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我国巾帼英雄事迹(150字左右)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4:37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7:06

吉吉同志,女,1970年生,藏族,*林芝县达孜乡人,现任*登山队女子分队运动员,国际级运动健将。是亚洲仅有的3名两次从珠穆朗玛峰北坡登顶成功的女性之一。

挑战大自然和生命极限 展示新时期中华儿女的风采

1984年,吉吉从家乡被录用到*自治区体委体工大队当运动员,从事女子中长跑运动项目。由于训练刻苦,加之先天条件较好,曾以10分48秒的成绩创造了当时*女子3000米长跑的新纪录。

19年4月,吉吉转入*登山队女子分队,成为新组建的中国第一支女子登山队的首批队员。在此后十多年的艰苦征战中,吉吉和队里的姐妹们发扬"奋发进取、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求实探索、祖国至上"的登山精神,以中华儿女"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的英雄气概,常年攀登于世界屋脊的冰峰雪岭与蓝天白云之间,挑战大自然、挑战生命极限,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女子登山奇迹。1992年春季,在参加中、日联合攀登姜桑拉姆峰的活动中,成功登上海拔6324米的顶峰。1996年秋季,在参加中、日联合攀登绰莫拉日峰的活动中,成功登上海拔7326米的顶峰。1999年春季,她和丈夫仁那(于2005年5月27日在去攀登迦舒布鲁姆Ⅰ峰途中不幸牺牲,年仅39岁)同志在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采集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圣火火种时,夫妻双双同时登上了海拔8844.4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2002年春季,在参加中、日联合攀登卓奥友峰的活动中,又成功登上海拔8201米的顶峰。2005年春季,在参加复测珠穆朗玛峰高程和纪念中、日女子分别从北南两侧登顶成功30周年的活动中,于5月22日,再次成功登上顶峰,成为继桂桑同志之后亚洲又一名两次登顶珠峰的女性。吉吉同志还多次担任"*登山大会"的教练,成功登上过多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并结识了国内外的众多爱好登山的朋友,建立了深厚友谊。在"山友"们的热心支持下,通过他们呼朋唤友前来登山,使登山大会的规模不断扩大,影响越来越广,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我区的对外开放,增加了山峰所在地农牧民的现金收入。

舍小家为大家 夫妻比翼拚搏在雪山冰峰

在*登山队这支光荣的队伍里,吉吉是一位被领导和队友公认的优秀队员。她有着良好的思想品质,始终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执行党的方针*,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在反*斗争中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坚决与一切不利于稳定的人和事做斗争。

吉吉同志有着执着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对于自己所选定的登山探险事业能够一往无前、奋发向上、争创一流,平时严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按时上下班,保持满勤记录。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地严格训练,从而保持了良好的身体素质,使行军耐力、竞技水平都位居前列,为她在异常艰险的登山探险行业取得突出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她具备倔强好胜、不甘落后的个性,敢于向国内外同行挑战、敢于同男队友竞赛、敢于攀登任何一座高峰,因此,使她能够在同伴中的运动成绩名列前茅。特别是在1999年8月,我区首次承办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拉萨分赛场的活动中,这是全区270万各族人民的自豪和骄傲。为使这届运动会更具特色,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和*自治区*决定从"地球之巅"的珠穆朗玛峰顶上采集运动会圣火火种。为此,我队奉命组织了一支实力超群的登山探险队,吉吉以过硬的综合素质被选为队员。4月20日,全区体育届的代表们带着洁白的哈达和醇香的青棵酒,为肩负重大使命的登山健儿们壮行。吉吉和仁那等队友就要出发了,然而她此行却又背负着前所未有的心理负担。因为她和爱人同时出征后,只能把年仅4岁的独生女儿拉姆央金托付给亲属看管。孩子那令人心碎的哭声使夫妻俩以泪洗面,忍痛提前躲进了车里出发了。吉吉果然不负重望,以当时登顶队员中年龄最小、成功登顶后跟仁那直接下撤到海拔6500米前进营地的速度最快、连续行走达17个小时的时间最长等,创造了多项第一。被誉为"比翼双飞的雪山雄鹰"。以后在攀登卓奥友峰和再次攀登珠峰的活动中,她无不是主动承担最艰巨的攀登队长和开路先锋任务。在今年执行复测珠峰高程和纪念中、日女子从北南两侧首登珠峰成功30周年的活动中,吉吉在爱人仁那也将出国攀登迦舒布鲁姆Ⅰ峰的情况下,乃积极报名参加,以良好的综合素质被选定为中方队长,后又担任攀登队长,*完成了任务,受到了*自治区*、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测绘局的表彰,并获得"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一枚。与7年前一样,世界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攀登探险队每年出征的日子,根据中外各方要求都定在5月5日,可这天又正是仁那夫妻独生女儿拉姆央金的生日,但是仁那从未提出推迟出发的要求。特别是今年,妻子吉吉作为中、日女子登山队的队长,早在3月19日就去了珠峰大本营,家里只有年幼的孩子和保姆。想到妻子登山中的安危、孩子没有亲人看护下的生活和学习、自己此去国外登山能否平安返回……他的担忧是可想而知的。在出发的前夜,仁那一边收拾行装,一边强装出一身的轻松,给孩子许愿说:"等爸爸、妈妈登完山回来再给你补过生日!"谁知这个愿望竟已永远无法实现。

