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关于校园霸凌你要说点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2:38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8 07:29

1

拜“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我们知道了一个新的名词。从前称作“校园暴力”,现在与国际接轨叫做“霸凌”(Bullying)。

霸凌(BULLYING)指一种带有攻击性的行为,会对他人的身体、心理造成困扰,并且在一段时间内重复进行。从受害者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往往是无缘无故的(unprovoked)。霸凌者可能毫无理由地就对受害者进行伤害(Batsche& Knoff, 1994)。
专家说霸凌有两个特点:首先,霸凌者与受害者之间存在权力不对等。例如霸凌者会利用自己身体更强壮、或是掌握对方的把柄、或是自己受欢迎的程度等,去控制或伤害对方。其次,霸凌会重复发生。它不仅仅出现一次,有可能会再次出现。

拜“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听说女儿学校发了问卷,调查同学们“是否遭遇过霸凌”。首都北京这起闹得沸沸扬扬的校园事件,不管结局是否会有反转,说起来都是件好事,至少会引起哪怕是偏远地区的学校、教育部门、甚至是全社会的关注。

学校发调查问卷,让孩子们清晰——霸凌这件事学校会管,让孩子们知道——你不应该被欺负,你也不要欺侮别人。
2
我相信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江湖”。而“江湖”二字,自带血雨腥风。我相信个别八、九、十几岁的熊孩子未启蒙好,好歹不分,自带暴力。比如明明喜欢一个女孩子,却恶作剧般把女孩的头发绑到椅子上,把毛毛虫或女孩子害怕的东西塞到他们桌洞里、书包里。我女儿曾说他们班有的男生就爱翻女生的书包,看到姨妈巾之类的就大呼小叫……

我指使她:如果男生这样翻你书包,直接打脸!下次他就不敢了。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家长现在会这样教育小孩——有人打你,你使劲打回来!

他们的本质可能并不坏,只是还不懂事,只是一时之坏,他们只是“讨厌”,甚至算不上霸凌,但真的可能造成另一个孩子困扰、甚至伤痛。

我人生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不欺侮别人,但绝不受欺侮。

我小学二年级从农村转学到城里,在八、九岁的年纪切切实实体会过孤单,也曾被欺负,也目睹或间接地参与过对一个女同学的“暴力”。那个女同学姓郭,常年坐在教室的最后排,每次考试几乎都是倒数第一、第二。她父亲是个军人,在武装部工作,家里孩子多,她是排行中间的一个,家人似乎也不怎么管她。

同学们因她成绩不好孤立她也就罢了,个别老师也在课堂上对她极尽嘲讽之能事。有次她做错了题,乘法口诀二五一十做成了“二五一十八”,数学老师一脸的嫌弃,说“你笨死算了!二五一十八!二五一十八,偷西瓜!”有段时间,每到下课就有男生过去找事,故意把她的书包或本子在教室里扔来扔去,似乎就是为了激怒她,一边扔还一边喊:“二五一十八,偷西瓜……”

那个女生的样貌在我的记忆中已经模糊,这句无厘头的顺口溜,却到记到现在。当年部队和武装部一路之隔,分立马路两侧,我经常在上学放学路上跟她照面,却从来没跟她玩过,“非暴力不友好”。虽然我是“新来的”,却也自觉站在了她的对面。她没上完小学就离开了学校,听说在家里也是经常招打的那个……后来及至现在,她有着怎样的人生,我不知道。却因为“霸凌”的话题,而想起了她。因为据说在北美国家,“不止是打骂同学属于霸凌行为,甚至冷落同学都属于此范围。”

霸凌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一定会有。如果马加爵的同学不是经常欺侮他、嘲笑他,甚至往他的被子上撒尿,他或许不会动杀机。据说那个宿舍唯一幸存下来的同学,是在马加爵患病时,曾给他倒过一杯热水、温暖过他的人。

