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1: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02:11
世上没有龙这种动物. 之所以现在有龙,是因为它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没有人真的见过真龙,龙更多是存在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 龙的形态也有不断的变化,从红山文化的猪婆龙,到三国时乱纹龙,有很大变化,其形态也没有现在的样子简洁,丰富. 龙的形象是多种动物的组合,一般认为它是蛇身,鸟脚,兽头,是集合了当时主要动物的主要特征的.人们对这些东西的神奇之处充满敬佩.就把它们组合到了一种动物身上,加以顶礼膜拜,幻想着将来有一天,自己也有这样的上天入地的本事. 龙代表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征服自然,提升自己,改造自然的可贵精神 世界上真的有龙吗?已故杜尔伯特人任殿元声称自己见过龙;上海人马小星研究了大量资料,做了大量调查,越发坚信龙的存在,他说:"我们为什么不换一种眼光,去重新认识那个已经被解释了千百回的神龙之谜呢?" 从小就听老年人讲过"掉龙","救龙"的故事,记者从来都一笑了之,认为这些不过是民间以讹传讹的闲话罢了.直到11月25日这天,杜尔伯特县委宣传部副*任青春认真地对记者说:"我父亲就见过真龙." 任老回忆:我见到过真龙 1944年8月(具体哪一天记不清了),我父亲任佰金领着我(任殿元,当时27岁)和渔民丛来顺(43岁),谢八(38岁)等驾船出江打鱼.我们出江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几天,和我们一同出江的还有4只船,10多个人. 这天早晨,我们的船只行进到了牡丹江(为松花江某段的旧称)南岸(当时这里归肇源县管辖,位于肇源县城偏西北15公里处),突然发现陈家围子村后头围了许多人,估计要比陈家围子全村人还要多4倍.我们将船靠了岸,向岸边的一个人打听,那人小声地告诉我们:"黑龙江里的黑龙落到沙滩上了!"一听这消息,我们既兴奋又紧张,我父亲说:"鱼上不上网也不差这一会儿,走,看看去!"5只船上的10多个人就全上了岸,我们几乎是跑着赶到的. 一看那场景,把我父亲那样的老"鱼鹰子"都吓呆了.但见一个黑色的巨型动物卧在沙滩上,它太大了!陈家围子的人用柳条子在它身上搭了个棚子,算起来得有20多米长.它有10多米长,头颈比身子细,头像牛犊子脑袋那么大,略呈方形,上宽下窄,头上没有杈角,只是在前额上长了一个扁铲形状的角,像牛角,短且直,根部粗约10厘米.脸形和画上画的龙差不多,长着七八根长须子,又粗又硬,还直抖动,嘴形特像鲇鱼嘴,又扁又宽,嘴有30多厘米长,闭着,看不到它的牙和舌.它闭着双眼,眼角围了一团苍蝇,它的眼皮一动,苍蝇就"嗡"的一声飞开了.它长着4个爪子,但看不准爪子有几个趾,因为爪子深深地插进了沙滩里,小腿比小伙子的胳膊还粗.它的身子前半部分粗,由于是趴在地上,能看出接近大人腰那么高,估计直径得有1米多.后腿以后的部分是尾巴,比前身细,但很长,足有*米.整个形象就像个巨型4脚蛇(东北土话叫马蛇子,即蜥蜴类动物).它通身是鳞,脊背上的鳞是铁青色的,足有冰盘那么大,形状和鲤鱼鳞差不多.肚皮和爪子上的鳞是粉白色的,瞅着比脊背上的鳞鲜嫩,并且略小于脊背上的鳞.脊背上的鳞干巴巴的,像晒干的鱼坯子(干鱼).大群的苍蝇在它身上飞来飞去,它不时地抖动身上的鳞,发出干涩的"咔咔"声,每响一次,苍蝇就"嗡"的一声飞起来;声音一停,苍蝇就又落了下去.它身上的腥味儿极大,相距几百米远就能闻到.它身下卧着的地方已经卧出了一条长沟,身边的嫩杂草都被它踩倒了,可惜的是看不出脚印是什么样子. 陈家围子只有20多户人家,总共60多口人,而在场却有300多人,原来,附近的任家亮子,瓦房子,尚卧子等好几个村的人全来了.