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甲醛污染具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1:58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5 15:28

甲醛对健康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刺激作用: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黏膜的刺激作用,甲醛是原浆毒物质,能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时出现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肿、眼刺激、头痛。

b、致敏作用: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

c、致突变作用:高浓度甲醛还是一种基因毒性物质。实验动物在实验室高浓度吸入的情况下,可引起鼻咽肿瘤。

d、突出表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胸闷、眼痛、嗓子痛、胃纳差、心悸、失眠、体重减轻、记忆力减退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孕妇长期吸入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死亡,男子长期吸入可导致男子精子畸形、死亡等。

残留与蓄积:

资料记载,工业企业区土壤中吸附的甲醛含量可达180?720mg/kg干土。土壤的污染可导致地下水污染,水中甲醛含量可以比表层土高出10?20倍。

甲醛在环境中颇稳定,当水中甲醛浓度为5mg/L时(20),观察结果表明,5天内可以保持恒定。水中甲醛浓度为<20mg/L时,可以被曝气池中经驯化的微生物降解消化。而含量为100mg/L时,能抑制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当水中甲醛含量为500mg/L时,生物耗氧过程全部中止,水中微生物被杀死。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相对浓度危险度

当甲醛浓度在每立方米空气中达到0.06-0.07mg/m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

当室内空气中甲醛达到0.1mg/m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

甲醛达到0.5mg/m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

甲醛达到0.6mg/m,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更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

甲醛达到30mg/m时,会立即致人死亡。

轻度中毒:明显的眼部及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主要表现为眼结膜充血、红肿,呼吸困难,呼吸声粗重,喉咙沙哑、讲话或干涩暗哑或湿腻。中毒者还能感受到自己呼吸声音加粗。轻度甲醛中毒症状的另一个具体表现为一至二度的喉咙水肿

中度中毒:咳嗽不止、咯痰、胸闷、呼吸困难及干湿性破锣音。胸透X光时肺部纹理实质化,转变为散布的点状小斑点或片状阴影,即为医学上的机型支气管肺炎;喉咙水肿增重至*。进行血气分析之时会伴随着轻、中度的低氧血症。

重度中毒:肺部及喉部情况出现恶化,出现肺水肿与四度喉水肿的病症,血气分析亦随之严重,为重度低氧血症。

折叠检测方法

1.甲醛污染问题主要集中于居室、纺织品和食品中。居室装饰材料和家具中的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等人造板材中含有大量以甲醛为主的脲醛树脂,各类油漆、涂料中都含有甲醛。

2.造成纺织品中甲醛残留问题.另外,因经济利益驱使,一些不法分子以甲醛为食品添加剂,如水发食品加甲醛以凝固蛋白防腐、改善外观、增加口感,酒类饮料中加入甲醛防止浑浊、增加透明度,这些都会造成食品的严重污染,损害人体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已明文规定禁止甲醛作为食品添加剂。由此可见,甲醛污染问题已普及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应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甲醛含量已成为当今居室、纺织品、食品中污染监测的一项重要安全指标。因此研究一种市民可以在自己家中完成的,简便、灵敏、快速、直观、准确、经济的甲醛检测方法将会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国内外居室、纺织品、食品中甲醛检测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检测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传感器法等。

3.纺织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含甲醛的N-羟甲基化合物作为树脂整理剂,以增加织物的弹性,改善性,还使用含甲醛的阳离子树脂以提高染色牢度。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基于不同分子结构的物质对电磁辐射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的一种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是居室、纺织品、食品中甲醛检测最常规的一种方法.涉及到的有乙酰丙酮法、酚试剂法、AHMT法、品红一亚硫酸、变色酸法、间苯三酚法、催化光度法等,每种检测方法所偏重的应用领域不同,并各有其优点和一定的局限性。

1.乙酰丙酮法。乙酰丙酮法指在过量铵盐存在下,甲醛与乙酰丙酮通过45?60水浴30min或25室温下经2.5h反应生成*化合物,然后比色定量甲醛含量.甲醛与乙酰丙酮反应的特异性较好,干扰因素少,酚类和其它醛类共存时均不干扰,显色剂较为稳定,检出限达到0.25 me/L[Bl,测定线性范围较宽,适合高含量甲醛的检测,多用于居室和水发食品中对甲醛的测定.但在进行水发食品中甲醛检测时,需将样品中的甲醛在磷酸介质中加热蒸馏提取出来,经水溶液吸收、定容后再检测,操作过程复杂、繁琐、耗时。

