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长沙会战 算是 打胜了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3:25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7 10:30

前三次会战,我方大捷。依据岳麓地势,排炮兵众多,打得小日本抱头鼠窜。薛岳因此得美国奖章,老蒋得贷款若干,号称珍珠岛战役后太平洋战区的首次大捷。第四次长沙会战,小日本从岳麓山后背来袭,不敌,未守城成功,失陷。

据传第四次是因为 电报被日本破译,所以撤退, 总体上中*队是劣势,
消灭日本军队 才是目的,因为当时中国战场,日本主力在太平洋战场,
日本希望占领中国,在东三省 建立伪满洲 和工业基地,和欧洲抗衡,日本叫嚣三月灭亡中国。

在当时,以长沙为中心防御,盯住主力, 外围部队佯装撤退诱敌深入, 奇兵断敌归路,
日军被内外夹击, 攻长沙不下,为避免全歼,后撤退, (中*队追击)

第四次据说是电报 被日本破译, 中国 外围 一部分 主力部队反被包围,

外围 军队没有, 长沙自然就守不住了。 (最终目的不是守住长沙, 而是要消耗日本,杀尽扶桑倭寇)日本损失惨重

当时 日本进入中国后一路都是顺风水没有遭遇什么抵抗, 包括东北三省在内的沦陷。 所以对一路行进到长沙没有怀疑, 实际上中*队已经张好了口袋。

而中国当时是处在一种国破家亡的状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7 10:31

前三次会战,我方大捷。依据岳麓地势,排炮兵众多,打得小日本抱头鼠窜。薛岳因此得美国奖章,老蒋得贷款若干,号称珍珠岛战役后太平洋战区的首次大捷。第四次长沙会战,小日本从岳麓山后背来袭,不敌,未守城成功,失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7 10:31

