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借钱的坏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7:48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3:43

1、透支未来收入,持续入不敷出。
很容易借到钱,并不见的是好事,会放大人的*,导致过度消费,却忘了这个钱以后是需要还的。
A君,某日接到银行推销电话,说有一款现金分期产品,现在利率打5折,20万,1分钟到账,要不要?
利率5折,听着不错,本来没有什么贷款需求的A,也心动了,就要了20万的贷款,分24期等额还款。
20万放在账户上,A觉得现在那里不行,盘算一下,可以一部分通过购买基金和理财产品,产生收益覆盖利息,少量资金用来日常开销,其余的留在账户用于还款。
真正际经历下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10万的股票基金,亏了3万;另外10万,各种开销,没几个月就花完了。基本上后面的12个月,都是在还债,根本存不下钱。
而如果A当初没有这个借款,非必要的支出可以节约5万,不去买基金,少亏3万,利息少2万,这就是10万的超额支出!
2、过度加杠杆,放大家庭经济风险。
有些人投资没有本钱,或者本钱不够,就希望通过举债来投资,博取高收益,一旦失败,家庭经济立马陷入危机。
B君,觉得股市不错,而银行又有30万的信用额度,利率低,于是就从银行贷了30万,加上自己的30万存款,一并杀入股市。
这就是加了一倍的杠杆。如果股市涨了5%,没贷款时,30万本金,赚1.5万;贷款加上后,可以赚3万。
但如果股市下跌,亏起来也是加倍的。
B君碰上了2015年的股灾,持仓股票整体跌去了55%,也就是亏了33万。即亏掉了自己的30万本金不说,还要再补上3万,凑齐30万归还银行贷款。(利息还没算)
而如果不加杠杆,30万亏55%,也还有13.5万的本金。
3、找亲友借钱,借与不借,均恶化了关系。
找朋友或者亲戚借款,日常中司空见惯,但也问题最多。
对方不借,会觉得不够意思,关键时刻看出了本质。看来不能深交;
对方借了,逾期几天,人家来要,又觉得这人怎么这样,为点小钱这么着急,这么多年信任和感情,就值这点钱吗?看来不能深交。
对方催的急了,干脆拉黑,从此形同路人。
人啊,最经不起金钱的考验,有时候借到的钱,就认为是自己的了,还回去?不愿意!朋友不做了?没啥大不了!
4、瞒着家里举债,破坏家庭和谐。
有的年轻人,网上借现金贷、超利贷,多头借贷,利滚利,1000借款最后变成了10万,最后实在受不了了,父母给兜了底,家庭积蓄耗去大半。
C君,喜欢收藏,花去家庭积蓄买回一堆变不了现的藏品,最后妻子实在受不了了,控制了家庭的财政大权。钱被管住了后,就去外面借钱买藏品,今天5000万,明天5万....... 最后还不了了,跟家里人摊牌,伤透了妻儿的心。
5、彻底丧失品格良知,走入歧途。
这是最可怕的一种。
原本好端端的人,走上借贷的道路后,开始谎话连篇,四处骗钱,精神大变,脸面不要了,朋友不要了,是非观念也消失了,彻底堕落!
D君,原本从事销售工作,人缘极好,业绩也不错。后来干私活,接了一个工程,累计投入200万,没能交付,于是就开始借钱度日。
先从身边同事开始借,名义都是工程马上竣工,需要最后投入一笔。后来,又说是工程上农民工讨薪,要赶着救急。再后来是需要花钱买*,开*给甲方,就能拿到工程款。
最后所有人一对,发现全是虚假的!
集体去他家讨债,第一天协商未果,第二天再去,已连夜搬走,租的房子。
公司待不下去,离职。到下一家,继续骗,骗完,又离职。这么多年,不时听到某某前同事,又被坑了。
真是人才,竟然没事?!
想来其人,在最初借钱时,是在债务重压下,临时救急而已;但是当债务缠身,没了信用后,就彻底放飞自我了。
借贷本身是平常事,用好了,利于个人,利于社会。合理的借贷,也是值得鼓励的。
但如果一个人,缺乏自律和克制,越多的借贷,只会给自己、家庭和社会带来负面的损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5:01

首先借钱肯定有坏处啊。首先就是人际方面,然后你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因为钱的关系可能就会造成两个人的关系破裂,完全和借钱都是考验人际关系的。哪怕是最好的朋友也是。就像中国有一句老话说的,亲兄弟明算账一样。然后如果你不是从朋友手中借的话,那你就是从那个APP上借,那么它的利息会很高。还有就是千万不要去借高利贷,高利贷非常的可怕啊,*也有啊,真的会导致你的利息越滚越大,甚至可能会导致家破人亡,所以只要你有钱就不要借钱。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6:36

借*的坏处。本来两个人的关系挺好。结果你借给他的钱。用着了,以后再朝他要。还得得罪了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8:27

一是借钱难,二是借钱以后心里总要想着欠着别人的,借钱次数多了会在别人眼中留下不好的印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10:35

借钱的坏处是负担重压力大,心态不一样。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