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4:2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1:01
先说什么是文化和信仰吧。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可以包括文字、著作、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甚至信仰等等。所以信仰是文化的一个方面。
信仰是一种精神和内心的依靠和依托对象,其对象可以是理想、人物、精神、或者一般的“等”。现在说的西方文化的信仰主要是*教信仰,也就是基于圣经的以耶稣上帝为对象的精神信仰。
如果来比较文化和信仰的范围大小,信仰是文化一个小的但主要的方面。如果文化是100,信仰最多只是其中的一个1,甚至不到。所以说影响一个文明怎么怎么样,会不会因为信仰的问题而落后,这样去考量是很片面的。
现在中国人普遍感觉自身很落后,认为自身落后是因为文明和文化的关系,是因为中华文化太落后以至于造成中国全面落后。那其实是不是这样呢?且先不说文化,可以说中国在很多方面现在都不如西方,比如经济的方方面面,科技的方方面面,包括*的方方面面。而这些方面经济的发展是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发展起来的,一般50年甚至不到就可以了,这在世界经济史上是有大量实际史料可以考证的。其次是科技,科技的发展至少需要50年以上,看看韩国经济是不如世界前列了,但是要说科技实力,还是很靠后的,而且这也受很多方面的*;再说*,由于冷战的原因,尤其是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到底是所谓的资本主义制度好还是所谓的社会主义制度好,这个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但是却意识形态化了。*制度归根到底是为社会服务的,不存在任何的颜色,资本主义好也是只在西方好,因为他发展了几百年了,他好也不是因为他是资本主义好,而是因为他在不断改进,改进了几百年才好到如今的程度。所以,*制度的发展就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来积累。而*制度也只是文化的一个方面。那文化的发展就需要更长的时间了,1000年的文化也只是不成熟的文化。而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化当然是中华文化。当今世界只有中华文化真正的传承了5000年以上,其他的文化为什么都断绝了?因为时间和实践是最好的和最残酷的绞肉机。没有深度和广度的文化,只会在历史中被无情的淘汰。说这些的意思其实就是说,中华文化传承下来靠的不是运气,他的传承有的根本原因和优势。那*制度的发展成熟都需要上百年时间,可想越珍贵的东西越需要时间去建立。可想而知中国的文化是多么珍贵。
那么现在中国人为什么反而普遍感觉到自身文化不行了呢,甚至比西方的文化差了呢?一是因为大部分人已经失去了对自身文化的了解,这是有历史因素的,中国的文化素质普及程度还很低。当中国文化在海外备受推崇的现在,国人却对自身的文化一无所知。在对国外的文化也一无所知的同时,却盲目的认为西方文化非常先进。所谓自知者明,不自知何谈自明呢?而是西方更早的进行了经济制度的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萌芽产生和发展,推动利益和效率至上,催生了产业*和经济发展,并激发了社会在经济科技*制度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和腾飞,并把古老的封建主义经济*的中国远远的甩在了老后面。以至于中国在经历上百年的追赶以后,还在各个方面落后于人。因为在经济、科技、*制度方面,在时间上中国已经落后与人。而再过50年,难说中国在这些方面不能超越西方。
而如今也有不少专家加入到思考和对比西方和中华文化的“终极”思考之中,其中很有看点的一种看法就是中国文化没有信仰。最近连易中天“老先生”,都提中华文化范畴,貌似都要呼吁给中华文化来个“精神依靠”。其实中国文化发展了5000年,是不缺“信仰”的,但是现在的确没有信仰了。如果要说信仰,中华文化比其他任何文化都不缺信仰,而且"信仰"这个时髦的东西早已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残羹冷炙了。中国以前也是有信仰的,而且很多,后来经过文明的反正都被抛弃掉了,因为中国的文化台博大广义太有深度了,已经不是一个上帝几个神仙能够代表和顶得住这么大一个帽子了。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想说的是,中国的文化已经内涵化,精神化了。或者可以简单的说,中国文化拥有的是精神,中国文化已经上升到一种精神文化。西方*教文化,还没有进化到可以摆脱迷茫找到自我精神寄托的程度。*教文化也强调原罪和自我救赎。但这同时成为其摆脱罪孽的借口。欧美一贯对内宽容和对外却极端残忍以及双重标准的对外*,其实也是其文化的一个侧面反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1:01
我国古代的人就已经信神 早在我国古时的夏、商、周三代以前,“天”的观念已深深地进到了我国人民的生活中,就象世界上的其他各民族一样,有神的观念是人们生来就有的,不是人们编造出来的。人对神的称呼,也许有不同,人对神的敬礼,也许有差别,但是在天地间有一位最大的神,有一位最高主宰的概念,却是世世代代都没有改变,中国人和外国人也都是一样的。我们中国人心目中的“天”有两种意义:一种意义是指物质的天;一种意义是指管理和支配这个物质的天的神明。因为“天”字的写法是“一”加上“大”字,就是指一位最大的神的意思。
孔子以前无论是在《书经》上或者在《诗经》上,对于“天”都有很详细的说明。天创造了人类,给人制订了法则,叫人遵守。
至于古书《礼记》中的祭义、祭统、祭法等文章,更是证明了这位天地主宰的存在。这些都是孔子以前的文字。
《书经》上有记载宰相伊尹的话说:“只有神不用常规来处理事物,对行善的人降下百种吉祥,对作恶的人降下百种灾祸。”
商朝汤贤王的事例 在汤王做皇帝的时候,有七年的旱灾,全地都是饥荒。商朝的皇帝就剪掉头发,截断指甲,身上披着白色的茅草,带着所有的臣仆在桑林祷告,拿六件事情来自己责备自己说:“是行政不守约束吗?是老百姓失业吗?是宫室太高大吗?是女色太多了吗?是贿赂流行吗?是拍马讨好的人昌盛吗?”祷告完了的时候,天上降下大雨方圆几千里。这件事情记载在《尚书》和《史记》上。如果你不相信,请你自己查查。又有记载,当汤王登基做皇帝的时候,曾经祷告神说:“我在神面前不敢自己称自己是皇帝,只能称自己是小子;我鼓起勇气用诚心献祭并且奉告皇皇真神,我有罪不敢求神赦免,我和臣仆都有罪不敢隐瞒,所有的一切都在神的监察中。我有罪,请求神不要刑罚百姓;百姓有罪,是我领导得不好,仍是我的罪过,请求神不要把罪归到百姓的身上。”(这件事情记在《论语》尧曰篇上。)汤王这样的敬畏神,这样虔诚恳切的祷告,难怪他必定蒙神的悦纳和垂听,因此得到了神的祝福和赐恩。
