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5:07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20:17
[种植]
农家祀土谷神,祈丰年,沿袭已久,明天启《海盐县图经》载:“今社稷坛,在西门外西北一里。”“有里社坛,海里一百户,各立一所。洪武初,凡四百四十一所,以祀五土五谷之神,春秋祈报。”以后*为力庙废,农家于清明节、中元节、春节时皆祀土地神,祈丰年及酬神保佑。各村口皆设五圣堂(庙),庙颇小,高1米余,宽深0.5—0.7米许,用青砖砌成,形似壁翕,内置一塑像或贴一张红纸写上几囝。50年代后逐渐消失。
每年过春节,农家购一张《春牛图》,贴于正屋中堂。铁塔、锄头、水牛等农具及贮粮用具上贴红纸。有的上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字,曰迎春。年初一清晨看风云,卜田事,谚云“岁朝东北,田禾大熟”。二月十二(一说二月初八)为花朝,俗称百花生日,是日天晴,兆春花、花果丰年。农家合伙饲养耕牛、供耕作、车水役使,视牛为宝。冬至一过,择日为耕牛洗刷,喂以糯米饭、陈酒、鸡蛋、豆饼,滋补御寒,谓之敬牛。今耕牛已被拖拉机、电动水泵所取代,敬牛之俗已废,贴年画春联的风俗仍保留,只是内容更新。
春播开始,播种者必饱餐,认为肚子吃得饱,秧苗长得壮,日后长出谷料会饱满。插秧第一天称“开秧门”,主妇必备些菜肴,力壮体力。开始拔秧,先由一名男青年下田,拔三扎秧后全家才下田。要左脚先下田‘拔秧前用三根身苗搓烂擦手脚;拔头三扎秧时不讲话,谓可防烂手烂脚,忌讲蚂蟥、歪袅虫等,怕被虫叮咬。插秧前,由男青壮年把秧把挑至田边,抛向耙平的水田里,俗称“打秧”。忌“中秧(殃)”,即秧把甩在人身上。插秧时亦左脚先下田,插头三行秧时不讲话,忌说“烂”字。插秧结束之日,提早歇工,称“关秧门”。备些鱼肉菜肴进行小酌,如有帮工者,则邀之。次日女儿回娘家,随带礼品看望父母。若娘家田未种好,则留下帮助插秧。
车水灌田,除养牛户外,农家习惯伴工车水。车水时,喜唱车水号子,俗称“哈头”,既计车水数量,又增劳动热情。通常四人踏车,其中一人执毛豆叶柄(或稻千)一扎计数。
收割庄稼,无论新米、新麦登场,农家把首次割起的米麦,做成新米饭、新面食,点香烛,祀土地、灶神,祭毕,家人吃新米饭、新面食,谓尝新。
旧时,农家习惯种一二分地棉花,收获后自纺自织土布,供全家一年之需。此俗至70年代才逐渐消失。
[育蚕]
农家素重祀蚕神。清嘉庆《嘉兴府志》载:海盐“先蚕庙,乾隆五十九年创建,岁春月吉巳致祭”。旧人俗十二月十二日蚕花生日,民间纷纷去先蚕庙,点香烛,祈蚕花茂盛。后庙毁,农家则于是日在家做茧圆(一种米粉制作的有馅圆子或团子),礼蚕神。民间皆以“接蚕花”为要事。请神待佛人家,必列入此项内容,当时佛进酒期间,由*子先生边唱“蚕花书”,边将蚕神马幛、彩纸做的蚕花及一杆秤、一声红手帕交女主人收藏,称为接蚕花。春节前后,有以“送蚕花”为内容的行乞者,边敲锣舞狮,边送蚕花;也有挑一副借助在蚕神像担子的行乞者,边敲小锣,边唱养蚕吉语,如“马鸣王菩萨到门前,保佑蚕花廿四分”等,唱毕捧着蚕神像到蚕室里兜一圈,祝蚕花茂盛。农家以为吉祥,给以大米或团子,置蚕花于灶山上。多数人家在过年时请一位蚕神马幛或用红绿彩纸自扎蚕花供于灶前。
农家玢蚕草率丰收殷切,行“卜蚕事”习俗。50年代前有请淘箩姑娘卜蚕事。此法每岁于地宵前进行,先焚香点烛,一只小型竹淘箩倒置,两名姑娘分立左右,各伸一个指头掂起淘箩,左右摆动,看其掂起淘箩时间长短,卜一年蚕花年成。通常“看天气,测蚕事”,谚云:“冬至夜睛明年蚕熟,冬至夜雨明年蚕薄。”县西水网地带还有“泼蚕花水”习俗。即在女儿出嫁,行亲船离埠时,其互将一桶水泼向船头,谓女儿到夫家后,能育好蚕。
