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信创专题|某大型国有银行 VMware 替换与轻量信创云底座转型实践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2:34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16:12

2024 最新资料:

实践亮点阶段一:VMware 替换与分布式转型

在被选为第一期信创试点单位之前,该机构已经开始了 VMware 替换的课题研究;同时,该机构希望引入分布式 IT 基础架构,提升资源池化水平,助力数据中心云化发展。在此背景下,该机构关注到分布式存储与虚拟化融合部署的超融合架构,并展开相关评估。

为选取专业的超融合厂商和稳定可靠的超融合产品,该机构组建了专门的技术团队,选取国外主流产品、国内大厂、上市企业产品、以及国内超融合厂商 SmartX 的超融合产品,进行了长达两年的验证和测试。该机构总共进行了 3 次超融合产品特性测试,4 款 x86 服务器硬件兼容性测试,1 次网络对接测试以及 1 次 K8s 持久化存储测试。其中在硬件兼容性测试部分,仅有 SmartX 能够广泛兼容该机构提供的 4 款不同品牌服务器,充分满足用户对于硬件开放性方面的要求,实现软硬件解耦。

在第二轮测试过程中,该机构对 SmartX、VMware 超融合产品在各自虚拟化平台上的综合产品特性进行了测试,包括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备份与容灾能力以及统一管理能力四大部分,共计测试 66 项内容。SmartX 超融合产品在功能的丰富性以及架构的稳定性上均能够满足该机构的要求。

同时,在两年多的测试过程中,SmartX 各阶段的产品迭代所体现的研发技术能力、团队的专业表现与本地服务能力也赢得了该机构的信任。在 2019 年,该机构最终决定引入 SmartX 作为首家中国本土超融合厂商参与其 IT 基础架构转型,并逐渐将其作为主要供应商。

在第一期项目过程中,该机构将 16 个 SmartX 超融合节点部署于总行数据中心生产环境,并于 2020 年扩容 50 个节点,承载 C 类及 D 类应用、DB2 数据库、Redis 缓存数据库等,运行多个生产系统。

特别是一些新型业务系统从上线伊始便从前端应用到后端数据库,所有模块均稳定运行在 SmartX 原生的虚拟化平台 ELF 之上。

阶段二:大型专属云与轻量的超融合信创云并行使用,优势互补

2020 年,该机构被选为信创第一批试点单位后,选择了两种技术路线进行转型,构建信创混合云:

路线一

基于国内某公有云厂商的专属云进行转型,该技术路线可提供从 IaaS 到 PaaS 的全栈方案,充分发挥公有云的技术优势。其中,IaaS 部署模式为计算节点、存储节点以及大量管理节点部署,整体起步规模较大。该机构基于业务改造的契机,以该方案部署了上千节点,用于生产、两地三中心容灾以及测试等环境中。

但该方案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1.由于技术栈绑定,业务需要按照该技术栈进行迁移和改造,虽然部分业务已经完成迁移,仍有诸多业务无法迁移至该专属云上;

2.整体投入起步规模较大,运维复杂,作为需要支撑本地特色业务的分行 IT基础架构并不适合。

路线二

基于 SmartX 超融合加云管平台构建轻量但是开放的信创云底座,对专属云技术路线进行补充。该技术路线可利用超融合架构轻量(三节点起步、无单独管理平台节点)、解耦(可基于多品牌信创服务器以软件交付部署)、统一部署和管理(计算+网络+存储+管理融合部署)等优势。

针对超融合技术路线,该机构在生产环境中已经充分检验了 SmartX 超融合(分布式块存储 ZBS +原生虚拟化 ELF )的稳定性,决定继续与 SmartX 合作进行信创转型。

该机构首先将 SmartX 超融合与海光 CPU 进行适配,并完成了与麒麟操作系统以及第三方云管平台的的适配;通过两次扩容,该机构的超融合信创云总节点数超过 100 个,分别基于新华三、中科可控两款海光服务器部署。

截至目前,基于 SmartX 超融合构建的轻量信创云已承载 OA 与一般业务系统,包括分布式 PaaS 平台、集团统一工作平台、邮件系统、企业级安全系统、业务管理系统、集团内部网、综合工作管理平台等系统以及相对应的数据库及缓存数据库。

阶段三:从总行到分行,快速复制超融合使用场景

随着云化和信创转型的深入,该机构诸多分行也希望能引入适合自身特点的新型架构,并为后期信创转型准备,而基于超融合的轻量信创云的以下特点,同样非常匹配分行的转型需求:

目前,超融合架构已经在该机构的多个分行中部署(基于 SmartX 原生虚拟化 ELF),帮助分行逐步构建分布式数据中心,降低运维难度与总体投入成本,并为信创转型完成技术储备。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