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概20多岁的时候出的国,去的新加坡,一个其实对英文要求很高,而中文并没有那么多人用的华人国家。
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到达国外机场,面对印度口音发现所有英文培训完全派不上用场时的无助和紧张;到后来进入班级,主动跟国外同学组队讨论完成课业,但因英文水平不够地道而只能保持低调的憋屈;再到后来四处寻找兼职机会,又练英文又结识国际好友的兴奋;再到快毕业,几个国家和地区地找工作找实习,然后在忙碌中和朋友们失散各地的感伤。
我们说教育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素质和未来,而在我的留学生活中,我不仅感受到所在国的发达和高素质,同时在无数在教育、生活习惯上的差别反复地深思。
国内外教育的差别真的很大,大到不可能描述地清。
但为了稍作分享,我稍微回顾了在国外校园的生活,找出了以下大概3个特别难忘的细节,希望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记录国外教育的特点。
这些特点不一定是我们一直以来了解的什么“国外开放程度高”“国外追求创新”“国外课业少”,而是更细节、更不易被发现的特点。
一、老师很真实,教的东西很真实,从而让你窥见社会的真实
在国外念书的时候,我时常被不同特色的老师所吸引。因为他们给我的感觉,是非常真实。
他们不会有什么装模作样或者显得“位高权重”的样子,而与此同时他们自身的学术累积和人生经历十分丰富,让他们有足够实力被学生仰望。这一点不同于国内学校里看到的很多砖家、教授,国外的老师大多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或是学术能力来“吸引学生”,而非“要求学生”。这背后的教育差距显而易见。
比如我在学校里,教我们经济课(Economics)的老师就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他本身是国际投行基金经理背景,以前也是一路名校(牛津,剑桥),这背景已经足够让我们佩服的五体投地了,但你在跟他上课的时候,除了看到他永远的正装出席、准时、富有逻辑之外,看不到一点他的“架子”。
他从来不会用非常复杂的术语让学生们望而却步,相反地,几乎每节课,他都会用生活里的例子作为案例跟我们解释不同的金融术语。比如他用过男生追女生的例子讲Demand & Supply供需关系,比如他用当时刚过去不久的金融危机讲各种融资工具。
图片来自网络除此之外,他习惯将自己的真实工作状态带到课堂来,给同学们开开眼界。比如,每次下课时他都会播放起巴赫的音乐,然后我们都看到他认真地打开自己的交易软件,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我们问他既然要工作为什么要放音乐不怕吵么,他告诉我们之前在交易室工作的时候,古典音乐的频率比生活环境里的频率更接近交易频率,从而显得更“安静”,所以放点古典音乐其实更容易让自己投入,我们瞬间感到了金融行业顶端人的思维方式,是如此的有趣和特别。
但,他也不止一次直言我们的能力还很差,说我们很有可能找不到工作。他经常跟我们分享求职市场中对分析师、客户经理等偶同岗位的要求在不断攀升,比如junior analyst这种看似最底层的岗位,若非名校或GPA3.7以上则无可能继续面试。他经常拿起最近看到的工作JD就跟我们念,然后告诉我们哪些技能是我们必须现在开始练习,哪些东西是可以补充的。
这些摆在眼前的真相,让很多仍在象牙塔里的学生有点接受不了,但我个人觉得是非常有价值的,特别是在我进入工作后,发现这些“血淋淋”的真相才是最宝贵的,因为进入社会没有人告诉你任何东西,所有的东西靠自己,老师当时会跟我们分享这些也真是尽了心。
另外,还让我影响深刻的是教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课程的老师,他是一个非常酷的黑人,很像电影里《怒火救援》里的丹泽尔华盛顿,高大、健壮、话少,但非常潇洒帅气。
我老师真长这样~他沉稳幽默的形象跟我们理解的HR那种嘻嘻哈哈,随时淘宝订餐的活泼形象差距很大,因为他给你的感觉就是一个领导者,从来只穿白衬衫黑西裤,身上会喷香水,不会过多跟你眼神交流,但是那低沉的声线,轻易地用一两个字就让你折服。
