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善读「论语」5.21:邦有道其智可及,邦无道愚不可及

2024-12-15 来源:花图问答

「公治长篇第五」21 

【原文】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其人,在邦有道时(表现得跟大家一样)聪明,在邦无道时却(表现得与众不同地)‘傻’。他的聪明乃人所能及,而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傻’却是常人无法企及的。”

【注释】 

“宁武子”,卫武公后裔,姬姓,宁氏,名俞,谥号“武”,卫文公、成公时的贤大夫。卫成公时为国无道,为晋所攻,先出奔楚、陈二国,终为晋侯所执。宁俞不避险难,居间斡旋,方使成公得以保全性命。

“邦有道”“邦无道”,在《论语》中多次出现,是形容国家政治清明或黑暗的专用词,故不译。

“知”同“智”,

“愚”在此并非是指与“智”相对的“蠢、笨”,而是一种反语,所指乃是不计个人利害得失、知其不可而为之、勇于担当、坚持不懈的精神,如“愚公移山”和现代所谓的“傻子精神”。 

【评析】 

对于本章,通常的解释是: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他就发挥聪明才智,为国效力;当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他便韬光养晦,以图自保。宁武子的聪明别人能做到,可他韬光养晦的本领,却是常人无法企及的。这种解释在逻辑上是通的,也符合“后世”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但却与先秦儒家一贯积极入世的作风相悖,也与孔孟“知其不可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担当精神相悖。

而且据《左传》记载,历史上真实的宁武子似乎也并非是邦有道则有为,而邦无道则无为。

卫文公堪称是有道之君。他为人节俭,当上国君后,仍穿戴粗布衣帽;他重视农业生产,鼓励工商也和手工业;他重视教化,奖励求学,向臣下传授为官之道,任贤使能,与百姓同甘共苦。经过二十多年的治理,卫国国力逐渐强大。在卫文公这样的明君手下,宁武子自然可以尽展其才,故曰:“邦有道则智”。

也许宁武子确无远超常人之智,因此在卫文公时期,《左传》中并无其展露聪明才智的记载。反倒是在卫成公这个不甚贤明的国君当政时,《左传》记载了宁武子的所作所为。而这些作为,显然不是“韬光养晦”以图自保之“愚”,而是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勇于担当之“愚”。

公元前632年春,就在著名的晋楚城濮之战爆发之前,晋文公曾向卫成公借道攻曹而被拒,两国因而交恶并发生冲突。卫成公接受了宁武子的建议,“出奔”避祸。

之后,在卫成公归国复位的过程中,卫成公与晋文公又因为一系列事件而矛盾加剧,致使晋文公必欲置卫成公于死地而后快。

此时,晋文公因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国而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威势震天。而宁武子不避艰险,尽心竭力、机智果敢地周旋其间,终于使卫成公逃得性命并得以复国。观其所为,皆智巧之士所深避而不肯为者。此所以宁武子之“愚不可及”也。

宁武子在卫文公主政的清平之世,没看到他有什么特殊的功绩,可见其智是常人所能达得到的。可在危乱之际,宁武子却能“见危致命”、挺身而出。以俗眼观之,这份承担了巨大风险的勇气担当,的确是“冒傻气”,是“不聪明”的做法,是“愚”。而孔子却对其大加赞赏,认为这种“愚”恰恰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自古以来,那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哪一个身上没有一股子“傻”气?

那些为社会的公平正义而奔走呼号,即使遭受迫害被关进监牢也不肯屈服的律师,其身上不也是有一股子“傻”气?没错,我说的是前南非总统,纳尔逊·曼德拉。

立志以子子孙孙“移山”不止的“愚公”,不也是浑身一股子傻气?

即便是孔子本人,其身上也是一股子“傻”气。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他却放弃唾手可得的功名利禄,为实现“仁政”而颠沛周游于列国之间,以至于连守城门的人都知道他那个“知其不可而为之者”的雅号。这在很多人看来难道不是很“愚”的吗?

对于信奉“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人来说,儒家的“见危致命”、“舍生取义”、“知其不可而为之”等主张,确实是“愚不可及”之举。但是,也正是凭着这股子“愚”劲,那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成了“中国的脊梁”;那些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而遭受打击迫害的律师、记者、公知,成了“社会的良心”;而那个“知其不可而为之者”的孔子,则成了天之“木铎”、“万世师表”。

因此,我们学习古圣先贤,不仅要学习他们明善恶、知进退的“智”,也要学习他们超越利害得失的“愚”。因为“愚”代表着他们不避危难的担当、努力不懈的坚韧、“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顽强。而所有这些,都是他们得以超越庸常的重要精神力量。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