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6:1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3 06:5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唯有获利才有生存的价值和发展的可能,而企业能否获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金流转状况和现金流量管理水平。这是因为,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可以看作是从一定数额的货币资金投入开始,经过生产活动转化为商品,经过销售活动再以一定数额的货币资金流回企业的过程,且该过程完全可以用现金流这样一根链条加以描述;也就是说,只有现金流才能够将企业的资金筹集、使用、收回及分配过程,以及企业内部与之对应的供应、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包括的一切生产要素,如技术、产品、劳动,乃至物流配置的全过程抽象出来,并反映得清清楚楚。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盈利性最弱的资产。企业应合理确定现金持有量。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主要有现金周转模式、因素分析法、成本分析模式、存货模式、随机模式等方法。
关键词:企业;现金;持有量;确定方法
目 录
摘要
1引言
2现金管理的目标
2.1 现金的基本理论
2.2 现金的交易动机
2.3 企业持有现金的成本
2.3.1 现金的机会成本
2.3.2 现金的转换成本
2.3.3 现金的短缺成本
2.4企业持有现金的意义
3现金管理的内容
3.1 现金流量预测
3.2 现金收支管理
3.3 现金投资管理
4最佳现金持有量理论
4.1存货模型(Baumol Model)
4.2 米勒一奥尔模型(随机模型)
4.3控制区域模式
4.4成本分析模式
4.5现金周期模式
5 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
5.1 现多周转模式
5.2 因素分析法
5.3 成本分析模式
5.4 存货模式
5.5 随机模式
6 结论
参考文献:
1引言
现金持有量是现金管理的重要内容,确定适当的现金持有量是企业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持有过多或过少的现金对企业都是不利的。这是因为,一方面,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价值增值,只有企业将现金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并投入生产,才能创造出价值增值,保留现金本身并不是企业的目的,拥有过多的现金会造成机会成本上升。另一方面,企业因缺乏必要的现金,不能应付业务开支所需,就会使企业蒙受损失或为此付出代价。可见,现金持有量对企业的运营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现金管理的目标
2.1 现金的基本理论
现金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暂时停留在货币形态的资金,包括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一现金流量表》的定义,现金指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现金是变现能力最强的资产,具有最直接的购买和偿付能力,可以用来满足生产经营开支的各种需求和偿还负债本息、履行纳税义务。企业持有现金的原因就是在于现金的完全流动性对经营活动所带来的便利,持有现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交易动机。
2.2 现金的交易动机
现金的交易动机即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中应保持一定的现金即时支付能力,用于满足企业的正常性收支活动。现金的支出包括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偿还债务及利息、缴纳税款、支付现金股利等。现金的收入来源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销售、资产出售和新的融资活动。由于现金的流入和现金的流出不可能完全同步,所以持有一定数额的现金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市场行情的瞬息万变和其他各种不可抗的因素,使企业往往难以对未来现金收支做出精确的估计和预测,企业还应保持紧急情况下所需的现金补偿能力。通常情况下,企业满足交易动机所需持有的现金余额主要取决于企业现金流的活动规律、企业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企业短期融资能力和企业对自身现金流量预测的信赖程度。另外,企业为满足未来某一特定要求或为偿付银行为企业提供的服务而维持最低存款余额等原因也会持有现金。
2.3 企业持有现金的成本
现金属于盈利能力较低的资产,企业持有现金的成本包括三个方面:机会成本、转换成本和短缺成本。
2.3.1现金的机会成本
现金的机会成本是指企业因保留一定现金余额而增加的管理费用和再投资收益。企业保留现金,必须对现金进行必要的管理,发生管理费用,这部分费用属于固定成本性质,在一定范围内与持有现金的金额无关。再投资收益是企业不能使用该现金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所产生的机会成本,属于变动成本,取决于现金持有量和再投资预期收益率。
2.3.2现金的转换成本
