合闸、馈线故障检测和电能质量的一些参数的检测功能,甚至集成了断路器的监视功能,且有进一步与断路器、开关相结合,机电一体化,发展成为智能化开关的趋势。显著地降低了建设、运行和维护的综合成本,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5.3集成化、智能化和综合化是一发展趋势
早期配电自动化的实施采用发展独立的、单项自动化系统来解决问题,如直接的负荷控制、大用户的远程抄表等,由于配电自动化的功能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联,其中大部分要求很难满足,且还无法克服在扩大应用规模时确认所需投资的合理性所遇到的困难。这种按"功能定向"的方法,已造成综合化水平非常低并带来若干反面影响,如功能重叠、数据的重复、灵活性很差和维修费用高等。
这就要求配电自动化系统采用全面解决的方案,走系统集成之路,使得各种应用之间可共享投资和运行费用,最大限度保护用户原有的投资。而故障定位和自动恢复送电可以明显地缩短停电时间。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以数字式继电保护、馈线自动化和DMS系统为基础。对于故障定位,国外有人提出使用三种技术综合处理:故障距离计算法、线路故障指示器法以及不同线路区间故障概率统计法,这些信息结合在一起进行模糊逻辑处理。
在电压无功控制方面,天津大学杨争林、孙雅明首次提出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的无功预测和优化决策相结合的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策略,该策略以无功变化趋势为指导,充分发挥了电容器的经济技术效益,能在无功基本平衡和保证电压合格的前提下,使变压器分接头的调节次数降至最小,消除了盲目调节,降低了变压器故障几率和减少了维护量。
6 结束语
配电自动化系统和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及复杂的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必将成为供电企业必不可少的一种生产管理手段。同时也是一条城市配电网发展的必由之路,制约其发展的通信、一次设备等诸多因素将会得到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关键字:可持续发展;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理论概要・
1.1城市建筑景观特征、构成与作用
城市建筑景观主要由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通过对于大
自然原有的物质(水体、地形、地貌、堤岸、植被、生物等)进行塑造,把握因地制宜,利用原有的自然事物进行景观改造。人工景观包括居民、商业建筑,道路广场,公共设施等,在满足人们的活动需要的同时兼顾视觉上和功能上的美感,达到美化环境的作用。人文景观包括各种历史文化景观、古迹、地域文化等,展示地方文化特色,历史的延续,和文脉的借鉴与创新。
现代城市建筑景观有一定的隐喻和历史符号的作用,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 的载体。随着文化日益多元化发展,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创造出了大量新的文化意境,需要更多更好的建筑景观去承载。
1.2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的功能与研究范围、意义
城市建筑景观功能是指在人与环境的相互接触中实现的, 对人们的意识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和启发的作用。建筑景观设计强调的是个休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在设计过程中须符合人类的精神需求。同时建筑景观设计不能脱离人们的生活和实际需要而独立存在。而建筑功能的实现是依靠各种空间组合和构建,结合设计师对空问背景的认知来完成的。
;二是美化城市风貌,提升城市整体环境质量;三是提升居民生活与环境质量;四是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
当代城市建筑景观中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2.1城市建筑景观现状与问题
。二是在用地紧张污染颇重及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使得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与开发过于盲目,生态化建设的不足,使生态调节能力弱化,造成掠夺性生态破坏。三是建筑景观设计的人本意识不强,过度挖掘商业价值,而往往会忽略人的真正需要。四是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建筑开发方式单一,缺乏人文内涵、生命力与观赏价值。五是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区域管理力度不够,经验不足,多由临时施工管理组织,且缺少房地产、交通、园林、公用设施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参与建设全程。
2.3 我国城市建筑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基于当前我国城市建筑景观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我们所设计的建筑景观方案除了要兼顾经济、社会、生态与人文效益之外,还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以顺应现代城市发展需要,具有可操作性与可持续性,并为以后的发展留有空间。我国城市景观建筑设计应在保证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以促进自然的良性循环为前提,以适度开发为原则,以城市长期的可持续展为准绳,政府控制与市民监督相结合,把我们生活的中心区域建设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