他们有挑桶的,有端盆的,都拿着盛水的工具,统统由陈家围子伪村长陈庆指挥.陈庆不许大家管它叫"龙",只能称"水虫".听陈庆讲,昨天下午他还来过这里,什么也没有,今天早晨就有人看到了这个"水虫",说明它是昨夜卧在这里,今早被人发现的.陈庆组织陈家围子人搭起了棚子,然后让人挑水往"水虫"身上浇,水一浇上去,"水虫"身上的鳞就随之一抖,人们就这样一桶桶地往"水虫"身上浇水.谢八说:"快看,它的脖子多像马脖子!这家伙肥啊,要是宰了吃肉该多好." 看了一个多时辰,我父亲说:"走吧,明天再来看."就这样,我们恋恋不舍地上了船.在船上大家还直议论,丛来顺说:"如果这个'水虫'没有尾巴的话,那它就是黑龙江里的秃尾巴老李."谢八说:"这一定是黑龙江里的黑龙,你没看它通身都是黑色的吗?"大家连鱼都没打好. 当天下午下起了大雨,到夜晚变成了暴雨,整整下了一夜,时缓时急.第二天一早转为牛毛细雨.我们5只船直奔陈家围子村后,赶到那儿一看,心凉了!曾经趴卧"黑龙"的地方现在只剩一条深沟,沙子里还留有浓烈的腥味儿.据当地人讲,"水虫"是半夜走的,怎么走的,到哪儿去了,谁也不知道,因为下暴雨的夜晚不可能有人守候它.但我们清楚地看到,距它趴卧的沙沟东北处还有一条深沟,明显能看出是它站立起来时弄成的,这说明它极可能是朝东北方向走的,怎么走的,却是个谜.会不会是像飞机那样行进一段距离后鳞甲张开,腾空飞起来了呢?这只能是猜测. 再后来我们打鱼到那里时,听当地人悄悄地讲,日本人封锁这消息,不准人们到处乱讲.以后就很少有人提起了,到如今已经40多年了,那动物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仍然不知道,但40多年前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恍如昨天发生的一样…… 这段往事被刊登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19年12月《中外书摘》第3卷第4期的《人间奇事》专栏里,题目为《我所看到的黑龙》,杜尔伯特对山奶牛场退休干部任殿元口述,杜尔伯特博物馆任青春整理.任殿元老人于1994年3月初辞世.《中外书摘》在刊登这篇文稿的同时,还发表了任青春写给编辑部的一封信.编辑同志: 想写这篇文章是我10年前的想法,因为我父亲亲眼看到了"龙"这件事对我震动极大,我总觉得应该把它记录和整理出来,这将是一份极珍贵的资料.事情已经过去40多年了,许多当年的目击者都去世了,如拙稿中的丛来顺,谢八等都早已去世,就是我父亲也已经73岁了.但他精神好,一点也不糊涂,讲起这件事情就如同昨天发生过的一样. 我不知道肇源县志是否记载此事,但我相信陈家围子附近还有与我父亲一样的目击者存在.我这是第一次向报刊披露这件事,尽管我很早就听我父亲讲这件事,但当时我也怀疑此事的真实性.1986年,我去肇源县出差,住在县委招待所对面的一家个体旅社内,夜晚同屋的一位老头和我闲聊时讲起了此事,其经过和我父亲讲的完全一样.我问他是哪里人,他答是陈家围子的,当年77岁(可惜的是我忘问他叫什么名字了),他也是目击者之一,还亲自挑水往黑龙身上浇过水.通过这件事我相信,我父亲讲的是事实. 任青春19年5月17日 四次调查:这是事实吗 这一切是真的吗?为了证明这段经历的可靠性,任青春提出了4个论据:一,自己第一次听父亲谈及此事时,才六七岁,母亲脸上那不耐烦的神情表明,此事早已是老生常谈,如果不是真实事物强烈地刺激了老人,他不会把这个故事一讲再讲;二,父亲是一个老党员,为人诚实厚道,绝非信口开河之辈,他不信鬼不信神,思想开明,上个世纪40年代,他第一个带领群众拆庙砸神像,若不是亲眼所见之事,父亲断不会反复陈述;三,当年自己在肇源县的小旅社中住宿,一老人谈及同一起事件;四,任殿元老人在松花江南岸看到的那条身长10多米的黑龙"像一个大马蛇子",马蛇子为蜥蜴的俗称.令人惊讶的是,甲骨文中某些"龙"字的写法,看上去酷似蜥蜴,新石器时代的一些彩陶纹饰也是如此形状.