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社会工作理论的定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1:58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09:08

关于社会工作的理论,已经有许多书籍或者是文章(例如宋丽玉老师的《社会工作理论——处遇模式与案例分析》和佩恩的《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等)在论述社会工作中理论的意义和重要性。总的来说,都可以总结为理论指导实践,而且理论和实践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第一种,是盲目的迷信和追求理论,在此姑且称之为“教条主义”。在教条主义者眼中,只要社工没有在工作文书里面运用理论,便是不对、不好、不专业的,并对此加以打击和批评。这种教条主义,很容易导致对理论的庸俗化理解(例如有不少人追捧《社会工作常用18种理论》这种类型的文章),以及我们常说的“理论不够,马斯洛来凑”(例如为了将文书写得好看,故意生搬硬套各种不适合的理论,最终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第二种,可称之为“无理论”。即有些社工会轻视,甚至无视理论,也不打算去学习、掌握之。像我之前就有曾有一些同事,他们在谈及理论话题的时候,总是会说:“我们脚踏实地的去实践就行了啦,不要跟我讲那些理论,都是虚头巴脑的东西。”再一追问,原来他们直接把写在书本上的,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东西,一律称之为“理论”。这也体现出一部分社工对理论既缺乏足够的了解,也缺乏学习、应用理论的能力和意愿。

第三种情况是“反理论”。也有部分社工,出于对教条主义的情绪上的反感,走到另一个极端,即将理论与实践完全脱离,只倡导经验至上,甚至是权威至上,形成了反理论的观点。因为一开始对于理论研究的“迷信”但“无作为”,又使得一些社工感到困惑,从而要求摈弃以理论为中心,并希望以日常生活经验和局部的叙述来取而代之。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