2.试剂法。酚试剂法即MBTH法,即甲醛与酚试剂(3-甲基-2-苯并噻唑腙盐酸盐,grn)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铁离子氧化成蓝色,室温下经15rain后显色,然后比色定量[m]。酚试剂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检出限为0.02mg/L,较适合测定微量甲醛测定。但脂肪族醛类也有类似的反应,对测定会有干扰,二氧化硫对测定也有一定的干扰,使结果偏低,所以,在测定吊白块时应用此方法要慎重。酚试剂的稳定性较差,显色剂MITI?H在4冰箱内仅可以保存3d,显色后吸光度的稳定性也不如乙酰丙酮法,显色受时间与温度等的*。本法多用于居室中对甲醛的检测。纺织品和食品中对甲醛的测定有时也用该方法一。

3.AHMT法。AHMT法指甲醛与AHMT(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在碱性条件下缩合,经高碘酸钾氧化成紫红色化合物,然后比色定量检测甲醛含量的方法。AHMT法在室温下就能显色,且SO、NO共存时不于扰测定,灵敏度比比色法要好。该方法特异性和选择性均较好,在大量乙醛、丙醛、丁醛、苯乙醛等醛类物质共存时不干扰测定,检出限为0.04 mg/L。但AHMT法在操作过程中显色随时间逐渐加深,标准溶液的显色反应和样品溶液的显色反应时间必须严格统一,重现性较差,不易操作,多用于居室中对甲醛的检测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5 15:28

由于人们逐渐认识到甲醛的危害,在装修后会进行适当的甲醛治理。不过,作为一位室内除甲醛的老师傅,我想提醒大家,甲醛的释放期是3至15年。也就是说,仅靠我们的简单处理一段时间不能完全去除甲醛,我们应该时刻警惕家里的甲醛含量。


向左转|向右转


身体的这些症状是甲醛传达给你的警告,你可能已被甲醛中毒。

为了让更多的人在新家安顿下来,根据成都除甲醛专业公司的工作经验,结合我近年来遇到的家庭甲醛污染案例,故意总结了几种轻度甲醛中毒的症状。一旦我们有了这些症状,很可能甲醛中毒已经发生。

症状1:眼睛发红和发炎。因为眼睛可以直接接触甲醛,一旦家里的甲醛含量过高,我们的眼睛就会先出现不舒服的反应。过多的甲醛会导致眼睛发红、发炎和泪水不合理等症状。

症状二:咳嗽、打喷嚏。当我们呼吸时,我们可以直接吸入空气中的甲醛,使其进入呼吸道并刺激呼吸道粘膜。一旦我们经常咳嗽,打喷嚏,喉咙嘶哑,发炎等,家庭中的甲醛可能过量。

症状三:皮肤过敏。皮肤是人体中一个非常敏感的器官,一旦室内甲醛浓度过高,我们暴露的皮肤就会受到甲醛的强烈刺激,容易出现皮肤过敏、瘙痒、红肿等症状。

       随着甲醛在工业以及在家具等行业的广泛运用,室内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已经越发严重,尤其是又老人、孕妇、孩子等体质较弱的特殊人群家庭,切不可对甲醛掉以轻心。如出现以上不良反应应该即时就医并建议请甲醛检测机构协助对室内进行空气采样测试如超标,也可即时防范并制定甲醛治理方案,免受甲醛的侵害,让家人有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5 15:29