这位黑人大叔几乎每次开课都会分享一个人生经历/工作经历,让我们了解一个专业的HR究竟是做什么的。比如一次上课之前,他跟我们说自己以前在办公室里,有两个对公司很重要的人(总监级)因为互相不满,而找他沟通希望调和。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如何做好和事佬的事情,但是由于争吵双方都位高权重,谁都拉不下脸道歉,局面是尴尬又紧张的,而2位总监又对公司非常重要。
他告诉我们,这是他作为HR总监会面对的事情,虽然看起来并不涉足业务,但你跟他们说什么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心思,从而影响公司团队的合作,甚至影响公司未来业务发展,这其实是一个对情商要求极高而且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这个事情,他告诉我们如果你们认为HR仅仅有情商就够了,那就大错特错,HR必须有高情商,你的情商必须优于他人,仅仅会察言观色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当你面对的是2位业务总监,你聊的东西还不能只是停留在言行举止上,你还得用一些业务方面的干货来持续你们的谈话,简而言之专业的HR不能只是懂说话,还得懂业务,你得主动承担管理层的角色,那就是管理公司的人。
而听了这个分享之后,包括我在内的所有学生完全刷新了对HR的看法,再一看这位高大威猛的老师,一下子觉得HR神圣的不得了。而这些都是我在国外上课,感受到的老师的魅力。
我经常回想起过去看过的美国电影,很多时候电影里出现家长要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家长会蹲下来,或者找到一个合适的姿态方式跟孩子聊天,会有对话,会有讨论,但更显得平等。国外的老师给我感觉就是这样,他们其实非常优秀,足够碾压你,但是他们会动脑筋,用你能够接受的方式去学习他精心准备的内容。中国人一再说师德,教育的重要性,但真正用心思把课程教授好实际上有很多值得提高的地方。
二、外国同学很有团队意识,合作效率高
在国外学习,最新鲜的莫过于团队协作部分。
几乎每一个课,都会有超过3次以上的团队项目,比如团队演讲,团队论文,团队实验等,它们都需要你自由寻找队员然后组成队伍,并和他们一起合作完成一个项目获得学分。这对于我这个来自一个勤奋苦干,强调个人努力的教育系统的中国人来说,非常新鲜,也很有挑战。
我记得我当时参与的一个合作项目是关于南非某国家的研究论文项目,研究以报告的形式呈现,需要涵盖地区、人口、历史、文化、产业、经济等6个模块,结合wiki,google以及图书馆资料库的资料找到相应的参考,完成一个10000字左右的大型论文,并在最后做相应展示。
这很显然是一个你自己无法完成的任务(mission impossible),于是我主动地报了大腿,加入了一个由5个国家的人组成的队伍,中国、俄罗斯、韩国、新加坡、泰国。我当时选择该国际团队的原因是想说找有外国人的团队,一来锻炼英文,二来学习别人的工作方法,而后来我才发现自己的决定是无比的正确。
合作的经历一开始很让我意外,大家一互相见面介绍之后,就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对项目内容的理解,有哪些模块。会有人主动拿出白板讲解每个模块需要注意的内容并且听取大家补充的意见,在大家的认可中承担起队长的职责(做队长的的确在贡献思路方面很强势,而且大家没有不服的都很快就让他当队长)。然后根据各自的兴趣领域和理解程度,大家开始讨论各自分工,速度非常快,效率很高。最难得的是,大家在清楚各自负责领域之后,就约定好每周碰面的日期,检查进度,互相帮助,不仅保障了项目的进行,而且有人在负责管理维护项目的进度。
整个过程让我很愉快,但也深深感受到,这种专业的团队意识,对团队合作的理解是国人极其缺乏的。当时我记得我偷偷去其他组查看进度,我发现多元化背景的团队大多进行地非常顺利,而全由中国人组成的团队则迟迟无法进展,要么是因为互相太熟而不好意思要求质量,要么是因为同一语系文化,有太多需要纠结的表达细节,相反多元化团队,外国人团队则更直接,更无所顾忌。
后来我们队在高效而专业的合作中获得毫无疑问的A+,很多人恭喜我们的好成绩,但我们知道其实就是合理分工,按时完成进度,然后相信队友这么简单的事。而和国外同学的合作让我看到了团队意识的差距,从而反思很多我国对合作,团队上的落后。
三、学生们都爱参与社会活动,这让他们更成熟
