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鱼肉的各类营养价值都非常高,水产类的脂肪成分较少,而且含有丰富的DHA和EPA能够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俗话说“吃鱼的宝宝更聪明”。家长们从宝宝开始添加荤类辅食开始,是否就可以喂宝宝食用鱼肉或其他水产品了呢?其实这样选择吃起来才科学。
宝宝第一口水产:淡水鱼还是海鱼?
一般来说,海产鱼比淡水鱼更容易引起过敏,带壳的比不带壳的容易引起过敏。所以在添加水产类的食物时,建议从不容易过敏的淡水鱼类开始,并选择妈妈在孕期和哺乳期经常吃的鱼,这样不论从口感上,还是营养的吸收上,宝宝会更容易接受。
鱼肉属于精致蛋白质,易被人体吸收,而孩子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较多,确实适合通过多吃鱼补充。但具体到淡水鱼好,还是海水鱼好,应该说各有利弊。
河鱼河虾要满6个月(180天)可以吃,海鲜则要到9个月后才能吃。4个月的宝宝刚开始添加辅食,只适合比较单一化的吃法,家长不要心急,不能搞很多花样煮,吃得太杂宝宝消化不了。
一周岁以内的婴儿仍是要以奶为主,每天要在保证700~800毫升奶量的基础上添加辅食。 因为有些宝宝本身是过敏体质或者有家族过敏史,最好将时间再拖后一点,从九、十个月甚至一岁以后再开始给宝宝添加。
宝宝什么时候开始吃鱼?
说到吃鱼,这里必须先说一说宝宝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吃鱼。鱼类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很多重要的营养物质,比如宝妈最喜欢的DHA,可以促进宝宝大脑和视网膜的发育,而且这种营养物质在其他食物中很难找到,这也是提倡给宝宝吃鱼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鱼类还含有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所以中国膳食指南建议宝宝每周吃2-3次鱼。
但不幸的是,鱼也是一种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所以很多医生建议宝宝在添加其他辅食之后再吃鱼,也就是说当宝宝已经完成了米粉、蔬菜、水果、肉类等辅食的添加以后,再开始吃鱼。
宝宝吃海鲜8大原则
1、首次“河鲜”为主——河鱼河虾引发过敏的几率比海鲜相对小一些,可作为初次给宝宝添加鱼虾的选择。中国营养协会建议:给宝宝添加海鲜时最好先从白色鱼肉(比如鳕鱼)开始,而后再添加红色鱼肉(比如三文鱼)。给宝宝添加鱼类时要选择肉嫩刺儿少的,这种鱼肉宝宝吃起来方便而且容易咀嚼消化。
2、警惕过敏——宝宝初次尝试鱼虾时,微量即可,待确认没有过敏表现时方可逐渐加量。
3、少油炸、多炖蒸——油炸易使多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破坏,不但营养降级,还会产生有害的脂质过氧化物。
4、死鱼死虾不要碰——细菌的滋生可不是从鱼皮开始的,除非确定鱼虾“刚刚过世”。
5、“小比大好”——体积大、份量重的鱼体内容易蓄积更多的有毒重金属,小于两斤的鱼安全系数更高哦。
6、多≠好——每周3-4顿、每顿2-3两是最适宜的量。过于频繁吃鱼虾会导致营养失衡,同时也有重金属超标的危险。
7、清洗重点——鱼头和鱼腹内的黑膜往往藏着寄生虫和重金属,一定要清除。
8、汤水为辅——鱼虾含蛋白质、钙、钠的量都高,食后需要更多的水分来帮助消化,因此,更适合安排在早午餐中,并搭配青菜汤;下午和傍晚则注意给宝宝多喝清水。
带鱼属于海鱼,其中DHA的含量并不多,而且鱼刺较多,在给宝宝吃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另外,虾和贝类中也含有一定量的DHA,汞含量也较低,平时也可以给宝宝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