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22:1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2 09:27
hi,Bobo,“杀牛倒奶”现象官方答案如下:
(1)从表面看两者都是牛奶供给过剩,但是,前者反映的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的体现;后者主要是市场体系不够完善,鲜奶销售渠道不畅导致的结果,不是经济危机的征召。
(2)这个案例说明,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通过市场机制自发的起作用,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人们过多、过快地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到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行业,一旦供过与求,企业就会压缩鲜奶收购量,奶农只好倒奶。这个案例还说明,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导致了资源地浪费,*有必要对市场进行适度干预,逐步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
(3)由于奶农和企业往往缺乏充分的信息和对市场风险足够的认识,因此,地方*有必要予以引导和服务。如着力帮助奶农和企业进行市场预测和分析,开展事前的供需调研;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产业化链条;采取优惠措施,帮助奶农和企业开拓奶品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监督奶农和企业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促使其改进生产技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2 09:28
简单说,
就是供需矛盾!
奶农可能会遇到各种原因
(比如:
近来的乳制品行业出现的掺杂化学药品损害到消费者身体健康,
而引发整个社会对乳制品行业的信任危机,
导致消费者对乳制品的需求锐减,
乳制品厂家卖不出去,自然就不会再去收购奶农的牛奶;
牛奶卖不出去,奶农得不到收入就无力承担饲养奶牛的成本,
就会出现倒掉牛奶,甚者就会杀掉奶牛而去发展其他行业!)
而导致需求减少,出现“供大于求”现象!
那时奶农卖不出去牛奶,奶农们没有收入,又承担不了继续饲养牛奶的成本,
自然就会出现“杀牛倒奶”现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2 09:28
近年来,在各级*的推动下,我国出现了一场大范围的"奶牛热"。虽然奶业的发展在农业结构调整的意义上已经打了个"漂亮仗",但伴随着奶业的迅速升温,奶业"虚火"所造成的产业发展失调问题逐渐累积,终于在今年的"倒奶杀牛"风波中充分地体现和暴露。
*力量推动奶业迅速升温
近年来,奶业作为我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产业,受到了各级*的重视,并迅速发展成为一项兴农富民 的主导产业。*及农业部先后将支持和发展奶业列入国家产业*要点、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中国食物和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及国家"十五"发展规划中,还实施了"学生奶饮用计划"等一系列奶类消费计划。各级*发展奶业的积极性也非常高,黑龙江、河北、、山西、陕西、四川、内蒙古等省区都把发展奶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制定了"奶业兴农"、"奶业兴市"、"中国乳都"等发展战略。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是我国最早确立"奶业立市"和打造"中国乳都"的地区。据市农牧业局副*范挨计介绍,去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50亿元,其中畜牧业增加值占50%;农民人均纯收入4005元,其中来自奶业的就有1565元,占收入总数的39%。由此可见,奶牛业已成为呼和浩特市农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另外,奶业产业链的延伸,还为呼和浩特市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目前,全市有近100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饲草生产、奶牛养殖、鲜奶收购、加工、运输等相关行业。