贤妻良母铁骨柔肠 家庭事业一肩挑

吉吉有着宽阔的胸怀,富有牺牲精神。在对待集体与个人、组织与小家、事业与生活、奉献与荣誉等问题上总是能够做到以集体利益为先,以大局为重。不争名利、不求索取是吉吉精神境界高的又一表现。在平日里,她只是默默无闻地工作和奉献,认真完成队里交给的各项任务,从不在个人的名利方面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吉吉还为支持仁那同志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攀登世界14座8000米以上高峰"的宏伟事业中去,她总是毫无怨言地承担起更多的家务劳动和对孩子的教育责任,以及对双方的老人们尽孝心。在长年离多聚少的日子里,尽力营造起一个和睦相处 、互敬互爱、积极向上的温馨家庭环境,使仁那同志自1993年参加探险队以来,始终以主力队员的身份,与队友们一道多次创造中国登山界的新纪录,到他不幸牺牲前已成功登顶了其中的13座,并两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这是绝无仅有的世界集体登山新纪录!同时,仁那同志作为登山运动员兼高山摄影师,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异常珍贵的音像资料,将会为宣传"登山精神"和开发祖国的山峰资源,发展我区的特色经济起到巨大作用。*登山队队长桑珠同志就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探险队只所以能够取得这些成绩,除了英勇无畏、技能超群的探险队员外,也得力于有像吉吉这样好'后方'的全力支持。没有队员家人们的全力支持和无私奉献,我们不可能在十多年的漫长征战中、在一次次生死考验中,都能始终如一、毫不分心地与大自然搏斗、与自身的生理极限搏斗,也就不可能克服千难万险,成功地登上人迹罕至的一座又一座世界高峰。"

在仁那同志牺牲后,在吉吉已取得的骄人成绩面前,她承受着失去亲人的极大痛苦,和由此导致的身体虚弱,仍坚强地表示:"登山是我毕生追求的事业,我将为此继续付出更多的努力,也为了丈夫未竟的事业,我将不断地努力学习和提高,以适应现代登山探险运动新的发展需要。为使我国在世界登山界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走在前列,为发展*的登山产业,促进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目前,坚强的吉吉以顽强的毅力已从痛苦中走了出来,投入到了训练、学习和家庭中孝敬老人、抚养孩子的正常生活中,使我们感到非常欣慰。

吉吉同志既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更像一朵开放在冰峰的雪莲,在艰难险峻的环境里展放着生命的光彩。

为表彰吉吉同志在登山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2000年被*自治区妇女联合会授予"*自治区'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02年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05年被授予"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并被提名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当选为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还被*自治区妇女联合会授予"*自治区'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她是时代的楷模、*妇女的骄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7:07