2.4 城市建筑景观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规划要点
现阶段我国正在大力倡导建设生态友好型的社会。在城市建筑开发过程中重视环境因素,坚持生态设计的理念,尽量减少原生态破坏,尽量利用原有生态条件,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态环境的自给率;规划时确保共享性,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与组合改造;设计时坚持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共同维护原则,增加景观的生态复杂度,实现城市建筑景观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三、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及案例研究
3.1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理念与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理念要求我们在设计城市建筑景观时,要尽量加强自然景观要素的运用,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力求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
城市建筑景观包括自然与人工两大景观要素,它们共同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并结合风水人文环境形成完整和谐的景观体系。
一是整体性原则,在设计中,把城市景观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独立的整体进行分析和研究。二是先行性原则:城市景观设计应处于城市建设的先导地位,以精取胜,结合植物的配置和艺术的运用,以取得好的社会环境效益[2]。三是“以人为本”原则,人性化的环境,人与自然、文化的和谐统一,方可真正实现建筑、人、城市以及人类的一切活动与地球和谐相处的城市景观。四是生态原则,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看,景观作用是通过各种景观设施来调节空气质量并丰富视觉感受,再结合生态与景观创造出适宜于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五是经济原则,既要考虑工程建造成本,更要顾及长期养护成本,这也影响着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六是地域性原则,保留地域的文化特性与人文特征。
3.3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筑景观的规划设计方法
在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筑景观时,应立足于建筑范畴的大环境, 这里可分为宏观(城市)、 中观(群体或单幢建筑)、 微观(建筑内部环境)三个层次。
在宏观方面要通过对整个城市的基本状况的相关文献与统计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并采取现场勘查、观察记录等手段掌握有效信息,在充分了解本区域的历史文脉情况、自然特征与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提出规划策略,分析区域功能特征及整个城市功能间关系。在中观层面,要明确规划对象,立足现实情况进行方案的构思和起步,整合与选择;初步设计阶段要注意城市功能布局结构规划,空间与景观结构规划,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与绿化规划,强调主次分明、整体协调性、经济性充分考虑到景点的属性、特征、重点和元素的相互关系。微观层面也即深入设计阶段,主要包括总平面布局与定位、竖向设计、绿化设计,地面铺装设计、管网综合设计与环境景观设计。
3.4以青岛新城区建筑景观设计为例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筑景观设计
青岛新城区是青岛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以东部新市中心为代表的现代城市景观,是青岛市新世纪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西起山东路,东到燕儿岛路,北至闽江路,南抵浮山路,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有机整体[3]。市政府以景观建设为手段,来公众生活,提高城市品位,拉动经济发展,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最后是建筑景观带“可持续原则”解读,一是区域经济的可持续,通过产业的经济效益优化了景观效果,集中整治环境,改善形象及文化娱乐、旅游购物、商业办公及居住功能,使景观加速了产业繁荣,达到商业支撑景观,景观带动商业发展,实现该区域自身经济的循环。二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在设计中加强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用整体的眼光去询问土地需求,在单体的设计中找到与整体环境的最佳契合点,去遵循、改善与优化,在与原生态的互动中,建立起一个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与和谐的生态型城市[4]。三是建设开发的可持续,采用分系统开发原则,利用自身功能价值营造出整个景观带呈良性循环的态势,真正实现建设开发的合理性与可持续性。四是观赏价值可持续,建筑景观化,景观场所化的理想模式,使景观和建筑消融在视觉的场境中,扩张视觉享受的维度,实现观赏价值的可持续。
结语:城市建筑景观是构成城市轮廓、空问构图、标志的主体物,建筑设计应与城市景观、“软”、“硬”环境相协调,形成完整统一的“时空坐标系统”。
参考文献:
[1]杨小玲.建筑景观设计新思路分析[J].中华民居,2012(6):26-26.
[2]张耐红.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研究[J].安徽建筑,2009(5):22-23.