在*的支持和推动下,我国奶业持续升温。尽管我国奶业当前还不是农业中的第一产业,但在农业和畜牧业中的比重迅速增加,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中的一项重要产业。据中国奶业协会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饲养奶牛的农民遍及20多个省、市、区,奶牛存栏量以20%~30%甚至是40%以上的速度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国奶牛存栏同比增长24.22%,奶类产量增长22.99%,其中牛奶产量增长24.38%。与此同时,全国乳品加工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乳制品消费支出达124.7元,与1995年相比增长了3倍。
然而,伴随着奶业的不断升温,奶业"虚火"所造成的产业发展失调也逐渐显现出来。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提供的统计数字,目前,我国乳品加工企业增长速度为30%,而原料奶的增长速度为23%,消费增长速度为15%。从这组数字中不难看出,我国乳品加工增长速度高于奶源增长速度,奶源增长速度又高于乳品消费增长速度,这使得乳品企业恶性竞争和奶业发展失调成为必然。
奶牛热:是市场误导,还是*越位
透视今年的"倒奶杀牛"风波,从表面上看,奶农"倒奶杀牛"是由饲料涨价、售奶无门引起的,是市场无情。但其背后却是各地*"越位"——盲目组织奶农大规模发展奶牛。因此,除了奶农从"市场风险课"中吸取教训外,*更应该反思在这场"奶业高烧"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上世纪90年代,受"三农"问题困扰,各级*都把发展乳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做出了非常宏伟的计划。然而,由于对我国奶业市场底数不清,因此一些地方*在制定计划时盲目扩大养牛规模,农民买牛没钱*借给扶贫资金或帮助农民借贷款,甚至将奶牛养殖列入政绩考核,导致了"养牛热"。
河北省是我国奶牛优势发展区,省、市、乡对发展奶业十分重视,许多地方把抓养牛作为考核地方*政绩的指标,号召农民买奶牛,没钱*借给扶贫资金,致使全省出现了养牛热。河北省唐山市现有8.5万头奶牛,过去这些奶牛所产的原奶80%由石家庄三鹿乳业集团收购。但从2003年开始,唐山市为了打造"乳业大市",引进了16家乳品企业。石家庄三鹿乳业集团见此情形,也到滦南县建厂。而内蒙古通辽市为了"乳业兴市",引进3家乳品加工企业竟建成了门对门。四川省一些地方也把发展奶业作为考核地方领导政绩的指标,明确提出"要牛不要人",完不成奶牛发展任务指标就走人。 据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代云讲,四川一个县把发展奶业与政绩挂钩,乡乡派工作组,层层下指标,干部包村镇,包好了提拔,否则就走人。
在一些地方,*除了热衷发展奶业,还"亲自"为奶农引进奶牛。据内蒙古家畜改良站种畜质量监督检验科科长白德庆介绍,山西省忻州、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河北省唐山和陕西省杨陵地区是我国荷斯坦奶牛交易集散地,但这些地区出售的奶牛多数存在着严重的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现象。
尽管如此,一些地方*仍然热衷于为农民买牛,他们积极为农民贷款,由*或银行、财政、派出所统一去买,有的由乡长或村主任亲自去买。白德庆透露,这些人之所以为奶农统一买牛,一方面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养牛考核指标;另一方面是买牛过程中有回扣。到山西忻州买牛每头就有1000元到2000元回扣。由于这些人对养牛不太懂,买回来的牛存在不少问题。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甸子乡*2000年从陕西杨陵统一买回50头牛,经鉴定后有40头不合格。正是这种劣质牛、高价牛,再加上饲料涨价,使奶农们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奶牛运动"三大后遗症
如果没有*对奶业的扶持和促进,我国奶业获得高速发展是难以想象的。而*在推动我国奶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留下了一系列后遗症。
后遗症之一:看不懂的牛价。一些地方*脱离产业发展实际搞"政绩牛"、"政绩奶",致使国内牛源紧张,全国奶牛大涨价,于是便出现了"倒牛热"。奶牛像股票一样被热炒,价格一路走高,有"外国引进"概念的奶牛尤其昂贵。
据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的奶农反映,2002~2003年奶牛被炒得最热的时候,一头成年奶牛价格在1.2万~1.7万元之间,而进口奶牛则被炒到2万多元。
业内人士透露,我国奶牛价格每头在3000元~5000元之间较为合适,之所以价格被炒上去两三倍,除了一些*搞"政绩牛"、"政绩奶"导致牛源紧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口奶牛挑的价。
