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常用的给药途径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3:30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0:20

‍‍不同的给药途径能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因而也影响药物作用的快慢。个别药物也因给药途径不同,甚至影响药物作用的大小。鸭由于个体小,大都集约化词养,其给药方法不同于其他动物,因此,要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

(1)常用的给药方法:

① 经口给药:此法适用于鸭群体小,在病重时不食不饮,必须逐只经口投药,此法是用注射器或合适的胶管直接注入嗉囊。虽然操作费工费时,但剂量准确,效果可靠。

② 注射给药:药物通过皮下、肌内和静脉注射进人体内,其优点是剂量准确,效果可靠,常用于紧急治疗。

③ 吸人给药:气体或挥发性药物以及气雾剂可用此法。其特点是作用快而短暂,且给药方法简便。此法常用于某些呼吸道疾病和大规模养鸭场气雾免疫。

④ 体表用药:主要是发挥药物的局部作用,以治疗皮肤损伤或消灭体表寄生虫等。

⑤ 饮水给药及混词给药:在集约化养鸭场,用于群体防治疾病时,饮水给药及混伺给药是常用的给药方法。

(2)注意事项:

① 针对性用药:不同疾病,用药不一样,要针对性地选择药物,不可滥用,否则会产生抗药性。

② 用药拌料时混合要均匀:这样才能使所有鸭吃到大致相等的药物,防止个别鸭超量中毒。

③ 选择适宜的剂量:剂量小,疗效不可靠,且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剂量大,既造成浪费,又会产生毒副反应和药物残留。

④ 合理的疗程:一般3~5天为一疗程,用药时间过短,起不到彻底杀灭病菌的作用,用药时间过长,同样会造成浪费和残留。

⑤ 注意休药期:根据药物残留特性,在屠宰前要有足够的时间停药,以免药物残留于肉食品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0:21

1、肠内给药:包括口服、舌下给药和直肠给药。口服:是最常用,也是最安全、最方便、最经济的给药方法。其缺点为:某些药物因本身的被物理性质而不能吸收;有些药物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呕吐;或因消化酶和胃酸而被破坏;此外在食物和其它药物同时存在时,吸收多不恒定。  舌下给药:尽管口腔粘膜可用于吸收的表面积不大,但对某些药物来说,经口腔粘膜吸收有特殊意义。例如*甘油在舌下吸收十分迅速,可迅速产生治疗效果。直肠给药:在患儿呕吐或意识消失情况下,经常通过直肠给药。经直肠吸收的药物,约有50%不经过肝脏。但直肠吸收往往不规则、不完全。

2、肠外注射:包括静脉注射、肌内注射和皮下注射等。静脉注射:把药物的水溶液直接注入静脉血流中,可准确而迅速获得希望的血药浓度,因而作用产生迅速可靠。这是其它给药方法所不能达到的。但由于高浓度的药物迅速到达血浆和组织,增加了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反复注射还有赖于持续保持静脉通畅。这种方法不适用于油溶液或不溶性物质。  皮下注射:仅适用于对组织无刺激性的药物,否则可引起剧烈疼痛和组织坏死。皮下注射的吸收速率通常均匀而缓慢,因而作用持久。肌内注射:药物水溶液肌肉注射时吸收十分迅速,适用于油溶液和某些刺激性物质。

3、肺的吸收:气体或挥发性药物吸入后,由肺上皮和呼吸道粘膜吸收。由于表面积大,药物可经这一途径迅速进入血液循环。此外,药物的溶液可以经雾化以气雾剂形式吸入。对肺部疾病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主要缺点是药物剂量不好控制,用法较麻烦。

4、局部用药粘膜:将药物用于结膜、鼻咽、口腔、直肠、尿道和膀胱等,主要是利用它们的局部作用。皮肤:很少有药物能迅速穿过完整的皮肤,但药物可经皮肤吸收,一般药效与其覆盖的表面积和药物的脂溶性成正比。虽然表皮有脂质屏障作用,但很多溶质能自由通过真皮,因此药物通过磨损、创伤或剥脱处皮肤产生的吸收作用要快得多。 眼:局部应用眼科药物主要是为了发挥其局部作用。药物有几种给药途径,口服、静脉注射(静注)、肌肉注射(肌注)、皮下注射(皮下)。药物还可舌下含化(舌下)、直肠灌注(直肠给药)、滴眼、鼻腔喷雾、口腔喷雾(吸入剂),也可皮肤局部(表面)或全身(经皮)用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0:21

进行药物治疗时,为了达到安全合理用药,必须根据治疗目的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所以,了解各种给药途径的优缺点十分重要。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有多种,按主要特点大致可分为肠内给药和肠外给药两大类。

1、肠内给药:包括口服、舌下给药和直肠给药。

口服:是最常用,也是最安全、最方便、最经济的给药方法。其缺点为:某些药物因本身的被物理性质而不能吸收;有些药物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呕吐;或因消化酶和胃酸而被破坏;此外在食物和其它药物同时存在时,吸收多不恒定。

舌下给药:尽管口腔粘膜可用于吸收的表面积不大,但对某些药物来说,经口腔粘膜吸收有特殊意义。例如*甘油在舌下吸收十分迅速,可迅速产生治疗效果。

直肠给药:在患儿呕吐或意识消失情况下,经常通过直肠给药。经直肠吸收的药物,约有50%不经过肝脏。但直肠吸收往往不规则、不完全。

2、肠外注射:包括静脉注射、肌内注射和皮下注射等。

静脉注射:把药物的水溶液直接注入静脉血流中,可准确而迅速获得希望的血药浓度,因而作用产生迅速可靠。这是其它给药方法所不能达到的。但由于高浓度的药物迅速到达血浆和组织,增加了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反复注射还有赖于持续保持静脉通畅。这种方法不适用于油溶液或不溶性物质。

皮下注射:仅适用于对组织无刺激性的药物,否则可引起剧烈疼痛和组织坏死。皮下注射的吸收速率通常均匀而缓慢,因而作用持久。

肌内注射:药物水溶液肌肉注射时吸收十分迅速,适用于油溶液和某些刺激性物质。

3、肺的吸收:气体或挥发性药物吸入后,由肺上皮和呼吸道粘膜吸收。由于表面积大,药物可经这一途径迅速进入血液循环。此外,药物的溶液可以经雾化以气雾剂形式吸入。对肺部疾病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主要缺点是药物剂量不好控制,用法较麻烦。

4、局部用药

粘膜:将药物用于结膜、鼻咽、口腔、直肠、尿道和膀胱等,主要是利用它们的局部作用。

皮肤:很少有药物能迅速穿过完整的皮肤,但药物可经皮肤吸收,一般药效与其覆盖的表面积和药物的脂溶性成正比。虽然表皮有脂质屏障作用,但很多溶质能自由通过真皮,因此药物通过磨损、创伤或剥脱处皮肤产生的吸收作用要快得多。

眼:局部应用眼科药物主要是为了发挥其局部作用。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