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寄生现象的演化过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5:20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12:33

自然界有了生物以后,就逐渐出现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随着生物的演化这种关系也在演化。在千差万别的生物关系中,两种生物一道生活的现象非常普遍,统称为共生现象或共生(symbiosis)。如按两种生物之间的利害关系可粗略地归类: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者,称为共栖(commensalism),例如人口腔内的齿龈内阿米巴(Entamoeba gingivalis)以细菌为食物,但不侵犯组织;双方互相依赖,彼此受益者称互利共生(mutualism),例如牛、马胃内生活的纤毛虫在分解植物纤维过程中获得营养物质,而纤毛虫的死亡则为牛、马提供蛋白质;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者则称寄生(parasitism),例如寄生于植物、动物或人的病毒、立克次体、细菌、真菌、寄生虫。通常寄生的一方称寄生物(parasite),被寄生的一方称宿主(host),属于动物的寄生物则称寄生虫。在分类上,寄生虫分属原生动物(原虫,protozoa),扁形动物,线形动物,棘头动物( 这三类统称蠕虫, helminths)与节肢动物中的许多种类。人类至少有100种以上比较常见的寄生虫。
寄生是自然界非常普遍的现象。寄生虫从它的生命开始到终结,至少有一个时期或一个发育阶段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的一定部位生活并获得营养物,且可能造成损害。我们现阶段所认识的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关系是它们长期演化的结果,因互相之间的适应性不同,可以出现多种多样寄生现象。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个体的生存并对寄主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如妨碍寄主的生长发育、降低寄主的生活力和生殖力,但一般不会引起寄主迅速死亡。这种寄生方式在动物各类群之间表现为外寄生和内寄生。如,虱、蚤等寄生在其他动物的体表属外寄生;蛔虫、绦虫、血吸虫、疟原虫等寄生在其他动物体内属内寄生。
这种寄生方式在植物各类群之间表现为全寄生和半寄生。例如,寄生在豆科植物上的菟丝子,不但从寄主体内取得水和无机盐,而且还要从寄主体取得光合作用产物,所以菟丝子的寄生方式属全寄生,因而对寄主造成的伤害较为严重。又例如,寄生在构、槐、榆等植物上的桑寄生和寄生在槲、榆、苹果植株上的槲寄生,它们通过*的根深入寄主的丫杈中,由于桑寄生和槲寄生这些寄生植物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主要从寄主体内取得水和无机盐的供应,所以它们的寄生方式属半寄生。 这种寄生方式发生在同种生物的雌雄个体之间,其特点一般表现为雄性个体形体微小,构造简单,除生殖外其他生理机能退化,失去生活的能力,需寄居在雌性个体的体内或体表,依靠雌性个体而生活。这种寄生方式对本物种的雌雄生殖细胞结合极为有利。
例如,一种海生蠕虫──后螠,雄虫体长仅为雌虫的1/500,失去消化、运动等机能,寄生在雌虫的子宫中。又例如,一种生活在深海的角鱼,雄鱼仅达雌鱼体重的85%,生活能力较差,平时用口吸附在雌鱼的体表,以雌鱼的体液为食。 这种寄生方式不是由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而对寄生造成伤害,而是在某些本能行为上表现为一种动物占有另一种动物的“劳动”,让其无偿为自己服务。
这种寄生方式在鸟类中较为常见,如杜鹃的巢寄生就属于行为寄生。有一种杜鹃鸟本身没有筑巢、孵卵和育雏的本能行为,所以在产卵时就直接把卵产在其他小鸟如大苇莺的巢中。由于其卵和宿主的卵大小、形状、颜色、图案等方面都极为相似,巢寄主不能识别,就代其孵卵育雏。通常杜鹃鸟较巢寄主的雏鸟体型大,出壳早。它一旦出壳就将巢主的卵或雏鸟推出巢外,独自享受巢主的喂养。在鸟类中除杜鹃外还有一些啄木鸟、某些文鸟、几种野鸭等在筑巢、孵卵、育雏等行为上也进行巢寄生。 这种寄生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寄生的结果造成寄主的死亡。致死寄生现象在昆虫和微生物中普遍存在。例如,赤眼蜂把卵产在螟蛾的卵中,当赤眼蜂的幼虫孵出时即以螟蛾卵中的营养物质为食,最后导致螟蛾卵功能的丧失,从而抑制螟蛾的繁殖,这就是人们用以进行的“以虫治虫”的方式之一。
又如名贵中药冬虫夏草是子囊菌亚门,麦角菌科的一种真菌寄生在鳞翅目昆虫草蝠蛾幼虫体内形成的产物。这类真菌秋冬侵入幼虫体内,春夏子座从昆虫体内长出,棒状直立,肉质,表现为“草”状。
再如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导致细菌的解体也属致死寄生。在临床上,烧伤病人的创伤面,往往被绿脓杆菌感染,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如使用绿脓杆菌的噬菌体可有效地杀死绿脓杆菌。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