首先课外活动的种类很多,你一定会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项目。
1.有跟专业相关的(金融讲座,设计讲座)
2.有跟义工相关的(帮忙残疾人,去养老院打扫)
3.有跟扩张知识面相关的(去自动化水库参观,去航空基地参观)
4.有跟兴趣爱好相关的(篮球比赛,万圣节)
这些课外活动(extracurriculumn)不仅丰富,而且参与、了解的途径多种多样。你不仅会收到班级指导员每隔一段时间就发来的邮件(通知大家参与活动),而且在学校的社交媒体,官网上都会有相应的Banner展示最近的活动,感兴趣的同学很难错过。
而且很多同学对这些社会活动的兴趣非常高,甚至在离开校园之后仍会回来参与。我记得我在学校里至少参加过2个课外活动,一个是跟当地电视台合拍教育纪录片,而我作为摄制组成员前往一个没去过的拍摄地打杂。进去之后看到几十个人,有演员,有导演,有制片还有一些跟我一样的打杂人员。
大家五湖四海,国籍各不相同,有的是名校学生,有的是留学生。但通过聊,我才知道他们有很多是因为积攒实习经验来参加的,而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完全因为兴趣前来帮忙,大家一致地认为要多抽空帮助社会,了解社会,因为对自己有帮助。聊到兴致高涨,很多朋友甚至跟我分享自己去南非,去澳洲,去马来西亚的义工、旅行经历,而他们完成这些经历的年纪大多是我们小学、中学的年纪。年纪轻轻就视野开阔,难怪素质更高更进步。
以上3个细节,是我觉得很多讲述国外留学文章很难提到的,但给我的记忆却很深刻的地方。
其实国外生活令我印象深刻的远不止教育上的差别,在生活、安全、交通、商业等各个方面你都会发现足以震撼你的各种不同。
回国之后,我在上海认识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或留学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他们有常春藤名校学生,以前不是英语演讲冠军,就是班上尖子;也有各界达人,美食家、旅行者,摄影师,靠一技之长跨出国门;亦或是商界精英,业绩优秀,个人能力出众,依靠国际公司平台走遍世界。
而当我跟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时,也往往抛砖引玉,收获许多他们在地球另一端,大洋彼岸那些令人诧异欢笑的趣闻趣事。
如果要我概括我们与国外教育的不同,我个人很想用“眼界、开放程度”这个词。因为无论是教学上的客观平等,还是课外活动的丰富,你都会发现国外教育似乎无时无刻不再提醒学生们社会与世界的广阔,提醒着年轻朋友做井底之蛙的危害性。我不知道国外教育是我出国这几年在发展到这个阶段的,还是很早就有这个意识,但这个思维的差距是我国真的很缺乏的,这关乎一个世界观的培养,而这并不太可能通过看视频、看好莱坞电影、玩日本游戏能够提高。
学习方面,学分的确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大家其实都认为成绩重要,但大家又都有精力和足够的智商让自己完成好学业然后做其他的事情,因为那些跟社会经验有关的才是对人生帮助最大的。
我国改革开放这么长时间,但当我回国的时候,我并不认为我们的思维足够开阔。如果你有找过工作,你会发现大家都会一股脑地挤到金融、互联网领域,因为工资高。比如大家都认为跟同事、跟领导沟通就一定要守规矩,宁愿少讲不愿说自己想法;比如大家都认为到了某年纪就要结婚,比如大家都认为父母说的一切都得听。
未来的确是年轻人的,但是每当我看到这些差距,我总觉得没有信心。你会愿意把一个国家的未来交给一个把时间花在游戏,潮牌,直播,网红的一代?你会愿意把一个国家的未来交给一个没有自己意见,缺少创新,不允许犯错,不允许挑战权威的民族?
而我所认识的国外同学,要么都像Mark Zuckberg一样开发程序,创办公司,要么就是写blog,录视频做Youtube红人,要么传统一点的就去当医生,当银行家。他们从不忘锻炼身体,从不忘记录心情,不忘看书学习,不忘保持对世界的关注。他们不仅有值得尊重的前辈,也有想要表达的创新想法,在我看来,他们拥有的是一个良性发展的社会。
而这些我暂时只能只能用“发达程度”来解释,来归类
但如果你细细想的话,这其实是一个关乎习惯、素质的差距。
而它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我们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