关键词:地方高校 教师 激励机制
在以内涵式发展寻求新突破的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进程中,原有教师激励机制面临激励手段相对单一、各种配套制度不够科学完善、忽视教师个体激励的差异性、忽视教师内在情感的激励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在科学性、公平性、激励强度等方面的改进与提高从而健全教师激励机制成为地方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
要建立起一整套合理而有效的激励机制,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必须讲求激励机制的科学性,这就要求激励机制是建立在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之上。教师激励机制问题日益成为地方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讲究激励机制的科学性,一方面,要求地方高校教师激励机制能够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符合高等教育自身规律,适应学校的内涵式发展目标,切合学校的实际。同时激励机制应当公正合理,对教师有积极的、向上的引导作用,注重教师内在情感的激励,能够激发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在考虑教师激励机制科学性的前提下,还须尊重教师的心理需求特点,充分考虑该机制的可操作性,在激励机制的构建中要将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紧密结合。首先要仔细分析教师的需求特点。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尤为重要的是提高教师工作的创造性,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而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主要因素有工作条件和环境、领导行为、收入水平、个人发展等因素,这些因素对于不同地方高校不同教师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要在充分了解教师需求的基础上,分清哪些需求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需求是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哪些是现在可以满足的和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然后针对教师的不同需求结合学校发展需要,建立满足教师合理需求的激励机制。其次,充分考虑教师的切身利益,在确立激励指标、制定配套政策、绩效考评等方面要考虑到切实可行,具备可操作性。地方高校一般以地方管理为主、以地方投入为主、以服务地方为主,大多数为非重点型大学,本身创收能力有限,经费普遍紧张,办学条件、教师待遇和国家重点高校比较有较大差距。在内涵式发展背景下,部分地方高校由于发展基础先天不足,发展路径内外堪忧,师资队伍存在着“量”与“质”的双重缺乏,给建立和完善教师激励机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要充分考虑激励政策的可行性,只求理论上的先进,而忽视可操作性有可能会导致在在方高校管理实践中遇到执行困难的情况。
二、公平性与绩效性相统一
美国心理学家斯塔西・亚当斯在进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发现,管理中激励力量的大小往往取决于人们相互间的社会比较这一重要因素,即人们总是习惯于把自己的劳动、付出和得到的报酬、荣誉与他人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判断自己是否受到了公平对待,从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工作态度。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在确定教师报酬结构和奖惩结果等相关激励措施时,一定要体现出绩效性和公平性,即要用客观的指标去衡量教师个人的工作结果;要使每个教师的工作都能比较清楚地和他人分开,能够独立测量;评估指标达到相当的效度和信度;在一个相对的时间内,绩效和奖酬之间的关系能现实地表现出来,以做到既不出现平均主义,又不出现激励一批人、挫伤一批人的现象。
三、激励强度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
通过内涵式发展,地方高校积极追求提高办学实力和水平的学校发展目标,这就必然会对教师提出较高的激励目标,采取教师个人薪酬水平与绩效挂钩等激励措施。在确定激励强度的时候不能过度,必须考虑教师的承受能力。确定过高的激励目标,采取过强的奖惩措施,给予过大的工作压力,会导致教师激励的无效甚至负效应的结果。只有当激励物、教师的产出或努力程度和学校的发展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都很密切时,激励机制才有可能是能够发挥强效应的激励机制。一方面,随着知识、阅历的变化,教师被满足的程度随之发生变化,心理需求表现出阶段性,激励的发出应该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以适当的方式进行适度激励,增强激励的内驱动力作用。另一方面,注意有效激励是各种激励因素最佳组合的结果,借鉴激励理论的研究成果,系统考虑、统筹规划,形成复合变量,科学合理选择恰当的激励强度。把握适度激励的原则,激励强度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把激励目标的可行性与挑战性有机结合起来,做到适度激励,有效发挥激励目标的作用,鼓舞和团结广大教师为之奋斗。
四、强调竞争性的同时注重差异性分析
由于激励的对象之间在需要、个体特征、能力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多种多样、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差异,同一激励方式作用于不同的人,都将会引起不同的反应与效果。高校教师个人在年龄、职务层次、价值观念、知识结构、学科专业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需要特性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程度不完全一致。高校教师需要的复杂性决定了激励手段的复杂性,只有充分认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师的需要层次结构和不同时期的主导需要,设置不同的激励诱导因素,才能持续有效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地方高校在制定激励政策时,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师群体和个体间的差异性,实事求是,具体分析,全面掌握教师的需求特点,找准不同教师群体的动机敏感点。如对待教授与助教、对待普通教师与对待知名学者的激励就不尽相同,对不同个性的教师、对不同价值观的教师的激励也应有所区别。同时,利用岗位竞争,使教师凭业绩竞聘上岗,使每位教师都有危机感,但又给同一能力水平层次的教师以希望。只有努力拼搏,才是惟一出路,形成激励竞争机制,变压力为动力,激励他们不断创新,做出更大成绩。
五、环境吸引与规范制度相统一
地方高校流失的人才多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与学术带头人为主,大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他们出于对自己职业和发展前景的强烈追求,如果缺乏充分的个人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等环境吸引,会很容易流向能更好发挥自身潜能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高校。因此,在内涵式发展背景下,要吸引和稳定教师队伍,必须认识到环境就是吸引力,服务就是凝聚力,用良好的环境吸引教师,用深厚的感情关心教师,用优质的服务团结教师,在全校形成拴心留人、人在心在、干事创业的良好工作和生活环境氛围。通过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为教师的生活、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使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地方高校应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分析和考虑,注重进一步规范制度,加强制度建设,促进教师工作和生活环境的优化。。通过建立和实施高效科学规范的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聘任制度、教师考评制度、教师薪酬制度等,使师资队伍建设有章可循,促使教师管理建设的科学化,形成教师激励机制的良性运行。
