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9: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5:06
Part-1: 从架构到代码的过程
1.1 敏捷与架构的完美组合 敏捷开发的原则和价值观 开发、架构、测试之关系 架构在敏捷过程里的角色 架构师在敏捷过程的职责 过程观点:(需求)测试做<反馈>,敏捷(过程)做<迭代>; 分合观点:(架构)设计做<分>,(代码)开发做<合> 测试触发反馈,反馈带动迭代,迭代驱动<架构à代码>重构 迭代促进了<架构师&开发者>的心灵沟通与携手协作 举例:架构师如何设计敏捷的起始架构(Simple Solution) 加法设计:围绕问题( Problem)和愿景(Vision),产生创意构想(Creative Idea) 减法设计:创意爱上*(Creativity loves constraint) 1.2 代码是架构的外貌,永远青春 架构师与开发者的合作成果:架构+代码=软件(系统) 架构是软件的骨架、代码是软件的外貌 架构是软件的核心 架构的用意:创新组<合> 架构设计的焦点:接口(Interface) 设计决策具有<未来性>,系统才能适应未来 1.3 设计与开发的分工合作 架构设计的目的是:组合 架构师做<分>,支持开发者做<合>,合作实践(系统)组合 分得妙,就能合得快(即:分之以为用,合之以为利) 分得妙,就能得好接口(Interface) 架构师的核心工作:接口设计(Interface Design) 开发者的核心工作:依据接口,开发(系统)模块并整合 有许多种开发者:如App开发者、底层系统开发者等 1.4 敏捷思维:尽快呈现架构的外貌 接口设计是<物>的组合设计 接口设计是<事>的分工设计 架构师设计多种接口来支撑分工与组合 架构师心中的4种接口:SI、PI、API和UI SI:本架构与外部系统之间的整合接口 PI:本架构与内部挿件(Plug-in)之间的接口 API:本架构与应用程序(App)之间的接口 UI:App与用户的互动接口 l 依循敏捷原则,接口迅速落实为代码,尽快呈现外貌
1.5 EIT造形:接口美丽的外貌 认识EIT软件造形 EIT造形:呈现核心设计的外貌 EIT造形的<I>可涵盖三种:SI、PI、API EIT造形的<E>代表本架构 EIT造形的<T>代表本架构的配件(即插件:Plug-in) 1.6 一群<E&I>美妙的组合是:框架(Framework) 认识GoF的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 随着敏捷的迭代过程,EIT造形会逐渐增加 如何巧妙组合渐增的EIT造形:擅用设计模式 组合起来,就成为软件框架了 如何迭成多层级(Layer)的框架体系:以Android为例 Part-2: 从Android框架代码中学习设计
2.1 基础设计模式(Pattern)的代码:以Android为例 Template Method模式:IoC(控制反转)机制 Observer模式:接口设计 Abstract Factory模式:两个EIT造形的组合 Adapter模式:封装接口 Composite模式:实践组合 Façade模式:组合体的接口设计 EIT造形是原子,设计模式是分子 更多EIT造形的组合模式:以Android代码为例 2.2 从 UI框架入手 View体系的架构设计(使用Template Method模式) Activity-View的架构设计(使用Factory模式) Layout-View的架构设计(使用Composite模式) WMS(WindowManagerService)-View的架构设计 WMS-SurfaceFlinger的架构设计 Surface-Canvas(画布)的架构设计 SurfaceView与OpenGL的3D绘图架构设计 ListView框架的设计 2.3 跨进程(IPC)架构设计 Android 的IPC幕后设计:BD(Binder Driver)驱动架构 以IBinder接口包装BD驱动的服务 包装IBinder接口的Proxy-Stub设计模式 Proxy和Stub类别的代码 设计Proxy和Stub类别的API 如何自动生成Proxy和Stub类别代码 IBinder & AIDL方法 方法(一):Implementing a Binder 方法(二):Using a Messenger 方法(三):Bound Services 2.4 Java与C/C++两层框架的设计 JNI(Java Native Interface)代码开发要点 JNI的数据型态(Data Type)转换规则 JNI的线程(Thread)模式:JNIENV类的设计 正向通信:Java函数调用本地C函数 反向通信:本地C函数调用Java函数 Android HAL架构设计 HAL(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的意义 