可惜长沙被烧了。。蒋还找替罪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7 10:32

  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期间,中*队曾与侵华日军在湖南长沙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史称为“长沙会战”,或称“长沙保卫战”。
  会战概述
  前两次长沙保卫战,双方都自称获得了胜利。从战术上看,双方并未分出胜败,中*长沙会战队的损失更大;但从战略上,阻止了日军的战略目的,可以认为是抗战中的胜利。第三次长沙保卫战则是一场典型的胜仗。
  中国特别重视长沙地区的防御,由第9战区(后分设第6、第9两个战区)集重兵与日军在战在线对峙。在1939年到1942年间,日军先后三次大规模进攻长沙,中*队与之展开殊死搏斗,终将日军击退。
  1939年(中华*二十八年)9月至1942年1月,中*队与侵华日军在湖南长沙地区进行的三次会战。
  [编辑本段]战前形势
  日本改变侵华战略
  1938年10月,日军侵占广州、武汉后,由于战线过长,兵力不足;人力、物力消耗巨大,财政经济陷入困境长沙会战;日本国内反战厌战情绪开始滋长,统治阶级内部因“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和对外*的分歧而争吵不休;更由于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使其称霸世界的战略受到极大影响,处处呈现被动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侵略者*调整其侵华方针。
  在*上,放弃过去“不以国民*为对手”的立场,转而对国民*采取以*诱降为主,以军事打击为辅的策略。在军事上,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重点巩固已有占领区。在经济上,加紧经济掠夺,力图“以战养战”。
  在改变了侵华方针后,其军事战略也做了相应调整。第一,放弃速战速决战略,准备长期作战。第二,明确规定军事行动要服务于政略和谋略工作。第三,为减少消耗而*战争规模和强度。在作战范围上,“如无重大必要不企图扩大占领地区”,“力戒扩大缺乏准备的战线”;在兵力上“为准备今后国际形势的转变,要在各方面减少驻屯兵力及兵力的消耗”;在作战形式上“进行小接触”,只是在“敌人集中兵力来攻击时,及时予以反击,消耗其战斗力”。第四,把军事打击的重心移向对付其后方的抗日游击战。
  为尽早结束战争,日军于1939年9月至1940年夏在正面战场上相继发动了对长沙、桂南和宜昌的作战,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日本再次部分调整了对华战略。其总体构想是:确保和稳定占领区,使之成为“大东亚战争”的总兵站基地,对国民*继续施加军事压力,削弱其抗战力量,并以政略和谋略相结合,摧毁其继续抗战的企图,然后利用“大东亚战争”的成果,促使国民*屈服,实现侵略意图。
  正是在上述军事战略方针的指导下,第9战区先后与日军第11军进行了第一、第二和第三次长沙会战。
  [编辑本段]一次会战
  长沙会战1939年(*二十八年)9月至10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9战区部队在以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接壤地区对日军进行的防御战役。
  日军第11军为打击中*队的抗战意志,消灭中国第9战区部队,集中第6、第33、第101、第106师团及3个旅团约10万兵力,在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下,采取奔袭攻击的方针,发动了“湘赣会战”,进攻长沙。为打破日军战略企图,中国第9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
  16个军30多个师约40万人的兵力,采取逐次抵抗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在长沙附近消灭进攻的日军。此次会战,主要在赣北、湘北、鄂南三个方向作战。
  在赣北方面:9月14日,日军第106师团由赣北奉新向会埠的中国守军第19集团军第60军发起进攻;以第101师团一部向高安中*队第32军与第58军进行牵制性攻击。中国守军未抵抗住日军的进攻,阵地被突破,第60军和第58军分别向宜丰、凌江口等地转移;第32军转移至锦江右岸之灰埠、袁浦之线。18日,日军攻占上富、村前街、斜桥等,并向高安猛攻。19日,守军经激战后放弃高安,退守石鼓岭和石脑圩西南高地,阻日军西犯。21日,第32军向高安*,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战;22日,克复高安、高城,进占马形山、赵家山之线。第74军进占斜桥、南山何。日军第101师团由高安向东北方向及五桥何退却。第106师团主力由奉新向西进犯,突破守军第183师和第15师阵地,24日,占领横街、甘坊,并继续西进。25日,中*队调集几个师兵力向甘坊一带之日军反击,与其展开激战。至10月3日,日军进至大墩街、石街。中*队进驻甘坊、横街,切断了西进日军的退路。6日,中*队第1集团军和第30集团军奉命围攻日军,战至9日,进占沙窝里、九仙汤、上富、冶城等地,并乘胜追击,先后克复罗坊、会埠三都、修水。日军退回武宁、靖安、奉新。
