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最近的缅甸内战是怎么回事?又为何升温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6:16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0:42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除了缅甸民族的矛盾,剩下的就是大国博弈。(引用国际问题专家的分析—)
  1:解释缅甸内战:
  最近愈演愈烈的缅北战事就在中国云南省德宏州、保山市、怒江州、临沧市等地境外发生,有些战场距离中国边境仅几十公里,邻国的和平与稳定同样会影响到中国边境地区的安宁,因此,缅北战事也引起了国内及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截止到2015年2月4日,缅甸*军与克钦军和德昂民族*的战事已全面升级,战火已蔓延至接近缅甸古都也是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缅甸*军陆军差不多一半的兵力已经投入到缅北战场上,其精锐部队33师、66师等已全部投入战斗。

仅刚刚在抹谷、孟密、瑙丘、皎迈、莫湄等地区与德昂民族*爆发的大规模武装冲突中,缅甸*军参战部队就有:明布驻军重装88营、曼德勒驻军重装95营、莫湄驻军机动223营。

到目前为止,双方交火仍在继续中。

其它在克钦邦密支那、八莫、帕敢等地,掸邦还有如棒赛、蛮岗、大勐稳、南帕嘎等很多地方的武装冲突也仍在继续中。

现在缅北地区,缅甸*军与克钦军、德昂民族*之间的激烈武装对抗交火仍持续不断,且有扩大蔓延的趋势,武装冲突尚未看到有趋缓和停止的迹象。

中缅两国接壤并有着长达2000多公里的国境线,中缅边境国境线南段全部在云南境内,北段在*。

缅甸自以来,缅甸*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从未曾得到过真正的和解。

所谓的缅北战事其实由来已久,如果对缅甸的国情没有一定的了解,只是看新闻是弄不明白缅北战事究竟是怎么回事的,追根溯源就要回到缅甸的民族问题上去。

一些朋友在媒体上看到了关于缅北战事的报道,近日来已经不止一次被问到缅北战事的情况,但多数朋友可能并不清楚缅甸国内*的来龙去脉,因此现特将祝湘辉先生关于介绍缅甸*的一篇文章整理如下。

看完这篇文章或许就能对缅北战事的由来和成因略知一二。

《缅甸*军与克钦60年的恩怨缠斗》

——作者:祝湘辉

由于地理上的原因,加上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步,作为缅甸主体民族的缅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和较深的隔阂。

缅甸*与各少数民族武装之间的战火绵延半个多世纪,少数民族武装(国内习惯称之为民地武)数量之多也属罕见,民地武与缅甸*对抗之激烈,持续时间之长,不仅在东南亚独一无二,在全世界也属独一份。

缅甸各少数民族与缅甸*冲突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等背景,想要弄明白这一切就要追朔到缅甸之前甚至更久远的历史。

2:升温原因:
  简单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一下。

一、殖民地时期:埋下祸根

缅甸自古就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在这片土地上,各民族共同繁衍生息,彼此之间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缅族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在十一世纪至十九世纪期间,建立了蒲甘、东吁、贡榜三个封建王朝。

孟、掸、若开等少数民族也曾分别建立起过自己的政权或曾一度统治过缅族。

由于地理原因,加之缅甸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步,缅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在*、文化、经济等各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并因此演变成为不同程度的*,彼此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深。

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只是形式上处于*政权的统治下,但在*政权出现危机时,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就会反抗缅族统治,积极谋求摆脱缅族的统治,争取民族。

十九世纪,英国通过三次英缅战争建立了对缅甸的殖民统治。

英国殖民者为维护殖民统治,制定了“分而治之”的*,在缅族集聚居住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并先后启动了一系列行政司法制度改革。

