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3:4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3:21
①偷偷暗恋某个人、偷看他、小心地打听他的消息,默默关注他,有时对方一个微笑都能困扰她好久;
②担心自己的身材不够好:胸不够大,*不够挺,同时却又担心吃太多太胖,长到不改长的地方。
③对月事的恐惧、担心、对男女生理差异的好奇。
④生理需求开始有,可能养成不良的性生活习惯,这个就更是不告人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3:21
当孩子处在低年龄段的时候,父母的教育重心,对孩子的认识、了解、和培养会更多侧重于具体的行为。
但是当孩子到了11、12岁以后,也就是五年级或六年级后,父母会感受到:
对于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没有那么清晰地可以捕捉到了;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他们只是口头答应但是行动上不足,也可能是直接的拒绝和反对;他们与父母沟通想法也越来越少了……
大部分父母面对青春期孩子的“叛逆”与“”,只能“*”放手。
青春期会发生什么变化?父母们又该如何正确地认识青春期呢?
一、自我认知的变化
青春期孩子自我认知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从客观到主观。
打个比方,一个儿童期的孩子和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去同一个地方旅行,回来后他们都要写一篇游记。
儿童期的孩子更倾向于描述在这个地方我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描述的内容是客观具体的。
但是青春期的孩子会描述这里的景和人,引发了我怎样的感受和想法。他们描述的内容是主观思考。
虽然有些孩子到了小学高年级对自己的认识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但这些内隐的变化,会一点一滴逐渐显现出来。
自我认知的第二点变化,是从他评到自评。
在小学低年龄段,孩子们对自己的认识更多是来源于身边的重要他人,比如,老师和父母给到他们的评价。
但是到了青春期,他们的内心世界越发的丰富,他们不再愿意用别人的评价来定义自己,他们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来认识自己。比如:
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别人喜欢我吗?
我希望如何在别人面前展示我自己?
二、小小的哲学家
青春期的孩子,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哲学家。哲学家的主要特征就是质疑意义和探索意义。
比如,为什么要学习?
在不同的年龄段,孩子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一样的。
小学时他们可能是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
初中生和高中生呢,回答最多的是为了考大学。
到了大学呢,他们的回答是为了更好的工作,为了赚钱。
那么学习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对于我个人的影响是什么?
其实青春期的孩子在询问这个问题的时候,问的不是对于别人的意义,而是为了自己。
青春期的孩子,觉得为别人而活,为了赢得老师的赞扬,为了赢得同学的赞赏而学,是没有意义的,他们开始追寻内在,学习对于自己的意义是什么。
他们会觉得父母说的那些意义,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那些意义都是为了别人,并非是为了自己。
青春期的孩子,不但会问学习的意义是什么,他们还会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当他们有思考、有疑问,但是没有答案的时候,就会产生疑问和困惑,这些疑问和困惑,就会影响他们做事的动力,影响他们学习的情绪。
如果父母没有理解他们的情绪和困惑,而是觉得你的那些困惑有什么用啊,你不用想那么多,就会加剧他们的苦恼和情绪。
这也是为什么父母觉得青春期的孩子怎么不愿意和我们沟通了,因为他们曾经尝试过,但是他们的苦恼和情绪却没有得到我们的认同,我们把他们的情绪和苦恼否定了,没有与孩子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交流。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探索这些意义,是他们的发展任务和成长需要。
三、对父母需求的变化
所以,青春期的孩子并不是不需要父母的支持,而是他们对父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父母没有调整自己对于孩子支持的方式,才造成孩子的拒绝沟通以及和父母关系的疏远。
童年期,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更多的是在情感上和生活上;
青春期,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则表现为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四、成就感的需求突出
儿童期的孩子,更多是因为喜欢一件事情而去做,“结果”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没有那么明显。
到了青春期,他们更在乎我做的好不好,如果能做好,他们就会更愿意在这件事情上投入,形成正向的循环。
比如,你会看到学霸们越来越学霸,篮球打得好的孩子打得越来越好,喜欢玩网络游戏的人就越来越沉迷……
原因就是每个人都渴望自己在某一方面是优秀的,这样才会有成就感。
由于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中学阶段,多数父母和老师仍然会把关注点放在对孩子成绩上。
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在学业上的成就感。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帮助青春期的孩子建立在某一领域的成就感,找到他们自己擅长和能够做得好的事情。
五、了解了青春期会发生什么,父母又该如何认识青春期呢?