  长沙会战
  在湘北方面:9月18日,日军主力第6师团及奈良支队强渡新墙河,向新墙河北岸守军第15集团军第52军发起进攻。守军顽强抵抗5昼夜,于22日晚,*退至河南岸。23日拂晓,日军在猛烈炮火支援下,强渡新墙河南进;上村支队在汨罗江口附近营田登陆,对第15集团军形成夹击之势;第33师团由麦市南下,企图消灭湘北中*队。第15集团军依据新墙河、汨罗江阵地抗击日军,予日军以重创后,于24日撤至汨罗江南岸。26日,国民*军事委员会电令第9战区在长沙附近与日军主力决战。各军遵令随即进占阵地,侧击、伏击日军。27日,日军分路南进,至30日,日军主力进至捞刀河北岸,直扑长沙以北永安市、金井、上杉市、青山市、桥头驿等地。日军由于孤军深入,中途遭到中*队的阻击、伏击,*停止进攻。
  在鄂南方面:9月22日,日军第33师团向第15集团军第79军发起攻击,23日,进占麦市、桃树港,继向汨罗江上游进犯。中*队第27集团军和第15集团军第79军在麦市附近与日军展开激战,歼其甚多。至29日,日军攻占南楼岭、平江,进抵朱溪厂、龙门厂、长寿街。中*队第20军、第79军各一部在献钟、南楼岭、桃树港一带夹攻日军,主力向朱溪厂、龙门厂之日军追击。10月1日,第20军收复龙门厂后,向长寿街之日军侧击,第79军克复桃树港、麦市、献钟、嘉义。3日,日军第33师团主力与第13师团奈良支队会师于三眼桥,东趋渣津攻修水;4日,与第27集团军及第79军发生激战后,分别向南江桥、麦市、通城方向退却。第15集团军尾随日军追击,先后收复安定桥、长乐街、新市、泪罗等地。5日,日军全线撤退,上村支队遭到第54军新编第23师袭击后,由营田登船从洞庭湖上逃回岳阳;至9日,第6师团退向新墙河;第33师团撤回通城;奈良支队退回通城。中*队在全线追击中,收复了平江、南江桥等城镇。13日,会战结束。
  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初,日军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畿指挥四个师团、两个支队和航空兵、海军各一部,约12万人,进占岳阳、临湘一带,企图击溃第九战区主力于湘北地区。
  日军为打击中国第9战区主力,摧毁中*民的抗战意志,第11军在湘北岳阳以南地区集结了第3、第4、第6、第 40师团和4个旅团,配有战车第13联队,野重炮第14联队,野战重炮第15联队第1大队及部分工兵、空军、海军部队,计有步兵45个大队,炮兵26 个大队,总兵力达12万余人;并配有军舰20余艘,汽艇200余只,飞机100余架。在司令官阿南惟畿指挥下,采取将主力并列于狭窄正面上,以纵深突破的战略,向长沙进犯。
  为了阻击日军南犯,国民*军事委员会令第3、第5、第6战区对当面之日军发动攻势,以牵制日军兵力调动,第9战区对日军实施袭击,使其不能集中兵力,然后借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三线阵地,引诱日军主力深入至长沙东北地区围歼。第9战区参加会战的部队共计40个师,50余万人,由司令长官薛岳指挥。
  9 月7日,日军第6师团向湘北大云山守军游击根据地发动扫荡,以掩护其第3、第4、第40师团在新墙河右岸集结。中*队第4军进行抗击后撤守。
  10日,第 58军增援大云山,收复该地区;
  13日,与日军第40师团在甘田地区遭遇发生激战,至17日,日军主力于新墙河北岸展开,完成了对湘北攻击的部署。
  18日拂晓,日军第4师团沿粤汉路向长沙前进;第14混成旅团向洞庭湖南岸进出;第3、第6、第40师团由港口至新墙市一线强渡新墙河,迅速突破守军正面防线,续向南进,中*队凭借新墙河英勇阻击后,向右翼山地转移。
  19日,日军抵达汨罗北江岸地区。
  为阻止日军向长沙推进,第9战区电令第 37、第99军坚守汨罗江南岸,阻击日军;第20军协同第58、第4军于19日拂晓向日军侧击;第26军由金井向捞刀河以北急进;第74军向浏阳河附近急进;准备于长沙以北三姐桥、金井之线实施反击。此时日军破译了第9战区作战命令的电报,决定放弃原作战计划,命令各师团向东挺进,于捞刀河以北地区围歼从东面侧击日军的中*队。
  24日,日军强渡汨罗江,企图围歼右翼守军。
  21日至23日,第58军在洪桥,第20军在关王桥,第4军在洪源洞以南,与日军展开激战,第37军和第10军与日军第4、第3师团激战于神鼎山、密岩山、班召庙一带;第2军与日军第6、第40师团各一部激战于瓮江、蒲塘地区。突破了第 37军阵地。第37军*向安沙地区撤退。第26军被日军包围于蒲塘地区。该军于25日夜,奉命向更鼓台、石湾方向突围;