孔子的父母信神 在孔子的事迹里,可以看出孔子父母和孔子本人,都是信奉上帝、敬畏真神的人。先看孔子的父母亲,在孔子家语有这样说法:“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做邹邑县城的大夫,向颜家求婚。颜家有三个女儿,最小的女儿名叫征在,叔粱纥把她娶来作妻子。婚后久久没有生孩子,夫妻两人就到尼丘山上祷告真神,从此就怀孕,生下孔子。”孔子父母为着记念神的恩典,就给孔子起名叫“丘”,字“仲尼”,用来表示不忘记神的恩惠,是因为孔子的出生和他们在尼丘山上的祷告有关系。这里首先给我们看见,孔子的父母已经是敬畏真神的虔诚人了。
孔子信神再看孔子本人,更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敬畏真神的虔诚人。《论语》述而篇有话说:“孔子患了疾病,他的学生子路请求老师准许他为老师祷告。孔子说:‘我不住地祷告已经很久了。’”再请看上论乡党第十篇,孔子每次饮食“虽然是蔬菜、淡饭、羹汤,也必定象祭祀斋戒那样虔诚恭敬。”可见孔子无论是在病中,或在饮食的时候,必定祷告真神。
孔子遭遇卫国叛乱,桓魋设计谋害孔子,有人告诉孔子这件事。孔子就说:“上天保佑我,桓魋他能把我怎么样呢?”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死的时候,孔子就说:“天丧我啊!”这就是说,他承认人的生死,遭遇,都在神的手中。
孔子说:“祭祀就象客观存在,祭神就象神在面前一样。”这话的意思就是,虽然神是没有形体的,但人在祭祀神的时候,不要因为神是没有形体的,看不见的,就马虎了草的去做,而是应该虔诚恭敬的,如同在神面前一样。孔子又说:“我活到四十岁的时候就可以不受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才知道人的一切都在天上的真神手中。”可见孔子在青年的时候,他的*主张是用仁爱来治理国家,因为无法实现,于是就学习哲学,从中认识到人的命运是掌握在真神的手中,终于成为认识真神的人。
孟子信神 孟子说:“以大国服事小国的,是使神喜悦的、天生快乐的人;以小国服事大国的,是敬畏上天的人。天生快乐的人,足能安定天下;敬畏上天的人,足能保持自己的国家。”
孟子还说过:“上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一个人头上时,必是先刻苦他的心怀意志,劳动他的筋骨,饿瘦他的身体,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个行动总是受到阻碍而不能如意,这样才能做到虽然震动了他的心意,他却仍然能够坚韧克制自己的性情,并且能增加他本来所不能得到的益处。”这完全是信仰真神的人的口气。
有人拿“孔子不谈怪异乱神”这一句话来作为孔子不信神的凭证,这是不对的。孔子对于“天”,已经有正确的认识和信念,所以他不象一般人乱谈邪神鬼怪的事,正象今天信仰真活神的人,也不乱谈怪异邪神鬼怪的事一样。
商汤和孔子、孟子之所以能大有成就,并且被万代人民所敬仰,难道是偶然的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1:01
信仰是人们对于心中认同的事物或者人物的一种崇拜,正是因为信仰本身就是个人心中十分肯定的事物或人物,所以当一个人有了某种信仰以后,他一般就会极力的维护这种信仰,这也是对于自己的一种肯定.因为人们一般都会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对于自己所信仰的事物也是认为肯定是对的.所以要改变一个人的信仰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至于文化,那应该就是另一码事了.首先,文化和信仰并不属于一种类型的事物.信仰是人对于某种事物的认同感,他是一种虚无的东西.文化虽然也是一种虚无的东西,但是他相对于信仰而言,更加的具体化一些.比如美术作品,音乐歌舞等等,由此可见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加的具体,而且最主要的是文化是人们的一种喜好,而信仰是人们的一种崇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1:02
信仰是内在的,精神的方向,是信从的,我们仰望的想要到达的。
文化外在的,是我们的精神所表现出来的外在的相。
他们关系密切 信仰决定了文化的取向,文化表现出信仰的境相。
信仰为人心根本,文化为人心表象。
信仰决定文化,文化传承信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1:03
**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在宗教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广泛拥护。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中国宗教的未来走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宗教走势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多元的;就宗教的内涵结构来说,是需要也可以从不同层面去分析的。在宗教多元化的发展总趋势中,走文化宗教之路,可能是也应当是各宗教内涵建设、阐扬与彰显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中国宗教的新要求
*同志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说:“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及本质的确定,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另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来看,在*文明、经济生活、道德规范、精神动力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都有其特定的要求。这也就是说,要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赖于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社会成员理想信念的树立、个人创造性的发挥;有赖于科学的支撑、文化的支撑、精神的支撑。众所周知,在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伟大工程中,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作为人文科学的重要一支,宗教学也是支撑和谐社会构建的一种科学知识,是社会成员需要具备的人文知识。