据一位了解内情的人透露,我国的进口奶牛多数是由一家畜产品进出口公司引进的,国家原本是让这家公司从国外引进种牛,用于改良我国的低产奶牛。但这家公司却将国外淘汰的奶牛引进来,又以良种牛的价格卖给一些奶业大省区,直接哄抬起了奶牛价格。奶牛价格不稳定,首先受冲击的就是农民。由于一些奶农盲目发展奶牛,造成养殖比较效益低。但现在养又养不起,卖又没人买,于是一些地区便出现了杀奶牛的现象。
后遗症之二: 今日焦点:
拖不起的贷款。在*推动的这场"奶牛运动"中,一些信用社迫于地方*的压力,近年来投放了巨额奶牛贷款,但因奶牛品质低,养殖效益下滑,牛价大幅缩水,众多奶农无力还贷,"奶牛运动"背后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记者近期在内蒙古包头市采访了解到,2001年底,包头市提出将奶牛养殖业定为"富民工程"。同时,为解决购牛资金问题,包头市及下属旗县*还要求农村信用社提供贷款。奶农每购一头奶牛,一般可从当地农村信用社获得5000元至1万多元不等的专项贷款。
据固阳县农村信用联社副主任王玉凯介绍,2002年以来,全县信用社累计发放奶牛贷款9000万元。贷款期限最初为一年,因奶农还款困难,目前回收率还不足20%。
而在号称"内蒙古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的土默特右旗,农村信用社现已累计发放奶牛贷款4亿元,但到2004年底仅收回1亿元。2004年末全旗信用社的贷款余额为4.58亿元,其中3亿元为奶牛贷款。
后遗症之三:调不动的价格。与其他众多农业产业相比,我国奶业是最市场化的产业,从崛起之初一直由中国奶业协会和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管理,国家基本不插手,地方*也就抓抓奶源建设。但由于两大协会缺乏宏观*手段,对奶*伤农问题基本束手无策。
记者从中国奶业协会了解到,去年以来,随着粮食提价,市场上凡与粮食有关的产品价格都有不同的上扬,有的产品甚至上涨20%到30%,其中饲料价格上涨了20%。惟独有一类产品例外,这就是牛奶和奶制品。目前,我国各地的鲜奶收购价基本在每公斤1.5元到1.9元之间。以目前的饲料价格,奶农们按这个奶价卖奶,基本无利可图。但两大协会对此却束手无策,地方*也无法协调企业提高奶价,任凭乳品企业"按价不动"或"降价收奶",致使奶农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此外,对于乳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混战",*也无力*。
奶业发展既是一方经济繁荣之计,更是众多奶农生计之依。奶业发展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切忌搞花架子,更不能搞政绩工程。在我国奶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保障奶业在"裂变"中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如何保障千千万万奶农利益?记者采访到的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特别是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我国国情,参照国外乳业发达国家在奶业发展初期的经验教训,并研究切实措施,加大扶持和监管力度,纠正"越位",补足"缺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2 09:29
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部分地区出现了奶农卖奶难,生鲜奶滞销等影响奶业生产问题。奶农养奶牛成了一种负担,鲜奶卖不掉,只能倒掉,牛要吃饲料,每日成本太高,有些奶农采取极端措施杀掉。
我个人觉得,奶农杀牛倒奶,一来是资源的浪费,也是奶农自己遭受了极大损失。二来这种方式将会打击我们国家牛奶行业的恢复能力,牛都杀了,我们就只好喝进口牛奶了……这会给外国品牌带来垄断中国市场的机会。
解决这一问题,我觉得一应该引导三鹿等企业走出困境,尽快恢复对奶农牛奶的收购,建立严格的检验制度,防止类似事件发生。二应该在三鹿等厂家恢复元气前这段过渡时期,按奶牛数量给予奶农一定程度的补贴,尽量协调出售更多的牛奶。三,暂时要求奶农减少奶牛的饲料供应,以减少产奶量(控制得当就可以降低牛奶产量)。四、做好奶农的思想工作,从**上给予他们支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2 09:30
是不是要用经济学的原理来解释啊?
毒奶粉事件后
奶制品的需求大减 导致均衡价格下降
杀牛倒奶是供给面的问题 供给下降 这样可以是均衡价格上升
这样可以在缩小规模的前提下 提高收益
这样会出现的是的结果 就跟猪肉问题类似了 一段时间后牛奶的需求回升时 价格就会快速上涨了
现在最主要的是稳定消费信心 需求拉动供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