  24日晨前来增援第10军,遭日军攻击,苦战至午,陷于混乱,26日,*突围转移至石鼓牛及天雷山之线。第74军从江西赶来增援,在春华山、永安市附近地区与日军遭遇,展开激战,又遭日机袭击,损失甚重,*向南撤退。日军第4师团于26日渡过捞刀河。
  27日下午该师团一部渡过浏阳河,并于傍晚从长沙城东南角冲入市内,28日占领长沙。
  29日,日军第3师团攻抵株洲附近。
  中国第9战区已于27日奉最高统帅部电会,转移攻势,从各方调集增援部队陆续赶至战场投入战斗,将日军包围于捞刀河、浏阳河之间。与此同时,第3、第5、第6战区部队分别向当面之日军发动了攻势。长沙被围之日军与后方联络线已被切断,补给十分困难,遂于10月1日傍晚向北撤退。
  2日,国民*军事委员会命令筇9战区部队追击;第79军向长乐街、新市方向跟踪追击,第58军、第72军向关王桥、杨林街,方向追击;第4、第20、第99军主力在马鞍铺、青山市、金井一带截击日军;第26、第74军和暂编第2军清扫浏阳河、捞刀河间战场。
  5日,中国截击部队在汨罗江以南地区与日军展开激战,迫使其北渡汨水向新墙河以北退却。
  6日,追击部队渡过汨罗江;
  8日,越新墙河,继续向日军攻击。
  11日,中*队恢复了原阵地,与日军对峙于新墙河,会战结束。
  [编辑本段]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8日日本发起太平洋战争后,日军决定再次发动对长江以南中*队的进攻,从而牵制中*队转用广东方向,阻止中*队援助英军保卫。1941年12月23日,日军再次强渡新墙河展开进攻。
  中国在前两次长沙会战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进行防御作战。日军屡攻长沙不下,周围中*队又不断压缩包围圈。日军弹药将尽而补给线已被切断,只能空投补给,于是*退却。中*队合围部队立即转为向敌阻击、截击、尾击作战,穷追不舍,在多处予敌重大打击,扩大战果,敌狼狈逃串,至1942年1月15日,中日两军恢复战前态势。中*队获得长沙数次会战以来首次全面胜利。此役,日军遭重创,被毙伤5万余人。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美英等*队于太平洋接连失利形势下,“长沙会战”引起强烈的国际反响,获得英国、美国等国*和*给予积极赞扬和评价。
  1944年中,日军发起打通中国*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在此战第二阶段的长衡会战中,由于中*队疏于防范、战法老套,长沙终于在6月间被日军占领。
  长沙会战、1937年12月中国首都南京失守后,日军气焰极为嚣张,企图沿长江而下乘胜追击一举击溃中国*军队主力,然而,中国第5战区在李宗仁将军坚定有力的指挥下,与日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徐州会战,华北战场的形势和徐州地区中国守军的有力坚决的抗击,却暂时转移了日军视线,转而企图打通津浦线(天津—浦口)并消灭中国第5战区主力。这次会战中国不仅取得了台儿庄大捷等伟大胜利,而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湖南是中国著名的谷仓,抗战时期,为国民*粮食、兵员及工业资源的重要供给基地。第9战区司令长官部设于省会长沙,中日军队在湘北新墙河一线隔河对峙。长沙是华中战略重镇,当粤汉铁路之要冲。武汉、南昌会战后,长沙的战略地位已经上升到特别突出的位置,成为屏障中国的战略大后方大西南的门户上战略要点。
  中国特别重视长沙地区的防御,由第9战区(后分设第6、第9两个战区)集重兵与日军
  在战线上对峙,为此,从1939年到1942年间,日军先后三次大规模进攻长沙,中*队与之展开殊死搏斗,是为三次长沙会战。
  1939年9月14日,第一次长沙会战(又称湘北会战,日方称湘赣会战)爆发。这也是欧洲大战爆发后日军对中国正面战场的第一次大攻势。
  从8月开始,日军第11集团军便调兵遣将,集中了步兵10万,陆军航空兵团约100架飞机及海军一部的强大兵力,企图集中打击第9战区主力,并在政略上实施日本*以打诱降的计划,企图挫败*军的抗日意志导致国民*屈服,从军事上配合推出汪伪政权。
  中国鉴于长沙的极端重要性,早就判断出日军必将进攻,为此确定了守卫湘北赣北的基本方针,向第9战区不断下达作战指示。9月上旬,第9战区判断日军进攻长沙即将开始,加紧部署,严整战备。
  但长沙地区的地势却不利防御作战,北部平坦无险可守。为此,总结了抗战以来会战失败的经验教训,改变以前层层设防,逐次防线地与日军进行阵地防御战的呆板挨打战术,转为只以部分部队坚守正面既设阵地,逐次予敌消耗,主动转移至敌之侧翼,继之以伏击、侧击、尾击等各种手段逐次消耗敌兵力,待敌进入预定决战区域,集中使用绝对优势兵力,将敌一举围歼。这成为此后几次长沙会战一成不变的战略指导思想。同时,认真吸取南昌会战教训,特别注意破坏一切可资日军利用的道路,包括铁路、公路甚至乡间小路,使日军机械化部队和重炮兵行动困难。