不欺侮别人是做人的本分,不欺侮别人在关键时候能保住身家性命,不被别人欺侮则需要坚定的立场和做人的智慧。
3
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中,写下《每对*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妈妈,一定是在万般无奈之下才诉诸的网络。试想,在教育资源如此稀缺的前提下,哪家的父母愿意把自己置于这样对立的境地?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口号。

从12月8日那位妈妈的文章引爆网络,到12月10日中关村二小的简短声明, *对“中关村二小”多有不满之处。认为“既不向公众主动说明欺凌事件的来龙去脉,又不以知错认错的态度收回那份挑衅意味十足的对外声明”。

目前,中关村二小已给事件“定性为非霸凌,是偶发事件,尚不足以认定两个孩子的行为已经构成校园‘欺凌’或‘暴力’。  ”中关村二小的领导的这种息事宁人的态度、这种“大爱”和“宽容”心态真是喜人,也足见教育理念的升级任重而道远!

在北美,家庭、学校、社会对校园霸凌是零容忍。从幼儿园开始,学校就反复强调学生的正确的行为规范。在校期间,同学之间是身体零接触(no touch)。孩子学习不好,学校一般不会找家长,但孩子如果行为失当,比如和同学不友善相处、主动触碰同学身体、说了不友好的话等等,学校一定会给家长写通知、约见家长。小学时,学生们就很明确地知道什么行为属于霸凌。不止是打骂同学属于霸凌行为,甚至冷落同学都属于此范围。比如两个孩子正在玩游戏,第三个孩子要求加入,如果这个游戏不是只能由两个人玩的,那么就不得拒绝第三个孩子,否则就属于霸凌。学生一旦投诉说被霸凌,校长、老师都会高度重视,一定会调查、处理,约谈欺负人的学生家长。处理结果可能达不到受害家长的要求,但校方绝不会让受害家长息事宁人。
……
我问JASON“如果你是那孩子的家长,碰到这样的事怎么办?”
他一边刷手机一边敷衍:揍回来!

你去打人家小孩?

他家长不是觉得无所谓吗?学校不是不管不承认吗?我去替他教育教育……(呵呵)看他还敢不敢?!

It's natural to react with disbelief if your child is accused ofbullying.(如果你的孩子被指责欺负了别的孩子,你不相信是很正常的。)
我见过一个孩子频频被欺侮的家长,她曾说做梦都想去杀人,去把那个学校炸掉。天知道她是多么文文弱弱的一个女子,当然只是说说而已。最后的解决之道还是“擒贼先擒王”,孩子的舅舅出面,用“以暴制暴”的姿势恫吓住了那些欺侮人的熊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间的打打闹闹无需大人过多干涉,一旦发生经常性的攻击行为、象扣屎尿垃圾筐等这样的“越界”行为,必须让孩子第一时间告诉大人,或者老师,或者家长。其中又以家长优先。以本市小学为例,一个班的学生有七、八十人之多,班主任老师真的顾及不了每个学生。

象对家庭暴力零容忍一样,对待校园霸凌事件,我支持零容忍,我支持家长站在孩子一边。

我担心的是,有了这样的一番波折,中关村二小那个被扣了厕纸篓的小孩以后该怎么上学?也许对他来说,心理的建设比去学校应试,更为重要!【THE END】

轰动一时的中国女留学生霸凌案件
PS:中国女留学生的案件,最后结果是三位主犯被判6年、10年和13年刑期。2015年4月,美国各州都通过了反霸凌法。法案规定,即使口头威胁,也被视作霸凌;情节严重者会被开除;对有些行为恶劣的惯犯学生,无论是否满18岁,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目光炯炯聊职场,内心温暖谈人生 【丁是丁】ID:dsd555555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8 07:30

原本都是天真无邪的小朋友,今天我开个玩笑取笑你一下,明天我给你取个绰号,后天我告诉大家你有这个绰号,让大家都乐一乐,看你生气的样子很好玩,再后面我公然叫你绰号你气愤地推我一把,我回你一脚,最后演变成弱小的一方被欺凌。

看了这个过程, 你怎么定性“霸凌”一词的含义?从哪个环节能确定弱小的同学是被霸凌了?无法给出答案是不是?