现金的转换成本是指企业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或转让有价证券换取现金付出的交易费用,即现金与有价证券之间相互转换的成本,如委托买卖佣金、委托手续费、证券过户费、实物交割手续费等。现金转换成本中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委托手续费、佣金等与交易金额相关的费用,在现金或有价证券金额既定的情况下,无论转换次数如何变动,所需支付的委托成交金额相同,由此产生的交易费用也应该相同。变动成本是指证券过户、固定*易费等与交易次数有关的费用,其成本与证券转换次数呈线形关系。所以,在现金需求相同的前提下,现金持有量越少,进行证券变现次数越多,现金的转换成本越高,反之亦然。
2.3.3现金的短缺成本
现金的短缺成本是指在现金持有量不足而又无法及时通过有价证券变现加以补充时,由于支付能力不足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例如不能按期支付工资、材料费用等。现金的短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现金持有量的减少而上升,即与现金持有量负相关。在一般情况下,企业的现金是可以短缺的,即便是在紧急的必需的情况下,企业也可以通过较高成本的筹资或使用实物资产满足支付要求。
2.4企业持有现金的意义
企业持有现金,取得了现金流动性所带来的便利,但不利之处在于企业损失了本可以投资入其他有价证券而应获取的超额收益。如果企业持有现金流动性所带来的价值正好等于其持有现金所付出的成本,那么此时的现金余额为最佳现金持有量。当企业再增加一个单位的现金持有,现金流动性所带来的价值低于所需付出的成本,从而使现金总效率下降;当企业降低一个单位的现金持有,现金流动性所带来的价值仍高于所付出的成本,现金的使用效率未能实现最大化。
所以,现金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企业正常开展经营活动的情况下,对现金的流动性及其所产生的成本进行权衡和评估,获取最佳的现金持有量。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标准通常为持有现金的总成本的最低。具体而言,现金管理的目标可以分解为许多具体内容,如保障企业正常经营、增加现金的可预测性,为闲置资金进行有效增值,为不可预见现金支出提供融资安排等。
3现金管理的内容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进行现金管理,应首先考虑现金管理与企业战略的适应性,根据企业战略制定现金管理的具体原则,寻求各种可能的现金管理策略,对企业现金的流量、结构、流速、效率等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构建企业内外现金管理体系,在现金流量预测、现金收支管理和现金投资管理等方面进行决策和资源配置,并最终确定企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同时,企业以既定最佳现金持有量为目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又涉及到对现金收支、投资的控制以及对企业战略的信息反馈。
3.1 现金流量预测
现金流量预测是指企业对生产经营中每个时期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净现金流量以及企业现金余额的变动金额和期间做出预测。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判断什么时候需要多少现金,需要多长时间,是否存在可实现的现金来源,从而满足流动性需求。企业现金流量预测的准确性受到预测期间长短、预测所采用的假设以及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现金流量预测是企业进行现金管理的基础,是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前提条件。
3.2 现金收支管理
现金收支管理包括现金回收管理和现金支出管理。现金回收管理指企业如何尽快回收应收帐款,加强现金浮游量管理(企业帐面上现金余额与银行帐户上所示存款余额的差额),加快现金周转,提高现金效率。常见的方法包括邮政信箱法、银行业务集中法等。现金支出管理指企业在合理的前提下,尽可能延缓资金划出时间,增加企业对现金价值占有的时间。常见的方法包括合理利用浮游量、推迟支付应付款、采用汇票或其他金融工具以及改进工资支付等。
3.3 现金投资管理
现金投资管理主要指企业对利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季节性、周期性、计划性支出等原因沉淀在内部的闲置资金进行投资,以提高现金收益水平的活动。通常企业根据自己的现金流运动规律,将闲置资金投资于流动性较高、风险较低、交易期限较短的金融工具,例如国债、可转让大额存单、可转换债券等。企业投资管理还应包括短期融资管理,即在企业现金余额不足支付,有价证券转换成本高于融资成本时,利用短期融资来满足交易需求。
4最佳现金持有量理论
最佳现金持有量是指企业一定期间内,持有现金的总成本最低时所对应的现金持有量。多年来,财务管理学者、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如何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模型和方法,依据不同的假设条件,从不同角度对最佳现金持有量进行测算,以下介绍存货模型、随机模型、成本分析模型等常见的一些理论。
4.1存货模型(Baumol Model)
威廉·鲍摩尔在1952年第一次将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结合在一起,提出了存货分析模式。鲍摩尔模型把持有的有价证券和货币资金的库存联系起来,分析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和现金转换的固定成本,以求得二者成本之和最低时的现金余额为最佳现金持有量。鲍摩尔模型假设:
(1)企业一定时期内货币现金支出和收入的变化是周期性均衡发展的,比较稳定、波动小,其现金余额定期由最低时的零到最高时的Q变化,其平均现金余额为Q/2。
(2)现金余额趋于零时,企业都能依靠出售有价证券或借款来补充库存现金需要。
(3)有价证券变现的不确定性很小,有价证券的利率及每次固定*易费用可以获悉。
不管是保留现金或出售有价证券都要付出一定代价。保留现金意味着放弃了由有价证券带来利息的机会,出售和购进有价证券又意味着要花费证券交易的成本。保持现金余额越多,损失的机会成本越大,而证券交易买卖的次数越少,买卖交易的成本则越低。