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了"龙",文化程度只有初小的任殿元,怎么可能认识"龙"字的甲骨文字形?古籍中不止一次记载了古代的"堕龙"事件,其描述与父亲所讲的大同小异,父亲又怎么可能知道那些连专家,学者都未曾提起过的散布在古籍中的关于"堕龙"的具体描述呢? 许多人都在以科学的态度看待此事.为了考证任殿元老人所述的真实性,以《上海滩》杂志社编辑马小星为代表的一些人还进行过实地调查. 1992年,马小星列了一个科学调查提纲,委托任青春对任殿元的陈述进行了详细考证,结果又确认了"掉龙"事件的一些细节.任青春给任殿元看了许多种类的恐龙,鳄鱼的图片,结果老人对异齿龙(一种恐龙)的图片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他认为,如果把这个动物背上的帆状物去掉,看它趴在那里的样子倒有几分像自己见到的"黑龙",只不过"黑龙"的嘴是闭着的,嘴形像鲇鱼,嘴边有须子,头上耸起角,脖子还要略长一些,极像马脖子,且全身长满了鱼鳞.1992年10月,哈尔滨出版社的戴淮明受马小星的委托,到任殿元家中,松花江南岸的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区(陈家围子后归此市管辖),大致确认了已于上个世纪60年代被遣散的陈家围子村的原址. 1994年春,马小星亲自到肇源县调查,收获颇丰:找到一位目击过"掉龙"事件的大娘,但她所说的事件与任殿元所说之事的时间,地点不同;在被访问的数十人中,有不少老人证实松花江南岸确实发生过"掉龙"事件,而且确实发生在伪满时期,也确有伪村长陈庆其人,一位当年与陈庆同住一村的老大娘甚至作证,当年陈庆本人就亲口说过他率众救龙的事;类似任殿元所说的"掉龙"事件,在肇源,扶余境内不止发生过一两次. 同是1994年春,肇源县古恰乡文化站站长崔万禄受马小星之托到扶余区风华乡调查,又找到一位自称目睹过"掉龙"事件的老大爷,而且许多人都证实了陈庆组织大家救龙的事. 马氏观点:龙是珍稀动物 《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根据历来的传说,对"龙"作了这样的定义:龙,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正是在这一定义面前,人们曾陷入了深深的困惑.有人查遍了中外所有的生物学资料,就是找不到一种能与上述定义相对应的动物.于是,一个并不算过分轻率的结论便自然产生了:龙不过是一个神化之物而已.有人甚至称之为"生物学上假设的杰作". 今年49岁的马小星系古籍,古生物爱好者,为了研究龙,十几年间,他查阅了大量资料,做了大量的调查.他认为,龙是一种曾经存在过,被人们神化了的珍稀动物.龙这一来自虚空想象的"假设"竟能笼罩中国文化达数千年之久,并且能愈演愈烈,蔚为大观,多少有点儿不可思议.翻开中华古籍,诗词曲赋,小说杂记,乃至哲学著作,*论文,龙的形象无所不在.人们既然主观地认定龙之传说是一个神话,就不会认真看待这些文字.可是,人们信赖的史书《左传》曾提到舜帝赐为自己养龙的人姓董,名为豢龙氏,意思是养龙的人;一向对光怪陆离的上古传说持审慎态度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曾记载夏代有专门养龙的人,名为御龙氏.历代史籍关于"堕龙"的记载更是数不胜数. 马小星坚信龙的存在,他说:"从来自不同朝代的历史记载中,从任殿元老人关于1944年在松花江畔亲身经历的追述中,我们隐约意识到,世间确曾有这么一种会走,会飞,会游泳的奇异动物,我们的思路便不能不发生转折.当一种我们自以为熟悉的事物正通过某种方式显露它的*时,我们为什么不换一种眼光,去重新认识那个已经被解释了千百回的神龙之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