参考文献:
[1]侯光明,李存金.现代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生态经济;必要性;问题;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104-02
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因此,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就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生态经济是指以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态学原理,按照市场经济理论和系统工程的方法,使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经济体系。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既不会为了经济快速发展而牺牲生态环境,也不会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放弃发展经济,而是努力使二者相协调,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到经济发展的考量之内,使经济建设不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和谐。
一、我国建设生态经济的必要性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
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依赖自然而生存,人类的实践能力改造着自然,一方面改善了自己的生存条件,另一方面也破坏了自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农业和畜牧业,刀耕火种的农业技术加上对大片农田的需求,人类破坏了大片的森林,导致许多地方环境恶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到了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和干预程度日益增加,造成了更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是自然长期进化的产物,并以自然为物质基础,自然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准则,人类并不能无视它们,而是要尊重规律,使自然与人和谐发展。人类应该摆正自己的态度,积极主动地顺应自然。发展生态经济正是顺应了这一要求,将人、经济、社会、生态纳入到一个整体中,形成一个有机系统。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十报告指出,要取得建设“两型”社会的重大发展。建设“两型”社会,应当基于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要用生态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来绿化现代经济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建设以生态发展为基础,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两型”社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生态经济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成为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建设“两型”社会,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传统经济转向生态经济。唯有生态经济,才能作为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因为生态经济要求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追求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相辅相成。因此,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发展生态经济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题中之意。
二、我国生态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生态经济的认识存在不足和偏差
一是简单地把生态经济等同于环境保护,认为生态经济建设只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延续。实际上,生态经济是经济建设的一部分,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是一种超越传统经济的新形式。相对于传统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增长而言,生态经济是把整个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纳入考量之内,并利用生态学原理更好更持续地发展经济,真正做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把生态经济等同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其本质是利用生态原理构建经济系统,并且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考虑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和谐。而循环经济重点在循环二字上,追求将经济活动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过程,以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为原则来发展经济。实际上,循环经济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生态经济,但生态经济比循环经济形态更为复杂。
(二)生态科技欠发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严重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展的要求,这时,就需要发展生态经济。我国的生态科技还远远没有达到要求,由于我国生态经济建设还处于起步时期,企业对于生态技术开发的投入不够,加上人才有限,生产设备落后等因素,导致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我国在引进技术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基础性的研究欠缺,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设备,这些都阻碍着生态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生态经济的发展路径
(一)生态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衣食之源和生存之本。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意识到,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物质产品丰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问题。如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的环境污染;大量使用地膜导致的“白色污染”。所以,各国开始探索发展农业的新途径,生态农业就成为了各国的共同选择。所谓生态农业,是指根据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系统工程方法,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结构和产业布局,以尽可能少的原材料获得尽可能多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从而获得生态经济效益的农业发展模式。
