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12:53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5:22
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
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与天王共存的还有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宛然汇集成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
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近代开凿的凌云栈道的始端,全长近500米。
乐山大佛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乐山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佛像不至为雨水侵蚀。清代诗人王士祯有咏乐山大佛诗“泉从古佛髻中流”。
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分解表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
这些妙的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千百年来对保护大佛,防止侵蚀性风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乐山大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5:23
乐山大佛位于三江汇流之处,也就是位于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公元前七百八十一年开始修建,期间经历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主建人海通和尚的去世,直到九十多年以后才彻底完工,期间历经了三代人的心血。世事无常,沧海桑田,最后才得以问世。期间的辛苦和心血我们只能从那瀚海的史料中去找寻,期间其实也只是寥寥数笔,根本无法完全体现这尊大佛的几代人在其身上所花的心血。
可能现在看到这尊大佛的壮观时,不少人会疑惑,为什么要花几代人心血,无数心力和金钱花在这尊大佛的身上,这样岂不是很浪费金钱和人力,毕竟在一座山上建筑大佛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其实之所以会有乐山大佛,还是因为水灾的困扰,此处地处三江汇流之处,雨季时水患频发,而过往船只常常因为激流找不到方向,船毁人亡,为此海通和尚才想到修建大佛,一来为人指路,二来也是保佑此处过往人员的平安。也正是有了大佛以后,之后的伤亡人数也确实有所减少。
大佛身高七十多米,依山而建。又在凌云寺庙下面,又称乐山凌云大佛。其脚趾头便可以坐二十几个人,其壮观程度可想而知。位于山中,周围依山傍水,绿树葱油,吸引了无数参观它的游客,但是谁能想到,乐山大佛最初发现是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一位外国人发现的,也正是这样一座大佛,在军阀战乱时期,还一度被军统拿来当练*的靶子。
时隔千年,看到这座大佛可能更多吸引我们的地方不是这的美景,而是其本身的壮观程度,据说原本大佛外围是有与其同大的楼阁的,但因为楼阁乃是木制又因为时间的力量,所以木制楼阁不曾随大佛一起保存下来,而是只留下了在外接受风吹雨打的大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5:23
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5:24
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