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年上中学的时候语文很好但化学却很烂,尤其是学到关于“摩尔”,“物质的量”,总搞不清楚是个啥概念。当时的化学老师跟语文老师聊天,无意间说到我语文课阅读理解不错,老师就合写了一段话给我阅读理解:距离是一种物理量,“米”是这种物理量的一个单位;时间是一种物理量,“小时”是这种物理量的一个单位;“物质的量”是一种物理量,“摩尔”即是这种物理量的单位。我于是豁然开朗。
后来我逐渐对一件事很是好奇:既然像“物质的量”这么玄奥的东西都可以用一种客观的单位来精确度量,那么,有没有一种方式来衡量真实的程度,即“真实的量”?诚然,真实,或者说诚实,要么是一种主观感受(如冷热,软硬等感觉,属色声香味触所感知者),要么就是一种客观的物理状态(如长度,高度等物理量)。但不管是主观感受还是客观物理量,应该都有一种衡量的方式。客观度量衡是自然的最容易被量化的方式来测量的,如长度,只需确定测量的标准单位即可,此毋庸赘言。对主观感受的衡量稍显复杂,比如冷热的程度,最开始人们只是粗略感知烧着的水会越来越热,沸水最热而冰水最冷,介于此二者之间的冷热程度虽有更热更冷之分而无准确衡量计算之法。最初,德国人华伦海特把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温度定为0F,把他老婆的体温定为100F,这就是华氏温度的起源。后来,人们又人为地规定沸水的温度为100C,冰水的温度为0C,介于此二者之间的冷热程度均分为100份而得出摄氏温度这个物理量。从此,对冷热这种主观感受的精确衡量就很容易地实现了。当然现在的摄氏温度计量学定义已经采用更为严谨精确的水的三相点作为固定点来定义,此属后话,不提。OK,至此铺垫完毕。现在问题来了:如果我们要对“真实”这个量(主观或客观)来进行度量,请问该如何来准确定义这个量?
当然,如果要用一个可量化的差异化刻度化的方式来表述这个量,首先要排除一种可能,就是“真实”不能是一种非此即彼的二选一状态,否则无法量化,除非你就只用0和1来定义。这就好比,假设世界的颜色只有两种,非黑即白,那么就只有黑和白两种状态,那就不可能有更黑和更白,或30%的黑,10%的白。从数学上说就是不连续的方波函数图像,有别于可导的连续函数。但是我觉得“真实”似乎不属这样的情况,因为显然存在有真实和更真实的区别。比如,就真实描摹物体而言,徐悲鸿画的马就比赵孟頫画的马更真实,而西洋画又比国画的马更真实,照相术又比西洋画更真实。
问题依然存在,如何对真实进行量化?如果套用冷热这个主观量的物理化定义思路,或许我们也可以先定义出两个端点,即是所谓的定义固定点,比如绝对的真(姑且称之为纯真)为1,绝对的假(纯假)为0,类似于概率。介于二者之间则以一小数表述之。真假掺半,则真实度为0.5,更真实则数值更大。真实度固然不可能像温度那样可以用加热的水温那样连续地均分而获得每一个精确的刻度值,但一定也可以通过人为定义几个点来逐渐量化直至不断逼近到最微小的单位刻度,比如,被审判的犯人说话的真实度,这几种情况真实度应该是渐次递减:一,所说为实而且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二,所说为实,但不全。三,所说有实有虚。四,所说全为虚。至此,参照温度的定义方式,似乎对真实度的量化初现曙光。
然而新的问题来了:对纯假的状态我们或许可以定义和理解,比如我给你苹果你说是香蕉,实际物(苹果)与指示值(香蕉)无任何交集,则定义指示值的真实度为0。然而对于纯真,人类至今无法定义此状态。真本身乃是一种人为的主观设想状态,一种哲学概念,对真的不同探索和表达方式,构成了人类的全部哲学和宗教形式。真就是哲学终极要义,就是神,就是佛,就是真主。
于是,用量化的方式来表达真实度的理想又落空,因为只有纯假一端能定义,另一端的纯真非常人所能及,而已及的人(已得道,成佛,见上帝)又不来帮我实现,终究无解。
思及此,只好不得已而求其次,不如姑且放弃对纯真状态的定义,而改为定义中间状态。虽然这种定义方式仅能对单一系统单独定义且仅能在本系统内有效而不能普适万有,仍不失为一种有趣的数学方法。现举一例试说明之:
逗逼大叔见某靓女,心神摇荡,遂搭讪曰:今晚某某电影好看,我和你一起去吧?此言真实度大约0.1.
