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蠡生平:。所处时代:宋代。主要作品:《梅开一花》。
关于彭蠡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彭蠡的诗词 点此查看彭蠡的详细内容
二、鄱阳湖的主要古名
一为彭蠡湖,彭蠡,是很古的泽薮名,《汉书·地理志》“豫章郡彭泽”条载:“彭蠡泽在西”。还有另一种说法:“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形容鄱阳湖如大瓢一样;二为“宫亭湖”,原来专指星子县东南鄱阳湖的一部分,因湖旁有宫亭庙而得名,后来逐泛指鄱阳湖的全部;三为“扬澜湖”,是由—一些亲身经历过鄱阳湖风涛险恶的人们而得名,李纲《彭蠡》诗:“世传扬澜并左蠡,无风白浪如山起。”宋余靖《扬澜》诗:“彭蠡古来险,汤汤贯侯卫。源长云共浮,望极天无际。传闻五月交,兹时一阴至。飓风生海隅,馀力千里噎。万窍争怒号,惊涛得狂势。奔雷鸣大车,连鼓声初厉……”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世界六大湿地之一。具体资料请查阅鄱阳湖百科。
三、彭蠡的正解
汉代的“巢湖”称“彭蠡”。早期湖大域广,洪荒严重,大禹曾受命来治,立下殊功,专记大禹行迹的《尚书·禹贡》即有两处记载。可是,班固撰《汉书》时出误,后人遂张冠李戴将“彭蠡”给了鄱阳湖,致使巢湖一时间失名无籍,到了东汉后期人们重新命名“漅湖”。“彭蠡”是巢湖。首辨此误的是熟悉江淮历史地理的理学大师朱熹和他的高足著名学者蔡沈(《书经集传》)。元明学者仍旧不敢纠正班固之误,清康熙朝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进一步甄别而再次宣言:“‘彭蠡’即今巢湖,‘会于汇’为今鄱阳”。(《尚书解义》)“四库全书”总纂官、协办大学士纪昀(晓岚)赞同此说,清代巢湖史研究专家李恩绶主编《巢湖志》开卷即为此声明:“巢湖,一云‘彭蠡’。”“彭蠡”绝非鄱阳湖。现代历史地理和湖泊研究专家一致指出,鄱阳湖域在两汉时期,仅为河汊沼泽,约在东晋末年渐成湖泊。邹逸麟教授辨误:“认为古代彭蠡泽即今鄱阳湖,其实这是不正确的。”王育民教授确论:“东汉时班固为了附会《禹贡》彭蠡之说,把江南的湖口断陷水域误指为《禹贡》的彭蠡泽。古彭蠡泽的名称就这样被继续沿用下来。”(《中国历史地理概论》)班固出错是难免的,我们的责任是把“彭蠡”之名归还巢湖,重新整理和健全巢湖湖史档案。
四、鄱阳湖的形成及其扩展
在古代有过彭泽、彭湖、官亭湖等多种称谓,在漫长的历史年代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演变过程。远在地质史“元古代”时期,湖区为“扬子海槽”的一部分,大约在距今八九亿年前的燕山运动时期,湖区地壳又经断陷构成鄱阳湖盆地锥形。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彭蠢泽”向南扩展,湖水进抵今鄱阳湖。在彭蠢泽大举南侵之前,低洼的鄱阳盆地上原本是人烟稠密的城镇,随着湖水的不断南侵,鄱阳湖盆地内的鄱阳县城和海昏县治先后被淹人湖中,而位于海昏县邻近较高处的吴城却日趋繁荣成江西四大古镇之一,因此,历史上曾有“淹了海昏县,出了吴城镇”之说。在九江以南,湖口——星子大断裂的江湖分水岭,随着断块差异的升降运动下陷,古赣江下游汇注于此,扩展成为较大的水域,并因长江洪水过程的增大而在湖口相通。《汉书·地理志》豫章郡彭泽:“《禹贡》彭蠡泽在西”。汉时豫章郡在今南昌市,彭泽县在今湖口县东南十五公里,东汉时班固为了附会《禹贡》彭蠡之说,把江南的湖口断陷水域误指为《禹贡》的彭蠡泽。古彭蠡泽的名称就这样被继续沿用下来。江南的新彭蠡泽,根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推断,其南缘不过今星子南面的婴子口(又称彭蠡湖口),其最大宽度不过10公里。