尽管青春期的孩子在探询意义,但他们其实并不确定当下的自己做的怎么样,也不知道未来的自己该去往哪里。
如果父母放手不管,他们的疑问和困惑不能得到解答,就会影响他们做事的动力。
如果父母有问必答,事事指导,他们又不接受,认为那都是父母的一厢情愿,开始拒绝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
所以我们在决定对青春期的孩子实施教育策略之前,需要正确的认识青春期几个特点。
第一点,青春期的叛逆是在表达期待。
叛逆好像成了青春期的标签,孩子的叛逆也容易激发父母的情绪。在这个时候,我们容易和孩子形成情绪上的对抗,而忽略去思考对于孩子的叛逆,什么样的教育措施是有效的。
当我们了解了青春期的变化以后,我们就能够理解,当青春期的孩子说“不”的时候,他们的行为背后是在表达自己的诉求。
他们可能在诉说:我遇到了疑问和困惑。
他们可能在诉说:你给到我的回应没有解答我的疑问和困惑,所以我不接受。
他们拒绝的是父母表示支持的方式,而并非父母本身。
第二,青春期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契机。
当我们了解了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会产生诸多的疑问和困惑以后,我们就能够明白青春期的孩子依然需要父母的支持,只是他们对父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所以在这个阶段,他们产生的疑问和困惑恰好就是他们成长的时机。
他们与儿童时期的自己相比,有了更多的成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提醒父母,需要改变陪伴孩子的方式,这也需要父母的学习和成长。
第三,青春期是看向未来的望远镜。
很多父母都能够意识到青春期很关键,对于未来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那是什么因素在决定着对于未来的影响呢?
我认为一个是对未来的期待,一个是对自己的信心。
一个人对未来有期待,就会有动力去努力,去探索;
一个人对自己有信心,就会在探索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气馁,会想办法克服。
所以我把青春期比喻为看向未来的望远镜。
在青春期,如果他们的质疑和思考不断得到澄清和确认,那么他们就会逐渐清晰未来的方向。
如果他们能够找到自己在某一领域的成就感,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很好,那么他们就不会畏惧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3:22
想恋爱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3:22
青春期男生比女生“自尊”
研究发现,自尊的性别差异几乎为零,总体上男女两性没有明显差别,但年龄却在调节性别差异的大小,具体来说,自尊性别差异大小随年龄增加呈倒U型趋势。从青春期开始男性大于女性,且这种差异随年龄增长而加剧,到青春期晚期达到顶峰,大学阶段后男女自尊的差异又逐步缩小。然而,进入老年阶段后,女性的自尊水平又开始高于男性。
独生子女有自恋倾向
同时,非独生子女的自尊水平普遍低于独生子女。但最新研究发现,我国独生子女有自恋倾向,这种自恋型的高自尊应该得到更多社会关注。除了传统的自身和个性因素,生理变化也会影响自尊水平的高低。此次研究发现:体重越重,自尊水平越低;对自己身体形象越不满,自尊越低;牙齿畸形程度越高,自尊越低。相反的,外表越好,自尊越高。
青春期心理可塑性最强
专家分析,自尊的年龄差异和发展趋势表明,青春期是个体自尊水平发展、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当然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因此要特别注意对青少年自尊的维护和促进,以减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不良行为问题。此外,自尊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咨询、辅导、教育得到提高。值得一提的是,体育锻炼除了能增强个体的生理健康和体质外,还可以显著提高自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