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抑郁症又称季节性情绪紊乱症,“季节性情绪失调症”(SAD),是指因天气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忧郁症效应。常见于30岁左右的已婚女性和老年男性,尤以性格内向型居多。对应冬季抑郁症多做有氧运动、日光浴、饮食调调整等。
进入冬季后,天气日渐寒冷,寒冷使肌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处于抑制和降低状态,使得血液循环变慢,脑部供血不足,植物性神经功能发生紊乱,从而引发季节性情感失调症,即“冬季抑郁症”。冬季忧郁症常见于30岁左右的已婚女性和老年男性,尤以性格内向型居多。它是由于有些人对大自然寒暑更替发生的不适引起的,其诱发的根源在于人的大脑深处的松果体分泌出的一种名为褪黑激素的荷尔蒙。这种激素对人体生物钟和睡眠节律甚至神经系统都会产生一系列影响,轻微的只是使人精神萎靡不振,身体困乏,四肢无力,对工作和生活失去信心,特别是受到挫折以后容易丧失向困难挑战的勇气,严重的甚至会闪现出自杀的意念。古人云“忧能伤身”即是指此。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柯瑞尔也警告说“不知道怎样去抗拒忧郁的人,都会短命而死。”可见忧郁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了。
尽管冬季忧郁症明显地受到季节影响,但人们通过长期的观察、实践与研究,已经找出导致这种病症的各种因素,只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保健措施,彻底根治也并非难事。延长光照时间是治疗忧郁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冬季的光照时间明显缩短,松果体内的褪黑色素会大量增加,从而改变人的正常精神状态,而光照能有效地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科学家曾对一名患有冬季忧郁症的患者进行测试,在日出前3小时和日落后3小时里,把房间里的光线调到比平时亮5倍的程度,并尽量使这些光亮接近太阳光谱,这样房间里的白昼时间就变得跟春天一样长了。结果不到一周,受试人员的情绪就明显好转。所以你大可不必老是静坐在室内享受空调的恒温,而应尽可能多地到户外晒太阳。
发病原因
1、天气变化:冬季天气寒冷,寒冷使肌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处于抑制和降低状态。
2、生物:冬季抑郁症的发病无明显的遗传因素。它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人体生物钟不能适应冬季昼短夜长、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物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特别是被称为情绪稳定剂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合成减少),造成情绪与精神状态紊乱。[2]
3、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元凶之一。抑郁症除去遗传因素外,一些对当事人刺激深刻的灰色生活事件,比如离婚、失业、生离死别等等不可忽视。
冬季抑郁症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城市中的闲散人员和家庭妇女,以及性格内向、敏感多疑、感情比较脆弱的人,常年在室内工作的人,尤其是体质较弱或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上班很少见太阳(天未亮上班,天黑才下班),以及对寒冷较敏感的人是抑郁症的高危人群。预防冬季抑郁症,关键是要注意心理调适,下面介绍几种心理调适措施。
1.延长光照的时间。冬季光照时间较短,是情绪忧郁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当夜幕降临时,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素分泌增强,它能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分泌。所以,冬季白天不要挂窗帘,让阳光照射室内,同时要加大室内灯光照明度。实验表明,让病人接受2500勒克司光源的照射(是正常灯光照明度的5倍),可令情绪改善。为延长光照时间,还应适当增加户外活动。
2.加强体育锻炼。秋冬季节,是各种锻炼的好时机,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能调节改善心理状态。运动项目宜选择跑步、快走、太极拳、球类等。双休日可登高远眺,饱览自然美景,这能使你有心旷神怡之感,忧郁惆怅可顿然消失。研究证实,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地方散步,对防治冬季抑郁症也有很好的效果。这样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左右半球交替产生兴奋和抑制,神经系统得到全面的锻炼,从而很好地恢复体力和脑力。
3.注意营养平衡。寒冷环境中,体内氧化过程加强,机体需要高热量。若缺乏维生素C和B,既影响人体抗寒能力,又影响人的大脑功能和情绪。所以,在秋冬季节要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维生素B1、B2的豆类、乳类、花生和动物内脏等。情绪低沉时,亦可酌情增加一些绿茶、咖啡、香蕉、巧克力等富含苯乙胺和咖啡因的饮食,以起到兴奋神经系统、改善心境的作用。
4.学会心理调节。当情绪低沉时,不妨试做其他事情来分散注意力。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运动、听音乐、看书、写作、收拾房间、洗衣服等,或者找朋友聊天,尽量与人多接触。多参加集体活动,也是一种调节情绪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