旧时育蚕多系余杭种,农家于蚕花生日用盐卤、生石灰漂蚕种,杀菌消毒。“谷雨三朝掸花蚕”,从孵化掸蚁日起进入蚕月,家家户户,大门紧闭,边门进出,不相往来,虽庆吊亦罢不行,俗称“蚕关门”。育蚕诸多禁忌,忌蚕室附近污秽,忌不洁物入蚕室,忌室内扫尘,忌吸烟,忌烟熏,忌炙爆鱼肉,忌烧皮毛乱发,忌酒醋五辛,忌膻腥芳香诸物,忌油漆,忌灶前热汤泼灰,忌敲击门窗,忌侧近春捣,忌刮锅灰,忌哭声、高声呼唤,忌喂湿叶热叶,忌生人冲克等。蚕上簇时,用帘子将门窗遮好,好桃枝、楝树花、新蚕豆茎、青油菜茎、大蒜头扎成一束,挂在山棚上,并置镰刀一把,“被动*,除冲碰”。
采茧以后,蚕禁解除,俗称“蚕开门”。至亲好友相互往来作额,馈赠礼品。新女婿第一年必备鱼肉、糕点、水果来岳家作客,询问蚕讯,曰“望蚕罢”,亦称“望山头”。主人卖草率或土丝后,常买些鳓鱼鲞和蒲扇带回,意为想(鲞)得着耙(蒲)得牢。农家备香烛、菜肴八碗,在正堂屋祀蚕神、灶神,曰“谢蚕花”。
50年代起,祀蚕神的习俗渐消失。
[饮食]
主食 城乡居民历来以大米为主食,间或面食。收获季节农家有尝新习俗,麦收时,做麦糕,面疙瘩;新谷登场,尝新米饭;糯米收获后,做糯米圆子、甜酒酿等,先斋灶神,后品尝。农家多食灿火,镇民嘉食蒸谷米、冬霜米,出饭率高。还有“留娘饭”习惯,即吃剩冷饭在下餐和以生米重煮,可提高出饭率。70年代起,城乡逐渐改食粳米。农忙季节,农家早中餐食干饭,晚餐食衡饭,下千本义加点心;农事间隙及农闲季节,以杂粮、瓜菜掺入米饭作主食。农家有“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下田吃干、在家吃稀”的习惯。城镇居民习惯早晚食稀饭,中晚餐食干饭。今农家大多已一日三餐干饭,农忙则增加点心。
菜肴 城镇居民日常多以素为主,荤素搭配;农家旧时常以蔬菜为主,自种自食。城乡居民伏天制酱到备佐餐,家里务有臭卤甏,家常有臭豆腐干、臭豆腐、臭南瓜、臭毛豆、臭菜头等;还腌制各种蔬菜,春腌水花菜,冬腌青菜、归里**菜等,供蔬菜淡季食用。武原近郊农家,普遍腌制水花菜、大头菜等,出售至沈荡、平湖、乍浦一带。城乡有制作老干菜习惯,用老干菜烧肉,色香味俱佳,夏天过夜也不易变质。婚嫁宴请,民间常以8人一桌,每桌8—12碗(盘)菜,澉浦=六里通元一带每桌有东坡肉一方,红烧羊肉一碗,另有羊肉卤烧芋艿。今通行圆台,每桌10—12人,有冷盘、热炒、点心、甜羹及五大菜,第桌有16盘以上。招待新亲、稀客,城镇居民比较简单,农家则比较讲究,一般要杀鸡买肉,盛情接待。80年代起,时兴用冷盘、热炒及大菜款待。丧事菜肴,旧时念经者纯用素菜,以豆腐为主,丧酒亦素肴白酒,以示孝白,俗称“吃豆腐饭”。近年来荤菜已忧为丧事必备菜肴。
点心 有糯米年糕、粽子、团子、圆子、包子、馄饨、绿豆南瓜、赤豆糯米饭等。特别是糯米年糕,农家在春节前普遍打制,打成年糕后浸入腊水(即立春前的水),经久不变质,可食一二月。近年来馈赠奶油大蛋糕颇为风行。
饮水 旧时,武原镇居民饮井水,少数富裕户独家打井取水,天宁寺内有三眼公井,供居民取水饮用。其他集镇和乡村,少数富裕户打井取水饮用,多数户饮河水。家家备有贮水缸,用明矾净水,俗呼“矾打水”。70年代前期,农家普遍打井,改饮井水。武原、沈荡普遍打井,改饮井水。武原、沈荡两镇居民分别于60年代中和80年代初改饮自来水,近年来有些乡村也开始饮用自来水。
饮酒 历来祭祖祀神必备酒。农业喜饮白酒,城镇居民饮黄酒白酒均较普遍。农民在春节前喜自酿糯米白酒,曰“酒酿”,亦称“杜做酒”,味甘美可口。除夕夜,合家团聚,饭前先饮酒,欢度佳节。婚嫁喜庆,亲友聚会,备酒款待,以示礼遇。旧时铁匠、泥工、搬运工、渔民、船工嗜白酒者颇多。近年来城乡盛行饮啤酒、葡萄酒和各类瓶酒,一些名酒和补酒作为礼口馈赠亲友。
饮茶 原只在士人中风行,清乾隆年间,普及民间。农民喜饮红茶,镇民爱饮绿茶。一些老人嗜茶成癖。城乡遍设茶肆,天微明,茶肆已热闹非凡,茶客品茗闲谈,互通信息。茶肆有早、中、夜市。城镇茶肆,亦是农家出售农副产品后,歇脚休息的场所。城乡居民有“客来先敬茶”的习尚。近年来重大节日,领导机关召开各种茶话会,已成常规。
[服饰]
