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9:23
共4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5-26 21:19
时间:农历三月十三日 凌晨1时至6时许 地点:龙文区朝阳镇西洋村崎岭社
事件实录:法长点起火堆,哪吒鼓乐吟唱响彻天籁,在法长的带领下,众人吟唱着,绕炭火而行……最为过瘾的,还是踏火,社里的男丁抱着小孩,背着进香的贡品,“过火过火,无事尾”(闽南语意为保平安)。
凌晨1:00
700斤木炭点火
冯龙山最早在土埕上出现,他是司事的法长,负责点火,“我们今年用700斤木炭点火”。一个晚上他都在担心哪个环节可能出现疏漏,准备一些必需的工具。
一身红色的清朝服饰,戴古代衙役帽,赤着脚的踏火队员陆续出现在土埕上,仪式前,他们被要求吃斋,以示虔诚。
孩子会被叫醒,背着进香袋子的家人将孩子带到土埕上,老人则携带铁锹,拎着铁桶出现,他们要干什么呢?
凌晨4:00
奏响鼓乐吟唱
持黑旗、摇铃铛、敲长柄扁手鼓、举长刀、敲马锣、击天尺,在冯龙山的带领下,队员绕着热热的炭火开始吟唱请神曲。
夜空下,他们虔诚地绕炭火环行,一遍又一遍,尽情尽兴吟唱,赤脚行走在土埕上,唱腔一会儿急一会儿缓,令人震撼,也让人感到神秘。
冯龙山说,他们从正月初八就开始训练,每个月练一星期,由于请神曲吟唱起来很有韵律,朗朗上口,很多年轻人也喜欢。
清晨6:00
挨个踏火祈福
法长挥舞长刀在空中写了个“水”字,第一个赤脚踢散炭火,踏火而过。
队员紧随其后,接着是抬神像的,最后是社里的村民,年纪小的由长者抱着、背着冲过火堆,家里男丁不在家的,则早已请边上的人将孩子和进香的袋子一起背着踏火。
踏火队伍一过,拿铁锹、铁桶在一旁的妇人们赶紧围抢炭火,她们把铲来的炭火带回家,冷却后,分成多份放置在家里的猪栏、鸭舍、鸡窝、羊圈、牛棚等处,保佑家中六畜兴旺。
昨天(农历三月十三),是双兴宫保生大帝哪吒鼓乐的踏火日。
而两天后,农历三月十五,是保生大帝吴夲(tāo)的生日,为了错开祭拜高峰,崎岭社人在农历三月十三带着贡品,到吴夲的故乡——龙海角美白礁进香,保佑家人平安,子女向学,生意顺利,无病无灾……哪吒鼓乐踏火仪式是社里每年进香前的传统。
原来,这哪吒鼓乐是闽台地区民间信众踏火时的一种古老吟唱表演,借此以求驱邪消灾,明代从道教圣地山西闾山传入漳州,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18:27
第一代保生大帝王鑫,玉帝侍卫,随玉帝亲征平定魔族叛乱,在玉帝遇险时拼死护卫,击杀对方魔将但手臂受伤,后来在伤势未愈(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为众仙演示爆裂掌击向落下巨石,却因经脉未愈,真气改走其他经脉,出招变成点石成金,然后被大金块砸死,玉帝令人修复其仙体,追封保生大帝,列于纪念馆中
第二代保生大帝吴夲,宋末闽南瘟疫流行,蓬莱岛八仙受命前往解除瘟疫,却在东海意外受阻,而民间医生吴夲先一步解除疫情,八仙知情后寻找吴夲,恰逢吴夲在山崖上采药,汉钟离的一句:对面山崖上的可是神医吴夲?因嗓门过大,致使吴夲惊惧,坠崖而亡,铁拐李用药王葫芦收其魂魄,借用第一代保生大帝王鑫的仙体回生,遂成天庭药神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19:45
保生大帝掌天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21:20
保生大帝一称大道公,吴真君。福建闽南和闽南籍民所奉的地方守护神。
据载,神姓吴名本(音滔),宋代名医。清同治十年《福建通志》卷二百六十三云:“吴本,生于青礁(今福建龙海角美白礁),世所称吴真君也。少超悟,长得道术。不茹荤,不授(受)室。
保生大帝姓吴名本(tao),字化基,福建省同安县白礁村人,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三月十五日生。相传其祖先是战国时的吴季礼,子孙向四处发展,传了九世,到了大帝的父亲吴通,母亲黄氏,避乱而南迁,到了福建同安的白礁村。
业医活人,按病与药,如矢破的。或吸气嘘水以饮病者,虽沉痼奇怪叵晓之状,亦就痊愈。于是病人交午于门,无贵贱悉为视疗。景佑六年(景佑无六年——引者注),蜕化于同安之白礁。乡人肖像祀之。水旱疾疫,款谒如响。部使者以庙额请,赐名‘慈济’。开禧三年(1207),草寇*扰境上,忽睹旗帜,惧不敢入。事闻,封英惠侯。后
累封普佑真君。”撰《志》者按曰:“《同安志》云:吴真人名本,由贡举授御史。
仁宗时,医帝后愈,炼丹救世。景佑(1034~1037)间蜕化于漳州白礁,乘鹤*。
此全与《闽书》所载互异。《闽书》不言(吴)本官御史,亦无医仁宗后事;惟记明永乐中,文皇后患乳,梦道人献方,牵红丝缠乳上,炙之,后乳顿瘥。问其居,对在某所。
明日,遣使访之,云:有道人自言福建泉州白礁人,姓吴名本,昨出试药,今未还也。
既不得道人所在,遂入闽求而知之。皇后惊异,敕封吴天医灵妙惠真君保生大帝,仍赐龙袍一袭。”由此可见传说之分歧。
《台南市宗教志》所记更多神异。曰:“(吴)本,泉州同安县白礁村人。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三月十五日生。
幼习医术,曾遇异人,授与神方济世,兼授驱魔逐邪等术,遂成神医。曾中进士,任御史,以治愈仁宗皇后痼疾,著称于世。寻退隐行医,时有神异,为时人所钦服。后收同安令江仙官、主簿张圣者为左右侍从,借上帝公侍卫康、赵二将军为左右护卫,黄医官、*人、鄞仙姑等为门徒。四出行医除妖,著医书内外科十三册。仁宗景佑三年(1036)五月初二日,与父、母、妹、妹夫、仙官、圣者、书僮等,一齐骑白鹤飞升。时年五十八。世人感其恩德,建祠祀之,敕封为慈济宫。飞升后,神迹屡现,降魔解厄,逐寇安邦,医疾疗伤,受庇佑沐恩者难以计数。宋高宗时,封大道真人号,宁宗时封忠显侯。明太祖时,敕封为昊天御史医灵真君。”旧时福建泉州多建庙奉祀。传入后,建庙亦多,为当地医师及泉州籍民所信奉。庙宇中心在台北。《台南市宗教志》云:
“府城(今台北市)的居民,主要来自泉州,故祀大道公的庙宇很多,其中以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开山宫最早。规模大者,除开山宫外,尚有兴济宫(顶大道)、良皇宫(下大道)、水仔尾元和宫、市仔头福隆宫、安平妙寿宫、广济宫,安南区海尾寮朝皇宫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