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9:05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6 10:25
要用生宣。生宣具有吸水性能强的特点,可以将多余的颜色吸走。
工笔画的绢上表现技法
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这种结构严谨,具有装饰意味的着色绘画样式,是中国绘画最早的风格和形态之一。历代画家辛勤的耕耘,逐步形成并完善了渗透着民族文化意蕴的绘画形式和完整技法。在当下,工笔画出现了许多特殊技法。笔者在创作中,向岩彩画、水彩画、版画等画种吸取营养,丰富了工笔画的表现力。笔者据自己的实践,谈谈对绢上作画的感受并对一些技法进行探讨。
一、绢的性能
绢是一种传统的绘画材料,中国画家已使用了两千多年。因其质地光泽细润,很适合画工细严整的工笔画,自古至今一直在使用。
绢为纯丝制成,呈平纹,分圆丝、扁丝两种,又有生绢和熟绢之分。圆丝绢又称“原丝绢”,在古代绘画作品中常见,但古绢比之当前用绢稍粗。圆丝绢因未加锤砸而保持原来丝的形状,故丝与丝之间略有空隙,虽然上过胶矾水仍易漏矾,所以目前生产较少,使用者也不多,一般只在临摹古画时使用。但圆丝绢易漏矾的特点为目前有些工笔画家利用,画出别具特色的工笔画来。扁丝绢是在绢制成后加以人工锤砸,使绢丝呈扁形,以减少绢丝与绢丝之间的空隙,使绢更加细润紧密,上胶矾水后不易漏矾。目前美术用品商店出售的多为此类。扁丝绢有白色、浅仿古、深仿古三种颜色。
生绢指未上过胶矾水的绢(包括扁丝和圆丝),其渗化性能强,效果接近生宣、皮纸等。这种绢上刷上一层胶矾水后就成为熟绢。熟绢上色后不会渗开,适合工笔画细线勾勒、多层渲染等技法的发挥,尤其适宜于表现虚幻和朦胧的效果。绢是适合画淡彩法的,画浓淡相间法亦佳。既选用绢做材料,就要发挥绢细润有光泽、透明性强的特点,如覆盖大面积厚重颜料,掩盖绢的光泽,就失去使用绢的意义了。
用绢做版面材料,一定要将绢裱在画板上,裱时注意抻平绢的横竖纹,因绢丝极易歪斜,尤其是画人物画,如果绢丝歪斜,画完后再正式托裱时人物的面部身姿会受影响而无法补救。
二、绢后作画
传统工笔画主要是在绢的正面上著色,十分讲究艺术流程---即绘制过程中的勾勒、填彩的先后顺序。又根据颜色的质地分为白描墨染、淡彩着染和重彩着染。染色的步骤一般是先用浓淡墨勾好稿子,然后由浅到深的分染、罩染、提染。整个程序全部结束后,有时在背面进行局部衬色。同时,也十分讲究选择合适的手法,才能使色彩表现得润泽、艳丽,使绢与笔法、造型、色彩之间的关系都符合艺术表现的要求,并表达出创作者的笔墨情趣及审美取向。经过多年的探索,笔者找到符合自己创作的一些技法,具体做法是:在作品完成百分之八十时开始背染,这样,能充分发挥绢的透明性。背染时,首先将正面所染之象,平涂一种所需要的颜色,颜色宜淡薄。然后按传统方法分染,分染打底至有立体感、空间感,远近层次分明为止,较正面遍数要少。待打底完毕后,罩染一至二遍。开始颜色不能太厚,如不够理想,可再罩染,直到理想为止。背染程序既保持了作品的空灵和生动,又使画面避免了脏腻的毛病。这种手法不仅增强了正面颜色的厚重感,起到了薄中见厚的作用,还可补充正面某种色度的不足,加深或提亮色的效果,纠正和消除正面颜色因把握不当所造成的欠缺。如浅色的花,若在背后用白色染,就会显得更加明亮厚重。深色的花,则据色相的差异,染以不同的深色。倘若要使颜色的明度减弱,就在背后衬以适当的深色,来达到理想的效果。笔者创作的《白玉兰》、《玉雪香》中的白色花,绢后都是用白色染。为迎接回归祖国而作的《归》,主体物象的和平鸽亦用白色染,大红色的牡丹花用曙红、朱膘、朱砂色来染和罩,从正面来看,染出的花鸟比较含蓄。其次,为了丰富画面的层次,强调层次的先后,虚景留在绢后写。双勾法和没骨法相结合,第一层同正面,用双勾法,先勾线,线的浓淡较正面浅,而后分染、罩色,第二层用没骨法画。这样既有双勾法的实在,又有没骨法的虚淡,加强了虚实对比,层次拉开了,画面也有了深远、空灵的感觉。同时大面积的底色也从绢后染,从正面看既均匀又透明。绢后染完成后,将绢翻过来,画面向上托于板上,并用清水或色水洗刷,以此统一色调或补救某些不协调的部分,模糊了在染色过程中所出现的细微笔痕,干后进行重点刻划,细心调整,直到满意为止,最后题款押章。其三,在托纸上作画,这也是处理虚实关系的极好办法。拙作《玉兰系列》之七、八及《山情》,主体物象都在绢的正反面写好,背景在托纸上作,主要采用揉纸、拓印、喷涂、撒盐、洗涤剂冲化等法,所用材料为高丽纸、罗纹宣、皮纸等。一幅作品经过正面的敷色、背衬、背写的交替反复,并结合在托纸上作画,装裱时托在一起,利用绢的透明性,隐约显现出花鸟后的背景,前实后虚,别有一番情趣。由此可以看出,这种以虚映实,以实显虚,虚实相生的处理手法既扩展了画面意境,又对主题起到了极好的帮衬和烘托作用。