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
研究表明:甲醛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大量文献记载,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其浓度在每立方米空气中达到0.06 -0.07 mg/ m3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当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为0.1 mg/m3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0.5 mg/m3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到0.6 mg/m3,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更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达到30 mg/m3时,会立即致人死亡。
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细胞核的基因突变,DNA单链内交连和DNA与蛋白质交连及抑制DNA损伤的修复、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在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
世界卫生组织(WHO)工作组曾对甲醛规定了它对嗅觉、眼睛刺激和呼吸道刺激潜在致癌力的阈值,并指出当甲醛的室内环境浓度超标10%时,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甲醛污染危害严重的场所
新装修的居室、办公室、会议室、宾馆、KTV包房和家具商场、建材商场等。
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状况
人们的新居和办公室等场所都要进行室内装饰和购买家俱,由于装修和家具制造要使用大量人造板材(如胶合板、大芯板、中纤板、刨花板、强化地板和复合木地板等),而生产人造板需大量使用毒性高的甲醛为原料制造的胶粘剂,由于胶粘剂中的甲醛释放期很长,一般长达15年,导致甲醛成为室内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2001年8月中消协公布了一项惊人的调查结果,在北京和杭州分别对居室内空气抽样检测后显示,甲醛浓度超标的分别达到73.3%和79.1%,最高的超标达到四十多倍。
检测部门去年曾经对北京市区9座家具城进行了空气质量检测,抽查结果发现甲醛的检测结果平均值高于公共场所卫生标准3.3倍。最大值高于公共场所卫生标准15.8倍,样品的超标率分别为98%。
2001年7月合肥市卫生部门通报了对该市15个监测点的办公室和居室空气监测结果:甲醛全部超标,最高达到85倍。室内空气污染令人心惊。 合肥市工行合工大分理处装潢已有15个月,但两间办公室一直弥散着"异味",而且经常发现大量的死亡蠕虫,职工也多次反映有流眼泪、喉咙疼痛、胸闷、头痛等症状。监测结果发现,该办公室甲醛一间超标45倍,一间超标29倍。
据南京市室内环境监测中心一位姓钱的工作人员介绍,该中心成立两个月来应市民要求,共对南京近30套居民新装修房进行了监测,几乎没有一家能完全达到《中国卫生标准室内环境标准》,最主要的问题是甲醛超标,甲醛超标竟高达40多倍。
四川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获悉,该所日前对1500多个装修后的居室和办公室、写字楼进行检测发现,室内空气污染大大超过国家卫生标准。95%以上的居室内甲醛超过卫生标准,最高超过标准的60多倍;一些机关办公室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超标数倍至数十倍。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针对家具中甲醛污染问题,抽查了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的30家商业企业经销的87种家具产品,结果产品不合格率为.4%。
装修污染何其大----北京每年有350人丧生
  北京每年因有毒建筑装饰材料引发的急性中毒事件有400多起,中毒人数10万人,死亡人数350人,这是笔者从北京市化学物质毒性鉴定中心获得的信息。
调查统计,全世界每年有280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装修污染,装修污染已被列为公众危害最大的五种环境问题之一。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提供的资料,人们在家中度过的时间平均占66%,因此不良室内空气环境将对人的健康造成最直接伤害。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污染检测观察中心了解,在众多装饰材料中,有毒材料占68%,会产生300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并可引发30多种疾病。其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是老人和小孩,因为他们呆在室内时间最长,尤其小孩还喜欢坐在地板上。

如何防止,防治甲醛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控制室内环境中的甲醛污染,应该坚持从装修前入手。首先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设计师在选择设计方案时,必须符合环保的要求。选择装饰材料要符合国家环保的标准。特别是房间的地面材料,最好不要大面积使用同一种材料。要合理计算室内空间的甲醛承载量和装修材料的使用量。要选择科学的施工工艺。注意选择对室内环境污染小的施工工艺,除了特殊要求以外,一般不要在复合地板下面铺装大芯板,用大芯板打的柜子和暖气罩,里面一定要用甲醛捕捉剂进行处理,油漆最好选用漆膜比较厚、封闭性好的。要严格掌握装饰和装修材料质量。特别是复合地板、大芯板,要把甲醛量作为选择的主要条件。
  
防止甲醛危害要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室内甲醛的检测和净化。根据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污染程度,请室内环境监测中心的专家提供有效的治理方案,特别是家中有老人、儿童和过敏性体质的家庭,更要注意。   
用人造板制作的衣柜,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尽量不要把内衣、睡衣和儿童的服装放在里面。
在室内和家具内采取一些有效的净化措施,可以降低家具释放出的有害气体。来源:《北京晨报》
                               
我国权威部门检测结果,在未装修及装修后的房屋中,室内存在大量污染,而主要污染物即甲醛;甲醛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检出率为100%。而目前建材市场上,绿色建材不到5%~10%。为了人们健康生活,专家提醒,务必对室内环境、家具产品进行检测和治理!以达环保环境、环保家具、环保装修要求!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5 15:29

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哪些如下:
1、刺激作用甲醛对人体有很大的刺激作用,特别是对皮肤黏膜的刺激更甚,可以与人体的蛋白质结合,在高浓度环境下吸入,就会刺激呼吸道,造成水肿、眼刺激、头痛等等危害。
2、皮肤过敏在甲醛超标的环境下待久了,皮肤会在甲醛的影响下,出现过敏问题,特别是过敏性皮炎、色斑等症状。
3、产生突变高浓度甲醛是一种可以危害基因的毒性物质,人体或动物在高浓度吸入甲醛的情况下,就引起突变,产生疾病。
本条内容来源于:建筑工业出版社《卫生间、走廊、过厅、楼梯》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5 15:30

甲醛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头痛,也可发生支气管哮喘。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皮炎、色斑、坏死。经常吸入少量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出现粘膜充血、皮肤刺激症、过敏性皮炎角化和脆弱、甲床指端疼痛,孕妇长期吸入可能导致新生婴儿畸形,甚至死亡,男子长期吸入可导致男子精子畸形、死亡,性功能下降,严重的可导致白血病,气胸,生殖能力缺失,全身症状有头痛、乏力、胃纳差、心悸、失眠、体重减轻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