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5:1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1:59
豫剧和河南坠子除了都是起源于河南以为没有其他联系。
豫剧和河南坠子区别为:起源不同、伴奏乐器不同、分布不同。
一、起源不同
1、豫剧:豫剧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是在河南盛行的时尚小令(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艺术后发展而成的。
2、河南坠子:河南坠子的前身是流行于河南的道情和"莺歌柳"两种曲艺形式。从清代末叶开始,两个曲种的艺人逐渐合流,在音乐唱腔等方面互相吸收融合,促成唱腔音乐的重大变革,"溜腔"的使用就是曲型成熟的表现。
二、伴奏乐器不同
1、豫剧:豫剧乐队的文场伴奏乐器,早期为大弦、二弦和三弦。50年代后,一般的文场逐渐增添二胡、琵琶、竹笛、笙、闷子、大提琴等。有的增加坠胡、古筝等。还有增加电子琴,小提琴及西洋铜管、木管乐器的,组成中西混合乐队。
2、河南坠子:河南坠子的伴奏乐器是坠胡,也叫做坠琴、河南坠子。由于它常作五度转换,所以艺人们说:“过板下五度,唱腔上五度。”坠胡主要是随腔伴奏,有时加花,或用老少配等手法烘托唱腔,以增强艺术表现力。
三、分布不同
1、豫剧: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以及、等省市区都有专业豫剧团分布。
2、河南坠子:流行于河南、山东、安徽、天津、北京等地。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豫剧
百度百科——河南坠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3:17
【豫剧】明代的开封,成为北方戏剧活动的中心之一。明亡后开封郊县民间流行着汴梁腔、梆子腔等戏曲。清初又传入秦腔形成独具一格的梆子,俗名"讴戏",后来在河南、山东境内流传时形成各种流派,统称河南梆子,又称豫剧。祥符调是豫剧的正宗,唱、念俱用标准的汴梁音韵,男腔高亢激越、古朴醇厚,女腔庄重大方、委婉明丽。朱仙镇是河南梆子科班的发源地,各地科班在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庄王诞辰会集朱仙镇,献戏敬神,互相观摩以求改进。豫剧的飞跃是在本世纪30年代,河南省教育厅樊粹庭在开封对豫剧的声腔、科白、表演、化妆、音乐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使之面貌一新。樊所创的狮吼剧团培养了一代人才,当今豫剧名角无不受其影响。目前豫剧已风行全国,成为一大剧种。其传统剧目有《木兰从军》、《秦香莲》、《打金枝》、《对花*》等,著名演员有陈素真等。�
【河南坠子】创始人是开封乔治山。乔为清代嘉庆时人,原在开封唱三弦书,经他将三弦改成二弦,从弹拨改为拉奏,取名"坠胡",他经常演唱的剧目为"玉虎坠",群众遂称他为"唱坠书的",后来出了名,就叫坠子书。坠子开始为单人独角,自拉自唱,脚上绑一击槌,用以击节。同治年间与道情结合,形成一人持简板击节演唱,一人拉坠胡伴奏,唱奏开始分工。1920年前后,简板又改用铙钹,同时坠子出现女演员,其中有从梨花大鼓演员改唱的,于是又吸收梨花大鼓所用的扁鼓。河南坠子在开封影响深远,清末城内就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坠子研究会,最早的坠子唱片就是在开封灌制的,自此流传京津,风靡全国,成为全国十大曲种之一
================================================
主要区别:
简单来说河南坠子演唱人多为一人,又有少数两人对唱的。而豫剧人数则不定。
曲目上,河南坠子多为短篇,豫剧则不然。