服装 清末民初,士绅富户冬季穿长袍,用绫罗绸缎作面料,衬以狐皮、皮鼠皮、羊皮或用丝绵制成,出门作客外罩马褂。春夏秋三季穿单夹长衫或短褂,亦非绸即纱。民初时期,白夏布长衫、纺绸长衫、香云纱短褂长裤风行一时。工匠、农家春夏秋多穿对襟土布短衫,冬穿大襟短棉袄、大腰便裤。东北部一带(海塘、西塘桥、元通)农家盛行织草席花纹、格子花纹土布。用蓝、白色土纱交织而成,以此制成,腰间打裥,呈扇形,长达小腿,保暖性好,颇为中老年人喜爱。女子服式为大襟短衫和便裤,外罩打裥长裙。30年代起,城镇出现中山装、西装和旗袍,机织细布逐渐取代土布,蓝色士林布、蓝细布风靡一晨。城镇青年妇女流行穿旗袍,农家妇女仍穿大襟短衫和便裤。50年代,长袍、旗袍绝迹,大襟、对襟便衣逐渐减少。男女流行中山装、列宁装、工人装、青年装。斜纹布、卡其布、府绸和棉毛衫裤、卫生衫裤等针织内衣深受群众欢迎。70年代中后期起,化颖布及化颖混纺布服装普及城乡,农村中青年流行呢中山装,作为节日和作客时礼服,各式时装、短大衣在城乡男女青年中流行。80年代,城乡部分中青年穿西装及茄克衫。
冠戴 清末民初男子戴黑缎瓜皮帽,喜庆戴红顶子,平时则戴黑顶子。后风行呢礼帽,俗称铜盆帽,富户望族、知识阶层中有不少人戴 用。三四十年代在城镇中青年中盛行鸭舌帽、毛线帽。平民及农民戴行灶帽,后业戴罗宋帽。老年妇女习惯戴绉纱双叶帽,无顶。护额两侧,俗称“洋套”。30年代后期起,部分城镇中老年妇女戴丝绒帽、毛线帽。婴儿一般戴绣花虎头帽。寓避邪之意,40年代起,逐渐为毛线帽所代替。年轻妇子一般不戴帽,农村妇女喜扎拷花蓝头巾。建国初期,城乡居民盛行戴布质帽、八角帽。70年代起,城乡普遍戴呢制帽、工人帽。老年农民仍受戴驼绒行灶帽、罗宋帽。城镇妇女中一度盛行针织风雪帽。
鞋袜 清末民初,城乡穿玄色低帮圆口布鞋,冬季为蚌壳形棉鞋,雨天则穿钉鞋、钉靴或木屐(俗称“木套”),雨天或田野劳作,农家赤脚或穿草鞋。妇女作客时喜穿黑帮绣花鞋。30年代开始,球鞋、跑鞋在城镇中逐渐流行,雨天穿低帮橡胶雨鞋,富有者及知识阶层穿皮鞋堵塞渐多。女青年流行襻鞋。袜子旧时通行布袜,男袜白色,女袜蓝色。30年代起为线袜所代替。建国后,鞋袜用料,款式多样,有高低帮球、橡胶雨鞋、皮鞋、各类跑鞋,以及纱袜、线袜、尼龙袜。70年代起,塑料人造革凉鞋、拖鞋、橡胶拖鞋,普及城乡,今男青年盛行穿中跟皮鞋,夏天则穿人造革或牛皮凉鞋。女青年喜穿高跟皮鞋,冬季则穿高帮棉皮鞋。袜子大多穿卡普隆丝袜及各种合成纤维袜。
发式 清代,男子留发梳辫,士绅中年蓄须。中年姑娘梳辫,额前留有盖额短发,称“刘海”,婚时,用线绞去面部汗毛,曰“开面”,然后将发辫绾成发髻,俗称“丫髻”。民初,男子剪发、剃须,女子放足。城乡男子初为光头,继为平顶、圆顶。30年代起,城镇青年、知识阶层通行西发,妇女剪去发髻,改为短发,而老年妇女及东北乡一带不少数派农家妇女,仍馆成发髻。后,女青年一度盛行留双辫。此后 有剪辫留短发者,亦有前刘海后梳辫者。80年代男子普遍留西发,男青年中蓄西式长鬓较多。女青年中出现披肩长发,妇女中烫发亦日见增多。
佩戴 清代,女子穿耳戴环。姑娘出嫁时,富家备有金、银、玉、翡翠之簪、钗、耳坠、手镯等饰品。平民酌情置办。民间有小孩佩戴银饰习俗,通常戴手镯或脚镯,颈挂长命锁片。辛亥*后,发髻饰品逐渐淘汰,中上层人士盛行戴戒指、手镯、耳环等饰品。戒指以戴纯金戒居多,中老年亦有戴翡翠戒者。老年中还有戴玉镯者。建国后,不尚修饰佩戴。80年代起,青年女子中又时行戴戒指、项链和耳环。
[居住]
村落 农村多数聚集居住。十多户或二三十户自成村落,少数望族住地有较大村落,一姓为主,兼有他性。住屋一般建在河浜两岸。绍兴、温州客籍农户。多单家独户盖草舍,居住较散。沿海带,地少人多,旧时双淋卤制盐、海盐捕捞为副业,住屋多建在塘河旁,村口架设平桥。有的村落聚集百户至二三百户。客籍农户,今亦已先后盖瓦房,聚集而居。
住宅 清末民初,城镇住房多砖木结构,以平房、两层楼房为主。普通民房单开间、两开间。富裕之家三开间两厢房楼房,坐北朝南,前在天井、墙门、照墙,后有披屋。官绅富户则石基高墙,石库墙门,三埭进深,前客厅、中书房、后卧房,室内地平砖、天花板、红漆楼板,间以天井、小院、披屋、备弄,宅前照墙,旁有风火墙,宅后花园。商户住房多临街两层楼房,一开间或两开间,排时装店 店面,楼上卧室。靠河房屋,多延伸至水面上,用木桩或石砌柱脚支撑,铺以地板,称为水阁。农村住房均坐北朝南,三开间一或二厢屋,平房为主。东北风乡一带,习惯建造屋脊、屋檐翘角的落舍屋子。70年代后期起,逐渐为钢盘混凝土结构平屋脊的新楼房所取代。