鲍摩尔模型是一种简单、直观的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模型,但其最大的不足在于假设现金量是离散、确定的,其局限性如下:
(1)该模型假设企业现金支出率不变,但实际中,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入流出受到其生产经营规模变化、季节性生产及采购中信用*等因素影响,不可能始终保持稳定并按照预定的速度发生。
(2)该模型假设计划期内未发生现金收入。事实上,绝大多数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每一个工作日既发生现金流入也发生现金流出。
(3)未考虑安全现金库存。企业为了降低现金短缺或耗尽的可能性,并不是将现金都用于有价证券投资,往往拥有一个安全现金库存。
(4)模型中的交易成本仅指与交易次数相关的手续费、过户费等固定费用,而不包括与交易量相关的税金、佣金等。
4.2 米勒一奥尔模型(随机模型)
莫顿·米勒和丹尼尔·奥尔创建了一种能处理每日随机变化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模型。在该模型中,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都予以了考虑,并假设日净现金流量服从正态分布,其期望值为零,每日的净现金流量可以等于其期望值,也可以高于或低于其期望值。
米勒—奥尔模型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图中H为现金控制上限,L为现金控制下限,Z为最佳现金持有量。企业的现金余额在上下限之间随机波动,当现金量处于L与H之间时,不发生交易。当现金余额升至H时,则企业购入H-Z的有价证券,此时现金降至Z。当现金余额降至L时,企业就需出售Z-H的有价证券,使现金回升到Z。
图1:米勒—奥尔模型
与鲍摩尔模型一样,米勒—奥尔模型也依赖于交易成本与机会成本。其中每次现金与有价证券之间转换的交易成本固定,交易次数是一个随机函数,取决于每日的现金净流量。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为有价证券的日收益率。
假设给定企业的L,运用鲍摩尔模型就可以求解出最佳现金持有量Z和上限H,期望总成本等于期望交易成本和期望机会成本之和,求期望总成本最小时的Z和H的值为:
公式中,F为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K为有价证券利息率,σ为每日净现金流量波动的标准差,一般通过企业经营活动历史资料进行测算,L为现金控制下限,反映企业所愿意承受的现金短缺风险程度,与企业现金最低安全边际有关。
米勒—奥尔模型说明了最佳现金持有量与交易成本正相关,而与机会成本负相关。同时最佳现金持有量和平均现金余额都与现金流量随机函数正相关,这也就是现金流量不确定性高的企业保持较大平均现金余额的原因。
4.3控制区域模式
控制区域认为合理地最佳现金持有量模式是在企业不发生财务危机的前提下,使现金总成本达到最低的现金控制区域。确定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就是根据现金有关成本构成,分析预测企业所允许的最大现金短缺量和现金成本,使企业在不发生财务危机的前提下,达到持有现金总成本最低。
4.4成本分析模式
成本分析模式是根据现金有关成本,分析预测其总成本最低时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如图2所示。
成本分析模式只考虑因持有一定量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短缺成本和管理成本,而不考虑转换成本。机会成本是现金占用的代价,即放弃投资的成本,一般可用企业预期投资报酬率来表示。现金持有量越大,机会成本越高。管理成本是指企业为保管现金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安全措施费等,它一般是固定的,不随现金持有量的多少而变动。短缺成本指企业因缺乏必要的现金,不能应付业务开支所需,而使企业蒙受的损失或为此付出代价,短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上述三种成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有量,就是最佳持有量。
在实际工作中运作成本分析模式,最佳持有量的计算比较简单。首先计算各种现金持有方案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的总和,再从中选出总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即为求得的最佳现金持有量。
图2:成本分析模式
4.5现金周期模式
现金周转模式主要是根据企业经营历史数据来预测一个完整的现金周转期,从而确定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用现金周转模式确定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简单明了,容易计算。但此方法是假设原材料采购与产品销售产生的现金流量在数量上一致,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在一定时期内稳定地进行,即现金需要和供应不存在不确定的因素。如果以上假设条件不能满足,则求出的现金持有量将发生偏差。利用现金周转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包括三个步骤。
(1)计算现金周转期:现金周转期是指从用现金购买原材料开始到产成品销售收回现金的时间,即现金周转期二存货周转期十应收帐款周转期一应付帐款周转期。
(2)计算现金周转率:现金周转率=预测期天数/现金周转期。
(3)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最佳现金持有量=预测期需要量/现金周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