三、多重画法的运用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富有创新能力的画家都是受惠前人较多的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猛,日新月异,进而引发了材料*。传统的画家连想都没敢想的新工具、新材料被广泛运用,必然会产生新效果。化学工业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合成颜料,除原有的传统颜料外,水粉、水彩、丙烯、新岩彩等,都可直接使用于中国画。当代的金鸿钧就在绢上做过很有意义的尝试,潘絜兹常用水彩纸作工笔画,也很有特色,李魁正在画中参以“点彩”则是将油画中的笔法运用到中国画中,这些艺术家的努力使工笔画丰富了其内涵与外缘,发展了中国画的传统,使中国画在新的历史时期越加显得活力四射。
笔者认为色彩在工笔画中依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工笔画在色彩上的固有程式不能成为束缚工笔画的框框。色彩在画面上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情和情趣、是否有独创性和独特的魅力,取决于色彩是否贴切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和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
每年冬天,成群结队的天鹅来到山东荣成 天鹅湖越冬。伴随着由远而近的叫声,人们看到蓝天白云之间,三五成群的白天鹅,滑翔一阵后翩翩而降。在百余米高度时,它们傲然盘旋,然后流星般地滑向水面,冲起的水花像盛开的莲花,身后留下长长的水迹。 对于这样一种富有诗意、色彩丰富而细腻的画面,传统工笔画应该是有特别丰富的色彩表现。但笔者不想局限于传统的色彩表现形式,也不想只在工笔画这一画种中吸取营养,笔者决定将多年研究岩彩画的心得用于这幅作品的色彩表现上。将水粉、矿物色、结晶色等用于工笔画中,力求使色彩的表现在工笔画中显示出更大的魅力。笔者作画如下:首先采用岩彩画的方法把蓝天、白云、大海、芦苇等背景画好------这里要强调的一点就是画面色彩的设置和每个形体的位置、明暗都要在做底子时做到胸有成竹,在做底子时也要讲究用笔,这种用笔要达到的效果是厚薄多变,不要平涂。沥粉和胶的比例调配的恰当,还会在撞水过程中使部分水色渗透到粉色中,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效果。其次是把绢裱在已做好的背景上,利用绢的透明性,隐约显现出花鸟后的背景,前实后虚别有一番情趣。第三是在绢上描绘主体物象(前景),画面的质地、线条、笔触、施色厚薄、制作程序和肌理方法所形成的综合效果,既闪现在画面的表层组织之上,又渗透到造型的意象之中。由此可以看出,这种以虚映实,以实显虚,虚实相生的处理手法既扩展了画面意境,又对主题起到了极好的帮衬作用。
工笔画配色表
1、草绿:约70%花青+30%藤黄调配而成,画工笔花卉的叶子最常用的色彩之一。
2、汁绿:约80%藤黄+15%花青+5%朱磦调和成的嫩绿色,常用来作为反叶的底色和嫩叶的底色。
3、老绿:草绿中微加墨或微加点胭脂,常用来罩染处于暗部的叶子色彩,薄薄的老绿也可用来渲染反叶。
4、檀香色:约70%藤黄+20%朱磦+10%三绿调配而成,加大量水以后常用来刷背景,也可作为嫩芽和托叶的底色。
5、米黄:约70%藤黄+30%赭石,主要用来刷背景,在重彩画的绘制中打一层米黄底色容易取得色彩和谐。
6、三绿:石绿+白色而得,白色加的越多则就变成四绿、五绿等。三青、四青等色彩也是同理。
7、老赭:朱磦+墨调和而成,接近熟褐色。常用来提染枝干或提染叶面被虫咬蚀的部分。
8、胭脂水:胭脂色+大量水调和而成。主要用来复勒线条,曙红水、花青水等说法同理
doulv=豆绿色(三绿+藤黄+少许酞青蓝)
mohong=墨红色(曙红+稍许墨)
zhelv=赭绿色(赭石+草绿)
gutong=古铜色(朱磦+墨+少许藤黄+少许曙红)
lv=汁绿色(草绿+藤黄+少许朱磦)
huilv=灰绿色(三绿+少许墨)
yallv=芽绿色(汁绿+藤黄)
mihuang=米*(藤黄+朱磦+少许墨)
juhuang=桔*(藤黄+朱磦)
moqing=墨青色(花青+墨)
zangqing=藏青蓝(酞青蓝+墨+少许石青)
jianghong=绛红色(胭脂+朱磦+少许墨)