30年代末,城乡大量民宅遭日军焚毁,草舍增多。建国后,城镇逐年兴建住宅,80年代城镇已向四五层楼成套住宅发展。农村在60年代中和70年代后期起,两次出现建房热。现在两层新楼房到处可见,草舍消失。
建屋 旧时民间建屋,择基请风水先生看地势,测方位。50年代起此俗民废。上梁礼俗隆重,须择定吉日良辰,按时上梁。是日,亲月皆送礼庆贺,正梁居中用顺治铜钿钉红布或红绸,并用畿纸书写“上梁大吉”字样。时辰一到,主人斋梁祭拜毕,泥木作头师傅从左右爬上栋柱,大梁两端缠红布系上绳子,缓缓提升,边上梁边喊着:“上啊!大吉大利。”此时鞭炮齐鸣。待正梁敲进榫内,主人手捧盛有包子、糕点、红纸包的方盘,顺梯而上,由作头师傅接盘,边唱上梁赞歌,边抛包子、糕点,男女主人张开红被面,在下面接住包子糕点,入在正间供桌上。凡抛在被面外者,帮工及邻里孩子争相哄抢,热闹非凡。今上梁已不拘时日。是日摆上梁酒,主人给作头师傅、工匠、春工、亲友基酒道谢,并分送上梁包子。俗称“吃了上梁包子,大吉大利”。亲友返归时,主人把送来礼品,分出一些,让亲朋带去。此俗至今尚在农村盛行。
砌灶 旧时多为三眼灶、两眼灶。灶台里沿上方称为“灶山”,砌有灶君神龛,供神马,前端挂灶元宝,并置香炉烛台,供祀灶神用。60年代中期起,灶山上已不砌灶君神龛。旧时民间新砌灶台,请风水先生定方位,算克忌。砌灶时灶基上放一些蚕沙,认为育蚕可得丰产,妇女及生肖忌者回避。灶壁上绘彩色聚宝盆、万年青、花鸟图,写“丰衣足食”,“人口太平”,“福禄寿”吉语。灶台砌成后,主家蒸一锅米粉团子给打灶师傅吃点心并给双工钿,团子还分送邻里,寓意团圆吉祥。今砌灶已请风水先生定方位,克忌之俗亦废。
[其他]
制盐 澉浦、长川坝、海塘沿海一带居民,或专业制盐,或以制盐为副业。制盐之法,先刮泥淋卤,再用卤作原料,盘(平底大镬)内煎煮,或在盐板曝晒。欲制卤必先造泥**。造**之日盐民备三牲黄酒香烛虔诚礼拜,祀**头神,祈神保佑造出好**,多产卤,产好卤。然后举家共饮。若请帮工造**,则邀其共饮。逢年过节皆祀之。专事煮盐的灶户,过年时祀盐灶神(俗称“盘头神”),祈顺利免灾。新舍、落塘(今长川坝乡)一带农家煮盐,无滩涂可刮泥,咸卤主要购自对江余姚、慈溪一带,卤船起航前在船头上祀潮神,祈神保佑航行安全。50年代初废场转业,盐业生产终止,50年代末60年代初一度恢复制盐,至80年代初全部停产,制盐习俗亦废。
海洋捕捞 渔民长期在海潮中作业,崇敬潮神,逢年过节皆祀之。祀潮神时备鱼肉供品、香烛黄酒及纸箔等,在海滩下供祭,祈神保佑出海平安,多捕鱼货,然后下海作业。用“关网”捕鱼的忌说关网,要说关鱼,取“关住鱼”的口彩。渔民结伙出海,用竹筏捕捞海蜇,每岁第一次出海前,几家合伙同祀筏头神,祈出海吉利,祀后聚饮,然后下海作业。祀神之俗今废。
畜牧 农家普遍饲养湖羊,有些农户兼养山羊,少数农家还饲养肉猪、母猪。逢年过节农家备鱼肉鸡酒,点香烛,祀栏头土地神,祈射保佑六蓄兴旺。每猪产仔猪或发生畜病,主人祀栏头神,祈母猪、仔猪无病,病猪早愈。此俗于50年代逐渐消失。
。。。这个是复制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20:17
过年:
年初一去,天宁室烧头香,祭祖先,接送灶公公,做客人,吃年酒,吃团圆饭、除夕夜喝酒、除夕夜把米放满淘萝挂起来、除夕夜吃鱼(不吃鲫鱼)、过年拿红包、除夕夜吃过饭后用草纸擦嘴巴、贴春联、贴年画、吃饺子、燃放烟花爆竹
民间舞蹈:海盐滚灯
民间音乐:海盐*子(海盐腔)
其他的节日可以参照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4747473.html?an=0&si=5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20:18