伴奏上,河南坠子有檀木或枣木简板,单钹、书鼓、坠琴等。豫剧伴奏有大弦、二弦、三弦,后来大弦、二弦逐渐弃置,改用中音板胡为主弦。50年代以后,逐渐增添了二胡、琵琶、竹笛、笙、闷子、大提琴等。比之河南坠子丰富得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4:52
〖河南坠子〗 源于河南,由流行在河南和皖北的曲艺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结合形成,曲艺 的一种。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流行于河南、山东、安徽、天津、北京等地。因主要伴奏乐器为“坠子弦”(今称坠胡),且用河南语音演唱,故称之为河南坠子。演唱者一人,左手打檀木或 枣木简板,边打边唱。也有两人对唱的,一人打简板,一人打单钹或书鼓。还有少 数是自拉自唱的。唱词基本为七字句。伴奏者拉坠琴,有的并踩打脚梆子。初期大 多演唱短篇,也有部分演员演唱长篇。现代题材曲目都是短篇。
本世纪30年代初,年轻的河南坠子女艺人乔清秀(1910—1944)和她的师傅乔利元(后来成为夫妻)从河南到天津行艺。其间,她和乔利元一起充分借鉴和吸收戏曲和曲艺诸曲种的精华,丰富发展了河南坠子的演唱艺术,创造出一套清新优美,别具一格的河南坠子的唱腔音乐,成为30年代雅俗共赏的一个流派,即“乔派”。在天津她获得了“坠子皇后”的桂冠。她的嗓音纯美甜脆,吐字清晰俏丽,以行腔明快、节奏流畅、音区变换自如而被时人称之为“巧口”或“俏口”。与同时在津、京地区行艺的程玉兰、董桂枝形成了三大流派。乔清秀擅演长篇鼓书《杨家将》、《包公案》等,而短篇之《王二姐思夫》、《玉堂春》、《兰桥会》、《宝玉探病》则更受世人喜爱,并有唱片录制传世。
*十二年(1923)前后,有车姓男艺人在天桥撂地演唱坠子,因脸上有麻子,人称他“车大麻子”。“一个人自拉自唱,很有滋味,社会的人士喜见奇怪,瞧着他又拉又唱,都听他唱会儿,亦听不出什么意思,看的乐了,扔钱就走。”(见云游客《江湖丛谈》)他每日可挣两三元钱。
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唱坠子的男女班纷纷来京,争演于天桥爽心园、天华园等杂耍园子,孙家、贾家等茶馆,及露天棚场之中。这一时期有鸳鸯档(按即夫妻二人搭档表演)卢永爱、大老黑夫妻俩尤受欢迎。“卢永爱唱做俱佳,身段好看,表情细腻。大老黑(他名叫任永泰)专会抓哏,形容态度,使人解颐。”(见《江湖丛谈》)女演员姚俊英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她嗓音甜润,动作潇洒。“地道的河南滋味,唱一句弦儿跟一句的音韵,令人听了真有绕耳三日不断的妙趣。”(见《人民首都的天桥》)她拿手的段子有《小黑牛》、《刘二姐拴娃娃》、《许仙游湖》、《黛玉悲秋》、《剑阁闻铃》等。男女拼档的赵勤堂、赵金兰(后易名李玉芳)生意同样很火,也能叫满堂座儿。
*二十一年前后,有河南坠子女演员董桂芝、宗玉兰姑嫂,程玉兰、周玉花及擅唱“武坠子”的男演员王永安等进入北京,除天桥外,也演出于城内各处杂耍园子,以各自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北京观众。程玉兰以曲调朴实明朗、音色圆润柔美见长,人称“大口”坠子;董桂芝以唱腔含蓄深沉、板眼规整有致见长,人称“老口”坠子。她二人与当时往返于京、津被称为“小口”坠子的乔清秀成鼎足之势,分别创立河南坠子三大唱腔流派。程玉兰的代表曲目有《王二姐思夫》、《小黑驴儿》、《小寡妇上坟》等;董桂芝的代表性曲目有《宝玉探病》、《游西湖》、《俞伯牙摔琴》、《徐母骂曹》、《九字图》、《哭祖庙》等,程、董二人对唱的段子有《蓝桥会》、《相府借银》、《玉堂春》等。
