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5:06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9:02
18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这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种放射性元素,有了它,再掺上磷光材料,就诞生了夜光技术---资料记载在1902年,就有一名叫William J Hammer的人尝试把硫化锌和镭盐混合物涂在表盘和表针上实现夜光表功能(莫名的是,这位老兄居然没申请专利)。沛纳海当时的当家人Guido Panerai 研发出了Radiomir夜光技术并于1915年8月25日申请了专利:Radiomir的灵感来源于Panerai的研究员们制成的由硫化锌、镭溴化物(Radiomir来源于其英文)和新钍构成的发光材料。
这里镭盐释放出α和γ两种射线,硫化锌在射线照射下转化成光能释放出来,就实现了夜间发光功能(其实白天也发光,只不过相对太阳光太弱了,觉察不出而已)。
从此,夜光技术推广开来,手表的表针和刻度上涂上夜光粉,这枚手表在夜晚就能灿灿发光读取时间,太方便咱们老百姓了(最先体会到便捷的其实是军人,二战中的军表都有夜光,先进技术总是先应用于战争中这好像是规律了!)
二.夜光表发展历程
夜光表实现了有无问题,接下来就是不断的改善:
1.自发光夜光技术
镭实在太厉害了,衰变过程中不断地释放α和γ两种射线,镭半衰期有1200年,但夜光粉用不了七八年就发黄变暗,这是由于强射线让磷光材料老化所致,另外呢,您佩戴上镭盐夜光表等于揣了一个小放射源了,天天给自己做放疗咋行呢。。。(那年代,给表盘涂夜光粉的钟表工人更悲催,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20世纪60年代后,镭盐夜光粉技术就被淘汰掉了。
首先是换种放射性元素,基本上能尝试过的放射性元素都试过了(八卦一下,1950那个核战竞赛疯狂年代,美国空军居然试过铯90放射性同位素做夜光粉---有些同情霉菌飞行员了),如今大家公认的安全放射性元素只有氚,氚衰变过程中,不会产生α和γ两种射线,只释放低能电子,低能电子很安全,一层薄薄玻璃就能隔绝,它的能量用来轰击磷光材料转化成光能也足够了。
1949年沛纳海的另一重要夜光技术Luminor也申请了专利,内容为使用另一种放射性材料氚,作为发光材料;上世纪50年代后期,夜光表领域,人们研制了基于氚的自发光聚合物(tritiated polymer)全面代替了Radium的使用;氚的半衰期是12.5年,也就是说,氚制作的夜光的有效寿命大约是十多年。过了十多年,氚开始老化,变黄,逐渐失去了夜光的效应。
氚另外一种夜光形式是氚气灯管:TRASER夜光技术
TRASER科技是在内壁涂有磷光物质的矿物玻璃管中冲入气态氚,氚和磷光物质发生反应产生冷光源,这种光源没有耀眼的光线和热量发散,也不会燃烧和爆炸。它不受水、油和多种腐蚀剂的影响,不需要外部提供能源或外来光源反射,可以一直保持稳定和持久的发光10-20年时间。
当今世界上正规氚气管厂家有两家:瑞士的mb -microtec与加拿大的SRB,前者在上世纪80年代发明了这项技术,同时也是波尔表的氚气管提供厂家。
把微型氚气管粘在表针或刻度上,就是汽灯夜光表。
2.光致储能夜光技术
不管怎么说,放射性自发光技术总是让人感觉有点悬,为了避免放射性,人们研发出了光致储能夜光技术---关键是应用铝酸锶盐(Strontium aluminate)
1940年代,日本的Nemoto公司发明了Luminova---基于稀土激活碱土金属铝酸盐的光致蓄能长余辉发光材料。不同于硫化锌系的发光材料,它以Eu(Europium,铕)为激活元素,以碱土金属铝酸盐为基体。其中以Eu和Dy(Dysprosium,镝)共激活的铝酸锶SrO•nAl2O3:Eu,Dy为典型代表。稀土激活碱土金属铝酸盐发光材料的特点是起始亮度高,余辉时间长,无放射性危害。该类发光材料可将太阳光和灯光的能量吸收并存储起来,在黑暗中释放能量发光。其衰减时间在2000mins以上时,发光亮度仍能达到人眼可以观测的水平。
1980年代,日本的Nemoto & Co. Ltd.与瑞士的RC TRITEC Ltd.更进一步推出了Super-LumiNova,Super LumiNova是一种商业品牌,它把铝酸锶盐加上稀土族的镝之后制成涂层,涂抹在表面、表针和聚光圈上。只需接受30分钟的照射,可以持续发出8个小时的绿色光。这是现在夜光表市场技术主流了。追问你看我问的问题了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9:02
一般的都有辐射 就是有强有弱罢了,白色的要好一些追问就是一般高档表都是白色材质的么
追答看什么用途了,商务表白色多,装饰的,一些多功能的,潜水的,野外的就是绿色的了,绿色可以持久发光,白色智能保持一段时间的储存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9:02
同问,想了解。追问楼下正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9:02
18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这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种放射性元素,有了它,再掺上磷光材料,就诞生了夜光技术---资料记载在1902年,就有一名叫William J Hammer的人尝试把硫化锌和镭盐混合物涂在表盘和表针上实现夜光表功能(莫名的是,这位老兄居然没申请专利)。沛纳海当时的当家人Guido Panerai 研发出了Radiomir夜光技术并于1915年8月25日申请了专利:Radiomir的灵感来源于Panerai的研究员们制成的由硫化锌、镭溴化物(Radiomir来源于其英文)和新钍构成的发光材料。
这里镭盐释放出α和γ两种射线,硫化锌在射线照射下转化成光能释放出来,就实现了夜间发光功能(其实白天也发光,只不过相对太阳光太弱了,觉察不出而已)。
从此,夜光技术推广开来,手表的表针和刻度上涂上夜光粉,这枚手表在夜晚就能灿灿发光读取时间,太方便咱们老百姓了(最先体会到便捷的其实是军人,二战中的军表都有夜光,先进技术总是先应用于战争中这好像是规律了!)
