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八法”绘制村集体经济新蓝图
集体收入不足10万元的“薄弱村”变成超过100万元的“富裕村”
“让村民富起来,让村子强起来!”诸暨市草塔镇上下文村党支部书记杨七明说,这是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第一天立下的誓言。
不仅仅是上下文村,这两句话也正是整个诸暨在践行的。
去年,诸暨市出台了《村级集体经济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2017年-2019年,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50亩建设用地指标,5000万元村级集体项目专项贷款,实施“增收八条+节流四条”,全力支持诸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据统计,2017年,诸暨市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25%,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272个,超过总村数的一半。
“诸暨模式”有八条路径发展村集体经济
“集体经济薄弱村,按照浙江省的标准,指的是年收入不足10万元、经营性收入不足5万元的村,诸暨已经全部‘消薄’了,为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诸暨提高标准,要求转化经营性收入不足20万元的村。”诸暨市农办主任郭明解释,所说的经营性收入包括经营收入、上交收入、投资收益等。
发展集体经济需要“因村制宜、发挥优势”,郭明说,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面,“诸暨模式”可以总结为八条集体经济增收路径,包括基金分红、资源盘活、土地入股、产业发展、物业经营、村企BOT、乡贤反哺、服务增收等。
上下文村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实践,靠的是创新型“公司+基地+农户”的特色产业经营模式。
上下文村地处青山革命老区,曾经是一个垃圾遍地、溪水污浊、一穷二白的落后村。
“变化要从2010年说起。”那年,上下文村村支“两委”针对70%劳动力外出导致农田荒芜的情况做了个统计,决定通过土地流转盘活村内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土地,采取“农民入股、集体发展”模式,由村集体统一经营。
当时,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用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了近500亩土地用来种蓝莓,其中,300亩用于村集体经营,剩下150多亩以每亩配股折算500元和现金500元的价格,共计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承包给了公司。
150多亩蓝莓基地租赁差价每年就能给村集体带来不少收入,而村集体经营的300亩蓝莓,更是吸纳了村里60周岁以上的老人从事蓝莓基地锄草、灌溉等日常护理和基地采摘游客门票销售等工作。杨七明说,这样一来,一条集蓝莓酒厂、蓝莓主题农家乐和省级农业精品园等于一体的农业旅游观光带逐渐形成。
村里人称蓝莓为“致富果”,这是有依据的。
据统计数据,蓝莓基地增加了就业岗位50多个,每年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30多万元,土地流转分红从2010年每亩500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800元以及如今的1000元,村民人均收入从原来的8000多元增加到近30000元。
“2009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还不足10万元,现在却能达到100万元以上,从薄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杨七明言语中洋溢着幸福,变化的不仅是口袋里的钱,连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
白墙黛瓦,小溪流水,绿草茵茵,走进草塔镇上下文村,仿佛置身水墨画中的氤氲江南。村里已经进行了整体规划,将形成入口形象展示带,古村生活居住区、创意农田体验区、生态水库游览区、山林生态游憩区和蓝莓田园产业区“一带五区”的总体布局,做大做强乡村游。
“不仅省内的,吉林、山东考察团都来过,平均每周都会有一批客人,不仅称赞我们的精品村建设,还把目光聚焦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上。”
村集体经济与镇党委书记绩效考核挂钩
王家井镇新旭村“土地入股、项目创岗”;马剑镇建辉村用“美丽乡村”撬动“美丽经济”;牌头镇三保里村“统一流转、村企共赢”;枫桥镇“抱团投资、物业经营”……这些镇、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方式各具特色,正应了郭明那句“因村制宜,发挥优势”,然而,在这些“不同”中,也有“相通”之处。
郭明介绍,在这轮集体经济转型发展行动中,诸暨市明确镇乡(街道)党委书记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将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下村转化工作作为年度书记领办基层党建攻坚项目,并作为对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专项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
也就是说,村级党组织书记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直接责任人,村集体经济发展得怎么样直接与他的收入挂钩,实施“基本报酬+绩效考核+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的村干部报酬补贴制度。同时,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也是对镇乡(街道)、村级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和领导班子考察考核的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