*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间,“坠子皇后”乔清秀曾两度晋京,在北平西单游艺社等处作短期演出。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闻名于北京的河南坠子演员,有李雪芳、李玉玲、马忠翠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南坠子演员们积极编演了一批新曲目,宣传新思想,歌颂新生活。姚俊英演唱了《十女夸夫》、《小姐俩摘棉花》等宣传《婚姻法》的作品,周玉花演唱了《考神婆》、《杨发贵摔子》、《魏兵义下江南》等破除迷信、歌颂*英雄事迹的作品,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1956年以后,新一代北京河南坠子演员也成长起来,他们在努力继承传统、大力编演新曲目当中,应时代的发展,对河南坠子的音乐、表演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尝试。马玉萍、刘慧琴、李少华等,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马玉萍六岁从师李祥东学艺,1955年进京参加了北京市曲艺团。吐字发音上,在保持坠子河南地方特色的前提下,糅进了京腔京韵;唱腔上,广泛吸收豫剧、大调曲子、京剧、评剧等音乐素材,加以融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她拿手的曲目有《穆桂英指路》、《借□□》、《三叫门儿》、《爱个光荣人》、《土地还家》、《姑娘的心愿》、《雨夜变迁记》、《十个大鸡子儿》、《常青指路》等。刘慧琴生于曲艺世家,1956年考入*广播说唱团,私淑“徐(徐玉兰)派”坠子,学习、借鉴民歌及西洋歌曲的长处及发声方法,对坠子的唱腔、演唱方法进行大胆创新,形成本身独有之特点,曾赴演唱。拿手曲目有《偷年糕》、《偷石榴》、《老实人》、《非洲姑娘》等。李少华为地质文工团坠子演员,代表曲目有《王二姐思夫》、《捡棉花》、《喂马记》等。
郭文秋演唱的河南坠子是以“乔派”为基础,并有所发展。她的声音甜美,清脆,吐字清楚,善唱贯口。她演唱的《偷石榴》感情细腻真挚,准确地把握了小女婿与未婚妻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把小女婿的愚顽,未婚妻的恼怒与哀怨,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观众面前。她更发挥了乔派坠子把乡间曲艺所特有的自然美,与都市曲艺华丽、考究的艺术美相结合的特点,既保持了唱腔浓郁的地方色彩,又唱得酣畅、俏丽,《偷石榴》传唱了半个多世纪,至今仍是曲艺晚会中的保留节目。
80年代末,又有毕业于中国北方曲艺学校的张楷,1968年在天津曲艺舞台上崭露头角,她的嗓音脆亮,行腔圆润甜美,颇具“乔派”艺术之神韵。她演唱的《黛玉悲秋》、《秋江》等,寓情于声,以情动人,深得观众的赞赏。
表演方式通常为演员一人左手持筒板击节站唱,有弦师操坠胡及木梆等乐器伴奏。唱腔分别有起腔、平腔、送腔、尾腔四部分。唱词有三字崩、五字嵌、七字韵、巧十字等多种句式。河南坠子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流入北京。当时,有艺人刘教宽、周教云等在京演唱。
深泽坠子由曲艺河南坠子演变而成。始称“化妆坠子”。 *三十七年(1948)冬,邯郸地区广平县阎小寨坠子老艺人杜学勤,一次按照书中主要人物形象化了妆,藏在桌围后边,开书时突然钻了出来,引起听众的极大兴趣。艺人们也受到了很大启发。从此,他们便开始化妆演出,由单口、对口说唱发展为多口说唱,并辅之以简单的表演动作。1949年春杜学勤在邯郸地区临漳县郭小屯村,把撂地摊演唱的“化妆坠子”搬上舞台,演出的剧目是《锯大缸》。不久,大名县的李和春、梁大爱,广平县的阎桐梧(艺名破大锣)、齐秀云,冠县的王元山,曲周的宫宪梅,栾城县的罗福成,魏县的魏连香、崔秀珍(艺名九岁红)等坠子艺人也相继登上舞台。
