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2-22 10: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分钟前
试想一下有这么一种疾病,在患上之后不仅没有方法彻底根治,而且还有随时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自己的生命 健康 也会受到威胁,因此想要让自己远离疾病的伤害,需要在生活中忌口忌事,可能要远离很多自己喜欢的食物还有生活习惯,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呢?
上述这种纠结的事情骨质疏松患者几乎每天都在进行,尤其是一些年纪轻轻40多岁就患上骨质疏松的患者,由于这种疾病是终身的,所以他们要长期进行骨密度的控制,因为需要长期远离不良的生活习惯,若是得不到好的疗效结果也会有很多患者出现消极的状态,进一步引导病情的恶化,所以目前该如何高效的稳定骨密度,远离并发症成为了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
医生所说的多走路的方法可以稳定骨密度吗?
很多患者基本都知道运动、控制饮食以及保持充足的睡眠是稳定骨密度的前提因素,骨科医生也建议骨质疏松平时可以采取一些运动来加强外界对于骨细胞活性的刺激程度,但是患者们渐渐发现不管平时是多走路还是少走路好像对病情基本没啥影响,所以这种方法对于患者来说到底有没有作用呢?
根据英国做的一组对比实验显示,多走路是可以刺激自身骨细胞活性的,经常走路的那组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量相对于不进行运动的患者们的骨量略高一些,且骨骼活性更强,生活中患者们坚持运动却没有收到好的疗效成果可能是因为运动的选择还有时间长短未符合自身病情状况引起的,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来说,平时走路,跑步或者是爬山等高强度运动的时间保持在30-60分钟,一周3-6次即可。
一位77岁的老人在养骨方面做得就很好
77岁的王大爷家住济南,他是在去年冬天确诊的骨质疏松,在很多人眼里老年人患上骨质疏松后可能会变得萎靡不振,身体虚弱,但是王大爷不一样,他当时确诊后并没有多大的惊讶,而是制定了一系列的养骨计划,由于自己的年纪比较大,外加上骨密度过于低,所以所走路这个方式基本进行的次数并没有那么频繁,目前经过半年时间的养骨,老爷子的骨密度已经稳定在了1.1左右,正常的骨质状态,骨质疏松患者可多学习。
77岁老人养骨半年,骨密度稳定到1.1,秘诀不是多走路,而是这2事
1、为骨骼补充养分
骨骼需要足够的维生素、钙质以及氨基酸等多种养分才能进行最基本的代谢以及骨量生成,而需要提高骨密度的前提也是恢复骨骼最基础的功能,患者平时可以多食用一些KD钙来加速骨基质的生成和骨小梁的形成从而减少骨钙的流失,从源头抑制住骨疏松病症的发作。
KD钙中不仅有碳酸钙和烟酰胺成分,将游离血钙转化成骨钙,增加骨骼密度,起到了领钙入骨的功效;而且内含的维生素K和维生素D两种转化因子还能提升钙质的汲取利用效率,促进骨骼更多的俘获这些钙离子,有助于骨骼 健康 的保持。更有研究表明KD钙可作为造骨的原料,参与骨基质的结构形成,适量的氟有助于钙、磷等矿物质沉积到骨骼中,使骨骼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预防骨折。
2、提高疾病意识
由于骨质疏松是一种难以被察觉到的疾病,所以平时患者们若想知道自身控制骨质情况的好坏,万万不要依赖自身的感觉,需要及时的进行骨密度的医学检查来判断自身的治疗方式是否起了作用,对于骨质疏松的恢复来说更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