中国古代的四大巾帼英雄:花木兰、穆桂英、樊梨花、梁红玉

花木兰

花木兰:姓魏,名木兰。隋代人,花木兰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营郭镇周庄村人。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载,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朝后,封为尚书。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木兰祠始建于唐代,金代泰和年间(公元1201-1208年),敦武校尉归德府谷熟县营郭镇酒都监乌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献殿各三间,并创塑了花木兰像。至元代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睢阳府尹梁思温倡议,募捐二千五百贯,重修扩建。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7年),由该祠僧人坚让、坚科和其徒田何、田桢、田松等,又募资修祠立碑。由于历代重修,祠宇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祠地四百余亩,住僧人十余人。

可惜,这座古雅祠宇,1943年毁于战火。现幸存祠碑两通。一是元代《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内东侧。碑为青石,通高3.6米,宽1 米,碑首前后皆为深浮雕的二龙云里戏珠,布局对称,造形大方。篆字题名《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碑四边刻有图案,上边用夸张浪温的手法,刻有二龙戏珠,龙头大而*真,龙身简而细小,穿入流云,生动美妙。两边阴刻牡丹花纹,线条活泼流畅,古朴而不俗。碑文正书31行,满68字,其刻书精美,苍劲有力。龟座高 0.7米,龟形伸头直尾,四肢半曲,似起似卧,栩栩如生。碑文下款:元朝元统二年,祖居归德汤德立石,侯有造撰文,曹州李克均、李英刻石。此碑经专家鉴定,确属元代石刻真品。1982年,由省文局拨款,又重修碑楼,顶为轿形,尖顶四脊,合瓦挑角,17层封檐,前后园门,古朴典雅,碑楼四周砌有围墙。另一通是清朝《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外西侧。通高2.14米,宽0.78米,方座,碑额刻有深浮雕盘龙,篆字题名,碑文正书,归德府商丘县庠生孟毓谦撰文,归德府商丘县邑大学生孟毓鹤书丹,芒山石工张握玉刻石。1993年,虞城县举办了中国第一届木兰文化节。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聚集在商丘,一起分析了《木兰辞》内容和尚存的元碑记载。一致认为,花木兰的故乡在虞城,已确凿无疑。
花木兰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悲壮的诗。《木兰辞》被列入中小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所诵颂;多年来,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木兰从军》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在保卫国家的战斗中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壮举。人们为了纪念她,在虞城县内还建有木兰中学、木兰火车站、木兰宾馆、花木兰度假村、花木兰产业集团、花木兰民兵连。商丘市还组建有花木兰武术协会、花木兰盘鼓队、花木兰舞龙队。每年的四月初八,木兰的生日,人们前来祭祀,人山人海,庙会盛大。现在,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名子不但在我国家喻户晓,而且由于美国迪斯尼公司耗巨资制作的卡通片《花木兰》的巨大影响,她的美名已传遍了全球。美国新闻媒体赋诗称赞"古有神州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名响;今有卡通"洋木兰",融中贯西四海扬。"

穆桂英:
传说故事人物。生长于山东穆柯寨,寨主木羽之女,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因在阵前自招杨宗保为婿,归于宋营。在抗击辽的入侵时,她飒爽英姿,跃马横刀,与杨家诸将领一道,所向披靡,屡建战功。宗保在抗击西夏的战争中死去后,佘太君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征西时,她已五十岁,但她锐气不减,仍挂先锋印,一马当先,力战番将。是古代流传的巾帼英雄形象,深为群众所喜爱。民间以“穆桂英挂帅” 、“大破天门阵”等故事流传最广。

樊梨花:
“薛家将”中人物。原为寒江关关主樊洪之女。后投唐,与薛丁山结为夫妇。二人智勇双全,登坛挂帅。在薛家满门抄斩后,她率子薛刚杀进长安,除奸报仇。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个富于反抗精神,武艺高强,神通广大的女英雄。

