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5:02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02:32
刍贳的文言文意思?
刍,贳,文言文意思,分别注释如下:
第一个字,
刍
chú,
〈动〉
(1)象形兼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又(手)从草,表示以手取草。俗作刍。本义:割草
(2)同本义
刍,刈草也。象包束草之形。——《说文》。按,象断草包束以饮马牛者也。
七曰刍粖之式。——《周礼·太宰》
淫刍荛者。——《左传·昭公十三年》
禁刍牧采樵。——《左传·昭公六年》
刍莝养马。——《越绝书·外传本事》
(3)又如:刍牧(割草放牧)
(4)用草喂牲口
刍之三月。——《周礼·地官·充人》
(5)又如:刍养(饲养)
〈名〉
喂牲畜的草,
食以刍叔。——《庄子·列御寇》
馈之刍米。——《左传·僖公二十九年》
民争负薪刍助之。——《资治通鉴》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宋史》
割草的人,
陛下不废刍言,则端士贤者必当自效。——《旧唐书》
吃草的牲口,
民食刍豢。——《庄子·齐物论》
又如:刍豢(指牛羊猪狗。牛羊食草,称刍;犬豕食谷,称豢。也泛指祭祀用的牺牲)
第二个字,
贳
shì
[动]
(1) (形声。从贝,世声。本义:借,借贷)
(2) 同本义
贳,贷也。——《说文》。受者曰赊,予者曰贳。
而【贷,施也。――《说文》】
县官无钱,从民贳马。——《史记·汲郑列传》是从群众处得到马,可见《说文》在此处有误。
民无贷(钱),则赊贳而予之。——《周礼·司市》郑注
令肃军无扰,程悬市禁贳。——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
(3) 又如:贳代(借贷);贳贷(借贷;赊欠)
(4) 赊欠
县官无钱,从民贳马。——《史记·汲郑列传》
常从王媪、武负贳酒。——《史记·高祖本纪》
(5) 又如:贳酒(赊酒);贳账(赊账)
(6) 租佃,租赁
乃贳贷陂田千余顷。——《汉书·宁成传》。注:“假取之也。”
(7) 又如:贳钱(租金);贳廛(租地)
(8) 抵押
蜀江吴水不通潮,曾共黄垆贳紫貂。——清·王士祯《遥送魏推官赴成都》
(9) 买
余乃就火炙衣,贳烧酒饮五杯乃行。——《徐霞客游记》
(10) 赦免,宽纵
因贳其罪。——《汉书·张敞传》
不贳不忍。——《国语·吴语》。注:“赦也。”
遂贳宽。——《汉书·刘向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02:32
【刍】文言文的意思:
①<动>割草。《汉书·赵充国传》:“刍牧田中。”
②<名>牲口吃的草。《李愬雪夜入蔡州》:“民争负薪刍助之。”
③<名>用草喂养的牲口。《史记·货殖列传序》:“口欲穷刍豢之味。”
【刍狗】古代束草为狗,供祭祀用,祭后弃掉。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老子·五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
【刍豢】泛指牛羊犬豕之类的家畜。《庄子·齐物论》:“民食刍,麋鹿食荐。”也指供祭祀用的牺牲。《吕氏春秋·季冬》:“乃命同姓之国,供寝庙之刍。”
【刍荛】1.割草打柴的人;草野之人。《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2.谦辞。李白《与韩荆州书》:“若赐观刍,请给纸笔,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
【刍议】犹“刍言”。草野之人的言论。常用作谦辞。王勃《上绛州上官司马书》:“霸略近发于舆歌,皇图不隔于刍。”
【贳】的文言文意思:
①<动>租借;赊。《史记·汲黯传》:“县官无钱,从民贳马。”
②<动>赦免;宽大。《汉书·张敝传》:“因贳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