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古人如何看土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9:47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3 22:14

古代对土壤的改良,建立在人们对土壤的充分认识上。古代先民认识到了植物对土地的依赖性,地力与作物生长的关系,而且认识到了土壤是可以改良的。

古代土壤改良主要针对盐碱地和冷浸田进行改良,并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地创造了很多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春秋以前,先人们已认识植物对土地的依赖性。《周易·离·彖辞》中已有“百谷草木丽乎土”之说,不过当时对土的概念还非常模糊、笼统。

到春秋战国时,开始有了土和壤的概念。《周礼》的“土宜之法”中,已有“二土”和“二壤”的说法,明确将土和壤作了区分。

东汉时郑玄对土和壤的本质又作了说明,他在注《周礼》中说:万物自生自长的地方叫土,人们进行耕作栽培的地方叫壤。其实就是自然土壤和耕作土壤。这就是说,土是自然形成的,而壤则是通过人力加工的,这便是土和壤的本质区别所在。

对于地力与作物生长的关系,汉代也开始有了认识。《史记·乐书》中说:“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育。”后来,王充在《论衡》中进一步指出了地力高低与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关系,他说道:

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苗田,人知出谷多者地力盛。

反映了当时已经认识到地力对提高产量的作用。

史记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