初期的坠子戏,是以传统坠子书目为基础,略加改动,运用原有的音乐唱腔,套用京剧、河北梆子的锣鼓经,穿上戏曲服装,增设了灯光布景而成,因而称为化妆坠子。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坠子进一步向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借鉴,设置了生、旦、净、丑行当;学了一些表演动作程式,又吸收豫剧、河南曲剧、河北梆子等剧种的唱腔和板式结构,逐渐完成了戏曲化的进程,形成了的剧种称北方坠子也就是深泽坠子。
到1958年7月,河北省已有专业坠子剧团十二个,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邢台市和深泽县坠子剧团。
坠子戏的传统音乐唱腔有:过板、引子、[平腔]、[大小寒韵]、[五字嵌]、[十字韵]、[快板扎]等。过板,是唱段前的音乐过门,引子,是唱段开始前的引句;[平腔]是坠子戏的主要唱腔,多用于叙述,有慢、中、快三种速度,又有开腔和叙述句之分,开唱句是四句式或两句式;叙述句是两句式。[寒韵]用以表达悲切之情。牌子有[五字嵌]、[十字韵],均作为的曲牌,穿插运用于[平腔]之间。[快板扎]用于唱段结束部分。
主奏乐器为坠琴(也叫坠胡),是由小三弦改制而成的拉弦乐器,面板改皮为木(也有蒙铜板的)。演奏时,多用顿亏、滑奏等手法,音色悠扬动听,表现力极为丰富。其他伴奏乐器尚有二胡、二弦、笛、笙、唢呐、大提琴等。
深泽坠子的初期剧目,多由坠子书中的中、长篇传统书目改编而成,故多连台本戏。如《海公案》、《刘公案》、《回龙传》、《大宋金鸠计》、《丝绒计》、《双金线》、《双合印》、《王清明投亲》、《二度梅》等。剧本多用唱词叙述剧情,念白不多。唱词一般为七字句、十字句。六十年代之后,坠子戏从其他剧种移植了一批优秀古装戏,也排演了一些新编历史故事戏,如《审诰命》、《杨金花夺印》、《花木兰》、《秦香莲》、《蝴蝶杯》、《杨门女将》等。坠子戏也能较好的反映现代生活,五十年代后期,邢台、深泽两个坠子团都积极地创造和排演了现代戏,在观众中留有印象的剧目是《白毛女》、《血泪仇》、《党的女儿》、《夺印》、《会计姑娘》、《风尘遗恨》、《大路朝阳》、《红旗谱》(根据梁斌同名小说改编的五本连台戏)、《新芽吐秀》等。
深泽坠子戏用河南方言唱念,唱腔委婉清新、优美动听。艺人非常重视唱功,讲究吐字清晰,句句进入观众耳中。加之,所演故事有头有尾,情节连贯,唱词通俗易懂,所以在农村和城市居民中很受欢迎,有“看了坠子,卖了被子”之说。坠子戏,在三十多年的演出中,足迹涉及北京、天津、济南、太原、开封、郑州、石家庄、保定等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给群众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目前,河北省仅存深泽县一个专业坠子剧团,而业余剧团和半职业剧团为数尚多。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豫剧 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因为河南省简称“豫”,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流行地区】
豫剧的流行地区分布甚广,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都有豫剧演出。
豫剧一向以唱见长,在剧情的节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为听众听清,显示出特有的艺术魅力。豫剧的风格首先是富有*奔放的阳刚之气,善于表演大气磅礴的大场面戏,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本色自然,紧贴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
早期豫剧表演的舞台装置极为简单,往往只用芦席、箔子一挡,台上一桌二椅,即可开演。打小锣、敲梆子的人员兼"检场"。进入城市后,有较固定的剧场,舞台装置才有所改进。豫声剧院已采用一些布幕、布景,旦角服饰讲究"老旦清,正旦俊,花旦风流"。此后又受京剧服饰的影响,已基本与京剧服饰相同。