梁红玉

梁红玉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原籍池州,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侍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宋徽宗宣和二年方腊,祖父和父亲因贻误战机被杀,梁红玉也沦落为京口营妓。朝廷派童贯率军平定方腊,最后方腊被韩世忠所捉。
平定方腊后,在庆功宴上,韩世忠与梁红玉初次见面,二人对视生情,终成眷属。他们相亲相爱的生活一直伴随着战争度过。梁红玉有身孕后留在京城,却被苗傅和刘正彦扣押,但二人碍于韩世忠的勇猛并不敢难为他们*。
此时宋高宗没有行动的自由,隆裕太后和宰相朱胜非密派梁红玉驰往秀州,催韩世忠前来救助,并封韩世忠为御营平寇左将军,封梁红玉为安国夫人。韩世忠很快平定了苗傅等人的叛乱,授武胜军节度使。
这年冬天,金人再度进犯,从黄州和采石矶两处渡江,直*临安。宋高宗逃至越州。韩世忠留守秀州,建炎四年元宵节金兀术下战书与韩世忠,约定第二天开战。韩世忠听从梁红玉的计策把宋军兵分两路,看中军摇旗为号,进行包围截杀。结果金军大败。韩世忠放声高歌:万里长江,淘不尽壮怀秋色,漫说秦宫汉帐,瑶台银阙,长剑倚天氛雾外,宝光挂日烟尘侧!向星辰拍袖整乾坤,消息歇。龙虎啸,凤云泣,千古恨,凭淮说。对山河耿耿,泪沾襟血。汴水夜吹羌管笛,鸾舆步老辽阳幄。把唾壶击碎,问蟾蜍,圆何缺?
有奸细向金兀术献了一计:以土覆船板,以火箭烧毁韩世忠战船。但韩世忠用梁红玉的计策以少胜多,围困敌军近五十天,使金军不敢随便渡江侵犯。
岳飞被害后,韩世忠也被罢去兵权,他索性辞去官职,与梁红玉白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7:07