海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20:17
[种植]
农家祀土谷神,祈丰年,沿袭已久,明天启《海盐县图经》载:“今社稷坛,在西门外西北一里。”“有里社坛,海里一百户,各立一所。洪武初,凡四百四十一所,以祀五土五谷之神,春秋祈报。”以后*为力庙废,农家于清明节、中元节、春节时皆祀土地神,祈丰年及酬神保佑。各村口皆设五圣堂(庙),庙颇小,高1米余,宽深0.5—0.7米许,用青砖砌成,形似壁翕,内置一塑像或贴一张红纸写上几囝。50年代后逐渐消失。
每年过春节,农家购一张《春牛图》,贴于正屋中堂。铁塔、锄头、水牛等农具及贮粮用具上贴红纸。有的上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字,曰迎春。年初一清晨看风云,卜田事,谚云“岁朝东北,田禾大熟”。二月十二(一说二月初八)为花朝,俗称百花生日,是日天晴,兆春花、花果丰年。农家合伙饲养耕牛、供耕作、车水役使,视牛为宝。冬至一过,择日为耕牛洗刷,喂以糯米饭、陈酒、鸡蛋、豆饼,滋补御寒,谓之敬牛。今耕牛已被拖拉机、电动水泵所取代,敬牛之俗已废,贴年画春联的风俗仍保留,只是内容更新。
春播开始,播种者必饱餐,认为肚子吃得饱,秧苗长得壮,日后长出谷料会饱满。插秧第一天称“开秧门”,主妇必备些菜肴,力壮体力。开始拔秧,先由一名男青年下田,拔三扎秧后全家才下田。要左脚先下田‘拔秧前用三根身苗搓烂擦手脚;拔头三扎秧时不讲话,谓可防烂手烂脚,忌讲蚂蟥、歪袅虫等,怕被虫叮咬。插秧前,由男青壮年把秧把挑至田边,抛向耙平的水田里,俗称“打秧”。忌“中秧(殃)”,即秧把甩在人身上。插秧时亦左脚先下田,插头三行秧时不讲话,忌说“烂”字。插秧结束之日,提早歇工,称“关秧门”。备些鱼肉菜肴进行小酌,如有帮工者,则邀之。次日女儿回娘家,随带礼品看望父母。若娘家田未种好,则留下帮助插秧。
车水灌田,除养牛户外,农家习惯伴工车水。车水时,喜唱车水号子,俗称“哈头”,既计车水数量,又增劳动热情。通常四人踏车,其中一人执毛豆叶柄(或稻千)一扎计数。
收割庄稼,无论新米、新麦登场,农家把首次割起的米麦,做成新米饭、新面食,点香烛,祀土地、灶神,祭毕,家人吃新米饭、新面食,谓尝新。
旧时,农家习惯种一二分地棉花,收获后自纺自织土布,供全家一年之需。此俗至70年代才逐渐消失。
[育蚕]
农家素重祀蚕神。清嘉庆《嘉兴府志》载:海盐“先蚕庙,乾隆五十九年创建,岁春月吉巳致祭”。旧人俗十二月十二日蚕花生日,民间纷纷去先蚕庙,点香烛,祈蚕花茂盛。后庙毁,农家则于是日在家做茧圆(一种米粉制作的有馅圆子或团子),礼蚕神。民间皆以“接蚕花”为要事。请神待佛人家,必列入此项内容,当时佛进酒期间,由*子先生边唱“蚕花书”,边将蚕神马幛、彩纸做的蚕花及一杆秤、一声红手帕交女主人收藏,称为接蚕花。春节前后,有以“送蚕花”为内容的行乞者,边敲锣舞狮,边送蚕花;也有挑一副借助在蚕神像担子的行乞者,边敲小锣,边唱养蚕吉语,如“马鸣王菩萨到门前,保佑蚕花廿四分”等,唱毕捧着蚕神像到蚕室里兜一圈,祝蚕花茂盛。农家以为吉祥,给以大米或团子,置蚕花于灶山上。多数人家在过年时请一位蚕神马幛或用红绿彩纸自扎蚕花供于灶前。
农家玢蚕草率丰收殷切,行“卜蚕事”习俗。50年代前有请淘箩姑娘卜蚕事。此法每岁于地宵前进行,先焚香点烛,一只小型竹淘箩倒置,两名姑娘分立左右,各伸一个指头掂起淘箩,左右摆动,看其掂起淘箩时间长短,卜一年蚕花年成。通常“看天气,测蚕事”,谚云:“冬至夜睛明年蚕熟,冬至夜雨明年蚕薄。”县西水网地带还有“泼蚕花水”习俗。即在女儿出嫁,行亲船离埠时,其互将一桶水泼向船头,谓女儿到夫家后,能育好蚕。
旧时育蚕多系余杭种,农家于蚕花生日用盐卤、生石灰漂蚕种,杀菌消毒。“谷雨三朝掸花蚕”,从孵化掸蚁日起进入蚕月,家家户户,大门紧闭,边门进出,不相往来,虽庆吊亦罢不行,俗称“蚕关门”。育蚕诸多禁忌,忌蚕室附近污秽,忌不洁物入蚕室,忌室内扫尘,忌吸烟,忌烟熏,忌炙爆鱼肉,忌烧皮毛乱发,忌酒醋五辛,忌膻腥芳香诸物,忌油漆,忌灶前热汤泼灰,忌敲击门窗,忌侧近春捣,忌刮锅灰,忌哭声、高声呼唤,忌喂湿叶热叶,忌生人冲克等。蚕上簇时,用帘子将门窗遮好,好桃枝、楝树花、新蚕豆茎、青油菜茎、大蒜头扎成一束,挂在山棚上,并置镰刀一把,“被动*,除冲碰”。