作为宗教学研究对象的宗教,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什么关系呢?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应当看到,宗教文化有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相适应的一面,这是应当明确和关注的;宗教文化也有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一面,这是应当重视和阐扬的。后一方面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由此也可以说,如何发挥宗教文化内在的积极因素以配合和谐社会的构建,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中国宗教的基本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发挥中国宗教文化内在的积极因素,这是社会对中国宗教的要求、时代对中国宗教的要求;同时,这也为中国宗教开辟了广阔的、健康的、良性的发展道路。就中国宗教来说,自觉地把文化建设与自身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三者联系起来思考是有重要意义的。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家园,深深熔铸在民族成员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对和谐社会有着重大作用。在当代,文化日益成为各项事业的轴心,文化对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作用更为凸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应当是知识社会、文化社会。中国宗教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佛道两教就是中国儒佛道3教传统文化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曾经为中华民族的融合、统一和发展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在当前又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与社会和谐发挥有益的作用。在这种文化作用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来审视宗教,我们应当看到,宗教文化资源的正确开发与合理运用,既能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也能推动宗教的与时俱进。
由此看来,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宗教自身发展的需要,决定了中国宗教走文化宗教之路是时代的诉求,是历史的必然。
文化宗教的内涵
宗教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宗教的本质是文化。人们通常说宗教文化,现在我们讲走文化宗教之路,那么,“文化宗教”概念是什么意义,应当怎样界说呢?宗教文化是指宗教的文化意蕴,宗教性质的文化类型;“文化宗教”则是指文化层面的宗教,是作为文化形态的宗教,也就是说,“文化宗教”是对宗教的文化解读、诠释与文化整合、构建,是对宗教文化的创造性转换。“文化宗教”概念展现了宗教的文化自觉,彰显了宗教的文化意义,有助于发挥宗教的文化功能和文化作用。
文化宗教的内涵大致可概括为:
伦理道德 宗教伦理道德是宗教信徒实践宗教思想信仰的主要体现,也是宗教发挥其社会功能的重要方面。中国各大宗教伦理道德的核心命题是抑恶扬善。发挥宗教伦理道德中的积极因素,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哲学理念 宗教是对人生和宇宙的终极关切,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如道教的自然主义哲学及其展现的道、德、自然、无为、有为等范畴,佛教的缘起论哲学及其展现的缘起、因果、平等、慈悲、兼善、自力、中道、圆融等理念。对于这些哲学思想,若能加以创造性的诠释与运用,必然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文学艺术 宗教的现实世界与超越世界的两重世界论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中国宗教文学艺术,诸如诗歌、小说、散文、戏曲、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舞蹈等都形象地反映了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寺庙、宫观、教堂、清真寺遍布祖国大地,为山河增色,为城乡添彩,并展示了宗教的文化、社会、经济等多重功能,具有潜力巨大的旅游价值与产业价值。我们要分析地运用宗教文学艺术,使之有助于人民的身心健康。
民风习俗 宗教的教规与节日给民间带来的民风习俗,有许多有益于社会的内容,如汉传佛教的素食制度与饮茶风气和*教的清真食品就有益于人民的身体健康。
内在与外在的信仰 文化宗教与信仰宗教是不可分的,对于宗教的信仰内容,我们要采取谨慎的分析态度。例如,因果报应思想属于佛教内在的基本信仰,其中六道轮回说是我们很难认同的,但其因果报应的理论框架则是有益于社会的。此外,如佛像、佛指骨、佛牙舍利等外在信仰的圣物,也能够发挥其独特的、积极的社会作用。
在当代,一个没有文化内涵、素质和品位的宗教是没有前途的。文化内涵、文化素质和文化品位是宗教活力之所在,宗教命运之所系。可以预言,只要中国宗教界自觉地、系统地开展文化宗教建设,就一定能够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也一定能够推进宗教自身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