理解runtime与HAL Stub 撰写HAL Stub代码 Stub调用Linux Kernel的方法 2.5 核心服务的框架设计 认识核心服务(Core Service) 核心服务都是在开机过程中,由Android的INIT进程启动的 包括Android Service和 Native Service两种 以Java语言撰写的,就称为Android Service 以C++撰写的,就称为Native Service 亲自撰写一个核心服务 撰写一个C++类别 继承BBinder基类,继承得来IBinder界面 提供接口给Java层(透过JNI)调用 2.6 JUnit测试框架的设计 Android的测试工具,都是基于JUnit测试框架的 JUnit框架也是由许多EIT造形所组成;其TestCase基类是<E&I> 从基类衍生出各子类,如ServiceTestCase就是扩充的<E&I>;其内涵的setUP()和tearDown()函数就是<I> 可撰写<T>(即Test case)代码,来启动TDD机制 可使用TestSuite基类来管理一群相关的<T>(即Test case) Part-3: 梳理你的架构设计思想、方法和模式
3.1 复习设计概念与技艺
概念复习 说明框架的起源、分层与其「无用之用」效果 阐述应用框架魅力的泉源:控制反转(IoC, Inversion of Control)机制 深入认识控制反转机制 主控者是框架,而不是应用程序 现代应用框架:采取广义IoC观念 框架的重要功能:提供默认行为(Default Behavior) 技艺复习 抽象(无之)与衍生(有之) 打造框架:细腻的抽象步骤 基本步骤: 细腻的手艺(一):数据抽象 细腻的手艺(二):函数抽象 细腻的手艺(三):将抽象类别转为接口 善用类的继承(Inheritance)机制 设计基类的抽象函数 抽象是手段,组合是目的 UML复习 UML的3种基本图表:类图、顺序图和用例图 以UML表达设计模式和框架 EIT造形的两种表达:UML图和代码 3.2 架构设计的需求分析方法 基本设计技能:把轮胎拔掉 伟大的雕刻师罗丹( Musée Rodin)说:”把不必要的部分去掉” 买主需求:想想为什么(why)汽车架构师会决定把轮胎拔掉呢? 其背后的理由是:买主来了,才知道买主对轮胎的偏好或特殊需求。只有等到买主决定和挑选了轮胎之后,才能将轮胎装配上去。 探索买主需求 为什么把轮胎拔掉呢? 为什么火锅店的桌子要挖洞呢? 为什么餐厅要分开<食谱>与<点菜单>呢? 3.3 接口设计模式 什么是接口(Interface) 在OOP里,将接口定义为一种特殊的类别(Class) 在Java里,将”纯粹抽象类别”称为接口(Interface) EIT造形的接口表示为<I> <I>可以合并到<E>里 谁控制<I>? <E>成为控制点 引擎<E>à<I>à驱动轮胎<T> 如何控制API ? UI与API 被动型API与主动型API API与商业模式 API决定控制权&金流 没钱就改版,改版就有钱 以HAL为例,说明API = 话语权 谁拥用接口的制定权,谁就掌握控制点,就能获得较大的话语权 从API看控制力量的强弱等级 把控制力传播出去 Part-4: 亲自<敏捷+架构>、并迭代出代码
4.1 情境范例:”手机访问TV/STB” 愿景:多屏互动、幸福家庭的实践 亮点:许多智能设备大量进入家庭,在家里的Android TV建立一朵私密云,来整合窗外多个云平台和手机移动终端,变得流行起来。 情境:手机远距访问TV,透过TV打开家中的壁灯开关 架构:基于<手机+TV>的大小机相联、大小屏幕互动的新架构 设计:设计TV里的框架<E&I>、撰写插件<T> 技术: 在外的家庭成员透过手机浏览器(Browser)上网访问家庭云,您可以在家庭云里,安装一个i-Jetty网页容器(Web Container) 此时,I-Jetty里的HttpServlet就是另一个<E>,而它的doGet()等函数就是<I> 您写的servlet代码就是I-Jetty的<T>,它接受手机的访问 4.2 实际开发:依循敏捷、落实为代码
<架构设计>阶段的敏捷迭代 Step-0. 准备测试计划 订定此阶段的测试方案(Test Case) 以Android手机Browser为测试方案的执行软件 Step-1. 设计敏捷过程的起点架构:Simple Solution 通信协议:手机与TV采HTTP通信 软件接口:TV端的EIT造形与手机端Browser对接 设计:以UML表达EIT造形 代码:赚写I-Jetty的Servlet来实践EIT造形 Step-2. 启动TDD机制、进行迭代 从手机来实机检测TV里的EIT造形的接口代码 依循TDD的反馈,迭代Step-1和Step-2的活动 <代码开发>阶段的敏捷迭代 Step-3. 准备测试计划 订定此阶段的测试方案:基于用户需求(Requirements) 以Android手机Browser为测试方案的执行软件 Step-4. 以上阶段Step-2产出的EIT造形为起点架构 Step-5. 依循测试方案,展开细节设计和代码开发 撰写Android App代码:基于Android应用框架 I-Jetty的<T>调用Android的App App透过JNI调用Android的Zigbee驱动代码 Zigbee驱动透过Dongle发信号给壁灯开关 Step-6. 启动TDD机制、进行迭代 从手机来实机检测TV里的有关代码 依循TDD的反馈,迭代Step-5和Step-6的活动,直到完成 4.3 继续敏捷迭代、开发新功能