采茧以后,蚕禁解除,俗称“蚕开门”。至亲好友相互往来作额,馈赠礼品。新女婿第一年必备鱼肉、糕点、水果来岳家作客,询问蚕讯,曰“望蚕罢”,亦称“望山头”。主人卖草率或土丝后,常买些鳓鱼鲞和蒲扇带回,意为想(鲞)得着耙(蒲)得牢。农家备香烛、菜肴八碗,在正堂屋祀蚕神、灶神,曰“谢蚕花”。
50年代起,祀蚕神的习俗渐消失。
[饮食]
主食 城乡居民历来以大米为主食,间或面食。收获季节农家有尝新习俗,麦收时,做麦糕,面疙瘩;新谷登场,尝新米饭;糯米收获后,做糯米圆子、甜酒酿等,先斋灶神,后品尝。农家多食灿火,镇民嘉食蒸谷米、冬霜米,出饭率高。还有“留娘饭”习惯,即吃剩冷饭在下餐和以生米重煮,可提高出饭率。70年代起,城乡逐渐改食粳米。农忙季节,农家早中餐食干饭,晚餐食衡饭,下千本义加点心;农事间隙及农闲季节,以杂粮、瓜菜掺入米饭作主食。农家有“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下田吃干、在家吃稀”的习惯。城镇居民习惯早晚食稀饭,中晚餐食干饭。今农家大多已一日三餐干饭,农忙则增加点心。
菜肴 城镇居民日常多以素为主,荤素搭配;农家旧时常以蔬菜为主,自种自食。城乡居民伏天制酱到备佐餐,家里务有臭卤甏,家常有臭豆腐干、臭豆腐、臭南瓜、臭毛豆、臭菜头等;还腌制各种蔬菜,春腌水花菜,冬腌青菜、归里**菜等,供蔬菜淡季食用。武原近郊农家,普遍腌制水花菜、大头菜等,出售至沈荡、平湖、乍浦一带。城乡有制作老干菜习惯,用老干菜烧肉,色香味俱佳,夏天过夜也不易变质。婚嫁宴请,民间常以8人一桌,每桌8—12碗(盘)菜,澉浦=六里通元一带每桌有东坡肉一方,红烧羊肉一碗,另有羊肉卤烧芋艿。今通行圆台,每桌10—12人,有冷盘、热炒、点心、甜羹及五大菜,第桌有16盘以上。招待新亲、稀客,城镇居民比较简单,农家则比较讲究,一般要杀鸡买肉,盛情接待。80年代起,时兴用冷盘、热炒及大菜款待。丧事菜肴,旧时念经者纯用素菜,以豆腐为主,丧酒亦素肴白酒,以示孝白,俗称“吃豆腐饭”。近年来荤菜已忧为丧事必备菜肴。
点心 有糯米年糕、粽子、团子、圆子、包子、馄饨、绿豆南瓜、赤豆糯米饭等。特别是糯米年糕,农家在春节前普遍打制,打成年糕后浸入腊水(即立春前的水),经久不变质,可食一二月。近年来馈赠奶油大蛋糕颇为风行。
饮水 旧时,武原镇居民饮井水,少数富裕户独家打井取水,天宁寺内有三眼公井,供居民取水饮用。其他集镇和乡村,少数富裕户打井取水饮用,多数户饮河水。家家备有贮水缸,用明矾净水,俗呼“矾打水”。70年代前期,农家普遍打井,改饮井水。武原、沈荡普遍打井,改饮井水。武原、沈荡两镇居民分别于60年代中和80年代初改饮自来水,近年来有些乡村也开始饮用自来水。
饮酒 历来祭祖祀神必备酒。农业喜饮白酒,城镇居民饮黄酒白酒均较普遍。农民在春节前喜自酿糯米白酒,曰“酒酿”,亦称“杜做酒”,味甘美可口。除夕夜,合家团聚,饭前先饮酒,欢度佳节。婚嫁喜庆,亲友聚会,备酒款待,以示礼遇。旧时铁匠、泥工、搬运工、渔民、船工嗜白酒者颇多。近年来城乡盛行饮啤酒、葡萄酒和各类瓶酒,一些名酒和补酒作为礼口馈赠亲友。
饮茶 原只在士人中风行,清乾隆年间,普及民间。农民喜饮红茶,镇民爱饮绿茶。一些老人嗜茶成癖。城乡遍设茶肆,天微明,茶肆已热闹非凡,茶客品茗闲谈,互通信息。茶肆有早、中、夜市。城镇茶肆,亦是农家出售农副产品后,歇脚休息的场所。城乡居民有“客来先敬茶”的习尚。近年来重大节日,领导机关召开各种茶话会,已成常规。
[服饰]
