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历史上,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损失惨重,真的是因为赵括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9:30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9:25

公元前二百六十二年,白起率军大举进攻韩国,一举攻占了韩国重镇野王,切断了上党郡与韩国本土的联系,韩国上党郡守冯高率领数十万军民转投赵国怀抱,赵孝成王欣然接受,这就是秦赵长平之战的导火线。

我们都知道,长平之战是春秋战国历史,乃至于此后千余年的中国古代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场歼灭战,这场歼灭战以赵国四十五万士卒被坑杀为结尾,后人每每想起无不叹息痛恨“纸上谈兵”的赵括,不过,不知道大家思考过长平一役,赵国的惨败,仅仅只是因为赵括吗?恐怕不尽然吧。

我们先从太史公的《史记》中的记载说起,太史公在《史记》之中对于这一战的描述可谓是惜字如金,他对当时秦赵交战的情况描述是,赵军接连丢失了数道防线,*退回长平驻守,而赵军也在此前的交战中连续损失了“一将六尉”,这一组数字可能大家觉得没什么。

那好,我们从太史公记载的另一场战役来说明一下:在几十年后的秦楚之战中,李信率军二十万进攻楚国,被项燕打败,秦军伤亡惨重,在这一战中,秦军损失了七个都尉。两场战役一比较,再加上赵孝成王曾“怒廉颇军多失亡”,大家就应该知道在赵括接手之前,赵军的损失就应该小不了。

当然了,小编在这里并不是为了给赵括“洗白”,对于赵括,小编也是不太喜欢的。《孙子兵法》中曾经提到“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当时的赵军损失再大,恐怕也不至于是秦军的十分之一吧?

在两军兵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赵军全军能够被秦军合围,这恐怕除了赵括的军事指挥能力有着很大的问题,其他原因也都说不通吧?至于说赵括指挥能力不错,能在全军被围的情况下还给了秦军重大伤亡,难道大家认为被困死地的赵军将士奋力一搏是赵括的功劳?那么又是谁把他们带到这种死地来的呢?

当然了,赵括的指挥能力问题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长平之战赵军败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赵国自身的缺陷,就算是廉颇指挥,没有奇迹的发生,败退也只是时间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这还要从赵国地理环境说起,赵国主要领土是现在的河北省南部、山西中部、陕西东北部,这些地方在那个时代适宜种植粮食的土地并不多,赵国的粮食产量也一直都是七雄中的倒数。赵武灵王变法改革也只是侧重于提升赵国的军力,对于粮食产量的天然不足并没有提出什么好的办法。

反观秦国,经过了商鞅变法,秦国粮食产量大幅提升,而此时秦国又占据巴蜀、河西、河东,粮食充裕,加上运输便捷,赵国和秦国怎么打得了消耗战?

还有当时的时代背景,燕国对赵国一直虎视眈眈,齐国最后一位稍有大局观的齐襄王已经去世,齐王建并不想得罪秦国,拒绝借粮食给赵国,魏国则是首鼠两端,摇摆不定,加上当时的赵国国力强盛,各国都不相信赵国会因此一战而衰败,只想看着秦赵两国两败俱伤。

在列国袖手旁观的情况下,赵国以一己之力又怎么可能抵挡得住虎狼之秦的猛攻?等到长平之战落幕,赵军主力全军覆没,秦军包围赵国都城邯郸之时,天下列国这才醒悟过来,魏国、楚国出兵解围邯郸,虽然击退了秦军,但是为时晚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9:25

首先,根据史料记载,无论是打持久战还是速决战,其实赵国都难以获胜。赵括只是让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天平更多的倾向秦国,赵括本人除了纸上谈兵之外并没有对赵国有实质的帮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9:26

的确是因为他,就是因为他只会纸上谈兵,擅自出军进攻才中了埋伏。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9:27

赵国长平之战全军覆没,就是因为赵括贸然出击,导致赵国大军陷入包围,被白起的秦军围攻而败,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赵括了。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