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2:40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0 15:50
一,在西方封建社会的大部分时期中,领主占有制是占支配地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它有三特点:(1)逐级分封(2)领地世代相袭(3)剥削手段是把田产分为份地和保有地,农奴不仅要耕种份地维持生活,同时还需要无偿为
领主耕种保有地
二,我国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地主占有制。特点:(1)允许土地买卖(2)获得土地的主要手段是购买(3)通过收缴地租方式榨取农民的剩余劳动
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外研究者提出“李约瑟之谜”又名“李约瑟难题”,其内容是:在公元一至十五世纪,中国科学技术遥遥领先于西方,而为何到了近代却没有向近代理论科学的演变?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近代却落后了的根本原因有两点:第一,在中国,真正的封建主义并不存在,中国大一统以后的封建制度是一种“官僚封建制度”,束缚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二,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上述情况的发生。他说,欧洲没有季风气候,以及没有中国所有的那些特别的河流与山脉,因此欧洲人不需要建造巨大的水利网。而中国人从很早的时候起就得去修建水利网,而且必须从整体治理,才能解决水患问题。水利网超出了任何一个封建领主的领地,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中国,封建主义让位给中国官僚式的文明。李约瑟从气候、雨量、地理、经济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分析了中国文明不同于欧洲文明的原因。最后他做出结论:“如果中国人有欧美的具体环境,而不是处于一个广大的、北面被沙漠切断,西面是寒冷的雪山,南面是丛林,东面是宽广的海洋的这样一个地区,那情况将会完全不同。我将大胆断言,情况将完全改变。那将是中国人,而不是欧洲人发明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历史上伟大人物的名字将是中国人的名字,而不是伽利略、牛顿和哈维等人的名字。”李约瑟甚至说,如果那样,将是欧洲人学习中国的象形文字,以便学习科学技术,而不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按字母顺序排列的语言。
可见,李约瑟虽然看到了中西方封建社会的不同,当最后还是把原因都归结为中西方有不同的地理环境上了,由于陷入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泥潭,李约瑟不能对这个问题做出正确的解释,西欧率先发生现代化的转变是由许多原因决定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任何细小的差别,都可能导致东西方产生巨大的差距,这些微小的差别积累起来,便形成了今天的这种状况。
综合叙述:
中西方封建社会的不同
中西方的差别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但这些差别不算大。中西方的差别加大是从第一次产业*(金属工具代替石器)后开始的。人类进入金属器时代以后,生产力得到很快的发展,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在土地肥沃,降水充足的地方,人们主要从事农业,过定居生活;在降水少的辽阔草原地带,人们主要从事畜牧业,逐水而居。这样逐渐形成两种从事不同生产的地区,即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
公元前4000年代至公元前3000年代末,亚欧*上的农耕地带,由东向西依次为东亚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印度支那半岛,南亚的恒河、印度河流域,西亚的阿富汗、伊朗、两河流域、地中海东岸,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部分中欧地区和西欧地区。这个地区横亘于亚欧*两端之间,形成一条偏南长弧形、地处温带和热带的河流平原和山谷地区,是亚欧*上的农耕世界。此外,与亚欧*邻近的地中海南岸的北非也是农业地区。与这条弧形地区几乎平行的游牧世界偏北,东起西伯利亚,经中国东北、蒙古、中亚细亚、咸海和黑海以北地区、俄罗斯南部,直到中欧东部,地处干旱寒冷的草原地带。兴安岭、燕山、阴山、祁连山、昆仑山、兴都库什山、高加索山、喀尔巴阡山,大致构成了这两个世界的分界线。
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有很大的差异,农耕世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于游牧世界。大河流域的广阔原野,土地松软而肥沃,水源充沛。牛耕与金属农具的使用,以及兴修水利,耕地面积不断扩大,使农民获得好收成,衣食物资较丰富。居民安居乐业,生活自己自足。同时,社会上也有一部分人从事非农业,如手工业、商业、文化艺术、宗教祭祀等,产生了市集和城镇。在游牧世界,人们赖以生存的是粗放的畜牧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产品有限,为了寻找新的牧场,需要经常迁徙。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农业地区较早进入文明社会,出现了官僚机构和国家,阶级矛盾尖锐。游牧地区生产力发展缓慢,生产活动单一,社会管理机构也比较简单,长期保存着氏族部落关系,社会矛盾比较缓和。游牧民族饲养马匹,并用马拉战车,这样使其机动性、战斗力大大加强。游牧民族勇猛善战,全民皆兵,在其首领的统帅下,行如狂飙,势不可挡,往往对农耕世界形成威胁。 这些游牧民族经常南下掠夺农耕民族的财产和人口,农耕民族与他们做了长久而艰苦的斗争。
大约在公元2世纪左右,亚欧北非上古先进农耕地区的奴隶制度盛极而衰,封建关系在逐渐滋长,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复杂,中华东汉帝国、东西罗马帝国和波斯萨珊帝国等大国的边境防御力量严重削弱,许多处于原始社会解体阶段的游牧或半游牧部族大举入主农耕地区,争相建立政权,酿成“民族大迁徙”浪潮。罗马帝国和中华汉帝国都遭到了蛮族的入侵,但结果是不同的。罗马帝国最终被消灭,而汉帝国却顽强地生存下来,并在汉武帝时将匈奴打败。因此,此后崛起的几个新兴帝国,如中华隋唐帝国、加洛林帝国、拜占廷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他们的封建制度在不同程度上都是由先进农耕地区的封建关系,与游牧或半游牧部族注入的原始社会解体时期的社会关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只是因为诸农耕地区先前的具体社会状况有所不同,各游牧或半游牧部族在入主地区所处地位及其原始社会解体状况亦千差万别,在这些新兴大国所确立的封建制度也便采取不同形式,分别属于封建制度的不同类型,封建经济结构、**与文化模式等都各有特点。 农耕民族战胜了游牧、半游牧民族,其形成的封建制度是由农耕地区长期发展形成的先进而稳定的封建地主制,也就是李约瑟所说的官僚封建主义。游牧、半游牧民族战胜了农耕民族,其建立的封建制度也是符合游牧部落特点的、落后而不稳定的封建领主制。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0 15:51
没多大不同,中国的封建时期本来就短,中国开创的郡县制可科举制保证了中国结束了短期的封建时期,保证中国长久的安定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0 15:51
几句话,西方是封建社会封建制,中国是封建社会宗法制,西方中古时期初期中期是封建社会封建制,中世纪末就是封建社会宗主制,西方的宗主制社会就像法国14世纪后,皇帝有了绝对权力,国家日益统一,*集权加强,任何封建主的财富都比不上皇帝,而之前,国家没有统一,封建主财富多于皇帝在那时并不稀奇,中国的宗法制社会 资本主义还没有萌芽,而且*集权日益加强,而西方中古时期末的宗主制社会*集权不如中国强,而且还萌芽了资本主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0 15:52
封建这个词汇,字面意思是分封制,其实是一种财产分配制度。
放在西方就是分给贵族土地和人民。
放在中国,有两个意思。
一个讲的是秦以前的分封制,跟西方的制度类似。
一个讲的是亲以后的制度,没有分封制,土地私有和国有并列,人民取消贵族所有制。就是西方所说的近代化。这种制度的演变是从秦开始,到南北朝末期结束,正式在隋朝确定。
中国的封建主义,其实是一个谁也搞不懂的词汇,硬是将一个逐步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统一按上一个封建主义的词汇。
顺便提问一下,主义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