zise=紫色(曙红+少许酞青蓝)
molv=墨绿色(草绿+少许墨)
laolv=老绿色(草绿+少许胭脂)
cuilv=翠绿色(酞青蓝+藤黄+少许翡翠绿)
hese=褐色(赭石+墨)
tanxiang=檀香色(藤黄+朱磦+少许三绿)
lanhui=蓝灰色(花青+白粉+少许三青)
dousha=豆沙色(胭脂+朱磦+少许花青)
tuhong=土红色(朱磦+少许胭脂)
qinglv=青绿色(草绿+少许酞青蓝)
silv=四绿色(三绿+白色)
yanshui=胭脂水(胭脂+大量水)
qinghui=青灰色(花青+少许墨+白色)
lanse=蓝色(酞青蓝+三青)
zhuhong=朱红色(朱磦+曙红)
ziqing=紫青色(胭脂+少许酞青蓝)
fenhuang=粉*(藤黄+白色)
honghe=红褐色(墨+胭脂+少许朱磦)
染法
1、分染:工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笔蘸色,另一支笔蘸水,将色彩拖染开去,形成色彩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
2、统染:在绘制工笔的过程中,根据画面明暗处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几片叶子、几片花瓣统一渲染,强调整体的明暗与色彩关系,称为统染。
3、罩染:在已经着色的画面上重新罩上一层色彩并局部渲染。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时用某种色小面积、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画面称为提染。
5、烘染:在所描绘的物体周围淡淡的渲染底色用来衬托或掩映物体。
6、点染:用接近写意的笔法,一笔蘸上深浅不同的色彩在画面上连点带染,取灵动之意。处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时候时常用到此法。
7、斡染:将一块色彩向四周染开。画仕女脸颊的红晕时即是采用此法,工笔牡丹的绘制中也会用到。
8、醒染:在罩色过后色彩略显发闷的画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画面醒目。
9、接染:方法是分碟调出二至三种图案色,各色厚薄相同,多为同类色或类似色,分几枝笔将各色铺于纸上,迅速以偏干的清水笔将各色接起刷匀。或将两个在一个范围的颜色用清水衔接起来,产生自然过渡的效果。先竖后横,迅速准确,使之不露笔痕,色晕匀和。工艺绘画图案亦用此法。
技法
皴擦:绘画里常遇到土、石、树桩等物类,用笔中常以皴增强质地和厚重感,亦是线的补充,较讲究用笔。一般要求自然而顺势,不故作姿态。擦,更加隐笔。一般只是丰富皴的技法,有时亦起修改皴的败笔的作用。
染法:有许多种,一般有平涂、分染、罩染等,平涂多在做色底及画面局部平涂颜色时用,不宜见笔痕。分染是分出物体结构的染法,有高染与低染两种。染在物中间凸起部位并造成一点立体意味的是高染。罩染是在已分染过色墨的部分罩上某种颜色,这样能产生厚重而沉着的色彩变化。烘托一般是在物之外洪染出一部分色墨,以便加强主物的塑造,实际上有染扩大的意味。月、云、雪边多用。
点:在绘画中点的用途极广,视所打处可为花草野卉、可为苔点、也可不计何物仅为画面的装饰用。点是小点,是扩大了的点,嘶法在画作中常用。用点时一般求用笔的一致统一。
撞水撞粉:些画法灵活多变,有色粉相撞法,亦有色粉水撞法,也有互用者。一般是以含水量大的笔画出对象的形、结构,再以色、墨、粉相撞生趣,因水化不溶而发生变化,活泼生动。
褪色法:以层层积色方式,一层层上色时退出一部分,设色越多层次越多,画花鸟及草类杂物中常用。
分染:除单独使用,还常用于为罩染打底色,为平涂开醒。方法是用两支笔,一支蘸色,一支蘸清水,先用色笔从最深部位开始染起,接着用水笔轻刷使颜色逐步向外晕开,使其越越淡,不留痕迹。
罩染:罩染时,不能急于求成,要薄薄地罩,一遍不足,可以再罩,笔上含色要饱,用笔直要轻,不可来回涂抹,以免把底色搅起。
统染:笔上含色要饱,用笔要轻,防止把分染的效果破坏掉。
碰染:有两种不同颜色,从叶子或是花瓣的两端同时染色。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6 10:25
绢不应该裱在板子上着色的,熟宣这样做可以。但绢本着色应该绷框,量好画心的尺寸,然后到装裱店做好相应的框子,把绢打湿后紧绷在框子上,这是个力气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