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基于国家整体国土资源优化开发利用的原则,打破现有行政管理的局限性。。然而,由于主体功能区一旦划定,将对各相应区域的经济发展形成新的规制条件,直接影响相应区域的产业选择、技术经济范式选择和经济增长速度,使得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建设面临一系列考验。从经济学角度对主体功能区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建设的顺利进行。
主体功能区政策将引发各级政府之间发展权的激烈博弈
主体功能区政策是基于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依据国家总体生态环境效益最大化原则而制定的;是在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已经影响生活质量,尤其是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为保证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提出来的,其基本准则是国家整体利益最大化。对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来说,是以“内部”利益损失生产“外部效益”。这就意味着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使一些地区失去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经济的权利。例如,为了保证水质和向其他地区的供水量,向城市和重点发展区域供水的大型水源地区和流域的本地用水量将被限制,污水排放的标准将会进一步提高,这必将使水源地区的经济增长受限,失去很多发展机会。
从这一角度来说,主体功能区政策将引发各级政府之间发展权的激烈博弈。每个地区都希望进入重点开发行列,从而获得发展的机会。为了使国家国土资源在整体上达到优化开发,一些地区必须放弃发展机会。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重新重点强调统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机会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涵之一,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对不同区域发展机会的重大调整,这一调整必须得到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政府和居民的认同,才有可能使规划得到落实。
某些发展机会被“剥夺”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公平的基本内涵是机会均等。但是,主体功能规划恰恰是规定了不同生态功能的地区要进行非均衡的经济发展。相对于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而言,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的某些发展机会被“剥夺”了。这就产生了“不公平”。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应该对这些区域的居民进行补偿。因为在目前中国的基本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体系下,尤其是在财政分灶吃饭的体制下,在对区域经济运行施加主体功能限制之后,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的资源开发受控、产业发展受限,地方的财政收入和居民发展经济的机会都会受到制约,这使得这些地区的居民在对其他地区的经济与环境做出贡献的同时,因为发展机会的减少,个人收入受到影响,基于地方财政收入而形成的一部分公共服务的享受也受到影响。这与目前提倡的协调地区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背道而驰,也不符合地区利益均衡和公平发展的原则。
因此,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是中央政府如何向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提供因某些发展机会被“剥夺”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建立对这两类区域的生态环境补偿和公共服务损失补偿机制,以弥补为提供具有正外部性的生态产品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主体功能区划政策产生的社会不公平问题。
在生态补偿和公共服务补偿机制下,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人口分布的自然特性是,以生态环境功能保护为目标的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人口规模庞大,经济发展落后,仅仅靠财政转移支付难以实现发展机会损失带来的经济差距,还必须辅以其他政策。例如,对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向外流动实施鼓励和支持政策,实施对生态移民在就业方面的特殊优惠政策,加大对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的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等等。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拓宽禁止和限制开发区的生产边界
对于禁止和限制开发区所实施的控制政策,主要表现为对经济总体规模的控制和对特定类型产业发展的限制。但是,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组织方式的创新,可以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和某些污染型产业的生产边界条件,从而扩大禁止和限制发展区域的经济发展容量。例如,在城市水源供给区域内,通过现代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经济,实现“零排放”,就可以使这两类区域的经济发展容量增大。但是,发展现代循环经济需要建立跨行业的企业网络,需要较大的投资规模,需要综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撑,这将超过当地投资能力和技术支撑能力。中央政府和其他发达区域应该通过财政支持和技术援助的方式,支援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扩大生产边界。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对主体功能区要承担不同责任
国家主体功能分区是中央政府按照国家整体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划分的。地方政府是落实主体功能区的直接行为主体。但是,由于地方政府还具有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地方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功能和责任,因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落实主体功能区方面具有不同的责任和义务。按照事权与财权对等的原则,中央政府应该承担起跨行政区域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协调职能,负责国家级功能区建设的投入和管理,或委托地方政府进行管理。地方政府,尤其是省级政府则应在落实国家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发展本地经济。
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职责,是通过加速产业向重点开发区内集聚等途径,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内向外转移人口,从而降低这两类地区发展经济的压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