新功能1:手机控制TV里的Camera拍照片 TV/STB内的i-Jetty含有servlet代码,让手机可以远距来访问它 TV/STB则内含Camera驱动,能控制摄像头硬件 运用EIT造形和敏捷迭代,开发软件来整合家外的手机与TV/STB上的摄像头硬件,让家庭成员随时从手机来打开TV/STB的摄像头,拍了照片送回到手机上呈现出来 展开敏捷过程,直到完成 新功能2:手机控制TV将照片送上云端(Cloud) TV/STB将Camera拍摄的照片送上云端:例如Google的GAE等 基于WiFi通信协议 展开敏捷过程,直到完成 Part-5: 架构设计应用:支持跨平台
5.1 三个架构设计策略 三个实施策略: 策略-1:把它”EIT(设计)”了 策略-2:挟天子以令诸侯 策略-3:建立中间件(middleware) 5.2 跨芯片(小)平台:采取<策略-1>
情境A:先有别人的(小)平台,然后才建立我的平台 小平台是指别人的平台,该平台的变化决定于别人 为了跨平台,就不宜直接使用别人的平台 您设计<E&I>,而且设计<T>来包容别人平台的变化,这就称为:把它”EIT(设计)”了。 情境B:先建立我的平台,然后才让别人来扩充(Extend) 这反过来,让别人设计插件<T>来扩充(extend)您的<E&I> 别人为了保护他自己,也会将插件分成两部分:<壁虎尾巴>与<壁虎身体> 万一您的<E&I>有变化时,这只壁虎(插件)便能弃尾求生,让<壁虎身体>跨您的<E&I> 5.3 Android版本(大)平台:采取<策略-2> Android升级和版本变更频繁,终端必须随之而更新 Android是一个多层级<E&I>结构,各层都是由Google所开发,Google是强龙,位居天子角色,其设计<I>来控制您的插件<T> 您可以拿EIT造形搭配Proxy-Stub设计模式,规划Stub类别(曹操类),制定自己的<I>,让<T>脱离Android的<E&I>所牵制;实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效果 5.4 跨自己的平台(建立中间件):采取<策略-3> 随着您的公司业务成长,您的平台版本变更频繁;如何包容自己平台的变化呢? 您可以规划一个上层平台<E&I>来吸纳自己平台的变化 此平台又称为中间件,其提供稳定的<I>(又称API),也保护自己平台的变动自由度,实现”没钱就改版,改版就有钱”的效果 中间件还能提供您的专有API,来凸显自己平台的独特性 Part-6: 架构设计的成功案例分享
6.1 案例:重构PhoneGap的架构和代码 议题:PhoneGap目前只搭配HTML5的Web App 如何重构PhoneGap的架构和代码 让PhoneGap也能搭配一般的Native App 现况:目前PhoneGap的架构设计 HTML5 & PhoneGap可以让UI更容易跨平台 其依赖Browser和PhoneGap的插件<T>来吸收平台的差异化 如果插件很多时,PhoneGap里的PluginManager负责管理之 UI事件是从WebView传送到PhoneGap的插件<T> 目标 即使不采用HTML5,也能使用PhoneGap来管里插件 一旦不使用HTML5,PhoneGap就不再搭配WebView 于是,PhoneGap转而搭配一般的View,如Button等 UI事件(Event)改从一般的传送到PhoneGap的插件<T> 收获 如何拦截App的启动事件(onCreate事件)和UI事件 以EIT造形加快理解PhoneGap框架的结构 深刻领悟<I>的设计要领:如IPlugin接口设计 熟悉从<重构设计>到<重构代码>的过程 6.2 重构的设计思考 重构范围内共有3个EIT造形的美妙组合 第1个造形:{ Activity-DroidGap } 第2个造形:{ WebView-CodavaWebView } 第3个造形:{ PluginManager-Plugin-<T>} 熟悉从<重构设计>到<重构代码>的过程 因为不再搭配WebView,所以前两个EIT造形都必须重构 第3个造形最复杂 上上策是:不重构第3个造形,其内涵和接口代码都保持不变 成功地让第3个造形跨到重构的新平台(即前两个造形) 6.3 案例的成功关键和启示 关键:在于上述的设计思考 洞悉:心怀EIT造形去观察架构 技巧:从<I>观察重构的变动震幅,找出上上之策 启示:优越架构,带来易于重构的机会,创造了系统未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