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冬至
《面纱》之下真实人性的解读莫去掀起那描画的面纱,那芸芸众生,称之为生活。
——雪莱
如果你觉得这是个爱情故事,那么可能你要失望了。在一页页地翻阅了文字之后,你会觉得这并不是想象中的故事,甚至,这并不是爱情。因为,我认为作者并没有想要去描绘一个多么令人感动或者让人铭记的爱情故事,他在用一双洞察心灵的眼睛去解读着真实的人性。作者毛姆正在一步步将笼罩在人性之外的面纱一点点掀开,我们能够看到的正是我们以为的包裹在假象的面纱之下的“不真实”。
凯蒂是一个出生于富足家庭的美丽的女子,她的母亲很势力,一心想为她挑选一个如意郎君,不料挑来挑去最后成为了大龄女青年,在妹妹即将结婚和母亲出言“你还想让你父亲养你多久?”的形势下,凯蒂被迫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但却深爱自己的细菌学家沃尔特成婚。
故事以女主角凯蒂的出轨为开篇,围绕着“他是不是已经知道”这个问题在女主的猜疑不定和担心惊恐的情绪中一点点将男主角沃尔特引了出来。事实上作者很成功地将沃尔特塑造成一个睿智、无趣同时深爱着女主的细菌学家,从诸多侧面描写中一点点将这个形象塑造得更加饱满。
早就看清楚了凯蒂的出轨情人查理的前提下,沃尔特提出让凯蒂随他一起去霍乱爆发的地方。但是娇生惯养的凯蒂根本不想陪同前去,于是故事的第一个高潮出现:凯蒂去找查理提条件。但是结局早在沃尔特的预料之中,他料到查理是不会与现有的妻子离婚和凯蒂结婚,他一心想的只是如何去不让凯蒂影响到自己,所以凯蒂只能同意与他前去霍乱发生的地区。便提前让女佣收拾凯蒂的衣物。这一高潮的出现,很自然地表现出沃尔特的聪明睿智,他是个有自己想法的人。凯蒂也在查理的慌乱中揭开了情人的面纱,看到了真实的查理,看清楚了这段情感的真实面目。
在后来的故事发展中,凯蒂在修道院院长口中、在沃丁顿先生口中,以及霍乱地区的人们口中看到了一个与之前自己所看到的不一样的沃尔特。这个沃尔特并不像自己以前所以为的那样无趣、古板,相反他身上充满着那些大爱的品质和为人称道的本领。我们不能否认,凯蒂心中充满愧疚,也不能否认沃尔特心中毫无芥蒂。但是他们正在这段相处中揭去面纱,更加完整而真实地认识到彼此。凯蒂主动提出帮助修道院做事情,在修道院和孤儿们相处,和修女们聊天打开新的世界的大门,她自己也正在成为着一个全新的自己。
然而,故事并没有如我们所想的那样去发展:两个人释然心中的芥蒂,重新好好生活。剧情急转直下,霍乱使得沃尔特患病离世。凯蒂最终都没有得到沃尔特的原谅,沃尔特选择了死去。沃尔特临死之前说了一句:“死的那个是狗。”我们不得而知这句话是他的自嘲还是醒悟,但是自始至终这个内心敏感压抑、外表冷酷、无情的沃尔特并没有真的揭去自己的面纱。虽然他曾经坦然说出:“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为了欣赏你所热衷的那些玩意我竭尽全力,为了向你展示我并非不是无知、庸俗、闲言碎语、愚蠢至极,我煞费苦心。我知道智慧会令你大惊失色,所以处处谨小慎微,无比表现得和你交往的任何男人一样傻瓜。我知道你仅仅为了一己之私就和我结婚。我爱你如此之深,这我毫不在意。据我所知,人们在爱上一个人却得不到回报时,往往感到伤心失望,继而变成愤怒和尖刻。我不是那样。我从未奢望你来爱我,我从未设想你会有理由爱我,我也从未认为自己惹人爱慕。对我来说能被赐予机会爱你就应心怀感激了。”
唯有撕开面纱方可窥见真相,但是那层面纱真的是我们有勇气去掀开的吗?那真相真的是我们所期待的吗?
毛姆写:但是,毕竟她不爱他,从来没有爱过他。
可是,当她回到英国时,母亲已经去世,而父亲急于摆脱女儿们要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凯蒂突然激情澎湃的说道:“哦,父亲,我经历了太多事,有过太多的不快,我不是离开的那个凯蒂了,我非常脆弱,但已不是以前那个肮脏下流的人。我想要一个女儿,抚养她长大,不让她犯我犯过的那些错误。回想以前做小姑娘时的我,就会恨自己,又没别的机会。我要培养我的女儿,给她自由,让她靠着自己的力量独立于世。我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爱她,不是为了让某个男人因为很想跟她睡觉而供她吃住,养她一辈子。”
而此时的凯蒂真的是一个全新的凯蒂,不再是那个只是为了寻找未来倚靠的男人而出没于各种舞会,也不是那个因为不爱而出轨的有夫之妇。她正在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正如书中所言:
“ 或许所有她做过的错事蠢事,所有她经受的磨难,并不全是毫无意义的——那将是一条通往安宁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