逗逼大叔见某靓女,心神摇荡,遂搭讪曰:今晚我想和你一起看电影(无论啥电影都成)。此言真实度大约0.3。
逗逼大叔见某靓女,心神摇荡,遂搭讪曰:今晚我想和你一起(看不看电影都成)。此言真实度0.5
逗逼大叔见某靓女,心神摇荡,遂搭讪曰:今晚我想和你亲密。此言真实度0.7.
逗逼大叔见某靓女,心神摇荡,遂搭讪曰:今晚我想和你做爱。此言真实度0.9.
逗逼大叔见某靓女,心神摇荡,遂搭讪曰:我体内的基因赋予我的感官系统经过进化至今造成的欲望导致我看到你产生的本能情绪反应促使我现在本能地搭讪你,以听从这种本能的召唤。此言真实度约0.95。
……
好了,现在我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人们常说的诚实是一种美德(即美好的道德),做人要诚实,这种诚实的真实度究竟是多少呢?显然不是纯真,如果非要达到纯真的境界才能讲话,如上例即使是达到0.7或0.9左右的真实度就已经超越了人类公共道德所能承受的极限,又如何能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呢?如果承认上例的假设,那么人类社会能够接受的诚实顶多只是0.5度的真实。所谓“做人要诚实”并不是要全然的真实。我认为,对真实度的认识程度,接受程度和表达程度的差异正是导致人类社会大多数意见分歧和矛盾冲突的原因。
屌丝如我者,人穷脸丑,生活落魄,于是就朋友圈晒照装逼意淫,自我感觉良好,这种show的真实度低于0.1,现假设为0.03,这在对真实的认识程度较高的人看来一目了然,就是装X,但在认识程度低于0.03的人看来就是高大上了。这种差异就造成了冲突。
部分美剧的被禁(如生活大爆炸等),是因为所表现的真实度(有时大于0.9)超过了我们国家所能接受的程度。朝鲜政府对真实度的可接受程度更低,粗略目测在0.1以下。勤劳善良的朝鲜人民见到领袖时的激动流泪和喊口号等(估计也就类似于“永远忠于毛主席”,“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之类一样的吧),可能连0.01都不到,因为“万岁”之极其不真之故。稍高的真实度,则可能是“上次某某见到领袖未激动流泪喊口号结果遭犬决了”。真实度再提高少许,则可能是“掌握的权力、武力大小决定人的支配能力,力量巨大者可支配弱小者的资源乃至生命,除非其被更大的力量所支配”。再提高,就可能是“朝鲜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朝鲜社会形态”(人类社会的演变主要受两种力量支配,一是基因的复制功能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人类种群特性,二是“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调节作用。具体可参考《自私的基因》,此两股力量的交互影响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无始而常新。)
有了上述知识储备,我们再来看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目测其真实度大小,会非常有趣,而且往往令人有茅塞顿开之效。
我在此仅列举几例作为课后练习题,请各位自行脑补并目测其真实度高低,学有余力者可提高真实度表述之:
江南皮革厂老板黄鹤跟小姨子跑了!欠下赌资三个亿!黄鹤不是人,还我血汗钱,还我血汗钱!!!
春晚必唱的“亚克西亚克西,什么亚克西也?人民的生活亚克西。哎!亚克西亚克西,亚克西亚克西也!党的领导亚克西”
新闻联播。
临时工。
毛主席赛过我亲爷爷!
……
当然,对真实度的目测能力除了自娱,亦有实用。若勤于练习灵活运用,便可无往而不利,远胜鸡汤。如果你想要与人相处融洽避免冲突,就可观测其真实度之高低并保持同步,太高则冒犯,太低则肤浅。如欲激怒或战胜对方则可使自己真实度高于对方。如此,则可攻可守,可进可退,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大是大是。
好吧,今天这个逼我就装到这,因为实在编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