一、什么是霸凌?

区分霸凌,要看弱小的一方是不是受到利益损失、心理和身体上的伤害。内心强大的人当它是玩笑,内心弱小的人却觉得难受,那人家觉得难受了你还当玩笑,这不就是欺负吗?

利益损失、身体的伤害的标准好判断,心理的伤害界限却很模糊。所以一开始,作为弱势的一方必须要守住自己的底限,不要让事情演变到无法控制局面。

二、路西法效应的催化。

路西法效应讲的是上帝最爱的天使路西法堕落成魔鬼撒旦,隐喻人性的脆弱,好人会在一定的情境下不可置信地一步步沦为恶魔。

当两人分别处于两个对立的阵营,也许起初不明显,但在情境的加强下,一强一弱逐渐地滋养和创造了霸凌的条件。

当孩子的个性被校园集体抹杀,他们只作为一个个校园产品而存在。很容易被置于匿名性的事物和情境中,不能作为突出的个体拥有鲜明的特性。

也就是让人觉得像是没人认识和在意,或想认识想在意他们的状况,削弱其行动辨识度,一个不留神就使他陷入施害和受害的一方。

三、怎么预防和远离霸凌?

校园霸凌中,谁会一开始把取笑当成霸凌?这不是小题大做吗?连老师也会当小事情教育两句,轻松带过了。

怕只怕教育这个环节不彻底,私下还是会继续取消演变下去吧……

所以我们的教育要做的是防微杜渐,从小的地方扼杀掉恶的种子。孟母三迁就是正面的一个例子。

不要说小孩,连强大的*,在一定的情境下,也会沦为路西法效应的阶下囚。比如“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贪污政吏,被传销*的亲戚,被引诱吸毒的青少年,等等。

因此,和孩子反抗被霸凌一样,保持清醒的认知和行为辨识度,拥有责任感,时常反省和认错,保持批判性思维,在不利的情境下,敢于亮出自己的鲜明个性,找到与对方的共性拉近距离,多看远一步保持警觉。

#我是麋鹿,关注微信公众号【麋鹿心成长】,公众号ID:xinchengzhangNcifang,一起用心的视觉打开新的人生大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8 07:30

校园暴力和欺凌学校的校风,老师的师德和引导尤为重要,学校能掩盖就掩盖,生怕影响学校声誉,谁透露出去就整谁,*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8 07:31

校园霸凌事件集中发生的阶段是小学到高中,基本范围是未成年,大多数未形成完整的心智和价值观,所以很容易被哄骗,习惯抱团、互相包庇,所以只依靠成年教师主任去进行巡查效果并不会很明显。

比起欺凌来说那些看热闹不怕事大,一心起哄的人更可怕。

甚至有的霸凌在发生期间会安排固定的同学去放风,以防被老师发现。那么入手点究竟在哪里呢?成年人想要从外部打入内部,就需要一个入口。

入口就是那些班级里面很乖的,但是又熟悉同学之间的恩怨情仇的学生。当然了,同时也需要极其有责任心的老师来负责这些。

班主任需要在平时上课的时候,以及平时班级活动时多观察同学们的个人情况。是否有的同学特别自卑,不愿意融入集体,抵触学习,情绪低沉?

定期找同学询问班级同学之间的情况,但是询问期间又不能太严肃,容易引起同学们的警惕防卫心理。宜试探性地询问某位同学最近的心理状况,是否有和同学发生矛盾的情况。

太多校园霸凌事件的产生是因为老师的管理过于松散,过于相信学生的自我行为约束能力,以及高估被欺凌同学的反抗能力,低估其他同学的沉默包庇能力。

我的具体建议有两点:

1、不定时通过闲聊的方式向班级同学询问班级内部同学的相处情况,并且定期排查同学们的心理状况。

2、定期举办班级活动,观察同学们的相处情况,是否有组团抱团孤立现象存在。

毕竟校园霸凌的始作俑者是未成年人,学校应做好监管工作,负大部分责任。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