1942年日本入侵缅甸,取代了英国在缅甸的殖民统治,也埋下了*的祸根。

二战初期,被誉为“缅甸联邦之父”的昂山将军选择了与日军合作,试图依靠外部力量谋求缅甸,而克钦、克伦和印度选择效忠英国。

在随后发生的战争中,50万印度人*离开缅甸,同时克伦族在与昂山领导的缅甸军的冲突中,也造成1800名克伦人的死亡。

虽然昂山此后努力加强民族关系和解,但缅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不信任这时已根深蒂固难以改变。

二战结束后,昂山将军来到缅北,说服了掸族、钦族和克伦族一起联合建立国家。

1947年9月24日,各民族力量经过较量并利益均衡后,共同制定了缅甸联邦*。

*规定给予各民族上层很大权利,包括保留了各民族的世袭特权,还规定了掸邦和克耶邦可以在10年后通过投票决定是否继续留在联邦内。

但1947年的*并未能最终解决克伦族问题。

二、吴努时期:打开潘多拉盒子

缅甸后,以吴努为首的自由同盟开始执政。

缅甸**开始尝试从*、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方面实现全国统一,对缅甸前许诺给予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的特权采取了*、削弱和剥夺的措施。

*拒不兑现1947年*赋予掸邦和克耶邦可以通过公民自决选择是否脱离联邦的权利,同时在各民族中推广佛教、推行缅语、着缅服等各方面对各少数民族进行其统一缅甸的措施。

接着在1961年缅甸联邦议会通过*第三修正案,这一举措激发了各少数民族的民族主义情绪。

1949年1月,克伦族为谋求民族,正式与缅甸**决裂,开始了克伦族与缅甸*间旷日持久的武装冲突。

战火迅速蔓延开来,点燃了其它少数民族要求或谋求更大自治的热情,一时间缅甸烽火四起,大大小小的战争此起彼伏,硝烟弥漫。

在克伦族联盟的支持下,以苏貌雷为首的克伦族民族武装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实现民族,成立克伦国。

在掸邦,由于上层失去了传统特权,而缅甸*军以追剿*残军为由进入掸邦,引发当地掸族的不满,最终形成武装对抗。

与此同时,各少数民族纷纷揭竿而起,虽然各少数民族的诉求不尽相同,有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自治权,有的是要求建立自己的民族自治邦,反对缅甸*干预少数民族内部事务,尽管各少数民族*诉求五花八门,但都是以反对联邦*为目的。

这一时期,缅甸*已完全激化,武装对抗持续不断,延续至今。

三、奈温时期:压制与反抗

1962年3月2日,在缅甸民族问题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形势下,缅甸国防军总司令奈温将军领导的军人集团发动军事政变,接管了国家政权,组成缅甸联邦*委员会,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和立法权。

军事政变之后,奈温立即宣布中止1947年*,并解散了联邦议会和地方议会。

在民族*上,奈温监禁了多名掸邦和克耶邦的领袖及其它少数民族上层首领,还加大对少数民族武装的军事打击力度,企图减少或消灭民族自治权。

奈温*还采取了“以夷制夷”的策略,以允许贩卖*为条件,要求各地的自卫队效忠缅甸*,并协助缅甸*打击其它少数民族武装。

奈温*迷信武力征服,就在*军人数不断增多的同时,少数民族武装也像滚雪球一样日益壮大起来。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上个世纪80年代末,缅甸共有29支少数民族反*武装,这些少数民族武装主要有:克伦、掸、克钦、克耶、孟、若开、勃欧、崩龙、拉祜、佤等民族的反*武装,总人数超过4万人。

奈温*统治时期,其中实力最强的一股反*武装是缅共人民军,缅共人民军鼎盛时期总兵力曾经达到1.5万人,缅共人民军其中大部分士兵就是来自于少数民族,主要是佤族。

奈温*越采取高压*,缅甸**与少数民族地方*间的矛盾就愈发尖锐。

在奈温执政的20多年间,民族武装冲突一直是缅甸国内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因为缅甸**与各少数民族武装之间的连年战乱,使得缅甸的社会经济发展严重受阻,甚至倒退。

