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0:47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7:07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历史上无论哪个朝代,国号大部分都是一个字,东汉、西汉、蜀汉……国号都是汉,东晋、西晋……国号都是晋,我们如今的叫法不同,只是为了在表达上能够加以区分,所以刘秀建立的东汉,国号其实也是“汉”。
但是刘秀建立的“汉”和之前刘邦建立的“汉”又有很大区别,所以必须加以区分。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两汉之间并不是连续的。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了新朝,标志着西汉政权正式灭亡。新朝持续了14年,直到公元25年刘秀才正式建立了东汉政权。在新朝之后、东汉之前,还有一个刘玄建立的“玄汉”政权,就是著名的更始帝,只不过很快就被赤眉军所灭。
二是刘秀和西汉皇室之间血缘关系稀薄。刘秀虽然也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后代,但是要往上倒九代才能到刘邦,尤其是汉武帝时候推行“推恩令”,藩王的后代越多,封地也就越分越小,官职也越来越小,到了刘秀的父亲刘钦这里,就只是一个小县令了。而且刘钦死的早,刘秀跟着叔叔生活,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普通老百姓了,和西汉皇室的血缘关系已经淡化到可以忽略不计。
三是刘秀建国几乎没有得到西汉皇室的任何帮助。刘秀既然已经是普通老百姓了,那他就是白手起家,经过十二年的不断努力,终于统一了全国。如果说刘秀从西汉皇家那里得到了一点帮助的话,那也只限于他的刘氏子孙的身份,让他更容易得到贵族和百姓的支持。但其实那时候,刘氏子孙何止千百个,刘秀能从中得到的好处微乎其微。
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说,刘秀的“汉”和刘邦的“汉”都要区分开来,尽管两者之间还存在那么一丝丝关联,但实际上已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朝代了。
这是因为,西汉的国都是在西安,东汉的国都是在洛阳,从地理位置上看,洛阳在西安的东面,所以后人就称刘邦建立的汉为“西汉”,刘秀建立的汉为“东汉”。不过在宋之前,古人是按时间对这两个朝代进行区分的,当时的史书上西汉叫做“前汉”,东汉叫做“后汉”,所以范晔写的东汉历史叫《后汉书》,而不是叫《东汉书》。
但是,前汉后汉的叫法后来出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是三国时候,刘备在蜀中也建立了一个汉,同样的理由,也必须加以区分,因为刘备建立的汉都城在蜀中,所以称之为“蜀汉”。也有人为了承接之前前汉后汉的叫法,称之为“季汉”,就是第三个汉朝的意思。
如果说“季汉”的说法还能勉强维持,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后面就实在没办法了。首先是西晋末年,匈奴人刘渊打着“汉室之甥”的旗号,篡晋建汉。因为刘渊死后,后面的情况帝比较乱,多次政变后又改国号为“赵”,所以这个朝代就被后人称为“汉赵”。
接着,在五代十国的时候,一个叫刘的在广东、广西、海南一带建立了一个政权,开始叫做“越”,第二年改为“汉”,因为地处南方,所以后人称之为“南汉”。不过,你别急,五代十国的“汉”后面还有两个。
所谓“五代十国”,是指唐朝之后在中原地区先后建立的五个朝代,其中第四个就叫做汉,当时后晋被契丹所灭后,中原无主,刘知远趁机称帝,定国号为汉,史学家实在没办法了,只好叫它为“后汉”。可是,很快后汉就被郭威所灭,但是刘知远的弟弟刘崇当时还在北边带兵,知道了后汉被灭的消息后,便在太原称帝,国号当然也是汉。这个时候,史学家们已经很无奈了,因为它在北边,就称其为“北汉”吧。
好吧,到现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都用完了,要是再出个“汉”可怎么办?可历史还真就给出了这么个难题。那就是元朝末年,陈友谅建立的“汉”,虽然存在时间不长,可总也得有个称呼不是?史学家们吐血之后,也没心思起名字了,既然是陈友谅建立的,就叫“陈汉”算了。
所以,北汉和南汉没什么关系,而是后汉的延续,《后汉书》说的也不是真的后汉,而是东汉。
当然,这并不是中国历史上所有国号为“汉”的政权,如果大大小小都算上的话,至少有十几个,比如“赤眉汉”“成汉”等等,大凡是姓刘的当了皇帝,基本国号都叫做汉,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汉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之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7:07
1、刘秀为汉室后裔,故建立的朝代为“汉”;2、后世历史学家为将其与前汉进行区分,以都城洛阳位于东边,称之为“东汉”。也就是说,东汉只是后人的称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7:08
我们如今的叫法不同,只是为了在表达上能够加以区分,所以刘秀建立的东汉,国号其实也是“汉”。但是刘秀建立的“汉”和之前刘邦建立的“汉”又有很大区别,所以必须加以区分。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两汉之间并不是连续的;二是刘秀和西汉皇室之间血缘关系稀薄;三是刘秀建国几乎没有得到西汉皇室的任何帮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7:08
因为西汉的国都是在西安,东汉的国都是在洛阳,从地理位置上看,洛阳在西安的东面,所以后人就称刘邦建立的汉为“西汉”,刘秀建立的汉为“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