服装 清末民初,士绅富户冬季穿长袍,用绫罗绸缎作面料,衬以狐皮、皮鼠皮、羊皮或用丝绵制成,出门作客外罩马褂。春夏秋三季穿单夹长衫或短褂,亦非绸即纱。民初时期,白夏布长衫、纺绸长衫、香云纱短褂长裤风行一时。工匠、农家春夏秋多穿对襟土布短衫,冬穿大襟短棉袄、大腰便裤。东北部一带(海塘、西塘桥、元通)农家盛行织草席花纹、格子花纹土布。用蓝、白色土纱交织而成,以此制成,腰间打裥,呈扇形,长达小腿,保暖性好,颇为中老年人喜爱。女子服式为大襟短衫和便裤,外罩打裥长裙。30年代起,城镇出现中山装、西装和旗袍,机织细布逐渐取代土布,蓝色士林布、蓝细布风靡一晨。城镇青年妇女流行穿旗袍,农家妇女仍穿大襟短衫和便裤。50年代,长袍、旗袍绝迹,大襟、对襟便衣逐渐减少。男女流行中山装、列宁装、工人装、青年装。斜纹布、卡其布、府绸和棉毛衫裤、卫生衫裤等针织内衣深受群众欢迎。70年代中后期起,化颖布及化颖混纺布服装普及城乡,农村中青年流行呢中山装,作为节日和作客时礼服,各式时装、短大衣在城乡男女青年中流行。80年代,城乡部分中青年穿西装及茄克衫。
冠戴 清末民初男子戴黑缎瓜皮帽,喜庆戴红顶子,平时则戴黑顶子。后风行呢礼帽,俗称铜盆帽,富户望族、知识阶层中有不少人戴 用。三四十年代在城镇中青年中盛行鸭舌帽、毛线帽。平民及农民戴行灶帽,后业戴罗宋帽。老年妇女习惯戴绉纱双叶帽,无顶。护额两侧,俗称“洋套”。30年代后期起,部分城镇中老年妇女戴丝绒帽、毛线帽。婴儿一般戴绣花虎头帽。寓避邪之意,40年代起,逐渐为毛线帽所代替。年轻妇子一般不戴帽,农村妇女喜扎拷花蓝头巾。建国初期,城乡居民盛行戴布质帽、八角帽。70年代起,城乡普遍戴呢制帽、工人帽。老年农民仍受戴驼绒行灶帽、罗宋帽。城镇妇女中一度盛行针织风雪帽。
鞋袜 清末民初,城乡穿玄色低帮圆口布鞋,冬季为蚌壳形棉鞋,雨天则穿钉鞋、钉靴或木屐(俗称“木套”),雨天或田野劳作,农家赤脚或穿草鞋。妇女作客时喜穿黑帮绣花鞋。30年代开始,球鞋、跑鞋在城镇中逐渐流行,雨天穿低帮橡胶雨鞋,富有者及知识阶层穿皮鞋堵塞渐多。女青年流行襻鞋。袜子旧时通行布袜,男袜白色,女袜蓝色。30年代起为线袜所代替。建国后,鞋袜用料,款式多样,有高低帮球、橡胶雨鞋、皮鞋、各类跑鞋,以及纱袜、线袜、尼龙袜。70年代起,塑料人造革凉鞋、拖鞋、橡胶拖鞋,普及城乡,今男青年盛行穿中跟皮鞋,夏天则穿人造革或牛皮凉鞋。女青年喜穿高跟皮鞋,冬季则穿高帮棉皮鞋。袜子大多穿卡普隆丝袜及各种合成纤维袜。
发式 清代,男子留发梳辫,士绅中年蓄须。中年姑娘梳辫,额前留有盖额短发,称“刘海”,婚时,用线绞去面部汗毛,曰“开面”,然后将发辫绾成发髻,俗称“丫髻”。民初,男子剪发、剃须,女子放足。城乡男子初为光头,继为平顶、圆顶。30年代起,城镇青年、知识阶层通行西发,妇女剪去发髻,改为短发,而老年妇女及东北乡一带不少数派农家妇女,仍馆成发髻。后,女青年一度盛行留双辫。此后 有剪辫留短发者,亦有前刘海后梳辫者。80年代男子普遍留西发,男青年中蓄西式长鬓较多。女青年中出现披肩长发,妇女中烫发亦日见增多。
佩戴 清代,女子穿耳戴环。姑娘出嫁时,富家备有金、银、玉、翡翠之簪、钗、耳坠、手镯等饰品。平民酌情置办。民间有小孩佩戴银饰习俗,通常戴手镯或脚镯,颈挂长命锁片。辛亥*后,发髻饰品逐渐淘汰,中上层人士盛行戴戒指、手镯、耳环等饰品。戒指以戴纯金戒居多,中老年亦有戴翡翠戒者。老年中还有戴玉镯者。建国后,不尚修饰佩戴。80年代起,青年女子中又时行戴戒指、项链和耳环。
[居住]
村落 农村多数聚集居住。十多户或二三十户自成村落,少数望族住地有较大村落,一姓为主,兼有他性。住屋一般建在河浜两岸。绍兴、温州客籍农户。多单家独户盖草舍,居住较散。沿海带,地少人多,旧时双淋卤制盐、海盐捕捞为副业,住屋多建在塘河旁,村口架设平桥。有的村落聚集百户至二三百户。客籍农户,今亦已先后盖瓦房,聚集而居。
住宅 清末民初,城镇住房多砖木结构,以平房、两层楼房为主。普通民房单开间、两开间。富裕之家三开间两厢房楼房,坐北朝南,前在天井、墙门、照墙,后有披屋。官绅富户则石基高墙,石库墙门,三埭进深,前客厅、中书房、后卧房,室内地平砖、天花板、红漆楼板,间以天井、小院、披屋、备弄,宅前照墙,旁有风火墙,宅后花园。商户住房多临街两层楼房,一开间或两开间,排时装店 店面,楼上卧室。靠河房屋,多延伸至水面上,用木桩或石砌柱脚支撑,铺以地板,称为水阁。农村住房均坐北朝南,三开间一或二厢屋,平房为主。东北风乡一带,习惯建造屋脊、屋檐翘角的落舍屋子。70年代后期起,逐渐为钢盘混凝土结构平屋脊的新楼房所取代。