谯国夫人洗氏
谯国夫人是岭南地区洗氏的女儿,南朝梁武帝时,成为高凉太守冯宝的妻子。在南
北朝时候,中原丧乱,兵祸连结,而岭甫地区始终未曾受到战火的波及,首先也许是因为岭南尚属化外之地,而后却确实是有赖洗夫人的筹谋划策,抚慰部众,德威广被,肆应得宜,于是当地老百姓都称她为“圣母”,到隋朝时,隋文帝便册封她为“宋康郡夫人”,后又册封她为“谯国夫人”,赐食汤沐邑一千五百户,死后更追封她为“诚敬夫
人”。
岭南洗氏原是拥有十几万户的部族首领,跨据广东恩平、阳江一带山区。洗夫人幼年时叫洗百合,自幼追随父兄逞勇斗狠,经历过几次部族之间的械斗,颇有男儿气概,稍长更得异人传授武艺及韬略,不但能够挽弓执刀与敌人拼斗,而且深诸行军布阵之法,因此。深得同族的器重和信赖,甚至海南儋耳诸部落民族也望风归附。
先是北燕苗裔冯业率众浮海南来,定居新会,历任牧守,三传至冯融,被梁武帝任命为罗州刺史,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势,也着实欣赏洗百合的才识,于是降尊纤贵地为儿子冯宝向尚系蛮族的洗氏求亲,冯宝新任高凉太守,生得一表人材,又是官宦世家,洗氏部族自然是欢天喜地答应了这门亲事,洗百合于是成了太守夫人。
梁武帝太清二年八月,侯景在寿阳反叛,梁朝按照羊侃的计划应该是在采石矾坚拒叛军渡江,另以一支精锐的部队袭取寿阳,使侯景进既不能,退又失去了巢穴,乌合之众,自然瓦解。可惜朝廷不用他的计谋,却以与侯景有勾结的临贺王萧正德为平北将军。
都督京师诸军事,他表面忙于备战,暗地里却以大船数十艘资敌,于是侯景顺利渡江,把梁武帝围在小小的台城。”
这时广州都督萧勃征兵火速赴援,高州刺史李迁仕久蓄异志,伪称有病,迟迟不肯应命,并派人急召高凉太守冯宝。洗氏夫人考虑,刺史托病而拒都督之命,而却积极整屯兵马,显然有谋叛之意。因而对丈夫说:“今刺史突然召你前往,必然是*你同反,君若前往,不啻是羊入虎口,不妨稍加等待,以观其变。”
没有几天,李迁仕果然反叛。派遣杜平虏率兵迳往湖石,以便与侯景呼应。洗氏夫人自忖,杜平虏尽率精兵出城,留下李迁仕守着一座空城,自然无所作为,于是与丈夫计议,卑辞厚礼,徒步担物,明为轮将,暗乃突袭,一举攻下李迁仕的老巢。
这个计划具体由洗氏夫人执行,李迁仕远远地望见千余人众,背扛肩挑而来,果然中计,以为是轮送军需品的队伍,丝毫不加防范,立即命人拔栅开城。洗氏夫人率众涌入,迅即从箩筐背囊中拿出刀剑,像秋风扫落叶般一下子占领高州城,进而与长城侯陈霸先在湖石会师,击溃杜平虏的叛军。
接下去是新任始兴大守、长城侯陈霸先与王僧辩合力击溃侯景。湘东王萧绎在江陵即位,但不久被北朝中的西魏政权打得粉碎,陈霸先乘机代梁而为陈武帝,这也是南朝政权更替一个特点,总是大将夺权。
数年之中长江流域烽火漫天,岭南地区多赖洗夫人扶辑,安然无事。此时冯宝已殁,陈霸先笃念昔日并肩作战的友谊,遣使拜洗夫人九岁的儿子冯仆为阳春郡太守。
不久,广州刺史欧阳纥起兵叛陈,天高皇帝远,陈霸先鞭长莫及,洗夫人就近连络百越首长;合力攻打欧阳纥而数平叛乱,冯仆因母亲平叛有功被陈霸先封为信都侯,加平越中郎将,转任石龙太守。洗夫人也被册封为“石龙太夫人”,权职待遇一律照比刺史。
陈霸先即位之初,实力未允,对北朝采取和平邦交。三年后陈文帝嗣位,兵力日强,接连攻下长沙、江郢、巴蜀等地,南朝江山逐渐恢复旧观,再传到宣帝,又乘北齐内乱遣兵收江北各地,可惜到他儿子陈波宝手中,也就是陈后主,终日炕缅酒色,怠于政事,于是被隋文帝杨坚所灭。
南北朝时对峙的局面虽然由隋文帝统一,但岭南地区尚未归附,为了维持地方安宁,共推石龙大夫人洗氏出来领导,仍用陈朝封赠的仪仗及兵卫甲盾,每每前呼后拥巡视各州,真个是威镇南疆,简直就是个小王国的女皇帝了。此时她已经是六十开外的人,儿子冯仆已死,孙儿冯魂与冯暄随侍左右、大家都称她为“圣母”。
隋帝派遣韦洗前往岭南宣抚,并携带陈后主的亲笔书信,以及洗夫人先前呈献给陈后主的“扶南犀杖”作为信物,洗夫人目睹犀杖,知道陈朝已经灭亡,于是率众归附隋朝,长孙冯魂被破格提升为仪国三司,洗夫人被册封为“宋康郡夫人”。
韦洗仍旧滞留岭南,岭南人王仲宣连络各部族首领围袭隋朝派来的钦差大人,洗夫人既然接受了隋朝的册封,自然有救助朝廷特使的责任,于是派孙儿冯暄率兵往援,结果进兵不利,被俘下狱。洗夫人再派幼孙冯盎驰援,而且自己亲自披挂上阵以为后应,很快就消平叛乱。从此南疆一片安谧,朝廷政令直达海隅,隋文帝对此大加赞赏,追赠洗夫人的先夫为广州总管,追封他为谯国公,洗夫人被封为“谯国夫人”。谯国夫人虽然不是什么官位,但却比照总管衙门,设置幕僚机构和属官,并颁予印信兵符,全权指挥岭南六州兵马,且界予一项特殊权利,遇有紧急事故,可以不先奏报朝廷而便宜行事。
这是一项特殊的前所未有的荣耀,以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夫人而言,总管岭南六州军政大权,朝廷视之为南疆柱石及屏障,隋文帝赏赐有加,皇后也刻意笼络,信使不绝于途,岭南各州风调雨顺,家给人足,形成有史以来最为富庶及安定的局面。
隋文帝定都大兴,也就是长安,勤谨节俭,减轻赋税,与民休养生息,岭南地区遵照朝廷指示,成效尤为可观,隋文帝曾降敕书慰勉谯国夫人:“朕抚育众生,情均父母,欲使率土清净,兆庶安乐。夫人情在奉国,深识正理,直训导子孙,敦崇礼教,遵奉朝化,以副朕心。”殷殷之意,溢于言表。
隋朝开国以后,改广州为番州,除了倚重谯国夫人坐镇岭南地区以外,更由朝廷派赵钠为番州总管,综辖地方政务,由于赵讷贪污不法,动辄苛虐番民各部族,使得怨声四起,纷纷上书朝廷,指斥赵讷的种种不法情事,有的甚至叛离朝廷而自立。隋文帝下诏谯国夫人就近惩治赵讷,并招抚诸部族。
谯国夫人此时已经年届古稀,犹自抖擞精神乘骑骏马,盛张锦伞,亲捧皇帝诏书逮捕赵讷,然后审问、正法,并一一列举罪状及受贿财物,派遣专使奏报朝廷,又风尘仆仆地巡行各州各郡宣达圣旨,所以岭南各地复归平静。
谯国夫人以边睡番族,明大体、识大义、安抚百姓、绥靖地方,岭南地安定繁荣达半个世纪;她虽然历事三朝,实因环境使然,她始终忠于她的部族,忠于她的职守,对一个女人而言,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隋文帝仁寿二年,独孤皇后崩逝,隋文帝好象突然从层层束缚中挣脱出来,于是开始放荡,国事日益荒废。就在此时,威镇南疆的谯国夫人也油尽灯熄,享年七十五岁,朝廷追赠她为“诚敬夫人”。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客观情势使谯国夫人脱颖而出,而谯国夫人也在动荡的社会中作出许多男子汉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7:08