豫剧传统程具有浓厚的河南地方特色,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革新,创作由粗到细,粗中有细;由俗到雅,雅俗共赏,表演艺术日臻完美。同时,各行当也涌现了一大批艺术上有成就的演员。
豫剧的音乐属于梆子声腔系统,是板腔体式。据清朝李绿园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成书的《歧路灯》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杞县志》所记载,当时本地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合班演出,又被称为"梆罗卷"。根据艺人们相传,豫剧最早的传授者为蒋门、徐门两家;蒋门在开封南面的朱仙镇,徐门在开封东面的清河集,也都曾办过科班。豫剧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各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等因素的影响,在音乐上形成了带有区域性的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即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又称"西府调");形成于豫南沙河一带的"沙河调"。其中"祥府调"、"沙河调",从唱腔的板式结构、调式、旋律、节奏、句法组成和语音等方面看,都和"豫东调"比较近似,故统称"豫东调"。因此今豫剧唱腔韵,一般分为"豫东调"与"豫西调"。因此今豫剧唱腔音乐,一般分为"豫东调"与"豫西调"各自具有显著特色流派。"豫东调"唱腔主音为"5",以中州音韵和商丘、开封的语音为基础,在传统演唱中多用假嗓(二本腔),声音高细,花腔较多,具有激昂、豪放、明朗、花俏的特点,"豫西调"唱腔主音为"1",以中州音韵和洛阳语音为基础,在传统演唱中多用真嗓(大本腔),声大腔圆,寒韵(哭腔)较多,具粗犷、浑厚、悲壮、深沉的特点。这两大腔系在豫剧早期发展过程中,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30年代开始有了交流。建国后,清除"门户之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以上是过去按其流布的不同地区,有豫东调、享福调、沙河调、豫西调的传统分类;另外也有按其唱腔音乐在演唱音区的不同,而将前面三类统归豫东调,俗称"上五音"。与这些相对应的是演唱的音区较低的豫西调,俗称"下五音"。
豫剧的唱腔音乐结构属板式变化体,其板类有四种,即慢板、二八版、流水板、散板:二八板在豫剧的四大板类中表现力最强,变化最丰富。除二八板这个基本板式外,还可分为慢二八板、中二八板、二八连板、快二八板、紧二八板、紧打慢唱等板式。因过去是由两个八板(八小节)组成的一个乐段循环反复使用而得名。随着表现内容的不断丰富,这种固定呆板程式已被突破。今二八板结合了豫东调、豫西调两大流派的唱法而构成,一板一眼2/4拍,可构成上百句的大唱段,主要用于叙事。又可据剧情和人物感情变化的需要有不同变化,既能表现明快、爽朗、喜悦,也能表现急切、紧张和激愤、悲痛的情景。此外二八板还可派生出呱哒嘴、狗撕咬、乱弹、垛板、搬板凳等。