  9月14日,会战开始。日军采取其传统的“分进合击,正面突破、两翼包抄”的战术,分别从赣西、鄂南、湘北三个方向会攻长沙,湘北为主力。在会战中,鉴于长沙的极端重要性,进行了战役动员,中国官兵表现出了空前高涨的抗日意志,与日军进行了异常激烈的战斗。在中*队的顽强打击下,10月1日,日军放弃攻势*退却。10月15日后,逐步恢复原阵地。
  此役,日军集中10万兵力,劳师南征,未能达到歼灭第9战区主力的作战目的,相反,各路均遭到有力的阻击、侧击,部分日军陷于包围,损失惨重。日军承认“此次会战与南昌、襄东(即随枣会战)两次会战,颇有决战之势。在部分战场上,部分战况之激烈超过了诺门坎。”日军在会战前期,攻势行动艰苦,在会战后期,于中方反击下匆匆撤退,士气大受影响。此次会战,日军伤亡达2万余人。
  期间,1939年9月23日,日本陆军*为了统一侵华日军的指挥和对华政略战略,在南京设立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下辖华北方面军、第11(驻武汉地区)、13(驻京沪地区)、21(广州)集团军,解散原华中派遣军。
  第一次长沙会战后,第9战区仍与日军隔新墙河对峙于湘北地区。1941年后,日军酝酿发动第二次进攻。但因苏德战争爆发,日军积极准备对英美开战,无力投入更多机动兵力,*缩小规模,仅将目的定为予9战区中*队一次重大打击。
  第9战区总结第一次会战经验制定了反击作战计划。9月,日军发动进攻,强渡新墙河。由于9战区出现指挥失误,下达作战命令的无线电报竟被日军窃收并破译,使中*队陷入极大被动,虽多处与敌激战,但遭遇失败。月底,日军攻入长沙。但是,由于日军大本营正在积极准备发动太平洋战争,“要求作战尽快结束”,同时日军经连日作战,粮弹损耗很大,战线过长,后勤保障困难,决定10月1日开始撤退。中*队随即展开追击作战。10月5日,日军退回新墙河北岸,中*队恢复原阵地。
  这次作战,中*队由于指挥失误导致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但是,从战略上说,是中*队的胜利,日军并没有击溃9战区主力,自身却付出了2万余人伤亡代价,阵地完全恢复到战前状态,日军没有达到任何大的战略价值。而且,中国第6战区乘他处日军空虚,对宜昌之敌发动猛攻,日军死伤惨重,面临彻底覆灭危险,宜昌日本守军师长已写下遗书准备自杀,因另一部日军驰援才得以躲过灭顶之灾。宜昌作战也是1941年正面战场唯一一次主动发动的进攻战役,歼灭日军7000人。而这,正是第二次长沙会战造成的机会。
  1941年12月8日日本发起太平洋战争后,日军中国派遣军驻广州军进攻,日军驻武汉之集团军决定再次发动对长江以南中*队的进攻,从而牵制中*队转用广东方向,阻止中*队援助英军保卫。为此,武汉日军再次进攻长沙。1941年12月23日,日军强渡新墙河,会战开始。
  这次会战,中*队一改被动局面,取得战役胜利。中国在前两次长沙会战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展开防御作战。第9战区一线兵团依托各阵地逐次抵抗,给日军相当的损耗和迟滞。待敌深入长沙预定决战地区,中国长沙守军顽强坚守核心阵地,连续挫败日军进攻。同时,第二线反击兵团周密协同,对日军进行合围。日军屡攻长沙不下,周围中*队又不断压缩包围圈。日军弹药将尽而补给线已被切断,只能空投补给。日军见势不妙立即展开退却。我军合围部队立即转为向敌阻击、截击、尾击作战,穷追不舍,在多处予敌重大打击,扩大战果,敌狼狈逃串,至1942年1月15日,日军退过新墙河,恢复战前态势。中*队掌握了战役主动权,获得长沙数次会战以来首次全面胜利。
  长沙会战
  1939年9月~1942年1月,中*队与侵华日军在湖南长沙地区进行的三次会战。①第一次长沙会战。日军侵占武汉、南昌后,为巩固和扩大其占领区,企图歼灭中国第九战区主力于湘北、赣北地区。1939年9月 ,日军调集10万人 ,分路进占湘北岳阳东南地区、鄂南通城地区、赣北奉新、靖安地区。第九战区代理司令长官薛岳指挥16个军约20万人,将进占赣北鄂南之日军阻于献钟、修水地区。进至长沙东北金井、桥头驿一线的日军,遭守军抗击、民众袭扰,加之补给困难,*北撤,恢复战前态势。② 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年9月初,日军调集约12万人 ,进占岳阳、临湘一带,企图击溃第九战区主力于湘北地区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17万人利用湘北有利地形,采取逐次阻击 ,诱敌至长沙附近捞刀河两岸地区予以围歼的方针 ,将突入长沙市区和进至株洲之敌全部歼灭并乘胜反击。日军*北撤 ,退回新墙河以北地区。③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中旬,日军调集约10万人的兵力,分兵两路进攻长沙 。薛岳指挥13个军,约17万人兵力,组织防御。日军攻击受挫,伤亡严重 ,撤至新墙河以北地区,由赣北西进的日军也被击退。会战结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