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LGM-30F“民兵2”式导弹发展历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3:01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7 04:37

美国的LGM-30F“民兵2”式导弹起源于1956年,以中程弹道导弹为基础进行固体燃料的陆基洲际导弹研发。这款导弹的发展经历了显著的改进,从最初的义勇兵一型开始,其射程在1957年提升至洲际水平,成为洲际弹道导弹的一员。第一枚导弹于1961年2月1日发射,随后在1962年部署至地下掩体,并在1965年达到了800个掩体的战备状态。

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义勇兵二型导弹,于19年9月进行了首次飞行。它在尺寸和负载上都较一型有所增大,改进的推进系统和导航系统增强了导弹的射程和精确度。导弹可以携带艾科公司11B型或C型重返大气层载具,以及崔克公司1型或1A型辅助穿透装置,支持核弹头。1996年,义勇兵二型全面取代了义勇兵一型,部署了450枚导弹,其中8枚作为紧急火箭通讯系统,部署在怀特曼空军基地。其他基地如马尔史东、爱尔斯渥和怀特曼基地也各有数量的导弹。

到了1987年,随着泰坦二型导弹的淘汰,义勇兵二型成为美国唯一保留单一巨型当量弹头的陆基洲际导弹,可用于对付大区域或孤立目标。导弹内置的电脑可以存储8个目标信息,但重新输入需要36小时,效率不高。然而,管制信息系统改进后,重新输入时间缩短至25分钟,已应用于LGM-30F的后续型号。紧急火箭通讯系统作为战略通讯的备用途径,可在卫星受损时提供临时低轨通信功能。

然而,面对前苏联的SS-11三型洲际弹道导弹,义勇兵二型导弹在战术技术上显得较为脆弱,其阵地可能被苏联的三重重返大气层载具覆盖。导弹的生存能力受到挑战,尤其在面临可能的首次打击时。随着技术的发展,导弹的防御和通讯能力也在不断升级以应对潜在威胁。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