二.夜光表发展历程
夜光表实现了有无问题,接下来就是不断的改善:
1.自发光夜光技术
镭实在太厉害了,衰变过程中不断地释放α和γ两种射线,镭半衰期有1200年,但夜光粉用不了七八年就发黄变暗,这是由于强射线让磷光材料老化所致,另外呢,您佩戴上镭盐夜光表等于揣了一个小放射源了,天天给自己做放疗咋行呢。。。(那年代,给表盘涂夜光粉的钟表工人更悲催,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20世纪60年代后,镭盐夜光粉技术就被淘汰掉了。
首先是换种放射性元素,基本上能尝试过的放射性元素都试过了(八卦一下,1950那个核战竞赛疯狂年代,美国空军居然试过铯90放射性同位素做夜光粉---有些同情霉菌飞行员了),如今大家公认的安全放射性元素只有氚,氚衰变过程中,不会产生α和γ两种射线,只释放低能电子,低能电子很安全,一层薄薄玻璃就能隔绝,它的能量用来轰击磷光材料转化成光能也足够了。
1949年沛纳海的另一重要夜光技术Luminor也申请了专利,内容为使用另一种放射性材料氚,作为发光材料;上世纪50年代后期,夜光表领域,人们研制了基于氚的自发光聚合物(tritiated polymer)全面代替了Radium的使用;氚的半衰期是12.5年,也就是说,氚制作的夜光的有效寿命大约是十多年。过了十多年,氚开始老化,变黄,逐渐失去了夜光的效应。
氚另外一种夜光形式是氚气灯管:TRASER夜光技术
TRASER科技是在内壁涂有磷光物质的矿物玻璃管中冲入气态氚,氚和磷光物质发生反应产生冷光源,这种光源没有耀眼的光线和热量发散,也不会燃烧和爆炸。它不受水、油和多种腐蚀剂的影响,不需要外部提供能源或外来光源反射,可以一直保持稳定和持久的发光10-20年时间。
当今世界上正规氚气管厂家有两家:瑞士的mb -microtec与加拿大的SRB,前者在上世纪80年代发明了这项技术,同时也是波尔表的氚气管提供厂家。
把微型氚气管粘在表针或刻度上,就是汽灯夜光表。
2.光致储能夜光技术
不管怎么说,放射性自发光技术总是让人感觉有点悬,为了避免放射性,人们研发出了光致储能夜光技术---关键是应用铝酸锶盐(Strontium aluminate)
1940年代,日本的Nemoto公司发明了Luminova---基于稀土激活碱土金属铝酸盐的光致蓄能长余辉发光材料。不同于硫化锌系的发光材料,它以Eu(Europium,铕)为激活元素,以碱土金属铝酸盐为基体。其中以Eu和Dy(Dysprosium,镝)共激活的铝酸锶SrO•nAl2O3:Eu,Dy为典型代表。稀土激活碱土金属铝酸盐发光材料的特点是起始亮度高,余辉时间长,无放射性危害。该类发光材料可将太阳光和灯光的能量吸收并存储起来,在黑暗中释放能量发光。其衰减时间在2000mins以上时,发光亮度仍能达到人眼可以观测的水平。
1980年代,日本的Nemoto & Co. Ltd.与瑞士的RC TRITEC Ltd.更进一步推出了Super-LumiNova,Super LumiNova是一种商业品牌,它把铝酸锶盐加上稀土族的镝之后制成涂层,涂抹在表面、表针和聚光圈上。只需接受30分钟的照射,可以持续发出8个小时的绿色光。这是现在夜光表市场技术主流了。追问你看我问的问题了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9:02
一般的都有辐射 就是有强有弱罢了,白色的要好一些追问就是一般高档表都是白色材质的么
追答看什么用途了,商务表白色多,装饰的,一些多功能的,潜水的,野外的就是绿色的了,绿色可以持久发光,白色智能保持一段时间的储存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9:02
同问,想了解。追问楼下正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9:02
18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这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种放射性元素,有了它,再掺上磷光材料,就诞生了夜光技术---资料记载在1902年,就有一名叫William J Hammer的人尝试把硫化锌和镭盐混合物涂在表盘和表针上实现夜光表功能(莫名的是,这位老兄居然没申请专利)。沛纳海当时的当家人Guido Panerai 研发出了Radiomir夜光技术并于1915年8月25日申请了专利:Radiomir的灵感来源于Panerai的研究员们制成的由硫化锌、镭溴化物(Radiomir来源于其英文)和新钍构成的发光材料。
这里镭盐释放出α和γ两种射线,硫化锌在射线照射下转化成光能释放出来,就实现了夜间发光功能(其实白天也发光,只不过相对太阳光太弱了,觉察不出而已)。
从此,夜光技术推广开来,手表的表针和刻度上涂上夜光粉,这枚手表在夜晚就能灿灿发光读取时间,太方便咱们老百姓了(最先体会到便捷的其实是军人,二战中的军表都有夜光,先进技术总是先应用于战争中这好像是规律了!)