汉代豫章郡蠡阳县在今都昌县东南的四望山(又称四山),当时还是一片河网交错的平原区,赣江即在鄡阳平原上汇合诸水由婴子口注入彭蠡泽。《水经·赣水注》:“其水总纳十川,同臻一渎,俱注于彭蠡也。……东西四十里,清潭远涨,绿波凝净,而会注于江川”。可见北魏时,彭蠡泽已越过婴子口,在都昌县西北一带,形成一片开阔的水域。隋“炀帝时,以鄱阳山所接,兼有鄱阳之称”。唐代在中国历史上处于高温多雨时期,长江干支流的迳流量相应增大,江水由湖口倒灌入湖,以及赣江来水的顶托,造成彭蠡泽的扩展,从唐末、五代以至北宋时期,鄡阳平原已完全沦为湖区,不仅原鄡阳县所在地的四望山,为湖水所包围,并浸入鄱阳县境。湖区的东界,已达今莲荷山与鄱阳县城之间;南界达康郎山之南的邬子寨;西界则濒临松门山与矶山一线;湖的南端并有族亭湖及日月湖两个汊湖②。大体上奠定了今天鄱阳湖的范围和形态。元、明两代,随着湖区的继续沉降,鄱阳湖逐渐向西南方扩展,赣江三角洲前缘的矶山已“屹立鄱阳湖中”,族亭湖也并入鄱阳湖。湖区向南伸展至进贤县北境的北山,日月湖泄入鄱阳湖的水道,也扩展成为南北向的带状的军山湖①。清初,松门山以南的陆地也相继沦没,松门山成了都昌县南二里湖中的岛山②。进贤西北的河汊地区,也因沉降而形成另一个仅次于军山湖的大汊湖——青岚湖③。鄱阳湖的发展至此达于鼎盛。清代后期以来鄱阳湖的萎缩趋势自清代后期以来,鄱阳湖区在地质构造上,总的趋势由下沉转为上升。根据地质资料分析,从一千多年前开始,由于地壳变动,湖区曾出现幅度较大的下降,沉积了一层灰黑色肥粘土层,滨湖海昏县的故城至罩鸡一带即下沉入湖,民间有“沉了海昏,起了吴城”之说。但近代湖区又以每年六至十毫米的速度急剧上升,至今肥粘土层已高出湖面五米左右,罩鸡一带原沉降时被淹没的建筑物废墟,又重新露出湖面六至七米。近年来,湖的南部仍处于缓慢的上升之中,湖心有逐渐北移的趋向。以赣江为主的入湖诸水挟带泥沙的不断淤积,使湖底日益抬高,并在河流入口处形成洲地。据江西省水利厅推算,每年修、赣、抚、信、鄱五河挟带的泥沙,在湖内的沉积量达一千一百二十万吨,赣江占其中绝大部分。本来赣江下游主泓在吴城附近④,赣江大量泥沙直接由鄱阳北湖输入长江,因而,鄱阳南湖得以向西南扩展。但自清后期以来,赣江下游北由吴城入湖的主支宣泄不畅,而北、中、南三支分流的迳流量增大,其所挟带的泥沙,由于松门峡出口狭窄,不易向鄱阳北湖宣泄,大量泥沙在鄱阳南湖河口堆集,发育成鸟足状三角洲,使鄱阳南湖西南部日趋萎缩。目前,在赣江入湖的三大分流中,南支泄洪量最大,它与南边的抚河、信江联合形成的三角洲,由南向北推进,使原来在湖中的康郎山已与瑞洪相连,成为突出于湖中的陆连岛。泄洪量占赣江第二位的中支,在河口形成的三角洲也正向东北方向扩展。因而,鄱阳湖面临着自南向北继续萎缩的总趋势。此外,解放前官绅豪劣在湖滩上筑堤围垸,争相围垦,也是使湖区范围日益狭小的人为因素。六十至七十年代前期,在极左路线的干扰下,片面强调“以粮为纲”,不适当地围湖造田,也加速了湖面的萎缩。1954年鄱阳湖洪水湖面是五千零五十平方公里,1957年为四千九百平方公里,到1976年急遽缩小到三千八百四十一平方公里。在短短的二十二年间,洪水湖面就以惊人的速度缩小了一千二百多平方公里。鄱阳湖的泥沙淤积情况远较洞庭湖为小,其萎缩趋势,相对来说也不若洞庭湖的迅速。它已取代洞庭湖而居中国淡水湖的第一位。鄱阳湖不像洞庭湖那样与长江有四口相通,湖盆地势又比长江略高,所以它只是修、赣、抚、信、饶五水的总汇,并由湖口入江,长江洪水一般很难倒灌入湖,它没有洞庭湖那样调蓄长江洪水的作用。但是,由于鄱阳湖湖面辽阔,容积量大,五河之水通过它调蓄后方注入长江,滞洪期可达一个月之久。如1954年洪水期五河入湖最大流量为四万五千八百秒立米,经湖泊调蓄后,由湖口入江的最大流量为二万二千四百秒立米,仅为总流量的一半,大大减轻了长江中、下游的洪水威胁,对和缓长江汛期的洪水,起着一定的作用。今后如能采取措施,控制赣江南、北、中三支分流的流量,恢复由吴城入湖主支的泄洪量,使赣江来沙直接经由鄱阳北湖输入长江,以减少入湖泥沙量,将大大延缓其萎缩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