四、新军人*时期:国中有国

在经历了长期的经济凋敝,缅甸的生活物资严重匮乏,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1988年3月开始,缅甸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迫于反*运动的压力,奈温辞职,但随后上台的领导人仍然未能控制住国内局势。

1988年9月18日,以国防军总参谋长兼国防*苏貌将军为首的高级军官发动军事政变,接管政权,对缅甸实行军事管制。

新军人*对少数民族*作出了重大调整和改革,改变了过去主要依靠军事*和*强权的做法,转而采取了一系列在*、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软硬兼施的策略。

从19年以来,新军人*先后与脱离缅共的4支少数民族武装进行和谈并达成停火签署了停火协议。

对于仍然支持反*武装的少数民族地区,军*继承了奈温时期的坚壁清野的战略,将少数民族群众强行驱赶到*划定的居住区,换句话说,也就是把少数民族群众强行迁移至*控制区内居住,想以此切断少数民族武装与当地群众的联系。

军*的少数民族*所产生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经过新军人*的一系列行动,直至上个世纪末,共有17支少数民族武装与新军人*签订了和平或停火协议,由此,与新军人*签订协议的少数民族武装控制区在形式上成为了“特别行政区”,缅甸**与少数民族武装之间长达50多年的对抗关系开始得到逐步缓解。

停火协议和特区自治模式虽然为缅甸换来了20年的相对和平,缅甸经济在此期间也得以复苏,但却因此形成了“国中有国”的尴尬割据局面,实际上缅甸并未能实现真正的统一,也没有真正解决缅甸国内的*。

为了在2010大选前彻底解决少数民族问题,为未来的民选*执政铺平道路,2008年4月开始,新军人*分别与克钦军、掸邦军和佤邦联合军等少数民族武装进行了谈判,要求他们将自己的军队改编为边防警卫部队,并安插*军官实行双重领导,但*杆子是缅北民地武(缅甸少数民族武装的简称)安身立命的保障,因此,由新军人*提出的方案遭到各少数民族武装的断然拒绝。

2009年8月,新军人*对果敢特区发动了军事攻势,驱逐了彭家声政权,扶植了听命于**的白所成,并持续向佤族特区和克钦特区增兵。

在新军人*的高压下,部分民地武如克钦新民主军(丁英部,原缅共101军区)和克伦尼各少数民族人民阵线逐步接受了*的改编,但新军人*与佤邦联合军、克钦军、掸东同盟军的谈判却陷入了僵局。

五、吴登盛时期:推动和平进程

2010年11月7日,缅甸举行了20年来的首次大选,但第二天在泰缅边境妙瓦底地区就爆发了民主克伦佛教徒军第五旅与*军的军事冲突。

2011年上半年,掸邦、若开邦、克伦邦、克耶邦、克钦邦等几个地方武装较多的邦基本开始处于战争状态,战争一触即发。

佤邦联合军和掸东民主同盟军等武装则与*军没有爆发大规模正面冲突,但双方也断绝了*关系与对话,自此与*军形成对峙。

2011年2月,12支少数民族武装在泰国清迈成立了联合民族联邦委员会,开始共同对抗**。

时间进入2011年下半年,新*发出与民地武和解的信息,吴登盛于2011年8月18日发表了与缅甸各少数民族建立和平的宣言,并向各民地武提出停战谈判的邀请。

佤邦联合军和掸东同盟军与缅甸*在掸邦东部的景栋进行了谈判,会后签署了初步和平协议。

直至2012年底,先后有钦民族阵线、南掸邦军、克伦民族联盟等10支少数民族武装与缅甸*达成停火协议或和平协议。

但非常吊诡的是,缅甸*一方面与主要民地武进行和谈或达成停火、和平协议,另一方面却又与克钦军矛盾激化,2011年6月9日以来,缅甸*军与克钦军双方发生了多次大规模武装冲突,使得整个缅北局势严重动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0:42

彭兄回去了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