长征小故事

1.长征途中,有位女战士叫小董,才13岁。爬雪山是每人发一个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没带辣椒。小董刚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发抖。队员一直喊:“同志们千万别坐下,坐下就起不来啦。到了山腰,小董实在又冷又累,但还是坚持着,终于到了山顶,小董看队员们都滚了下去,一滚就是几十丈,她也一*坐了下去,一滚,100多丈。终于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2.战地女杰:贺子珍的身体里嵌入17块弹片

在悲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活跃着一群特殊身影,她们中有*领导同志的夫人、有女干部,也有普通女兵。饥饿、疾病、血战、死亡,没有什么能阻挡住她们前进的脚步,这一群可亲可敬的巾帼英雄在弥漫的硝烟中一路穿行。

作者常敬竹说,1995年冬天,他同作家董保存穿行在北京城区的大街小巷,苦苦寻找当年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那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耗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他们依旧乐此不疲,因为每一个采访对象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惊喜,一种久违的精神在召唤着他们、激励着他们、感动着他们。

尽管,当年风华正茂、叱咤风云的红军女战士大多已经告别人世,而女红军留在漫漫征途上的那些美丽故事依然那样荡气回肠、动人心魄。

1935年4月初的一个晚上,女红军们刚拖着疲倦的身体赶到贵州盘县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一群敌机嗡嗡地叫着突然从山后飞过来,其中一架快速俯冲下来,一阵激烈的机*子弹迎头扫射,三枚*投向休息营地。战士们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沟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势把一些人遮蔽起来,但要命的是一些红军伤员躺在担架上根本动不了。