30年代末,城乡大量民宅遭日军焚毁,草舍增多。建国后,城镇逐年兴建住宅,80年代城镇已向四五层楼成套住宅发展。农村在60年代中和70年代后期起,两次出现建房热。现在两层新楼房到处可见,草舍消失。
建屋 旧时民间建屋,择基请风水先生看地势,测方位。50年代起此俗民废。上梁礼俗隆重,须择定吉日良辰,按时上梁。是日,亲月皆送礼庆贺,正梁居中用顺治铜钿钉红布或红绸,并用畿纸书写“上梁大吉”字样。时辰一到,主人斋梁祭拜毕,泥木作头师傅从左右爬上栋柱,大梁两端缠红布系上绳子,缓缓提升,边上梁边喊着:“上啊!大吉大利。”此时鞭炮齐鸣。待正梁敲进榫内,主人手捧盛有包子、糕点、红纸包的方盘,顺梯而上,由作头师傅接盘,边唱上梁赞歌,边抛包子、糕点,男女主人张开红被面,在下面接住包子糕点,入在正间供桌上。凡抛在被面外者,帮工及邻里孩子争相哄抢,热闹非凡。今上梁已不拘时日。是日摆上梁酒,主人给作头师傅、工匠、春工、亲友基酒道谢,并分送上梁包子。俗称“吃了上梁包子,大吉大利”。亲友返归时,主人把送来礼品,分出一些,让亲朋带去。此俗至今尚在农村盛行。
砌灶 旧时多为三眼灶、两眼灶。灶台里沿上方称为“灶山”,砌有灶君神龛,供神马,前端挂灶元宝,并置香炉烛台,供祀灶神用。60年代中期起,灶山上已不砌灶君神龛。旧时民间新砌灶台,请风水先生定方位,算克忌。砌灶时灶基上放一些蚕沙,认为育蚕可得丰产,妇女及生肖忌者回避。灶壁上绘彩色聚宝盆、万年青、花鸟图,写“丰衣足食”,“人口太平”,“福禄寿”吉语。灶台砌成后,主家蒸一锅米粉团子给打灶师傅吃点心并给双工钿,团子还分送邻里,寓意团圆吉祥。今砌灶已请风水先生定方位,克忌之俗亦废。
[其他]
制盐 澉浦、长川坝、海塘沿海一带居民,或专业制盐,或以制盐为副业。制盐之法,先刮泥淋卤,再用卤作原料,盘(平底大镬)内煎煮,或在盐板曝晒。欲制卤必先造泥**。造**之日盐民备三牲黄酒香烛虔诚礼拜,祀**头神,祈神保佑造出好**,多产卤,产好卤。然后举家共饮。若请帮工造**,则邀其共饮。逢年过节皆祀之。专事煮盐的灶户,过年时祀盐灶神(俗称“盘头神”),祈顺利免灾。新舍、落塘(今长川坝乡)一带农家煮盐,无滩涂可刮泥,咸卤主要购自对江余姚、慈溪一带,卤船起航前在船头上祀潮神,祈神保佑航行安全。50年代初废场转业,盐业生产终止,50年代末60年代初一度恢复制盐,至80年代初全部停产,制盐习俗亦废。
海洋捕捞 渔民长期在海潮中作业,崇敬潮神,逢年过节皆祀之。祀潮神时备鱼肉供品、香烛黄酒及纸箔等,在海滩下供祭,祈神保佑出海平安,多捕鱼货,然后下海作业。用“关网”捕鱼的忌说关网,要说关鱼,取“关住鱼”的口彩。渔民结伙出海,用竹筏捕捞海蜇,每岁第一次出海前,几家合伙同祀筏头神,祈出海吉利,祀后聚饮,然后下海作业。祀神之俗今废。
畜牧 农家普遍饲养湖羊,有些农户兼养山羊,少数农家还饲养肉猪、母猪。逢年过节农家备鱼肉鸡酒,点香烛,祀栏头土地神,祈射保佑六蓄兴旺。每猪产仔猪或发生畜病,主人祀栏头神,祈母猪、仔猪无病,病猪早愈。此俗于50年代逐渐消失。
。。。这个是复制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20:17
过年:
年初一去,天宁室烧头香,祭祖先,接送灶公公,做客人,吃年酒,吃团圆饭、除夕夜喝酒、除夕夜把米放满淘萝挂起来、除夕夜吃鱼(不吃鲫鱼)、过年拿红包、除夕夜吃过饭后用草纸擦嘴巴、贴春联、贴年画、吃饺子、燃放烟花爆竹
民间舞蹈:海盐滚灯
民间音乐:海盐*子(海盐腔)
其他的节日可以参照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4747473.html?an=0&si=5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20:18
海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