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8:5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18:41
丹 毒
定义: 丹毒是丹毒链球菌引起的皮肤粘膜网状淋巴管炎,又称急性淋巴管炎。丹毒链球菌是一种感染力很强的细菌,它通过细微的皮肤损伤处侵犯网状淋巴管,并累及邻近的皮下组织,然后迅速蔓延。下肢腿胫部、踝部、足背部比较多发。发病后常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本病初期往往有怕冷、发热、关节酸痛、头痛、纳呆等全身症状。随后出现皮肤小片红斑,后迅速蔓延成鲜红色一片,稍高出皮肤,边界清楚,与正常皮肤有明显的界限。严重的红肿处可伴发紫癜或大小不等的水泡。
小腿和头面部是丹毒的好发部位。特别是患有足癣的人,反复发作可使下肢淋巴管阻塞,皮肤增厚,形成橡皮肿。
诊断:
一、发病急剧,常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出疹后症状可持续存在。
二、好发于颜面及小腿。
三、皮肤损害 典型损害为鲜红、触痛、灼热和边界清楚的硬肿性红斑。红肿处可出现水疱、大疱、脓疱或坏疽。也可在原发损害处屡次发作(复发性丹毒)。
四、多次复发者,淋巴管受阻时,日久可形成橡皮肿,多见于小腿。
五、局部淋巴结肿大。
六、常可发现致病的原发灶,如小腿常见足癣,面部常见鼻腔粘膜损害。
治疗: 治疗本病主要有针灸疗法,饮食疗法,药物疗法等。同时还应及时治疗皮肤、粘膜感染。并充分休息 ,抬高患肢,*活动。 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或用青敷膏外敷。全身应用碘胺药或青霉素,并在全身和局部症状消失后仍继续应用3~5日,以免丹毒再发。对下肢丹毒,如同时有足癣,应将足癣治好,以避免丹毒复发。还应防止接触性传染。
中医验方:
(1)大青叶60克,水煎代茶服,每日1剂。
(2)南瓜藤根连花适量,捣汁内服,每日2次。
(3)韩信草50克、一见喜15克、水煎内服,每日1剂,连服4-7天。
(4)野菊花、土茯苓各30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
民间偏方:
(1)蚯蚓1条,加入白糖适量,半日后涂敷患处。
(2)生姜9克,焙干研末,用蜜调后涂敷患处。
(3)仙人掌根1块,捣汁敷患处,每日2次。
(4)鲜苏叶适量,捣烂后外敷患处,每日2次。
(5)白海蜇皮适量,浸潮后贴于患处,每日2次。
(6)扁蓄草适量,捣烂后外敷患处,每日2次。
(7)蟑螂4个,捣烂后外敷患处,每日2次。
(8)紫苏叶、葱白、鲜凤仙花各50克,水煎熏洗患处,每日2次。
(9)海桐皮、姜黄、汉防已、当归尾、红花、苍术、黄柏、晚蚕砂各12克,水煎熏洗患处,每日2次。
饮食调理:
(1)鲜油菜叶50-10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经常食之。
(2)豆腐250克、鲜丝瓜根120克,炖汤服食,连服数天。
(3)生姜9克,蜂蜜少量,将生姜焙干研细末,用蜂蜜涂擦患处。本方具有祛风燥湿之功效,主治风热、湿热之邪发为丹毒。
(4)干姜末适量,干姜末用蜜调匀涂之立愈。本方主治五色丹毒遍身散行。
护理:
1 .病人要卧床休息,有条件的家庭要暂将病人与健康人分开住,因丹毒属接触性传染,需要隔离。
2 .要用枕头将患肢抬高,局部用 50 %硫酸镁湿敷(或用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
3 .抗感染治疗,肌肉或静脉注射青霉素。
4 .病人发热至 38 . 5 ℃以上时,头部可用冷毛巾湿敷,或枕冰袋(热水袋灌上冰水),同时可根据医嘱服退热药物。
5 .因丹毒有传染性,所以接触病人后一定要用肥皂洗净双手。
6 .应给予富于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因高热时胃肠蠕动减弱,影响消化吸收。另一方面分解代谢增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大量消耗。高热可致水分丧失,因此要多饮水以利于毒素排泄。
7 .抗生素的使用,一定要在症状消退后,仍需坚持用药 1 周以免复发。
8 .有足癣病人应及时治疗足癣,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防止复发。
预防: 要防止皮肤损伤。一旦发现皮损就应及时进行治疗。有严重下肢静脉曲张的病人应早期进行手术治疗。下肢丹毒大多由脚湿气糜烂所引起,所以治疗足癣是预防本病的关键之一。夏秋之交或春冬之交是本病的好发季节,应注意自我调摄。饮食宜以清淡为主,时鲜海货等“发物”,对有丹毒病史者,应避免食用。冬季要保暖,夏季要防蚊虫叮咬。同时要注意体育锻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18:41
是缠腰火丹的丹毒吗?可以针灸治疗的,效果非常好,如果病史不长的话,可以根治的.如果病史太长,比如有几年的话,就难说了,因为损伤到了神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18:41
西药治疗: 主要是抗感染治疗。口服红霉素0.375克,每天3~4次,或口服复方新诺明2片,每12小时1次。发热者可口服解热止痛片1~2片。
中药治疗:
表现:发病急,初起即见全身不适,恶寒发热,继则皮肤红,肿胀,色如涂丹,压之退色,红斑稍高于正常皮肤,形状不规则,但界线分明,局部有不同程度的灼热疼痛。本病一般不化脓,少数在红斑上有水疱。在红斑向四周扩散的同时,*部分由红变暗或棕黄,发生脱屑而渐痊愈。常有患处附近的淋巴结肿大疼痛。若见壮热烦热,谵语神昏,恶心呕吐,为毒邪内攻的险证。
中成药: 活血消炎丸,每次6~9克,日服2~3次。
食疗: ①板蓝根30克,绿茶适量。将板蓝根水煎后泡茶频服。 ②大青叶、生甘草各10克,大黄3克,泡茶频服。
家庭自疗:
1.敷贴:外治:用鲜公英、野菊花、仙人掌、马齿苋、地丁各适量,任选一二味捣烂外敷;或用三黄汤待冷湿敷;或用玉露膏、青黛膏外敷均可。
2.刺血疗法:取患病局部、阴陵泉、阳交、委中、三阴交;或患病局部、曲池、合谷、曲泽、大椎、委中穴,刺血。
生活提示: 患者要注意休息,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对皮肤粘膜的损伤要及时治疗;患有脚气病者,须注意清洁,避免继发感染;对局部损伤的处理,敷料器械要注意消毒;新生儿穿衣要柔软宽松,注意皮肤抓搔伤。 本病有以下情况者,应及早送医院检查治疗:①新生儿患丹毒。②出现高热不退,神昏谵语,恶心呕吐。③出现全身水肿、少尿者。④下肢流火反复发作,导致*肿大或象皮腿者。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46843.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18:42
丹毒是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或粘膜的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急*染。本病好发于足背及小腿,足癣常是细菌人侵的门户。足癣或血丝虫感染可引起下肢丹毒的反复发作,有时可导致淋巴水肿,甚至发展为象皮肿。本病起病急,常伴有畏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局部出现片状红疹,色鲜红似玫瑰,压之退色,去除压力后颜色很快恢复,皮肤有轻度水肿,炎症与周围界限清楚,边缘稍高出皮面,炎症向周围扩散,中心部分退色,呈橙*,有脱屑。对于初发者应尽量给予彻底治疗,充分休息,患肢抬高,*活动,治疗本病应同时积极治疗皮肤、粘膜感染,如足癣等。为了防止复发,应在体温正常、局部炎症基本消退后继续抗菌治疗1周左右。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丹毒”、“流火”、“大头痕”、“抱头火丹”、“赤游丹”等范畴。其病多因血分有热,外感风湿热邪,内外合邪或由于皮肤破损,感染邪毒而诱发。发于头面多兼风热,发于胁下腰胯者多兼肝火,发于下肢者多挟有湿热。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头面部丹毒(抱头火丹):证见发病急速,初起即见恶寒、发热、头痛、口渴、咽干,常由一侧鼻部开始,颜面潮红、肿痛,出现一片红斑,迅即向周围蔓延,红斑边缘清楚,稍高出皮面,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洪数。
2.小腿部丹毒(流火):证见初起恶寒发热,头痛骨痛,小腿或足部红肿热痛,红斑与抱头火丹同,皮肤发夷,如果频繁发作则成为慢性,可发展成象皮肿。
一、可选用的西药
1.局部治疗:
(1)青霉素G:首选药物,严重感染时可大剂量静脉滴注,并可同时应用磺胺药。
(2)红霉素等其他抗生索。
二、可选用的中成药
1.头面部丹毒(抱头火丹):
(1)热毒清片:*每次服4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1/2*量,3—7岁小儿服1/3*量。
(2)活血消炎丸:每次3g,一日2次,用
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3)如意金黄散:外用,用清茶、醋、植物油或蜂蜜调敷患处。
(4)梅花点舌丸:每次3小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5)导赤丸:每次1-2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6)清血解毒丸:每次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7)紫雪:每次1.5-3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8)五福化毒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9)连翘败毒丸:每次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小腿部丹毒(流火):
(1)龙胆泻肝丸(片):水丸剂*每次3—6g,一日3次,温开
?头??岁以上儿童服1/2*量。片剂每次4—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2)二妙丸:每次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复方金银花冲剂:每次1—2袋,一日2—3次,开水冲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18:43
到正规医院治疗,完全可以治愈,相信我我是医生,祝你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