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8: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6:05
人生有三种境界:一、我,依他起;二、己、遍计所执。三、自,圆如。我是看外在,已是见内在,自是观自在。
前些天与朋友交流一些国学问题,他也是好奇说他喜欢诵读经典,读了一年多感觉没有什么用处,于是就放弃了。我理解诵读其实是一个过程:象吃饭一样,是在吃所喜欢的菜,还是吃了身体需要的,有营养的菜?经典书籍就是有营养的高能量的菜,读之后,营养可否吸收,吸收之后,可否成为人的肌肉是成果,成果的量变后成为质变。质变后人产生三种层级状态:我、己与自。
人的这三种状态。象冰吸收能量之的,变成液体与气体;也有一点象春蚕,一个事事要人扶持养活,无任何防卫能力的蚕宝宝,吐丝结一个小小的茧,有了自我保护,也容易固步自封。最后能够持续成长的,就可以破茧而出,成为自由飞翔的蚕蛾。又有一点象是雄鹰:“我”是那一个老鹰的蛋蛋状态,只能够完全依赖环境而动。“已”是那一个学飞的稚鹰,并不会飞却会展现出很多样子,人在这两种状态,都会是极爱讲,我是因他人声音多而讲,己是因自己头脑内声音多而讲。而一个真正的雄鹰,要么静静飞翔,要么迅捷攻击。却极少发出什么声音。
国外很多的单词才能够凑成一个意思与意义,在中国一个字就可能是一个意思与一部思想。在中国,“自”造字是指示法,是手指指着自己的鼻子。人只有一个鼻子,鼻子中只有一个中心点,所以人只有一个“自”,自里只有一个主体。这里一般指的是人的元意识,它有主控性,意志力。所有有自控,自律,自强。 我们说自性、良知、明明德,都是这一个主体。
“已”是象形字,是一条绳子上打个结,在结绳记事的时代,它表达的是所有权,也即:“我的”,我的情绪,我的思想,我的行动。“我的”与我,是有很大的区别,我有我的车,我不是我的车,我有我的房子,但是我不是我的房子。我有我的思想、情感与行为,它们可以是对的,也可以是错误或者是带有偏向性的,我自己并不是我的思想、情感与行为,或者是说,这一些是我们穿的衣服,我们可以穿上,也可以脱下来。但人在“已”的状态中,只看见衣服,看不到外在自在,根本想不到我与“我的”可分离。
而我造字是会义法:我的本字是人手里拿着一把大斧头,用歌词里的意思是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敌人来说,迎接他的有猎*。我们面对着不同的对象,所执的武器与关系是全然不同的,“我”在深层意思上一定是两者,是以对方为中心点的。这用一个佛家的术语,叫着“依他起”
会咬人的狗不叫,会叫的狗不咬人。换一个意思,人在“我”的状态之中,人象一个雄鹰的蛋蛋,并无任何的保持与防卫能力。凡是他人有一丝的变化,即奋起装高叫与躲避,这叫着“依他起”,什么事,非常的高度敏感,严重依赖于环境,环境一点点的变化,就会有严重反应。
小我越多的人,与他人交流的时候,就会越来越在意他人的评价,我也问一个常常与婆婆吵架的妇人:为什么婆婆说好的话,你都不愿意听,但是说你不好的评价,你却一定相信她说的是真的要发火?难道她说气话的时候,她就一下子变成法官总理了吗?不是,还是人在“我”的状态,就特别的脆弱。无力保护自己。也无力逃避,只是被动。
人到达“己”的境界,就象一个刚刚学会飞翔的小鹰宝宝,已经有某一些自己的收获了,我有我的思想,我学习了某一些理论,于是我就会执着这一些理论,到处拿这一些理论的刀砍人;我有我的行动结果,我会打扫,会音乐艺术,然后我们自己会到处展示,我们有自己的情感与喜欢。喜欢抽烟喝酒穿好看品牌衣服,然后也会到处炫耀。这一些,都是已,是我们所执着,这一些思想、情感与工具,本来是一个过程,我们却当成一个可以展示与炫耀的结果。我们通过我们自己的执着,以攻为守,来掩盖自己的不足。
只有人回到了“自”的状态,才能够重新找到自己,破茧成蝶,展翅高翔,达到了圆如的境界。可以低,也可以高。也可以平飞。但是不会再依赖环境,也不会遇到任何问题都去还击,都要展示自己。可以起,可以落。可以飞,可以停。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所以人生有格物而致知,也就是通过我们的观察结果,知道我们自己在什么状态,如果老是观察点在他人,觉得他人好或者是不好,这都是假象,是观外在。这是依他起,是小我。如果我们老是滔滔不绝,展示与炫耀自己某一个才能,也并不是我们这一个方面很大家。只是此刻我在“己”的小鹰状态之中。在观内在。观了外在就无法观内在,观了内在也无法观外在。只有回到 自,之中,那是良知,那里,可以观察整个系统,观察内与个,观察过去,未来与当下。这一个无漏整体之观。是“观自在”。
觉察就会有三个方向:观外在与观内在,也就是观我在。人的一生不能够没有我,也不能够没有已。就象现代的人没有一部车一样。但是我有我的车,我并不是我的车,也不能老是在我中,找不到那一个“自”,我有我的车,可是我不是我的车。能够把车与人分开,那么一个人可以上车,也可以下车,可以开这一种车,也可以开那一种车。用一句就是“自在”,有我拿的起,有“自”放的下。也想的开。所以金刚经上佛陀不停的告诫众生:无我相,无人相。只有放下小我,才能够找到那一个自的真心。而中国的自律、自信、自由、如果找不那一个“自”的主体,只是在小我之中,上面一切带“自”的词都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