贺子珍本来是隐蔽在路边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顾个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担架,这时,一枚*投了下来,在她身边顿时腾起一股烟尘……

敌机飞走了,*声、爆炸声停止了,硝烟和尘土渐渐消散开去。贺子珍的身体里嵌满了弹片,鲜血把军衣浸染得殷红。

一场紧张的抢救开始了。警卫员骑马去总卫生部请来李芝医生,为贺子珍救治。李芝先为贺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针,然后做了全身检查,发现在她的头部、上身、四肢共有17块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弹片,在没有实施任何麻醉的情况下,手术开始了。贺子珍疼得浑身大汗淋漓,眼里噙满泪花,却坚持一声不吭。身体浅层的弹片终于被一块块取出,而深入体内的弹片却难以取出,成为战争留给她的一份永久纪念。

3.一袋干粮

长征时期,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感人的故事,我较为了解的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能够反映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男孩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她没有这么做,她选择沉默,不告诉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整支队伍的品质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7:09

秋瑾
秋瑾(1877~1907),女,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后改名竞雄,又称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厦门。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男装。清光绪二十年(14),其父秋信候任湘乡县督销总办时,将秋瑾许配给今双峰县荷叶乡神冲王廷钧为妻。光绪二十二年,秋与王结婚。王廷钧在湘潭开设“义源当铺”,秋瑾大部分时间住在湘潭,也常回到婆家。这年秋天,秋瑾第一次回到神冲,当着许多道喜的亲友朗诵自作的《杞人忧》:“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膝室空怀忧国恨,谁将巾帼易兜鍪”,以表忧民忧国之心,受到当地人们的敬重。

光绪二十六年(1900),王廷钧纳资为户部主事,秋瑾随王赴京。不久,因为八国联军入京之战乱,又回到家乡荷叶。次年在这里生下第二个孩子王灿芝(女)。光绪二十九年,王廷钧再次去京复职,秋瑾携女儿一同前往。翌年,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先入日语讲习所,继入青山实践女校。

秋瑾在日期间,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活动,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和刘道一等组织十人会,创办《白话报》,参加洪门天地会,受封为“白纸扇”(军师)。光绪三十一年归国。春夏间,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七月,再赴日本,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翌年归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不久,任教于浔溪女校。同年秋冬间,为筹措创办《中国女报》经费,回到荷叶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笔经费,并和家人决别,声明脱离家庭关系。是年十二月(1907年1月),《中国女报》创刊。秋瑾撰文宣传女主张提倡女权,宣传*。旋至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未果。

光绪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2月),秋瑾接任大通学堂督办。不久与徐锡麟分头准备在浙江、安徽两省同时举事。联络浙江、上海军队和会党,组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因事泄,于七月十三日在大通学堂被捕。七月十五日从容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光绪三十四年,生前好友将其遗骨迁葬杭州西湖西泠桥畔,因清廷*令迁移,其子王源德于宣统元年(1909)秋将墓迁葬湘潭昭山。1912年,湘人在长沙建秋瑾烈士祠,又经湘、浙两省商定,迎送其遗骨至浙,复葬西湖原墓地。后人辑有《秋瑾集》。

孙中山先生和宋床龄先生对秋瑾都有很高的评价。1912年12月9日孙中山致祭秋瑾墓,撰挽联:“江户矢丹忱,重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1916年8月16—20日孙中山、宋庆龄游杭州,赴秋瑾墓凭吊,孙说:“光复以前,浙人之首先入同盟会者秋女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而‘ 秋风秋雨愁煞人 ’之句,则传诵不忘。”1942年7月宋庆龄在《中国妇女争取自由的斗争》一文中称赞烈士是“最崇高的*烈士之一”。1958年9月2日宋为《秋瑾烈士*史迹》一书题名。1979年8月宋为绍兴秋瑾纪念馆题词:“秋瑾工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马携*,曾东渡日本,志在*,千秋万代传侠名。”

菩萨蛮 (寄女伴)
秋瑾
寒风料峭侵窗户,垂帘懒向回廊步。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若遇早梅开,一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5999.html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