二.夜光表发展历程
夜光表实现了有无问题,接下来就是不断的改善:
1.自发光夜光技术
镭实在太厉害了,衰变过程中不断地释放α和γ两种射线,镭半衰期有1200年,但夜光粉用不了七八年就发黄变暗,这是由于强射线让磷光材料老化所致,另外呢,您佩戴上镭盐夜光表等于揣了一个小放射源了,天天给自己做放疗咋行呢。。。(那年代,给表盘涂夜光粉的钟表工人更悲催,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20世纪60年代后,镭盐夜光粉技术就被淘汰掉了。
首先是换种放射性元素,基本上能尝试过的放射性元素都试过了(八卦一下,1950那个核战竞赛疯狂年代,美国空军居然试过铯90放射性同位素做夜光粉---有些同情霉菌飞行员了),如今大家公认的安全放射性元素只有氚,氚衰变过程中,不会产生α和γ两种射线,只释放低能电子,低能电子很安全,一层薄薄玻璃就能隔绝,它的能量用来轰击磷光材料转化成光能也足够了。
1949年沛纳海的另一重要夜光技术Luminor也申请了专利,内容为使用另一种放射性材料氚,作为发光材料;上世纪50年代后期,夜光表领域,人们研制了基于氚的自发光聚合物(tritiated polymer)全面代替了Radium的使用;氚的半衰期是12.5年,也就是说,氚制作的夜光的有效寿命大约是十多年。过了十多年,氚开始老化,变黄,逐渐失去了夜光的效应。
氚另外一种夜光形式是氚气灯管:TRASER夜光技术
TRASER科技是在内壁涂有磷光物质的矿物玻璃管中冲入气态氚,氚和磷光物质发生反应产生冷光源,这种光源没有耀眼的光线和热量发散,也不会燃烧和爆炸。它不受水、油和多种腐蚀剂的影响,不需要外部提供能源或外来光源反射,可以一直保持稳定和持久的发光10-20年时间。
当今世界上正规氚气管厂家有两家:瑞士的mb -microtec与加拿大的SRB,前者在上世纪80年代发明了这项技术,同时也是波尔表的氚气管提供厂家。
把微型氚气管粘在表针或刻度上,就是汽灯夜光表。
2.光致储能夜光技术
不管怎么说,放射性自发光技术总是让人感觉有点悬,为了避免放射性,人们研发出了光致储能夜光技术---关键是应用铝酸锶盐(Strontium aluminate)
1940年代,日本的Nemoto公司发明了Luminova---基于稀土激活碱土金属铝酸盐的光致蓄能长余辉发光材料。不同于硫化锌系的发光材料,它以Eu(Europium,铕)为激活元素,以碱土金属铝酸盐为基体。其中以Eu和Dy(Dysprosium,镝)共激活的铝酸锶SrO•nAl2O3:Eu,Dy为典型代表。稀土激活碱土金属铝酸盐发光材料的特点是起始亮度高,余辉时间长,无放射性危害。该类发光材料可将太阳光和灯光的能量吸收并存储起来,在黑暗中释放能量发光。其衰减时间在2000mins以上时,发光亮度仍能达到人眼可以观测的水平。
1980年代,日本的Nemoto & Co. Ltd.与瑞士的RC TRITEC Ltd.更进一步推出了Super-LumiNova,Super LumiNova是一种商业品牌,它把铝酸锶盐加上稀土族的镝之后制成涂层,涂抹在表面、表针和聚光圈上。只需接受30分钟的照射,可以持续发出8个小时的绿色光。这是现在夜光表市场技术主流了。追问你看我问的问题了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9:02
一般的都有辐射 就是有强有弱罢了,白色的要好一些追问就是一般高档表都是白色材质的么
追答看什么用途了,商务表白色多,装饰的,一些多功能的,潜水的,野外的就是绿色的了,绿色可以持久发光,白色智能保持一段时间的储存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9:03
同问,想了解。追问楼下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