慢板类有[慢板]、[金钩挂]、[反金钩挂]、 [迎风板]等板式。一般为4/4拍的三眼板,其上下句唱腔起于中眼而落于板上。上句落音较自由,下句落音豫东调和豫西调不同。[慢板]是豫剧唱腔中常用的板式之一。它的前奏过门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用的有"六梆"、"四梆"、"导四梆"和"迎风一梆"等。[慢板]的起腔形式又分整板和散板两种。整板起的称为"头句腔",散板起的是将第一句(上句)唱"栽板"或"大板起",从第二句(下句)进入[慢板]。[慢板]中普通上下句的基本结构是将一句唱腔分为两个分句,中间有个小过门;全句唱腔之后,随句尾落音有一个"八梆"跟腔过门(也可以减少为四梆或完全省略)。[慢板]的行腔除上述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外,还有通过局部的变化而产生出来的多种花腔。上句有"头句腔"、"三句腔",下句有"单过板"、"双过板"等。{慢板}的收腔又称"锁板",基本结构与普通的下句相同,只是收腔时速度大多渐慢,并随着收腔尾音有一个简短的过门。[慢板]的速度伸缩性较大,可以随其内容情绪的不同而用快、中、慢的速度。
流水板亦为豫剧常用的板类之一,可分为流水板、慢流水板、快流水板、流水连板等。唱腔一般都是眼起板落的一板一眼的形式。可根据需要作不同速度的变化。曲调比较自由灵活,旋律流畅,节奏跳荡,既适用于表现欢快活泼的情景,也适用于表现压抑、忧伤的情感。它还派生出垛板、两锣钻子等。它的主要特征是旋律中跨小节的切分节奏特别多,无论是唱腔的起落,还是唱腔旋律中的起伏、转折,大多出现在眼位上。[流水板]的上句落音较自由,下句落"5"或"1"音,在普通的上下句结构中,随着唱腔尾句的落音,一般都有跟腔过门。其前奏过门与[二八板]基本相同,知识起板簧头不同。[流水板]的起腔和收腔形式繁多。流水板类重点附属性板式主要有[流水连板]和[两锣赞子]等。
飞板也作"非板",无板无眼,节奏自由,是一种朗育式的唱腔,属于散板类。此外,还有滚白、栽板、叫板等。又有"哭韵"、"行韵"、"绝韵"三种格式。"哭韵"表现悲痛、哀怨的情感;"行韵"多用于吐诉叙述,"绝韵"适用于表现果断、激昂的情感。一般用飞板的唱段都较短,四、六、八句即转入其他板式。
以上四大板类的唱词一般都是用"三、三、四"格律的十字句,或"二、二、三"格律的七字句。有时也用一些字数不等的长短句,如二八板中的呱嗒嘴即以五字句为基础,飞板中的滚白即为有唱有白的散文体句式。
豫剧一向以唱功见长,它的唱腔流畅,节奏鲜明,近几年来,演员多以真声演唱,所以一般都能做到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于为观众听清。加之表演细腻,真切感人,文辞通俗易解,故一跃而成为梆子腔系中最吸引观众的剧种。如今,豫剧除遍及本省外,又传播到邻近各省及甘肃、青海、天津、吉林、江苏、、*等省、市、自治区,并在各地组成了不少专业剧团。
河南梆子戏的特征,主要重在唱词与动态,纯全合于河南的风俗习惯,而起为观众所爱好者,则在表现风俗习惯中鄙俚粗俗之人与事物的关系,与观众的生活行动打成一片。虽然不免有些俗气,但俗有俗的风格,俗的趣味。豫剧的剧词不能专重文言,以合本剧之声调节奏为第一。其叙事言情,喜怒哀乐,委婉曲折,入情入理,感化力之甚伟,间杂以方言,尽人皆解。豫剧具备历久不衰,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点:(一)娱乐性强 豫剧锣鼓声响,丝弦音高,唱工多,白口少,男角是大蹦大跳,女角是满台走扭。劳动大众在多日工作之余,逢年过会,许多人挤在一起,听听看看,就感到无限的轻松愉快。(二)接近群众 形式简单,表演真实,舞台形象比较接近农民的实际生活,合乎劳动大众的脾味。(三)易懂易学 调子简单,词句通俗,容易听懂、学会。(四)富于地方性 腔调高亢硬直,表情慷爽率直,是表现河南人民的地方戏。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豫剧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河南省郑州市豫剧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6:43
豫剧是很多人的舞台戏,坠子就象单口相声一个人说唱,一个人配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8:51
戏曲文化,不同的方法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