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定了个小目标,要在18年年底前分享10本优秀书籍,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分享呢?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太高尚啦,事实上,我是为了解决战略上偷懒,行动上很惨的问题,闭门造成,会让人寸步难行。
基本原则是选择非虚构类书籍,学完即用,分享的书籍都是自己真实看过的,不是网上找的书单。
下面开始优秀书籍的第一次分享——《黑匣子思维》,PS:文章末尾附了思维导图~
1 作者简介
作者马修·萨伊德,英国乒乓球名将,两次参加奥运会,凭借自学考入牛津大学,《泰晤士报》专栏作家。
作者生活中曾多次遭遇失败,特别是做乒乓球运动员的时候,所以这本书的主题与作者本人有很深的关系。写这本书的起源是因为,他发现获得成就的人或组织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种对失败的健康、有力的态度。
2 全书重点
这本书是教你如何聪明而有意义地犯错,将每一次失败作为我们进步的机会。
作者从医疗和航空业的两起事故说起,医生因无法为患者插入导气管,致使患者窒息死亡,医生推辞说已经尽力了;而同样具有高风险特性的航空业,应对失败的方式截然不同,因燃油耗尽而坠机的飞行事故,专家组从中获取经验,让飞机能在哈塞逊河成功迫降,成为航空业的奇迹。
从上述案例引出了“黑匣子思维”的概念:它是一种记录和审视失败并从中吸取经验的积极态度。它能指导人们建立一种机制和观念,让各行业从错误中学习,而不是被失败吓倒。
然而世界是复杂的,想要从错误中学习并不容易,原因是什么?因为一项根深蒂固的人类特性——认知失调。
在面对足以对自己深信不疑的信仰形成挑战的证据时,我们更倾向于篡改这些证据,创造新的借口、辩护和解释,并且在事件发生后编造故事来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他们还会推卸责任,对他人造成二次伤害。
作者指出,要想从过往的失败中学习,有两个关键点:建立机制,并让机制发展。举个例子,飞机的黑匣子得以让错误公开,便于事件调查,同时调查结果会促使更新或制定新的操作规程或设计,航空业充分认可从错误中学习的态度,从而推动这种机制健康发展。
但是我们不能无脑失败,理性地试错能让你进步更快。“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不仅适用于互联网创业公司,也适用于你的进步过程。不要掉入完美主义的陷阱,因为你一开始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同时避免闭门造车,在象牙塔里单凭思考就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吗?遗憾的是,你的直觉往往是错的,你需要投身于现实世界,检验自己的猜想,从而找到其中的缺陷,早试错,早调整。
为了切实找出哪里有问题,你把一个宏大的目标分解成许多小部分,然后对每个部分加以改进,每个部分都能给你反馈,清晰的反馈是进步的基石,你将获得巨大的进步,这就是边际效应。
我们身边常常有两类人,其中有一类人相信自己的智力、天赋等基本特质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当他们失败时非常容易将自己能力不够、智力不足当作失败的理由,这种思维常常被称作固定型思维;而另一种是成长型思维,他们相信人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得到提升的,固然先天的智力很重要,但是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刻意练习能变得更聪明。因此他们喜欢挑战,拥抱失败,将失败看作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类人不畏失败。
你是哪一类人群呢?
书中还将讨论扩大到企业、政府组织等,因此它的现实意义可以延伸到当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3 重点启发
每个人或多或少有一些试错经历,包括我自己,常常懊恼要是早点改变就好了,但那时候不善于去总结经验,并且常常闭门造车,觉得自己能思考出解决方案,但这样的直觉又往往是错的。
自从读了《黑匣子思维》,更加接纳自己的过去,建立起机制,比如写文章复盘,并从中汲取经验。
4 这本书适合谁看
看书名似乎很深邃,但当你读完之后,会感受作者深入浅出,这些道理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没有人去为我们总结过,和点拨过。
这本书是属于非虚构类学籍,学完即可用,讲述的是非常底层的思维逻辑,适合渴望进步,以及内心非常恐惧失败的人。
欢迎私聊我,给你高清版本的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